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REBP-1/小凹蛋白1介导烟酸姜黄素酯对ApoE^(-/-)小鼠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龚勇珍 姚海伦 +4 位作者 孙少卫 宋露萍 李荣东 熊燕 廖端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89-1194,共6页
目的探寻烟酸姜黄素酯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50只7周龄Apo E-/-小鼠,随机分为五组,即对照组、高脂组、辛伐他汀组[5 mg/(kg·d)]、烟酸姜黄素酯低剂量组[33 mg/(kg·d)]和烟酸姜黄素酯高剂量组(99 mg/(kg·... 目的探寻烟酸姜黄素酯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50只7周龄Apo E-/-小鼠,随机分为五组,即对照组、高脂组、辛伐他汀组[5 mg/(kg·d)]、烟酸姜黄素酯低剂量组[33 mg/(kg·d)]和烟酸姜黄素酯高剂量组(99 mg/(kg·d)],其中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他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连续干预6周之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清中血脂水平;油红O染色法和HE染色法观察小鼠主动脉斑块及肝脏脂质蓄积;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脏中小凹蛋白1和SREBP-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多。与高脂组相比,烟酸姜黄素酯组小鼠血清中的TC和LDLC明显降低,TNF-α和IL-6水平下降,而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轻,肝脏脂质减少;烟酸姜黄素酯组肝脏小凹蛋白1蛋白表达高于高脂组,而SPEBP-1蛋白表达低于高脂组。结论烟酸姜黄素酯预防性给药能抑制高脂喂养所致的Apo 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机制可能与减少SREBP-1、增加小凹蛋白1蛋白水平,调节肝脏脂质代谢及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酸姜黄素酯 动脉粥样硬化 SREBP-1 小凹蛋白1 APOE-/-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凹蛋白1-NFκB通路介导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龚勇珍 孙少卫 +7 位作者 杨慧仙 宋露萍 姚海伦 夏伯候 林丽美 李荣东 熊燕 廖端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7周龄Apo 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辛伐他汀组[5 mg/(kg·d)]、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低剂量组[23.8 mg/(kg·d)]和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高剂量组[71... 目的探讨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7周龄Apo 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辛伐他汀组[5 mg/(kg·d)]、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低剂量组[23.8 mg/(kg·d)]和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高剂量组[71.5 mg/(kg·d)],其中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他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连续干预4周之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清中血脂水平;油红O染色法观察小鼠主动脉斑块;ELISA法或免疫组化法检测血清和肝脏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脏中小凹蛋白1和NFκB p65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血清中TC和LDL-C升高,HDL-C降低,主动脉粥样斑块增多。与高脂组相比,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组小鼠血清中的TC和LDL-C降低,肝脏脂质减少,血清和肝脏炎症因子水平下降,而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轻;肝脏小凹蛋白1水平升高而NFκB p65水平降低。结论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能抑制高脂喂养所致的Apo E-/-小鼠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机制可能与增加肝脏小凹蛋白1、减少NFκB p65蛋白水平,调节肝脏脂质代谢及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 动脉粥样硬化 小凹蛋白1 核因子κB 载脂蛋白E敲除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通过诱导G1期阻滞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雨辰 侯敬申 +2 位作者 贾春宏 白晓春 赵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目的:检测二甲双胍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增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刺激MG63-MTT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5mmol/L二甲双胍作用48h,流式细胞术检测MG63细胞周期分布.免疫印迹检测cyclinD1表达以及AMPK、AKT、S6K及s6蛋白... 目的:检测二甲双胍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增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刺激MG63-MTT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5mmol/L二甲双胍作用48h,流式细胞术检测MG63细胞周期分布.免疫印迹检测cyclinD1表达以及AMPK、AKT、S6K及s6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0~50mmol/L的二甲双胍对MG6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除10mmol/L和20mmol/L两组间外,其他处理组间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5mmol/L二甲双胍诱导MG63细胞发生G1期阻滞(P〈0.01),抑制cylinD1、P-S6K1及P-s6表达,促进AMPK和AKT的磷酸化。结论:二甲双胍通过诱导细胞周期G1期阻滞.通过激活AMPK和AKT的磷酸化抑制roTOR通过抑制MG63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骨肉瘤 增殖 细胞周期 哺乳动物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