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男医学生在妇产科实习的素质能力培养 被引量:2
1
作者 钟柳英 陈敦金 +3 位作者 肖国宏 苏静 卢詠雄 郭元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1196-1197,F0003,共3页
21世纪需要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是关键。从一定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就是因材施教,妇产科作为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女患者不愿意示教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尤其对于男医学生。本文对男医学生在妇产科实习的素质能力培养进行实践... 21世纪需要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是关键。从一定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就是因材施教,妇产科作为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女患者不愿意示教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尤其对于男医学生。本文对男医学生在妇产科实习的素质能力培养进行实践与研究,提出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培养出具备高尚的医德、扎实的专业本领和丰富的人文知识的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医学生 妇产科实习 素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18790例高危妊娠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苏春宏 钟梅 +8 位作者 朱斌 杨承东 余艳红 肖国宏 邱育纯 刘晓燕 贺芳 何玉甜 陈敦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00-1003,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高危孕产妇高危因素,为加强孕产妇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和病例对照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广州地区4家医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住院患者的登记信息,采用病历过录的方法获得资料。结果 4家医院高危孕产妇总发生率为46... 目的了解广州市高危孕产妇高危因素,为加强孕产妇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和病例对照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广州地区4家医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住院患者的登记信息,采用病历过录的方法获得资料。结果 4家医院高危孕产妇总发生率为46.88%,其中一般高危患者12 213例,发生率为30.40%,严重高危患者6 577例,发生率为16.40%。一般高危患者前3位高危因素分别为:先兆早产≥34周、孕早期感染史、单方或双方家庭有先天异常或遗传性病史;严重高危患者前3位高危因素分别为:瘢痕子宫、羊水过少、产前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高危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可增加。结论广州地区高危患者高危因素有别于其他报道,高危因素是导致围生期不良结局的主要原因,控制与及时处置高危妊娠是降低围生期母儿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妊娠 高危因素 死亡率 子痫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RM1基因PCR产物和测序产物三种纯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少英 马晓燕 +2 位作者 张双全 张慧敏 黎青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简便、效果好的OPRM1基因PCR产物和测序产物纯化方法,建立稳定的DNA测序技术平台。方法采用乙醇/醋酸钠、过柱和SAp-Exonuclease1结合BigDyeXterminatorPurificationKit3种纯化方法,对50份OPRMl基因PCR产物和测序...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简便、效果好的OPRM1基因PCR产物和测序产物纯化方法,建立稳定的DNA测序技术平台。方法采用乙醇/醋酸钠、过柱和SAp-Exonuclease1结合BigDyeXterminatorPurificationKit3种纯化方法,对50份OPRMl基因PCR产物和测序产物进行纯化效果的比较。结果SAP—ExonucleaseI法对PCR反应产物进行纯化的回收率显著高于乙醇/醋酸钠和过柱法,分别为0.86±0.01,0.48±0.08,0.65±0.01(t=32.5,P〈0.001;t=86.1,P〈0.001);BigDyeXterminatorPurificationKit法对测序产物进行纯化成功率显著高于乙醇/醋酸钠和过柱法,分别为100%,62%和84%(x2=23.46,P〈0.001;x2=8.70,P=0.003)。结论SAP—ExonucleaseI结合BigDyexterminatorPurifica—tionKit是一种快速、简便、效果好的测序纯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测序法 虾碱性磷酸酶 核酸外切酶I 阿片受体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临床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8
4
作者 生秀杰 刘芬 +2 位作者 苏静 王晓怡 陈敦金 《医学教育探索》 2009年第9期1140-1142,共3页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妇产科临床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近年来,医院通过增加临床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构建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改革教学方法,增加模拟教学及多媒体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等各项措施的实施;提高了妇产科...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妇产科临床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近年来,医院通过增加临床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构建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改革教学方法,增加模拟教学及多媒体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等各项措施的实施;提高了妇产科临床教学的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教学改革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及其在产科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红霞(综述) 陈敦金 刘慧姝(审校) 《医学综述》 2008年第8期1196-1199,共4页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评分系统是一种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评分系统,在预测患者预后及正确指导临床治疗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预后评估。针对产科这一特殊人群,APACH...