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学对ICU多重耐药菌肺炎治疗的临床思路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若愚 肖超烈 +1 位作者 莫绮君 刘艾然 《新中医》 CAS 2014年第7期5-7,共3页
ICU中多重耐药菌(MDR)肺炎患者多存在以正气虚弱、腑气不通、痰瘀互结为主的病机表现。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扶正、通腑、活血化瘀法中药的使用,对提高ICU中MDR肺炎的疗效、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MDR)肺炎 重症监护病房(ICU) 中医药疗法 扶正 通腑 活血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骨病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志强 卢国樑 《湖南中医杂志》 2016年第5期205-207,共3页
Wnt来源于对果蝇的无翅基因与小鼠Int-1基因的研究。人们将Wnt基因所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称为Wnt信号通路。近年来,国内外对于Wnt的研究非常多,许多前期研究也证实了Wnt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动物的器官和组织里,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主要是β... Wnt来源于对果蝇的无翅基因与小鼠Int-1基因的研究。人们将Wnt基因所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称为Wnt信号通路。近年来,国内外对于Wnt的研究非常多,许多前期研究也证实了Wnt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动物的器官和组织里,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主要是β-catenin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病 WNT信号通路 Β-CATENIN蛋白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学术性
原文传递
浅谈中医药治疗ARDS患者急性胃肠损伤的临床思路 被引量:1
3
作者 赖海峰 谢洁芸 肖超烈 《江西中医药》 2018年第10期19-21,共3页
ARDS在ICU病房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常合并有急性胃肠损伤,使ARDS患者的救治难度增大,死亡率增高,ARDS患者合并急性胃肠损伤的治疗是临床难题。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ARDS合并急性胃肠损伤患者多以"腑气不通""痰瘀互结&q... ARDS在ICU病房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常合并有急性胃肠损伤,使ARDS患者的救治难度增大,死亡率增高,ARDS患者合并急性胃肠损伤的治疗是临床难题。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ARDS合并急性胃肠损伤患者多以"腑气不通""痰瘀互结""脾胃虚弱"为主要病机,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方用药时应注重"清肺通腑""行气活血""健脾和胃",方能使急性胃肠损伤尽早恢复,开始早期肠内营养,进而提高ARDS抢救成功率,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损伤 ARDS 中医药 临床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的中医论治思路 被引量:2
4
作者 缪晓路 朱颖文 《中医药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58-60,共3页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现代中医家从肝论治、从肾论治、从脾论治、从心论治、从肺论治、从脑论治、从阴阳论治、从气血津液论治、从经络论治、从六经论治。通过文献的研习和整理,为帕金森病的现代中医专病研究提供思路,或...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现代中医家从肝论治、从肾论治、从脾论治、从心论治、从肺论治、从脑论治、从阴阳论治、从气血津液论治、从经络论治、从六经论治。通过文献的研习和整理,为帕金森病的现代中医专病研究提供思路,或有助于中医理论创新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中医 论治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蔡燕文 李彩云 黎柱培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4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LPRD)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140例LPRD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掷硬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70例)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70例)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治疗8周后评估两组...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LPRD)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140例LPRD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掷硬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70例)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70例)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治疗8周后评估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RSI、RF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LPRD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效果肯定,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促进患者病情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咽喉疾病 中医辨证分型 质子泵抑制剂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连乐燊 詹少锋 +4 位作者 叶小汉 陈少藩 宫静 陶海澜 周惠仪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5期72-76,82,共6页
目的:探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sthma-COPD overlap,ACO)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330例住院的ACO急性加重期患者,制定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提取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因子等信息资料,统计及描述中医证候因... 目的:探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sthma-COPD overlap,ACO)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330例住院的ACO急性加重期患者,制定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提取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因子等信息资料,统计及描述中医证候因子的分布规律,并对中医证候因子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中医证候规律。结果:330例患者中出现了51个中医证候因子,频率较高的中医证候因子是气促、咯痰、咳嗽、痰多、喘粗息高;因子分析共提取11个公因子,涵盖69.5%的中医证候因子信息。结合聚类分析结果,ACO急性加重期常见证候有4种,分别为痰热壅肺;风袭肺卫、内引痰浊;肺脾气虚;阳虚水饮;分布占比为32.4%、24.6%、23.5%、19.6%。病位主要在肺,涉及脾肾、肺卫;病性为实证及虚实夹杂;证候因子以痰饮证为主。结论:ACO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规律兼有哮喘和COPD的特征,更接近于AECOPD,但其风邪表证较AECOPD更为常见,虚证、表里同病较哮喘急性发作更为常见。临证应抓住ACO肺虚痰饮的主要病机,同时注意表里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 急性加重期 中医证候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辨证在中风中医辨证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缪晓路 黄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80-82,共3页
