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模拟人ECS应用于医学机能综合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广州医科大学机能实验教学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邓镇 赵元淑 +2 位作者 朱晓琴 胡景鑫 雷水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18期2570-2571,2576,共3页
现代科技应用于医学生基础实验教学是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性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州医科大学将国际先进的智能模拟人ECS教学设备与机能综合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在虚拟的临床病例中具体操作运用,... 现代科技应用于医学生基础实验教学是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性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州医科大学将国际先进的智能模拟人ECS教学设备与机能综合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在虚拟的临床病例中具体操作运用,并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知识。这在现代医学教育人才培养中效果显著,并达到了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为现代机能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能实验学 智能模拟人ECS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在医学机能实验中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被引量:12
2
作者 邓镇 余涵 +3 位作者 赵元淑 朱晓琴 雷水生 胡景鑫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14期2222-2224,共3页
医学机能实验是一个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基础医学知识的掌握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科平台,其不仅要求学生能运用书本上的知识,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还要有创新性实验思维。随着医学实验教学的不断进步,对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 医学机能实验是一个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基础医学知识的掌握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科平台,其不仅要求学生能运用书本上的知识,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还要有创新性实验思维。随着医学实验教学的不断进步,对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就目前本校机能实验教学情况的研究,针对机能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提高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学生 教学方法 教育改革 机能实验 科研思维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系统应用于机能实验教学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赵元淑 邓镇 +2 位作者 雷水生 胡景鑫 朱晓琴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17期2410-2412,共3页
将虚拟仿真系统应用于机能实验教学是一种新型实验教学模式。虚拟仿真系统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虚拟仿真系统 机能学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和DLL4在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6
4
作者 罗亚楠 黄远红 +5 位作者 冯雷 邓镇 余涵 张远红 朱璐 雷水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5-227,232,共4页
目的探讨VEGF及DLL4在婴幼儿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婴幼儿血管瘤(增生期26例,消退期24例)组织中VEGF,DLL4和FⅧRAg的表达水平。采用HPIAS-1000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VEGF和DLL4的表达进行定... 目的探讨VEGF及DLL4在婴幼儿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婴幼儿血管瘤(增生期26例,消退期24例)组织中VEGF,DLL4和FⅧRAg的表达水平。采用HPIAS-1000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VEGF和DLL4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增生期组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消退期组和正常皮肤组(P<0.05),而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期组DLL4的表达明显高于消退期组和正常皮肤组(P<0.05),而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和DLL4在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中高表达,两者的表达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共同促进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增殖,在血管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L4 VEGF 婴幼儿血管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uN2A抑制剂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脑内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邓镇 罗淼珊 +6 位作者 赵元淑 余涵 谢柳 陈丽 朱晓琴 胡景鑫 