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评分系统是一种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评分系统,在预测患者预后及正确指导临床治疗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预后评估。针对产科这一特殊人群,APACHE评分系统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同时存在局限性。现对APACHE评分系统在产科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产科危重患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标准化病人在妇产科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新 赵国玺 陈丽萍 《护理学报》 2010年第8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妇产科护理技能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160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仿真模型人"辅以教师标准化病人(teachers standardized patient,TSP)开展护理技能教学,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的&qu...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妇产科护理技能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160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仿真模型人"辅以教师标准化病人(teachers standardized patient,TSP)开展护理技能教学,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的"示教—练习—指导"的技能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进行考核,分析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并对本科护生及TSP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调查。结果TSP教学组护生总体考试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χ2=10.831,P<0.05),TSP教学效果受到本科护生及TSP的好评。结论TSP教学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于护理学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标准化病人 妇产科 护理学 技能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吴雄梅 黄神姣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3期23-24,共2页
目的了解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0月~2007年2月的384例妇产科手术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2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最高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病率、术后切口感染率、药物不良反应、平均住院天数、... 目的了解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0月~2007年2月的384例妇产科手术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2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最高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病率、术后切口感染率、药物不良反应、平均住院天数、总药物费用。结果实验组术后病率、术后感染率、药物不良反应、平均住院天数、总药物费用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并能为病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医疗费用及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抗生素 妇产科手术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映桃 陈敦金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43-545,548,共4页
孕产妇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罕见,与妊娠生理的高容量、高代谢改变及病理产科如产科出血、子痫和先兆子痫、羊水栓塞、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和感染等相关,出血、高血压和感染等可以启动瀑布式的病理生理反应——全身炎症反应综合... 孕产妇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罕见,与妊娠生理的高容量、高代谢改变及病理产科如产科出血、子痫和先兆子痫、羊水栓塞、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和感染等相关,出血、高血压和感染等可以启动瀑布式的病理生理反应——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导致低血氧或低灌注,从而走向生命末路MODS和死亡。产科MODS诊断标准未统一,治疗提倡整体干预,明确病因和病理生理变化,评估母胎血液动力学的继发改变状况,尽早提供治疗窗纠正低容量、低血供和低灌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预防和治疗MODS的三大环节:启动因子的控制,限制炎症因子形成和器官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天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期35-35,39,共2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EM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口服孕三烯酮2.5mg,2次/周,服药方法于月经来潮后第2日开始服,连续服用1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口服孕三烯酮...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EM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口服孕三烯酮2.5mg,2次/周,服药方法于月经来潮后第2日开始服,连续服用1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口服孕三烯酮基础上,加服米非司酮12.5mg,1次/d,与对照组用药同步服用1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5%,明显优于对照组8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_(12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体内有协同增效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 孕三烯酮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来源人未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宇 龙晓林 +5 位作者 杜红姿 黄玉玲 黄青 杨建华 刘见桥 许海燕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来源的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的差异。方法:共获得未成熟卵母细胞1055枚,包括卵丘复合物(OCC)613枚和裸卵(DO)442枚。