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战略承诺实现路径探讨
1
作者 张静容 吕回 +1 位作者 周文浩 韦建瑞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86,共3页
建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树立全面性、系统性、创新性的战略管理理念,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成立17年来的战略承诺实现路径,从医院战略承诺构建的意义和价值、实现路径探索、... 建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树立全面性、系统性、创新性的战略管理理念,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成立17年来的战略承诺实现路径,从医院战略承诺构建的意义和价值、实现路径探索、效果分析探索战略承诺对妇儿专科医院发展路径的规范作用,为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承诺 实现路径 专科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儿童变应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广州)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文龙 罗茜 +44 位作者 曾清香 杨钦泰 邱前辉 徐睿 孙悦奇 杨贵 唐隽 洪海裕 许元腾 石照辉 魏欣 王天生 孟娟 杨玉成 王英 娄鸿飞 孟粹达 叶菁 张立强 杨艳莉 安云芳 陆美萍 曾明 王向东 陈建军 雍军 余少卿 张维天 孙亚男 张天虹 孙娜 李幼瑾 刘翔 李健 左可军 罗向前 王洪田 许昱 喻国冻 付勇 叶惠平 李勇 许成利 李华斌 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61-169,共9页
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是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炎性介质,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参与多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抗白三烯药物有两类:CysLT1受体拮抗剂(LTRA)和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前者与CysLT1受体结合,从而干扰过敏性炎症的发... 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是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炎性介质,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参与多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抗白三烯药物有两类:CysLT1受体拮抗剂(LTRA)和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前者与CysLT1受体结合,从而干扰过敏性炎症的发生。LTRA在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但仍存在质疑与挑战。因此,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中青年鼻科专家,制订了LTRA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专家共识,旨在指导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诊疗工作。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LTRA作为儿童变应性鼻炎治疗的一线药物。儿童对孟鲁司特一般耐受性良好,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相似,对神经精神影响的研究尚无统一意见,临床医师应意识到神经精神事件的潜在风险,在开具相应处方时注意权衡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儿童 变应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守治疗儿童肝外型门静脉瘤的临床价值探讨
3
作者 刘涛 王杰钦 +3 位作者 张向向 吴慧莹 刘珍银 温哲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5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儿童肝外型门静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中心肝胆外科收治的1例儿童肝外型门静脉瘤的临床资料。患儿女性,5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3个月。入院后完善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儿童肝外型门静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中心肝胆外科收治的1例儿童肝外型门静脉瘤的临床资料。患儿女性,5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3个月。入院后完善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腹部超声及CT检查(瘤体大小约3.8 cm×2.9 cm×2.9 cm),诊断为肝外型门静脉瘤。联合超声科、影像科及介入科多学科讨论,制定了不予手术、暂予临床观察保守治疗的策略。门诊定期复查超声检查随访,随访截止2024年2月。结果随访3年1个月,期间患儿生长发育指标正常,就学、饮食、活动如常,除偶尔出现可以缓解的轻微腹痛外,无腹胀、呕吐、黄疸等其他不适。随访至2年11个月时复查超声结果提示瘤体大小约4.3 cm×3.0 cm×2.9 cm,未见瘤体血栓及继发性门静脉侧枝血管形成。结论本例为国内首例儿童门静脉瘤个案。对于无瘤体血栓、无明显腹痛等临床症状的门静脉瘤患儿,保守治疗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合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瘤 保守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4
作者 陈晓燕 王嘉怡 +1 位作者 江华 张伟娜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08-1314,共7页
