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取穴规律及相关参数研究
1
作者 梁泳彬 何采辉 +4 位作者 卢运田 翁捷涛 罗岚 陆仁斌 陈璐璐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取穴特点和相关参数。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05年1月至2024年6月收录的电针治疗OAB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取穴特点和相关参数。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05年1月至2024年6月收录的电针治疗OAB相关研究文献,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Statistics 27.0及SPSS Modeler 18.0软件分别进行聚类和关联分析。结果纳入41篇文献,共49个电针处方,41个电针方案,腧穴34个,总频次为266,肾俞、次髎、三阴交使用频次较高;常用腧穴有效分布于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太阴脾经;最常使用的电针参数是连续波、耐受、50~100 Hz、30 min、1次/d、4周;关联分析支持度最高的穴位配伍为三阴交-肾俞-次髎,聚类分析得出2个核心集群。结论电针是OAB的主要治疗手段,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多使用肾俞、次髎、三阴交等腧穴,电针参数常选择连续波、耐受、50~100 Hz、30 min、1次/d、4周,以期为电针治疗OAB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膀胱过度活动症 取穴规律 相关参数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