其中OCC分为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和IVM组;DO分为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和超促排卵组。所有...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来源的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的差异。方法:共获得未成熟卵母细胞1055枚,包括卵丘复合物(OCC)613枚和裸卵(DO)442枚。其中OCC分为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和IVM组;DO分为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和超促排卵组。所有未成熟卵母细胞在IVM培养体系体外培养成熟后,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序贯培养,除IVM组行第2或第3天胚胎移植外,其余均培养至囊胚阶段。分别比较OCC和DO各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率、成熟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卵裂率;自然周期组和孕晚期组的囊胚形成率。结果:OCC: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及IVM组的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分别为79.5%、74.3%和82.2%,孕晚期组与IVM周期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3组成熟卵母细胞受精率、卵裂率及自然周期组和孕晚期组的囊胚形成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IVM组的移植周期妊娠率为20%。DO: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及超促排卵组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超促排卵组最高(86.0%),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组(74.5%)和孕晚期组(72.7%),(P<0.05和<0.01)。3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率、成熟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孕晚期来源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在体外同样具有发育潜能;孕晚期的卵母细胞可作为一种供卵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来源 体外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三体及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
11
作者 徐学虎 陈欣洁 +5 位作者 骆曦图 苏榕 骆玉梅 范勇 孙筱放 全天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53-1456,共4页
目的:建立18三体及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系。方法:3名在我院进行羊水染色体诊断或基因诊断,诊断为异常的胎儿。获得知情同意后,取1小块皮肤,进行成纤维细胞培养及鉴定。结果:对皮肤进行分离、培养,成功建立了3株疾病皮... 目的:建立18三体及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系。方法:3名在我院进行羊水染色体诊断或基因诊断,诊断为异常的胎儿。获得知情同意后,取1小块皮肤,进行成纤维细胞培养及鉴定。结果:对皮肤进行分离、培养,成功建立了3株疾病皮肤成纤维细胞系,包括1株18三体、2株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并进行了传代、冻存、复苏及鉴定。在传代培养过程中核型稳定,STR基因检测对这些细胞系进行个体识别。结论:本研究在体外建立了稳定的18三体及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相关疾病提供充足的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核型分析 肌营养不良 杜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病变LEEP锥切术后宫颈功能形态改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3
12
作者 张立冬 裴静 +1 位作者 李冰 刘明星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34-635,共2页
关键词 不孕 宫颈炎 宫颈锥切术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孕妇1963例临床结局分析 被引量:37
13
作者 杜培丽 张慧丽 +3 位作者 何玉甜 刘传鑫 孙斌 陈敦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52-1555,共4页
目的探讨自然早产与医源性早产的危险因素,对比不同孕周分娩及分娩方式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并对自然早产及医源性早产新生儿临床结局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1 963例早产孕妇的临床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及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自然早产与医源性早产的危险因素,对比不同孕周分娩及分娩方式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并对自然早产及医源性早产新生儿临床结局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1 963例早产孕妇的临床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及统计分析。结果早产孕妇1 963例,其中自然早产1 290例,医源性早产673例。自然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妊娠期糖尿病、绒毛膜羊膜炎、臀位及妊娠合并贫血,医源性早产主要危险因素为子痫前期、前置胎盘及羊水过少;医源性早产中流产史、剖宫产史、不规律产检史及高龄妊娠均较自然早产多;医源性早产中低出生体重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所占比例、生后1 min Apgar评分<7所占比例、转儿科率、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死亡率均较自然早产组高;医源性早产的剖宫产率(98.1%)明显高于自然早产组(43.5%);孕周≥34周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率明显低于<34周的早产儿;剖宫产与阴道产相比并不能改善早产儿预后。结论自然早产主要危险因素有: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及妊娠合并糖尿病;医源性早产主要危险因素有:子痫前期和前置胎盘。规律产检,避免流产史、剖宫产史及高龄妊娠,控制自然早产与医源性早产发病危险因素,适当延长孕周,选择合适分娩时机对避免早产降低新生儿并发症、提高围生儿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早产 医源性早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生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孕产妇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9
14
作者 黄启涛 宋天蓉 +5 位作者 邓佩瑛 汪丽萍 陈淑滢 李宁 何丽娜 钟梅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94-1597,共4页