目的分析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对2015年4月—2022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使用中国儿童肿瘤协作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方案治疗的T-ALL患儿进行... 目的分析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对2015年4月—2022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使用中国儿童肿瘤协作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方案治疗的T-ALL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80例患儿,中位年龄为7岁3个月,男∶女为6∶1,纵隔占位占20%(16/80),伴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占4%(3/80),睾丸白血病1%(1/69)。常见融合基因为SIL/TAL1(22%,18/80),常见基因突变为NOCTH1(69%,37/54)。中位随访时间为52个月,5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为87.3%±4.0%,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84.0%±4.3%。非中枢神经系统-1状态患儿5年OS率低于中枢神经系统-1组(66.7%±16.1%vs 90.3%±3.8%,P<0.05),第46天微小残留病≥0.01%组5年OS率低于<0.01%组(68.6%±13.5%vs 94.8%±3.0%,P<0.05)。结论采用中国儿童肿瘤协作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方案治疗儿童T-ALL疗效较好。非中枢神经系统-1状态、诱导治疗第46天微小残留病≥0.01%与患儿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T淋巴细胞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5
作者 孙黎 贺芳 +6 位作者 沙晓妍 黄文娟 周军 刘美仪 梁茜 顾莺 林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1-1146,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循证的儿童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Central Venous AccessDevices,CVADs)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旨在促进证据临床转化,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提高导管安全管理水平。方法:系统检索儿童CVADs置... 目的:构建基于循证的儿童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Central Venous AccessDevices,CVADs)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旨在促进证据临床转化,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提高导管安全管理水平。方法:系统检索儿童CVADs置入、维护、拔除等方面文献,提取具体措施后,组织人员进行论证,并制定嵌入信息系统的方式,形成证据转化信息平台,并于2020年1月正式全面应用,比较使用前(2019年)、使用后(2020年—2023年)住院儿童CVADs并发症和非计划性拔管等结局指标情况。结果:应用平台后,住院儿童CVADs相关的并发症和非计划拔管率较应用前均有所下降(P<0.001)。结论: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实现了从置管、维护到拔除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提高了护士对循证证据的依从性,实现了儿童健康教育同质化,降低了导管相关并发症;同时平台的应用能及时、客观地提供数据并预警,使各部门实现信息联通共享,提高了导管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率,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 儿童导管安全 信息平台 循证实践 智慧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治疗儿童感染性腹泻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6
作者 陈建芬 李丽娟 +4 位作者 梁倩莹 莫小兰 张刚 阮舒琪 李培武 《儿科药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4-21,共8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中药治疗儿童感染性腹泻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等数据库中现代文献资料及近现代医家著作中关于儿童感染性腹泻的经验及医案并进行整理筛选,运用中...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中药治疗儿童感染性腹泻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等数据库中现代文献资料及近现代医家著作中关于儿童感染性腹泻的经验及医案并进行整理筛选,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进行处方药物的频次、证候、四气五味、归经及关联规则、核心组合等规律分析,通过HIT 2.0数据库获取药物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10.2软件计算所获取的作用靶点,与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疾病基因获取数据库(DisGeNET)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筛选出的儿童感染性腹泻靶点相映射并取交集,利用STRING及CytoScape 3.10.2软件对交集靶点构建可视化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模型,利用微生信平台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纳入儿童感染性腹泻中药处方323个,性味以温性甘味药为主,主要归脾、胃经,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为茯苓、白术、甘草、党参、陈皮,高频药对为“茯苓-白术”,通过关联规则和K-means聚类等方法得到3组核心药物组合。高频药物治疗儿童感染性腹泻的关键靶点26个,KEGG通路161条。关键靶点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酪氨酸激酶受体2(ERBB2)、干扰素γ(IFN-γ)、IL-10、转化生长因子B1(TGFB1)、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STAT1)、JANUS激酶3(JAK3)、叉头框蛋白P3(FOXP3)、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CD40LG),主要信号通路为炎症性肠病、Th7细胞分化、痢疾、JAK-STAT等。结论:“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方式是中药治疗儿童感染性腹泻的一大优势。儿童感染性腹泻的中药治疗以健运脾胃为大法,兼以清热、利湿、消食、导滞等,核心用药为茯苓、白术,无论在虚证或实证中“健运脾胃”贯穿始终。本研究挖掘的3首新方可能与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反应、细胞生长与凋亡等过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感染性腹泻 中药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多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相关性脑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李珊珊 胡丹丹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7-183,190,共8页