雷水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讨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的NR2A亚单位(GluN2A)选择性抑制剂PEAQX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脑内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先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的NR2A亚单位(GluN2A)选择性抑制剂PEAQX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脑内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先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致痫组(先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再腹腔注射戊四氮致痫)和抑制剂干预组(先侧脑室注射PEAQX,再腹腔注射戊四氮致痫),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表现;使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各组大鼠脑电的改变;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gp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行为学观察显示:对照组无明显癫痫发作,致痫组癫痫发作快且明显,诱导癫痫持续状态成功,而抑制剂干预组癫痫发作潜伏期长且不明显;脑电结果显示:对照组无明显痫样波,致痫组记录到棘波、尖波、棘-慢复合波等痫样波,抑制剂干预组痫样波减弱或消失;RT-qPCR结果显示:致痫组海马中P-gp mRNA表达增加,抑制剂干预组P-gp mRNA表达明显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致痫组海马中P-gp蛋白表达增强,抑制剂干预组P-gp表达明显减弱。结论 GluN2A选择性抑制剂抑制了癫痫的发作,并抑制了P-gp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GluN2A选择性抑制剂抑制了GluN2A的活性有关,并提示GluN2A选择性抑制剂可能与减少癫痫耐药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NR2A亚单位 侧脑室注射 P-糖蛋白 癫痫持续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3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和包装及鉴定 被引量:3
6
作者 谢柳 雷水生 +5 位作者 赵元淑 邓镇 余涵 陈丽 胡景鑫 朱晓琴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80-683,共4页
目的构建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基因慢病毒载体,检测其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中的表达。方法体外扩增NT-3,将NT-3全长载体GV287-GFP与扩增出的NT-3用AgeI进行酶切,将NT-3全长序列克隆入GV-... 目的构建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基因慢病毒载体,检测其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中的表达。方法体外扩增NT-3,将NT-3全长载体GV287-GFP与扩增出的NT-3用AgeI进行酶切,将NT-3全长序列克隆入GV-287-GFP,转化大肠杆菌DHS a感受态细胞,筛选出阳性克隆进行基因测序。重组GV287-EGFP质粒、pHelper 1.0质粒和pHelper 2.0质粒三质粒共转染至包装细胞293T,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将病毒浓缩后在293T细胞中测定病毒滴度,并检测慢病毒载体在MSCs的转染效率。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是否成功,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SCs细胞中NT-3蛋白的表达。结果测序结果和Western blot检测均证明NT-3慢病毒载体构建正确,且在细胞中正确表达。与辅助质粒共包装细胞获得慢病毒颗粒,并成功感染MSCs细胞。包装慢病毒、浓缩病毒悬液的滴度为2×109/ml慢病毒浓缩液。结论成功构建了稳定高效表达NT-3基因的慢病毒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素-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293T细胞 慢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糖蛋白在大鼠癫痫持续状态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余涵 邓镇 +6 位作者 罗淼珊 赵元淑 谢柳 陈丽 朱晓琴 胡景鑫 雷水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735-3738,共4页
目的:研究戊四氮诱导的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status epilepticus,SE)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在72 h内表达的动态变化,为下一步抑制P-gp的表达选定最佳检测时间点。方法:用免疫组化、RT-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建模后不同时... 目的:研究戊四氮诱导的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status epilepticus,SE)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在72 h内表达的动态变化,为下一步抑制P-gp的表达选定最佳检测时间点。方法:用免疫组化、RT-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建模后不同时点(0、3、6、12、24、48、72 h)海马组织中P-gp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海马组织中P-gp蛋白在SE 24 h组的平均光密度值为0.325 1±0.008 2,比对照组增加(P<0.05),SE 48 h组的平均光密度值为0.396 3±0.016 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RT-q PCR结果:MDR1a基因在SE 24 h组比对照组增加(P<0.05),SE 48 h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结果:P-gp蛋白在SE 48 h组比对照组增加(P<0.05)。这些结果显示,SE模型中海马组织内P-gp表达在24 h后开始升高,并在48 h达高峰。结论:SE后48 h P-gp的表达达最高峰,此时可能为减少SE后产生耐药的最佳检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P-糖蛋白 戊四氮 耐药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对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及其在癫痫发作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邓镇 余涵 +5 位作者 赵元淑 祁桂林 马猛 罗亚楠 朱晓琴 雷水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8-701,共4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戊四氮致急性癫痫大鼠大脑海马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变化,探讨IL-1β调节AQP4表达参与癫痫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IL-1β组、戊四氮组、IL-1ra(IL-1受体拮抗剂)+戊四氮组...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戊四氮致急性癫痫大鼠大脑海马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变化,探讨IL-1β调节AQP4表达参与癫痫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IL-1β组、戊四氮组、IL-1ra(IL-1受体拮抗剂)+戊四氮组、地塞米松+戊四氮组。