目的探讨围生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孕产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妇产科、血管外科、普通外科收治的围生期下肢DVT孕产妇68例。对68例围生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孕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 目的探讨围生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孕产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妇产科、血管外科、普通外科收治的围生期下肢DVT孕产妇68例。对68例围生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孕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时间、发生部位、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治疗及母儿结局等。结果 (1)发生时间及发生部位:围产期DVT产褥期较妊娠期更为常见(69.1%vs30.9%)。左下肢DVT明显高于右下肢(85.3%vs 14.7%)。(2)危险因素:围生期不规律检查、低龄或高龄、长期卧床、存在妊娠合并症或内科疾病和既往DVT病史或血栓家族史是DVT发生主要危险因素。(3)患肢肿胀、疼痛、压痛及不同程度发热是DVT的常见首发临床表现。(4)影像学及辅助检查:68例DVT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辅助检查:D-二聚体阳性(89.7%)对于DVT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结论 (1)孕产妇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多发生于产褥期,剖宫产后DVT发生率高于经阴道分娩。(2)不规律产检、剖宫产术、卧床时间>3 d、存在妊娠合并症、病理产科及合并内科疾病是下肢DVT的重要危险因素。(3)下肢DVT时,首发临床症状以患肢肿胀最常见,其次为疼痛及发热。(4)静脉超声多普勒及D-二聚体是早期发现DVT的有效检查方法。(5)全身抗凝治疗及溶栓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较好。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孕产妇应警惕其下肢DVT可能,及时诊断、治疗围生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改善其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围生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中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突变类型和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少英 孙筱放 +2 位作者 黎青 张慧敏 王晓蔓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1-254,共4页
假性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s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源于横纹肌的一种X-连锁隐性致死性遗传病,由编码抗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基因突变所致。为了探讨中国人群中DMD患者的dystrophin基因突变类型和分布特点及其... 假性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s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源于横纹肌的一种X-连锁隐性致死性遗传病,由编码抗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基因突变所致。为了探讨中国人群中DMD患者的dystrophin基因突变类型和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文章采用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方法对720例DMD患者及其母亲和20例正常成年男性进行dystrophin基因分析。结果显示,检出率为64.9%(467/720),54.3%(391/720)的患者为基因缺失;10.6%(76/720)的患者为基因重复。累及Exon45-54缺失突变型占全部缺失型患者的71.9%(281/391);重复突变型累及Exon1-40占全部重复型患者82.9%(63/76);检出的患者中,DMD型和中间型营养不良症(Intermediate muscular dystrophy,IMD)型占90.6%(423/467),Becker型营养不良症(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BMD)型占9.4%(44/467)。表明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以dystrophin基因缺失突变为主,突变发生在整个基因中非均匀分布,存在突变热区,在缺失和重复的位置和片段长度与肌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抗肌萎缩蛋白 缺失 重复 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源性BDE-209暴露对仔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剂量效应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英 余艳红 +1 位作者 陈敦金 蒋惠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76-978,981,共4页
目的从剂量效应关系角度出发,研究大鼠在妊娠期及哺乳期暴露于不同剂量BDE-209对仔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胃灌的方法建立Wistar母鼠自妊娠期至哺乳期的不同剂量BDE-209(100、300、600、1200mg/kg·d)的暴露模型,分别... 目的从剂量效应关系角度出发,研究大鼠在妊娠期及哺乳期暴露于不同剂量BDE-209对仔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胃灌的方法建立Wistar母鼠自妊娠期至哺乳期的不同剂量BDE-209(100、300、600、1200mg/kg·d)的暴露模型,分别为实验A、B、C、D组,对照组E胃灌等量花生油。每组随机选取刚断乳第一代雄性仔鼠各20只为观察对象,通过Morris水迷宫法检测仔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光镜下观察仔鼠海马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水迷宫第1~2天,各组逃避潜伏期无显著差异(P>0.05);第3~5天,与对照相比,B、C、D组潜伏期均延长(P<0.05);A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HE染色光镜下A、B组仔鼠海马组织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C、D组神经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排列紊乱,细胞核固缩过半,细胞间质水肿。结论母源性BDE-209可导致仔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影响仔鼠海马组织结构,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E-209 水迷宫 学习 记忆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worth嗜睡量表在妊娠合并OSAHS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仲 叶红 +3 位作者 李涛平 陈敦金 刘慧姝 高春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14-1916,共3页