目的寻找儿童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相关性脑病(IAE)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甲型H1N1 IAE患儿的临床资料,按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通过二分类logistic... 目的寻找儿童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相关性脑病(IAE)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甲型H1N1 IAE患儿的临床资料,按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与甲型H1N1 IAE患儿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甲型H1N1 IAE 59例患儿,男39例、女20例,中位年龄为42(21~73)个月,<5岁患儿占66.1%(39/59)。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与发热相距时间中位数为1(0.5~2)天。33例(55.9%)患儿并发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其中1例并发塑型性支气管炎。58例患儿使用奥司他韦抗流感治疗,发病至使用抗流感药物中位时间为2(1~4)天。好转出院48例,死亡11例(18.6%),入院至死亡中位时间为3(1~5)天。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意识障碍、呼吸衰竭、脑疝发生率以及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比例更高,中性粒细胞计数更高,降钙素原、血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水平更高,凝血酶原时间更长,头颅CT异常比例更高,单核细胞计数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可能与甲型H1N1 IAE患儿死亡发生相关(P<0.05)。结论对于甲型H1N1 IAE患儿,如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时,发生死亡的风险可能增加,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脑病 死亡 危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及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欧美共识指南解读
8
作者 叶丽萍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5年第3期246-251,共6页
2024年欧洲儿科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会联合北美儿科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会更新了儿童和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管理指南,为儿童及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对加强患儿的临床管理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幽门螺杆菌感染 指南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期头皮脑电图在儿童结构性癫痫外科治疗决策中的指导价值
9
作者 谢艳平 苏绮璇 +1 位作者 李萍 许新科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间歇期头皮脑电图在儿童结构性癫痫外科治疗决策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外科结构性癫痫行切除术的患儿,共84例。分析其术前头皮脑电图,应用Engel分级标准评估术后疗效,了... 目的探讨间歇期头皮脑电图在儿童结构性癫痫外科治疗决策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外科结构性癫痫行切除术的患儿,共84例。分析其术前头皮脑电图,应用Engel分级标准评估术后疗效,了解间歇期及发作期头皮脑电图在术前评估中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84例患儿,术前单纯依据间歇期脑电图异常定位手术的75例(89.29%),需要同时依据惯常发作期脑电图定位手术的9例(10.71%)。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年,按Engel预后分级判断疗效,仅依据间歇期脑电图定位的75例患儿,术后癫痫控制达EngelⅠ级71例(94.67%);需要同时依据惯常发作期定位的9例患儿,术后癫痫控制达EngelⅠ级8例(88.8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65,P=0.441)。结论儿童结构性癫痫外科治疗术前评估不同于成人,头皮脑电图简单易行,间歇期头皮脑电图在儿童结构性癫痫外科治疗决策中具有较大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描记术 儿童 结构性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闭合复位术后结局预测模型的构建
10
作者 黎艺强 刘行 +7 位作者 郭跃明 石伟哲 林雪梅 徐晨晨 韦胜 刘远忠 徐宏文 中国儿童骨科多中心研究协作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9-520,共12页