记录60 min内各组大鼠痫性发作级别。免疫组织化学、RT-q PCR检测6、12、24、36 h海马AQP4的表达。结果:IL-1β组和戊四氮组重度癫痫发作;地塞米松+戊四氮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发作;IL-1ra+戊四氮组较戊四氮组发作减轻(P<0.05)。免疫组化和荧光定量PCR显示:戊四氮组与对照组相比12 h后AQP4表达明显升高(P<0.05),发作后24 h达到高峰(P<0.001),IL-1ra+戊四氮组12~36 h的AQP4表达都低于戊四氮组同时间点(P<0.05),地塞米松+戊四氮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炎因子IL-1β可能通过上调海马AQP4表达,影响脑内局部水平衡,增加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或离子的浓度,促进神经元放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水通道蛋白4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GDNF基因真核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9
作者 马猛 陈丽 +6 位作者 赵元淑 邓镇 王林杰 冯雷 罗亚楠 雷水生 朱晓琴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构建含GDN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分析其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从SD大鼠脑中提取总RNA,采用逆转录PCR法扩增GDNF基因,测序鉴定后将GDNF基因克隆入p CDNA3.1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 CDNA3.1-GDNF;原代培养大鼠间充质干细... 目的构建含GDN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分析其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从SD大鼠脑中提取总RNA,采用逆转录PCR法扩增GDNF基因,测序鉴定后将GDNF基因克隆入p CDNA3.1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 CDNA3.1-GDNF;原代培养大鼠间充质干细胞,以脂质体介导法将构建好的真核表达载体p CDNA3.1-GDNF转染至间充质干细胞;RT-PCR、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测GDNF在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扩增的大鼠GDNF基因序列与Gen Bbank的参考序列完全一致,GDNF基因已经正确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 CDNA3.1中;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4 h后,GDNF的mRNA和蛋白能在细胞中正确表达。结论 p CDNA3.1-GDNF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能在大鼠间充质干细胞中正确表达,这为下一步研究携带GDNF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癫痫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N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D65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在癫痫大鼠脑内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元淑 罗淼珊 +6 位作者 邓镇 谢柳 余涵 陈丽 胡景鑫 朱晓琴 雷水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2-646,共5页
目的观察GAD65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癫痫大鼠脑内的表达及对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第3代细胞纯度;用LV5-GFP-GAD65病毒液转染MSCs,并鉴定蛋白表达;将GAD65基因修饰的M... 目的观察GAD65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癫痫大鼠脑内的表达及对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第3代细胞纯度;用LV5-GFP-GAD65病毒液转染MSCs,并鉴定蛋白表达;将GAD65基因修饰的MSCs移植至戊四氮癫痫大鼠模型侧脑室后,观察其对癫痫大鼠行为学、脑电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移植后大鼠海马组织内GAD65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MSCs可以达到较高纯度;LV5-GFP-GAD65转染细胞后,MSCs中能够正确过表达GAD65;细胞移植后GAD65-MSCs组大鼠癫痫的发作次数减少,发作级别减低;脑电图结果表明癫痫发作痫波减少;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GAD65-MSCs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AD65含量增高。结论脑内移植GAD65基因修饰的MSCs能明显抑制大鼠的癫痫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D6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癫痫 慢病毒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期C57BL/6J小鼠焦虑行为与海马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鑫焱 陈天彬 +1 位作者 郝彦利 张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76-1480,共5页
目的探讨快速眼动睡眠(REMS)剥夺24 h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期C57BL/6J小鼠焦虑行为和海马一氧化氮(NO)水平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青少年期(3-4周龄)和成年期(8-12周龄)的C57BL/6J小鼠各45只,每个年龄组的实验动物分别平均随机分为3... 目的探讨快速眼动睡眠(REMS)剥夺24 h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期C57BL/6J小鼠焦虑行为和海马一氧化氮(NO)水平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青少年期(3-4周龄)和成年期(8-12周龄)的C57BL/6J小鼠各45只,每个年龄组的实验动物分别平均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的小鼠数量为15只:正常对照(NC)组、大平台(WP)组和REMS剥夺24 h(REMSD)组。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制作REMS剥夺模型,通过高架十字迷宫测定实验动物焦虑行为。之后,低温下迅速处死实验动物,取脑分离出海马,裂解并匀浆离心后取上清液,通过酶标仪测定NO水平及Westernblot测定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含量。