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SAS患者体重指数与呼吸暂停低通气等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志平 钟韵 +3 位作者 黄建强 郭禹标 唐可京 罗益锋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8期971-972,共2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综合征(OSAS)患者体重指数(BMI)与呼吸暂行低通气指数(AHI)等有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57例睡眠初筛检查诊断为OSAS患者的数据按BMI≤23.9、24~27.9、≥28排序分组,用SPSS12.0版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综合征(OSAS)患者体重指数(BMI)与呼吸暂行低通气指数(AHI)等有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57例睡眠初筛检查诊断为OSAS患者的数据按BMI≤23.9、24~27.9、≥28排序分组,用SPSS12.0版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除AHI和鼾声指数与BMI呈明显相关外,其余所选指标与BMI皆无显著相关,但组间比较除AHI未见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指标呈组间两相比较或至少其中两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随着体重超重或肥胖程度增加,OSAS发生的可能性增加,鼾声会随之加大,AHI和呼吸暂停低通气累积时间都随之增高,应当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体重指数 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程度与其它有关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志平 罗益锋 +4 位作者 郭禹标 黄建强 钟韵 周燕斌 谢灿茂 《中国康复》 2008年第3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程度与其它有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57例睡眠初筛检查诊断为OSAS患者的数据中选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体重指数(BMI)、鼾声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累积时间、血...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程度与其它有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57例睡眠初筛检查诊断为OSAS患者的数据中选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体重指数(BMI)、鼾声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累积时间、血氧饱和度在80%~89%区间的累积时间、血氧饱和度≤79%的累积时间按血氧饱和度85%~89%、80%~84%、≤79%排序分为3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将血氧饱和度下降程度与上述各测定指标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间比较仅年龄和BM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其余指标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除BMI和鼾声指数与血氧饱和度下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外,其余指标与血氧饱和度下降程度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结论:OSAS患者是否出现缺氧及缺氧的严重程度与BMI和鼾声指数并无必然的联系;OSAS患者BMI均值皆达到超重或肥胖程度,且缺氧程度的增加与AHI均值的增高相一致,说明减肥和降低体重是OSAS康复干预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给OSAS患者康复干预建议时,缺氧累积时间应列为全盘考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体重指数 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初筛监测数据性别间的差异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志平 唐可京 +4 位作者 廖槐 罗益锋 钟韵 黄建强 郭禹标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393-393,共1页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初筛监测检查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原文传递
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指导下规范治疗前后抑郁情绪、哮喘控制及生存质量的调查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志平 钟韵 +4 位作者 郭禹标 彭丽红 黄旭斌 黄建强 谢灿茂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下的规范治疗,对治疗前后的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及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入选调查的59例门诊哮喘患者要求同时填写CES-D量表、ACT...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下的规范治疗,对治疗前后的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及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入选调查的59例门诊哮喘患者要求同时填写CES-D量表、ACT量表和生存质量量表,在健康教育指导下规范治疗后复诊并再次填写上述量表,对前后两次所得量表的数据以CES-D评分按有否抑郁情绪排序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有抑郁情绪的哮喘患者规范治疗前占40.7%(24/59),经规范治疗后降低为13.6%(8/59),配对χ2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有无抑郁情绪两组组间比较可见,规范治疗前生存质量及其5个构成因素中,除活动受限和对自身健康的关心外的3个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治疗后生存质量及其5个构成因素中除活动受限和心理因素外的3个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T评分规范治疗前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规范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显示,规范治疗前哮喘患者的抑郁情绪与生存质量及构成生存质量5因素中的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和对刺激原的反应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与ACT评分及构成生存质量其他2个因素则未见明显相关(P>0.05),规范治疗后生存质量及其5个构成因素中除活动受限和心理因素外的3个因素皆呈显著差异(P<0.05),且与ACT评分也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哮喘症状和对刺激原的反应是影响哮喘人群抑郁情绪最具共性的因素,心理因素和对自身健康的关心也影响哮喘人群抑郁情绪值得引起重视;健康教育对哮喘患者配合规范治疗、控制症状和减轻抑郁情绪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抑郁 生存质量 心理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4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孔 曾辉 +2 位作者 梁国庆 王华 卢桂芳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6期351-352,共2页