目的建立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闭合复位术后结局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指导DDH闭合复位术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residual acetabulalr dysplasia,RAD)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多... 目的建立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闭合复位术后结局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指导DDH闭合复位术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residual acetabulalr dysplasia,RAD)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多个医疗中心2004-2015年采用闭合复位术治疗的449例(522髋)DDH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年龄(16.3±5.1)个月。术前在骨盆正位X线片上评估脱位程度的国际髋关节发育不良协会(International Hip Dysplasia Institute,IHDI)分型、股骨头骨化核以及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术后测量第1、2、3、4年及末次随访时的AI、中心边缘角(centre-edge angle of Wiberg,CEA)和Reimer指数(Reimer's index,RI),评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VN)情况。根据末次随访时Severin影像学评级以及是否接受二期骨盆截骨术,将患儿分成两组:SeverinⅠ、Ⅱ级为痊愈组,SeverinⅢ、Ⅳ级或接受了骨盆截骨术者为RAD组。利用Cox回归构建DDH闭合复位术后痊愈预测模型,并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内部验证。结果522髋中,IHDI分型为Ⅱ型70髋(13.4%),Ⅲ型223髋(44.6%),Ⅳ型219髋(42%)。复位前410髋(78.5%)已出现股骨头骨化核。总体AVN(Ⅱ型以上)发生率为12.8%。痊愈组329髋(63%),痊愈时间(33.3±14.7)个月(8.4~111.4个月),93.6%(308/329)的痊愈患儿痊愈时间在术后5年以内。Cox回归分析显示,IHDI分型、股骨头骨化核、复位年龄、当前AI、CEA、RI、AVN是DDH闭合复位术后累积痊愈概率的影响因素,利用上述影响因素,本研究成功构建了DDH闭合复位术后痊愈预测模型。该模型中所有因素的总分为-11~17分,对应痊愈概率为0.02~1.0。在该模型下,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第1、2、3、4年总分小于2.5、1.5、2.5、1.5分时,患儿痊愈概率显著较高(81.4%~96.1%),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0.910,Kappa系数为0.497~0.618。相反,当总分大于1.5~2.5分时,RAD发生率显著升高,建议行骨盆截骨术。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痊愈预测模型可以有效预测RAD,并指导骨盆截骨手术时机的选择。在该模型下,如果术后第1、2、3、4年时模型中所有因素总分大于2.5、1.5、2.5、1.5分,则RAD发生率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闭合复位 治疗结果 残余髋臼发育不良 截骨术 骨盆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医疗的新生儿护理线上咨询门诊的建立与实施 被引量:3
11
作者 贺芳 温秀兰 +6 位作者 林艳 孙黎 王晓杰 余欣 刘会 郭晓萍 周艳 《护理学报》 2024年第9期20-23,共4页
目的建立并实施新生儿护理线上咨询门诊,让群众得到“指尖上的医疗便利”,及时解决家长的育儿问题,识别疾病的风险。方法在医院微信公众号设立互联网医院之新生儿护理线上咨询门诊;选拔出诊护士、建立互联网专科护理服务制度、工作流程... 目的建立并实施新生儿护理线上咨询门诊,让群众得到“指尖上的医疗便利”,及时解决家长的育儿问题,识别疾病的风险。方法在医院微信公众号设立互联网医院之新生儿护理线上咨询门诊;选拔出诊护士、建立互联网专科护理服务制度、工作流程;监测互联网护理门诊工作量、接诊反应时长、服务时长和满意度。结果共选拔16名护士出诊,2020年2月—2023年8月新生儿护理线上咨询门诊共接诊9212例次,咨询条目145598次,足月儿8489人次(92.2%),早产儿723人次(7.8%),新生儿喂养咨询最多,为62799条(43.14%),新生儿黄疸咨询44778条(30.75%),皮肤问题咨询26297例次(18.06%),其他11724条(8.05%),判断需要转诊至线下护理或者医疗门诊者337人次(3.66%)。患者挂号到护士接诊的反应时长中位数为33(0,162)分钟。护士服务时长中位数为46(17,1440)min。进行了满意度评价的为6427人次(69.77%),其中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系统使用3个维度均获得5星好评的为6362人次(98.99%)。结论开设新生儿护理线上咨询门诊可有效帮助家长足不出户解决育儿问题,满足新生儿延续性护理的需求,节约了家长就医时间,提升了家长就医体验感,也体现了新生儿专科护士的专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护理 线上护理咨询门诊 延续性护理 育儿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胃部分切除毕罗Ⅰ式吻合术治疗儿童胃丛状纤维黏液瘤并文献复习:全球首例报道(附视频)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志华 卢慧贞 +7 位作者 曾纪晓 刘斐 徐晓钢 罗媛圆 张红 兰梦龙 陶波圆 梁子建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2期238-243,共6页
2023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完成全球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胃部分切除毕罗Ⅰ式吻合术治疗儿童胃丛状纤维黏液瘤,术后无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CT,未见复发。目前患儿恢复良好。结果表明达芬奇手... 2023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完成全球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胃部分切除毕罗Ⅰ式吻合术治疗儿童胃丛状纤维黏液瘤,术后无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CT,未见复发。目前患儿恢复良好。结果表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胃部分切除毕罗Ⅰ式吻合术治疗儿童胃丛状纤维黏液瘤是安全、可行的,目前暂未见相关报道,其临床疗效仍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胃部分切除术 毕罗Ⅰ式吻合术 胃丛状纤维黏液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儿童保健学”教学范式构建与探索
13