通过以上方法,分别观察REMS剥夺24 h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期C57BL/6J小鼠焦虑行为、海马NO水平及nN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青少年期小鼠NC组、WP组和REMSD各组进臂总次数、进入开放臂次数和时间、以及进入封闭臂次数和时间均无明显差异;REMSD组海马NO水平明显高于NC组和WP组(ps〈0.01);REMSD组海马nNOS蛋白水平明显高于NC组和WP组(ps〈0.01);(2)成年期REMSD小鼠进臂总次数明显高于WP组和NC组(ps〈0.01);小鼠进入开放臂的次数和时间明显低于WP组(P〈0.01)和NC组(P〈0.01),而进入封闭臂的次数和时间明显多于WP组(P〈0.01)和NC组(P〈0.05);成年期小鼠NC组、WP组和REMSD各组海马NO水平和nNOS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REMSD 24 h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期C57BL/6J小鼠焦虑行为的影响不同,可能与睡眠剥夺导致的海马NO水平和nNOS蛋白表达变化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眼动睡眠 海马 一氧化氮 焦虑 成年 青少年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D65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元淑 罗淼珊 +5 位作者 邓镇 谢柳 余涵 胡景鑫 朱晓琴 雷水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77-879,共3页
目的构建GAD65真核表达载体,并分析其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从SD大鼠脑中提取总RNA,采用逆转录PCR法扩增GAD65基因,测序鉴定后将GAD65基因克隆入pCDNA3.1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AD65;原代培养大鼠间充质干细胞,... 目的构建GAD65真核表达载体,并分析其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从SD大鼠脑中提取总RNA,采用逆转录PCR法扩增GAD65基因,测序鉴定后将GAD65基因克隆入pCDNA3.1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AD65;原代培养大鼠间充质干细胞,以脂质体介导法将构建好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AD65转染至间充质干细胞;RT-PCR、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测GAD65在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扩增的大鼠GAD65基因序列与GenBbank的参考序列完全一致,无碱基突变,双酶切证明GAD65基因已经正确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48h后,RT-PCR、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证实GAD65的mRNA和蛋白能在细胞中正确表达。结论 pCDNA3.1-GAD65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能在大鼠间充质干细胞中正确表达,这为下一步研究携带GAD65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癫痫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D6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GAD65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MSCs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元淑 邓镇 +6 位作者 陈丽 周玉波 马猛 罗亚楠 胡景鑫 雷水生 朱晓琴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8-401,共4页
目的构建谷氨酸脱羧酶65(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65,GAD65)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并进行鉴定。方法 PCR法扩增GAD65基因,构建LV5-GFP-GAD65慢病毒载体;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 目的构建谷氨酸脱羧酶65(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65,GAD65)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并进行鉴定。方法 PCR法扩增GAD65基因,构建LV5-GFP-GAD65慢病毒载体;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病毒;将慢病毒感染大鼠MSCs,荧光显微镜鉴定转染率,Western blot检测GAD65的表达。结果双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LV5-GFP-GAD65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包装病毒产生的病毒液滴度为5×107TU/ml;慢病毒感染大鼠MSCs的转染率高于9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AD65蛋白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GAD65重组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包装得到高浓度病毒液,感染大鼠MSCs能稳定过表达GAD65蛋白,为进一步探索侧脑室注射基因化的MSCs治疗癫痫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 GAD65 间充质干细胞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在生精功能障碍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4
作者 张守波 赵元淑 +3 位作者 雷斌 孔欣 王彩霞 张娟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037-4040,共4页
目的:检测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PGAM1)在不同程度生精功能不良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GAM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生精功能正常、轻度生精功能不良、重度生精功能不良、唯支持细胞综合征患者睾丸组织标本,统计性激素... 