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及中风的现代辨证研究文献,阐述了阴阳辨证在中风中医辨证中的应用。提出中风阴阳辨证是在以传统阴阳为辨证总纲的基础上,根据中风"痰瘀互结,腑实为常候"的病机共性,结合临床实际中患者因不同体质而出现的从... 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及中风的现代辨证研究文献,阐述了阴阳辨证在中风中医辨证中的应用。提出中风阴阳辨证是在以传统阴阳为辨证总纲的基础上,根据中风"痰瘀互结,腑实为常候"的病机共性,结合临床实际中患者因不同体质而出现的从化和类化的现象,进而发展为简化的阴类证和阳类证辨证,这可使中风的临床辨治简约化、快捷化以及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辨证 中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外治疗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运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文仁 蔡立民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3期684-684,共1页
探讨中医外治疗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运用及意义。结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特点、趋势,探讨中医外治疗法的实施措施及临床价值,指导临床治疗实践。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其主要改变是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 探讨中医外治疗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运用及意义。结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特点、趋势,探讨中医外治疗法的实施措施及临床价值,指导临床治疗实践。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其主要改变是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将呈长期的慢性病变过程伴随患者,属中医"痹症"、"膝痹"范围,为风、寒、湿外邪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骨失其所养之内因结合的多种因素造成,中医外治法能在辩证治疗基础上合理应用包括推拿、熏洗、敷贴、中药离子导入等在内的多种方法,能很好的改善膝关节炎局部血液循环,降低骨内压和关节内压,达到活血通络作用,只有通过内外结合的诊治方法进行全面综合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和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外治法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型特点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吕洪雪 王婷 +1 位作者 叶小汉 杨忠奇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以微型积证理论的角度分析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 18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照中医证型分5型,分析各证型与性别、年龄、内膜-中膜厚度以及斑块大小之间的关系。结果气虚痰瘀互结证、阴虚痰瘀互结证年龄最大(P<... 目的以微型积证理论的角度分析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 18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照中医证型分5型,分析各证型与性别、年龄、内膜-中膜厚度以及斑块大小之间的关系。结果气虚痰瘀互结证、阴虚痰瘀互结证年龄最大(P<0.05)。气虚痰瘀互结证以及阴虚痰瘀互结证的内膜-中层厚度以及斑块大小均高于其他中医证型(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与痰瘀相关,气虚痰瘀互结证与阴虚痰瘀互结证与其他3种证型比较,年龄及内膜-中层厚度、内膜斑块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积证 动脉粥样硬化 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与分析(英文)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建聪 莫绮君 祁可欣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02-906,共5页
目的分析某教学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医院感染及其病原微生物的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对2015年1月1日—11月30日所有入住ICU>48 h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对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目的分析某教学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医院感染及其病原微生物的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对2015年1月1日—11月30日所有入住ICU>48 h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对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颁布的指南作为诊断依据,标准化模式进行数据收集,并采用描述性研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1—11月共监测254例ICU住院患者。导管相关医院感染(DA-HAIs)例次发病率为15.35%,例次日感染发病率为10.23‰。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及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病率分别为7.05‰、4.91‰及3.22‰。ICU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为下呼吸道(48.27%),其次为血液系统(27.59%)、泌尿系统(22.99%)及消化系统(1.15%),常见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占21.52%。结论该目标性监测系统能有效识别ICU导管相关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与趋势,并制定有效控制措施,从而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医院感染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呼吸机相关肺炎 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描述性研究 病原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刺针法配合超声波治疗气滞血瘀型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秀兰 袁惠康 +3 位作者 罗树雄 陈龙安 薛爱国 刘玉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41-146,共6页
【目的】观察关刺针法配合超声波治疗气滞血瘀型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气滞血瘀型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关刺针法配合超声波治疗气滞血瘀型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气滞血瘀型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关刺针法联合超声波治疗。连续治疗2周。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Kujala量表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膝关节主动屈膝活动度(AROM)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Kujala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Kujala评分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AROM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AROM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为81.40%(35/4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刺针法配合超声波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刺针法 超声波 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 气滞血瘀型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青少年显著性窦性心动过缓的无创性电生理探究