目的为妊娠可能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患者提供简便、价廉以及准确的初筛诊断方法。方法对妊娠可能合并OSAHS的打鼾产妇78人应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进行嗜睡评分(EP),并测量颈围(NC)、体质量指数(BMI)。再行多导睡眠... 目的为妊娠可能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患者提供简便、价廉以及准确的初筛诊断方法。方法对妊娠可能合并OSAHS的打鼾产妇78人应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进行嗜睡评分(EP),并测量颈围(NC)、体质量指数(BMI)。再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并根据监测所得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把患者分为鼾症组和OSAHA组(轻、中、重),最后以PSG-AHI为诊断OSAHS的金标准,并分析ESS和PSG-AHI的相关性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结果各组指标(NC、BMI、EP、AHI、LSaO2)间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P、PSG监测结果均与AHI具有显著相关(P=0.000)且关系较为密切(r=0.759),并较其他监测指标NC(r=0.668)、BMI(r=0.663)的相关性更高;EP、NC、BMI三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772、0.784,显示EP值对妊娠合并OSAHS的诊断价值更大;根据交叉曲线,取EP的最佳工作点=7.5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76.8%)和特异性(68.2%)。结论应用方便、经济的Epworth嗜睡量表对妊娠可能合并OSAHS的患者进行筛查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并具有较佳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WORTH嗜睡量表 妊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颈围 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37
18
作者 陈郁葱 潘琰梨 李映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808-2809,共2页
目的:介绍多功能产妇美腹带及其临床应用方法,评估其在预防剖宫产产妇因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多功能产妇美腹带,选择2011年8月1日至2011年10月1日在我院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02例,随机分成两组:(1)研究组(n=52):应用... 目的:介绍多功能产妇美腹带及其临床应用方法,评估其在预防剖宫产产妇因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多功能产妇美腹带,选择2011年8月1日至2011年10月1日在我院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02例,随机分成两组:(1)研究组(n=52):应用多功能产妇美腹带,在腹部切口处定位定量放置砂袋,并减少按压子宫次数;(2)对照组(n=50):在腹部手术切口处放置砂袋,常规次数按压子宫。观察两组产后出血及产妇恢复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后出血人数明显减少(P<0.05);(2)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后2h及产后24h出血量均明显减少(P<0.05);(3)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按压子宫次数减少,减轻了产妇痛苦,而且并不影响护理质量。结论:定位定量放置多功能产妇美腹带及砂袋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因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发生,减轻产妇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产妇美腹带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护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后位活跃期停滞同侧俯卧位提高阴道顺产率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中芳 李冰 谢慧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2616-2619,共4页
目的:探讨枕后位产程活跃期停滞时孕妇改变体位对纠正胎方位、提高阴道顺产率的效果。方法:以胎方位为枕后位,在发现产程活跃期停滞开始孕妇采取与胎儿脊柱同方向的同侧俯卧位的的正常初产妇共150例作为观察对象,以孕妇与胎儿脊柱相反... 目的:探讨枕后位产程活跃期停滞时孕妇改变体位对纠正胎方位、提高阴道顺产率的效果。方法:以胎方位为枕后位,在发现产程活跃期停滞开始孕妇采取与胎儿脊柱同方向的同侧俯卧位的的正常初产妇共150例作为观察对象,以孕妇与胎儿脊柱相反方向的对侧俯卧位150例及随意卧位15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结果:产程加速阶段及最速阶段停滞始孕妇采取同侧俯卧位时,胎方位的纠正率分别为78%及80%,产程减速阶段停滞时,同侧俯卧位纠正胎方位的机会为52%,总的胎方位纠正率为70%,总顺产率为69.3%;相应地,对侧俯卧位的胎方位的纠正率分别是58%、62%和34%,胎方位的总纠正率为51.3%,总顺产率为45.3%;随意卧位胎方位纠正率分别是30%、32%和18%,总纠正率为26.7%,总顺产率为26.7%。不论产程停滞在加速阶段、最速阶段还是减速阶段,孕妇采用同侧俯卧位组的胎方位纠正率、阴道顺产率均比采取对侧俯卧位的相应的对照组高,也比随意卧位的相应的对照组高(所有P值均<0.05);持续性枕后位及剖宫产的发生率均比对侧俯卧位相应的对照组及随意卧位相应的对照组低(所有P值均<0.05)。结论:枕后位在活跃期出现了产程停滞,孕妇需采取与胎儿脊柱同方向的侧俯卧位可有效地纠正胎方位,提高阴道顺产率,方法简单、孕妇依从性好,易于在任何医院推广使用,有助于提高产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后位 产程活跃期停滞 体位 胎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子痫前期血清诱导的内皮细胞分泌NO及ET-1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中芳 李冰 陈敦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8-540,共3页
目的探索丹参对妊娠期高血压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丹参溶液(0、100、200、300mg/L)预孵育脐血管内皮细胞,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对照组)8例,正常孕妇血清对照组(正常组)14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清观察组(观察组)14例。检测各培... 目的探索丹参对妊娠期高血压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丹参溶液(0、100、200、300mg/L)预孵育脐血管内皮细胞,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对照组)8例,正常孕妇血清对照组(正常组)14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清观察组(观察组)14例。检测各培养上清液中的一氧化氮(NO)及血管内皮素-1(ET-1)。结果观察组NO含量低于对照组及正常组,ET-1含量高于对照组及正常组(P<0.05)。观察组丹参200mg/L血清组的NO较丹参0mg/L血清组增加(P<0.05),丹参300mg/L血清组NO比丹参0、100、200mg/L血清组皆增加(P<0.05)。观察组丹参300mg/L血清组ET-1比丹参0、100mg/L血清组减少(P<0.05)。结论丹参能使经子痫前期血清诱导的离体脐静脉的内皮细胞产生更多的NO,减少ET-1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子痫前期 血管内皮素-1 一氧化氮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