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CT三期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 被引量:19
1
作者 胡元明 王立振 +2 位作者 魏玮 李春生 梁长虹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4年第4期31-34,共4页
目的 研究小肝癌(SHCC)在螺旋CT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的表现,比较各期的检出率,提高诊断水平。 方法 12例患者以2.5~3.0 ml/s注射100ml对比剂,分别于注射后25s、70s及5min后分别行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扫描,观察SHC... 目的 研究小肝癌(SHCC)在螺旋CT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的表现,比较各期的检出率,提高诊断水平。 方法 12例患者以2.5~3.0 ml/s注射100ml对比剂,分别于注射后25s、70s及5min后分别行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扫描,观察SHCC在各期的强化方式,统计各期的检出率。 结果 共发现15个病灶,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检出率分别为80%、60%和73%。动脉期敏感性高于门脉期和延迟期,三期联合检出率明显增加达到93%。 结论 SHCC的增强表现形式多样,螺旋CT增强扫描可充分显示SHCC各期的增强表现,正确评价其血流变化,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及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动脉期 门脉 检出率 小肝癌 螺旋CT增强扫描 三期扫描 病灶 注射 血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病理性心肌脂肪浸润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秀涛 罗振东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病理性心肌脂肪浸润的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表现,研究病理性心肌脂肪浸润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诊断病理性心肌脂肪浸润的患者,每例患者的MSCT扫描原始数据均行心脏多平... 目的探讨病理性心肌脂肪浸润的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表现,研究病理性心肌脂肪浸润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诊断病理性心肌脂肪浸润的患者,每例患者的MSCT扫描原始数据均行心脏多平面重建,观察心肌脂肪浸润形态特点和分布规律,分析病理性心肌脂肪浸润的MSCT影像表现。结果 99例病理性心肌脂肪浸润患者中,陈旧性心肌梗死脂肪浸润58例(58.5%,58/99),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全7例(7.1%,7/99),房间隔脂肪瘤样肥厚6例(6.1%,6/99),病毒性心肌炎28例(28.3%,28/99),其脂肪分布各具备一定特征性。结论不同病变所致的病理性心肌脂肪浸润的形态特征及分布区域具有各自的影像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病理性心肌脂肪浸润 形态特点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WATSc序列在膝关节软骨病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立振 陈健湘 +3 位作者 张豫 王就欣 胡元明 陈树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03-1006,共4页
目的评价三维扰相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序列(3D-WATSc)在膝关节软骨缺损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41例患者50侧膝关节镜检查病例,将每侧膝关节软骨面分为5个区域,MRI检查采用3D-WATSc,按Recht标准分级诊断250个关节软骨面,并与膝关节镜分... 目的评价三维扰相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序列(3D-WATSc)在膝关节软骨缺损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41例患者50侧膝关节镜检查病例,将每侧膝关节软骨面分为5个区域,MRI检查采用3D-WATSc,按Recht标准分级诊断250个关节软骨面,并与膝关节镜分级诊断结果对照。3D-WATSc诊断价值的真实性指标为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一致性指标用Kappa值。结果 3D-WATSc诊断软骨病损的敏感度为96.4%,特异度为87.3%,准确度为92.4%,Kappa值为0.844。结论 3D-WATSc与关节镜对膝关节软骨病损的诊断结果之间一致性极佳,是目前诊断膝关节软骨病损的最佳扫描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磁共振成像 关节镜 成像序列 膝关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