12
作者 吕洪雪 叶小汉 王婷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东莞市青少年显著性窦性心动过缓(OSB)的临床电生理特点。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50例有症状青少年OSB患者(A组)、50例无症状青少年OSB患者(B组)以及50例健康志愿者(C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经食管心房调搏... 目的探讨东莞市青少年显著性窦性心动过缓(OSB)的临床电生理特点。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50例有症状青少年OSB患者(A组)、50例无症状青少年OSB患者(B组)以及50例健康志愿者(C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经食管心房调搏术及阿托品试验观察上述3组的临床电生理特点。结果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患者在A、B、C 3组中分别为22、19、6例,A、B组的ERS发生率均高于C组(P<0.01)。A、B组平均心率均<60次/min,且显著低于C组(P<0.05)。A、B两组间的静息心率、平均心率、最慢心率、最快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呈递减趋势(P<0.05)。经食管心房调搏术显示,A、B组中SACT、SNRT、c-SNRT、AVNRF高于C组(P<0.05),但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阿托品后,A组中达峰值心率时间(Tpeak)显著长于B、C两组(P<0.05),A、B组中c-SNRT高于C组(P<0.05),B组中AVNRF高于A、C组(P<0.05)。结论本市青少年OSB患者电生理改变与高迷走神经张力明显有关,对迷走神经改变适应性慢可能为其不适症状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著性窦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 食管心房调搏 阿托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竹及其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坐骨神经NGF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晓彤 林海雄 +4 位作者 郭爱琳 李志城 丘树林 李明珠 张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77-1180,I0007,共5页
目的:探索玉竹及其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坐骨神经NGF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模后,空白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玉竹多糖组予玉竹多糖0.5g/(kg·d)腹腔注射,玉竹中高剂... 目的:探索玉竹及其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坐骨神经NGF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模后,空白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玉竹多糖组予玉竹多糖0.5g/(kg·d)腹腔注射,玉竹中高剂量组分别予1.35、2.7 g/(kg·d)的剂量灌胃,二甲双胍组予0.5g/(kg·d)灌胃。治疗4周后,测定餐后0、2 h血糖,取胰脏做病理切片,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和坐骨神经N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玉竹及其多糖干预后,大鼠胰岛细胞排列较为紧密,坏死细胞减少,餐后2h血糖除了玉竹中剂量组外均明显降低(P<0.05),餐后0 h血糖、TG水平均降低(P<0.05),坐骨神经NGF mRNA相对表达量增高(P<0.01)。结论:玉竹及其多糖通过改善胰脏功能,提高降糖降脂作用,其防治糖尿病局部神经病变的机制可能与上调坐骨神经NGF mRNA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 胰脏 血糖 血脂 NGF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凉膈散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6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连乐燊 蒋紫云 +4 位作者 黄佳城 叶小汉 朱碧媛 朱晓珏 王应康 《江苏中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28-31,共4页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凉膈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临床疗效和腹腔内压、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24例痰热郁肺型AECOP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完成6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凉膈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临床疗效和腹腔内压、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24例痰热郁肺型AECOP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完成6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凉膈散汤剂口服,2组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腹胀证候评分、便秘证候评分、腹腔内压和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4(IL-4)、白介素8(IL-8)、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治疗组治疗后腹胀证候评分、便秘证候评分、腹腔内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2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WBC、CRP、PCT、IL-4、IL-8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IgA、IgM、IgG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疗法基础上加用加味凉膈散能改善痰热郁肺型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与降低腹腔内压、改善患者的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痰热郁肺 凉膈散 中西医结合疗法 腹腔内压 炎症指标 免疫功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安全性探讨(附1例报告)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学鲁 张剑锋 +2 位作者 张继峰 周上军 袁小强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提供手术成功的案例。方法 1例60岁阴茎癌(pT2N1M0)患者经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证实为左侧转移癌后,行腹腔镜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步骤:首先在双侧大腿标明股三角区,...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提供手术成功的案例。方法 1例60岁阴茎癌(pT2N1M0)患者经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证实为左侧转移癌后,行腹腔镜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步骤:首先在双侧大腿标明股三角区,在相应的部位置入穿刺套管,充气创建操作平面。随后用超声刀清扫腹股沟区浅深淋巴结,同时切除大隐静脉。最后取出标本,负压引流,缝合切口。结果右、左侧手术时间分别为120、90 min,术中出血约30 mL。右、左侧淋巴结数目各为6个和7个,均为阴性。术后约4周左侧有50 mL积液,穿刺吸液后愈合。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作者结合文献复习与实际操作成功案例分析认为,电视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但仍须更多病例和更长时间的随访,以进一步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并证实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癌 腹股沟淋巴结 淋巴结清扫术 电视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6