目的:检测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PGAM1)在不同程度生精功能不良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GAM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生精功能正常、轻度生精功能不良、重度生精功能不良、唯支持细胞综合征患者睾丸组织标本,统计性激素六项结果,采用免疫组化、qRT-PCR检测PGAM1在不同程度生精功能不良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GAM1的高表达率在生精功能正常、轻度生精功能不良、重度生精功能不良及唯支持细胞综合征患者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GAM1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睾丸体积、LH及T表达均无明显相关(P>0.05);而PGAM1低表达患者FSH水平高于PGAM1高表达患者(P=0.002 3);qRT-PCR结果提示PGAM1 mRNA在生精功能正常及唯支持细胞综合征患者睾丸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重度生精不良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GAM1 mRNA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睾丸体积、LH及T表达均无明显相关(P>0.05),而在FSH≤12 mIU/mL患者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FSH>12 mIU/mL患者(P=0.043 0)。结论:PGAM1的表达与睾丸生精功能障碍有关,其低表达与重度生精功能不良的形成相关,其异常高表达与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精功能障碍 PGAM1 男性不育 F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鱼油对应激性胃溃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鑫荃 庞泽星 +5 位作者 吴逸钊 刘淇兴 区锶文 余印林 王桂房 许小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期8-11,共4页
目的探究深海鱼油对应激性胃溃疡的抑制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鱼油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鱼油组大鼠连续5 d用深海鱼油0.84 mL/kg灌胃,其他两组大鼠连续5 d用0.9%氯化钠溶液0.84 mL/kg灌胃。三组大鼠... 目的探究深海鱼油对应激性胃溃疡的抑制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鱼油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鱼油组大鼠连续5 d用深海鱼油0.84 mL/kg灌胃,其他两组大鼠连续5 d用0.9%氯化钠溶液0.84 mL/kg灌胃。三组大鼠实验前1 d禁食不禁水24 h。模型组与鱼油组采用束缚水浸应激法制作大鼠胃溃疡模型。实验结束后测定胃溃疡指数(UI),并进行HE染色,观察胃黏膜受损情况,同时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模型组UI高于对照组;鱼油组UI低于模型组(均P<0.01)。模型组SOD水平低于对照组;鱼油组SOD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对照组大鼠的胃黏膜完好无损;模型组及鱼油组大鼠胃黏膜均出现缺损,但鱼油组黏膜缺损仅发生在黏膜浅层,其损伤程度经于模型组。结论深海鱼油对应激性胃溃疡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提高SOD活性,促进氧自由基的清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鱼油 应激性胃溃疡 溃疡指数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3真核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鼠MSCs中的表达
16
作者 赵元淑 邓镇 +3 位作者 马猛 罗亚楠 朱晓琴 雷水生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构建p CDNA3.1-NT-3真核过表达载体,鉴定其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的表达。方法从SD大鼠脑中提取并扩增NT-3基因,并将其克隆入p CDNA3.1中,构建p CDNA3.1-NT-3真核载体;原代培养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将p CDNA3.1-NT-3通过Lip2... 目的构建p CDNA3.1-NT-3真核过表达载体,鉴定其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的表达。方法从SD大鼠脑中提取并扩增NT-3基因,并将其克隆入p CDNA3.1中,构建p CDNA3.1-NT-3真核载体;原代培养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将p CDNA3.1-NT-3通过Lip2000介导转染至大鼠MSCs;用RT-PCR、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法检测NT-3在MSCs中的表达。结果扩增的NT-3基因序列正确,并成功连接到真核载体p CDNA3.1中;转染MSCs后,RT-PCR、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SCs中过表达NT-3的m RNA和蛋白。结论 p CDNA3.1-NT-3真核载体构建成功,转染MSCs后能在细胞中正确过表达,为进一步NT-3基因修饰的MSCs治疗癫痫的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γδT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表型的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麦璟莹 查贺飞 +7 位作者 曲佳乐 王梅 冯源发 齐艳伟 杨权 谢红艳 黄俊 邱怀娜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7,共6页
日本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本研究着力于探究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e japonicum,S.j.)感染的C57BL/6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不同固有免疫细胞的表型变化。C57BL/6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6周,分离肠系膜淋巴结,制备单细胞悬液... 日本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本研究着力于探究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e japonicum,S.j.)感染的C57BL/6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不同固有免疫细胞的表型变化。C57BL/6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6周,分离肠系膜淋巴结,制备单细胞悬液,检测固有免疫细胞及其表面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肠系膜淋巴结中γδT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但只有NK细胞的百分比含量明显增加(P<0.05);γδT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表面CD69表达显著增高(P<0.01),而CD25的变化均不明显(P>0.05);γδT细胞和NK细胞表面CD4增高(P<0.05);NK细胞表面NKG2A/C/E(CD94)、NKG2D(CD314)表达及NKT细胞表面NKG2D(CD314)表达降低(P<0.05)。表明日本血吸虫感染C57BL/6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不同固有免疫细胞的表型变化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肠系膜淋巴结 固有免疫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