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浙贝颗粒对老年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1
作者 韩英 程耀科 +2 位作者 朱嘉铭 严跃红 蓝惠森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10期28-29,31,共3页
目的研究复方浙贝颗粒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应用复方浙贝颗粒配方治疗临床常规治疗疗效欠佳的53例老年代谢综合征病例,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血糖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血脂、血糖、血压等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 目的研究复方浙贝颗粒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应用复方浙贝颗粒配方治疗临床常规治疗疗效欠佳的53例老年代谢综合征病例,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血糖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血脂、血糖、血压等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1)。结论复方浙贝颗粒配方可有效改善MS组分的血糖、血脂,调节血压,改善肝功,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浙贝颗粒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心电图QT离散度检测
2
作者 朱萍 邓长柏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2期195-196,共2页
目的检测川崎病(KD)患儿心电图QT离散度(QTd),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川崎病患儿心电图QT离散度,测量12导联心电图最大QT间期(QTmax)、最小QT间期(QTmin)和心率,计算QTd和心率校正的QTd(QTcd),与健康小儿的QTd、QTcd值比较,... 目的检测川崎病(KD)患儿心电图QT离散度(QTd),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川崎病患儿心电图QT离散度,测量12导联心电图最大QT间期(QTmax)、最小QT间期(QTmin)和心率,计算QTd和心率校正的QTd(QTcd),与健康小儿的QTd、QTcd值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KD患儿QTd、QTcd值分别是(37.2±5.3)ms,(61.5±7.1)ms;而健康小儿是(26.2±2.7)ms和(37.2±6.2)ms,两组比较,t值分别是7.98和11.24,P均<0.001。结论 KD患儿心电图QTd值增大,预示心肌受损、易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心电描记术 QT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韩英 严跃红 龚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6期8858-8859,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及心电图特点。方法:65例AMI患者分成老年组、非老年组,对比、分析其临床及心电图资料。结果:老年组合并重度心衰、并发脑血管意外比率、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出现胸痛、异常Q波的比率明显低于非...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及心电图特点。方法:65例AMI患者分成老年组、非老年组,对比、分析其临床及心电图资料。结果:老年组合并重度心衰、并发脑血管意外比率、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出现胸痛、异常Q波的比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结论:老年AMI易发生无痛性AMI、心电图不典型,易造成延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病因学 老年人
原文传递
颈椎病综合征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
4
作者 韩英 严跃红 《慢性病学杂志》 2010年第11期1378-1379,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病综合征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2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心电图异常88例,以ST-T改变(78.57%)、窦性心动过缓(16.96%)、期前收缩、传导阻滞多见,治疗后心电图正常80例(90.91%),好转6... 目的探讨颈椎病综合征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2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心电图异常88例,以ST-T改变(78.57%)、窦性心动过缓(16.96%)、期前收缩、传导阻滞多见,治疗后心电图正常80例(90.91%),好转6例(6.82%)。结论颈椎病早期导致的心电图异常往往是可逆的,早期干预治疗,短期内形成的心电图异常是可以恢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诊断 心电描记术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