作者 谢洁芸 侯淑芳 吴意红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2-66,共5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按NCCN指南中推荐的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从治疗开始给予穴位埋线,1次/周,...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按NCCN指南中推荐的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从治疗开始给予穴位埋线,1次/周,连续治疗2周,选穴:双侧足三里、关元、气海,入组后第0周、1周、2周填写相关评测量表,观察两组疲乏积分、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疲乏积分、中医症候积分(气短、神疲、乏力、自汗)、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疲乏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癌因性疲乏,临床疗效满意,优于西医常规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癌因性疲乏 临床观察 疲乏积分 中医药治疗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内服外用对关节镜下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李嘉祥 黄中强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292-295,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内服外用对关节镜下行膝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医院骨科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研究中药内服外用对关节镜下行膝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医院骨科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则给予术后口服关节通片,并给予中药骨洗一方外洗辅助治疗,配合常规功能康复训练,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改善情况,采用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进行总体疗效评估;观察术后1、2、4周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2、4周膝功能疼痛、膝关节围度、关节活动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关节稳定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关节镜下行膝ACL重建术后早期使用中药内服加外用法,并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肢疼痛缓解,对尽快恢复膝关节活动功能有重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 ACL重建术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阴茎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学鲁 张继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1期1048-1050,共3页
传统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的并发症高达50%-100%,主要有皮肤感染、皮肤坏死、切口长期不愈、淋巴瘘和下肢淋巴水肿等,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阴茎癌 腹腔镜 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 下肢淋巴水肿 皮肤感染 皮肤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丹止痛喷雾剂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组织病理形态及TNF-α、IL-6、MDA、SOD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杜以宽 曾广龙 +2 位作者 谭志超 袁胜超 蔡立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36-2043,共8页
本研究旨在用膝骨关节炎新西兰兔模型,观察白花丹止痛喷雾剂对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炎性细胞因子、自由基表达的影响,探讨白花丹及其新式外用方法在骨性关节炎中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相应的药效基础。采用Muehleman木瓜蛋白酶膝关... 本研究旨在用膝骨关节炎新西兰兔模型,观察白花丹止痛喷雾剂对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炎性细胞因子、自由基表达的影响,探讨白花丹及其新式外用方法在骨性关节炎中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相应的药效基础。采用Muehleman木瓜蛋白酶膝关节腔内注射法造模,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他林组、白花丹喷雾剂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2、1、0.5 mg/m L),给药6周后,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含量;关节滑膜组织匀浆作丙二醛(MDA,TBA法)、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羟胺法)检测;取胫骨平台关节软骨制作石蜡切片,并行HE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以改良Mankin's标准进行评分。结果表明白花丹止痛喷雾剂可有效降低新西兰兔膝关节炎模型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值(P<0.05);并有效降低滑膜MDA值、升高SOD值(P<0.05);有效降低新西兰兔膝关节炎模型的平均关节炎指数(P<0.05);且高、中剂量组在软骨结构、软骨细胞、甲苯胺蓝基质染色、潮线的完整性等项目评分中均优于扶他林组(P<0.01或P<0.05)。由此提示,白花丹止痛喷雾剂可有效抑制骨关节炎的发展,改善膝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形态,并能抑制炎性因子,同时可抗氧化,进而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 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病理 炎性细胞因子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阴茎癌及生殖肿瘤的初步临床体会 被引量:5
20
作者 莫琰 周学鲁 +3 位作者 张继峰 张剑锋 胡灏 周上军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3年第5期350-353,共4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并发症及控瘤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为10例男性患者(14侧)行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股三角尖部下约3 cm处做10 mm观察孔,另两个切口分别位于距第一切口约6 cm的股三角外侧及内侧(10 m... 目的:总结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并发症及控瘤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为10例男性患者(14侧)行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股三角尖部下约3 cm处做10 mm观察孔,另两个切口分别位于距第一切口约6 cm的股三角外侧及内侧(10 mm、5 mm)。分离皮瓣后,以大隐静脉为解剖标志,清扫浅组及深组淋巴脂肪组织,手术清扫范围同开放根治术。记录手术清扫的淋巴结,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结果:手术时间每侧平均(130±24.9)min,每侧平均清扫淋巴结(12.1±1.2)枚,每天每侧引流量平均(60.3±37.3)ml。3例患者发生轻微并发症,1例术中出现高碳酸血症及皮下气肿,1例术后发生50 ml的血清肿,1例手术部位出现180 ml的淋巴液肿。平均随访(24±11.7)个月,无肿瘤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转移性阴茎癌及恶性生殖肿瘤是可行的,不仅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而且控瘤效果令人满意。但应进行大宗病例的研究,并长期随访以评价其控瘤效果及潜在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肿瘤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腹股沟 淋巴结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