目的 :了解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相关因素、治疗和预后。方法 :将近年来资料完整的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 4 1例作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巨细胞病毒 (CMV)、细菌、真菌感染均常见 ,多发生于术后 5个月内 ,尤其为术后首月。相关... 目的 :了解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相关因素、治疗和预后。方法 :将近年来资料完整的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 4 1例作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巨细胞病毒 (CMV)、细菌、真菌感染均常见 ,多发生于术后 5个月内 ,尤其为术后首月。相关因素中 ,术前病变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乙型肝炎等 ,术后病变主要有急性与慢性排斥反应、类固醇性糖尿病、药物性肝炎等 ,常易造成低氧血症和急性I型呼吸衰竭 (1 4 / 4 1 ) ,甚至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亦可致败血症、发生感染性休克。经调整免疫抑制剂、应用免疫丙种球蛋白、经验性应用广谱抗生素结合药敏试验给予抗感染治疗 ,痊愈 35例 ,死亡 6例。结论 :对肾移植术后有肺部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加强肺部感染的防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术后 肺部感染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控制测试量表与一秒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志平 黄建强 +3 位作者 郭禹标 罗益锋 钟韵 周燕斌 《中国康复》 2008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ACT)量表与FEV1%的相关关系。方法:84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填写ACT量表和进行肺功能测试,其中59例经规范治疗(75±15)d后依嘱复诊并再次填写ACT量表和行肺功能测试,对前后2次所得数据以FEV1%结果排序,以FE...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ACT)量表与FEV1%的相关关系。方法:84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填写ACT量表和进行肺功能测试,其中59例经规范治疗(75±15)d后依嘱复诊并再次填写ACT量表和行肺功能测试,对前后2次所得数据以FEV1%结果排序,以FEV1%基础值按≤79%(组1)和≥80%(组2)分为2组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规范治疗前后,组1FEV1、FEV1%、PEF、PEF%和ACT均显著低于组2(P<0.01),且ACT得分与FEV1%和PEF%结果高度一致;FEV1%均与FEV1、PEF、PEF%和ACT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ACT与评价支气管哮喘症状控制好坏的客观指标FEV1%和PEF%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尤其是ACT简单明了,问题高度浓缩且准确精炼,特别对缺乏肺功能检测设备的基层乡镇卫生院不失为一个简单易行且可信度高的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一秒率 哮喘控制测试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713例COPD患者资料对原中美COPD分级标准的比较与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志平 唐可京 +2 位作者 黄建强 郭禹标 罗益锋 《中国康复》 2005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目的:比较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议(GOLD)之前中华呼吸学会(CRA)和美国胸科学会(ATS)及GOLD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分级标准。方法:对713例CODP患者的肺功能测定结果分别按1997年CRA和1995年ATS的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比较... 目的:比较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议(GOLD)之前中华呼吸学会(CRA)和美国胸科学会(ATS)及GOLD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分级标准。方法:对713例CODP患者的肺功能测定结果分别按1997年CRA和1995年ATS的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比较,同时对FEV1%预计值与PEF%、Vmax75%、Vmax50%、Vmax25%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反映气流受限及肺功能受损程度的FEV1%预计值及FEV1/FVC、FVC%、PEF%、Vmax75%、Vmax50%、Vmax25%、MVV%、VC%等指标CRA和ATS的分级标准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按CRA分级标准,713例中COPD重度患者所占比例最高,达55.9%;按ATS分级标准则是轻度患者所占比例最高,达54.1%。相关分析显示,按CRA分级标准,轻度COPD患者的FEV1%预计值与PEF%和Vmax75%无明显相关性,但与Vmax50%、Vmax25%明显相关;中、重度及按ATS分级标准划定的轻、中、重度患者FEV1%预计值与PEF%、Vmax75%、Vmax50%、Vmax25%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1997年CRA的COPD分级标准较1995年ATS标准以及以ATS标准为蓝本的GOLD标准更能客观、准确地反映COPD患者的肺部病变及肺功能受损程度、工作劳动能力及生活自理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与性别、年龄、病程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志平 钟韵 +3 位作者 郭禹标 黄建强 唐可京 罗益锋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与性别、年龄、病程的相关关系。方法按性别分为两组,将生活质量总得分及其构成生活质量的5个因素(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对刺激原的反应、对自身健康的关心)进行组间比较和t检验;另将全部...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与性别、年龄、病程的相关关系。方法按性别分为两组,将生活质量总得分及其构成生活质量的5个因素(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对刺激原的反应、对自身健康的关心)进行组间比较和t检验;另将全部患者上述得分数据与年龄和病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男女组间比较仅对刺激原的反应差异有显著性(P〈0.05);仅有哮喘症状与病程呈正帽关关系(r=0.103,P〈0.05);对刺激原的反应与年龄(r=-0.123,P〈0.01)和活动受限与病程:r=-0.133,P〈0.01)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哮喘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中,女性对刺激原的反应较玛性强烈;患者对刺激原的反应随年龄增加而下降;患者的症状与病程呈正相关关系,而活动受限与病程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生活质量 性别 健康教育 规范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