作者 胡芳 卢建军 +4 位作者 胡艳 左连东 付捷 陈嘉慧 许鹏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将思政教育融入医学人才培养是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与重点问题。本文基于课程思政理念视角,探讨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目标、教学大纲与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的范式,总结出将“思政元素”融入“儿童保健学”教学的可行方法与路径,形成“... 将思政教育融入医学人才培养是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与重点问题。本文基于课程思政理念视角,探讨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目标、教学大纲与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的范式,总结出将“思政元素”融入“儿童保健学”教学的可行方法与路径,形成“课程思政、专业思政”育人体系,希望能为其他医学院校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儿童保健学 教学范式 本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颅缝早闭二次手术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许新科 林浩铭 +3 位作者 林炜 郑娅启 李军亮 李方成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颅缝早闭手术后二次手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外科于2016年3月至2023年8月采取手术治疗的儿童颅缝早闭患儿临床资料,按是否接受二次手术分成一次手术组及二次手术组。收集两组患儿性别、... 目的探讨儿童颅缝早闭手术后二次手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外科于2016年3月至2023年8月采取手术治疗的儿童颅缝早闭患儿临床资料,按是否接受二次手术分成一次手术组及二次手术组。收集两组患儿性别、年龄、颅缝早闭类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并对可能导致二次手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儿童颅缝早闭133例,其中119例接受一次手术(为一次手术组),14例接受二次手术(为二次受试组)。单因素分析提示,二次手术组患儿中单纯行颅缝切开术人数占比明显高于一次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0%比11.8%,χ^(2)=11.047,P=0.001);二次手术组第一次手术时年龄[7.50(3.75,10.00)个月]小于一次手术组[11(6,2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9,P=0.017);二次手术组第一次手术时体重[6.75(6.00,8.25)kg]低于一次手术组[9(7,11)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95,P=0.001);二次手术组第一次手术时间[120(73.75,185.00)min]少于一次手术组[190(135,24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94,P=0.013);二次手术组患儿第一次手术出血量[100(50,200)mL]少于一次手术组[200(100,3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4,P=0.018)。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单纯行颅缝切开术可能是二次手术的影响因素(OR=4.406,95%CI 1.038-18.708,P=0.044)。结论手术是治疗颅缝早闭的有效方法。手术方式可能是患儿是否需要二次手术的影响因素,单纯行颅缝切开术可能需要接受二次手术,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予适当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缝早闭 外科手术 再手术 影响因素分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腹部伯基特淋巴瘤临床与CT表现及误诊原因分析
15
作者 朱敏 黄雯静 +2 位作者 鹿连伟 蔡培珊 吴慧莹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51-855,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腹部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的临床及CT特征并分析CT误诊原因,提高儿童腹部BL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71例儿童腹部BL的临床及42例治疗前CT资料。分析71例儿童腹部BL的临床特征、42例治疗... 目的:总结儿童腹部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的临床及CT特征并分析CT误诊原因,提高儿童腹部BL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71例儿童腹部BL的临床及42例治疗前CT资料。分析71例儿童腹部BL的临床特征、42例治疗前CT特征及误诊原因。结果:71例BL中,男60例,女11例,平均年龄(6.8±0.1)岁,早期24例(Ⅰ+Ⅱ期,33.8%),晚期47例(Ⅲ+Ⅳ期,66.2%),总体缓解63例(88.7%),死亡8例(12.3%)。42例治疗前行全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儿童腹部BL累及胃肠道31例(73.8%),合并周围器官浸润20例(47.6%)。治疗前CT诊断符合率为81%。根据CT误诊原因,把儿童腹部BL分为胃肠型、结型和混合型。其中胃肠型14例(33.3%),表现为肠(胃)壁弥漫性增厚。结型15例(35.7%),以软组织肿块为主,肠壁增厚不显著。混合型13例(31.0%),同时出现肠壁弥漫性增厚及淋巴结肿大,且泌尿系统浸润较胃肠型及结型更常见(P=0.024)。结论:儿童腹部BL常累及胃肠道,以肠(胃)壁弥漫性增厚及/或合并软组织肿块为特征,易合并周围组织浸润。胃肠型容易误诊为间质瘤,结型容易误诊为恶性肿瘤,混合型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绝大部分可以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基特淋巴瘤 腹部肿瘤 儿童 误诊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胆道葡萄簇横纹肌肉瘤并侵犯胰腺超声表现1例
16
作者 朱莉玲 贺雪华 +3 位作者 王娜 张遇乐 肖珊珊 林泽锋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0期805-805,812,共2页
患儿男,3岁1个月,因“排白陶土样大便20+d,皮肤巩膜黄染10+d,腹痛1 d”就诊。家属述患儿无发热、呕吐,皮肤无明显瘙痒;小便深黄色。体格检查:患儿皮肤、巩膜呈苍黄色。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55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66 U/L... 患儿男,3岁1个月,因“排白陶土样大便20+d,皮肤巩膜黄染10+d,腹痛1 d”就诊。家属述患儿无发热、呕吐,皮肤无明显瘙痒;小便深黄色。体格检查:患儿皮肤、巩膜呈苍黄色。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55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66 U/L,碱性磷酸酶2331 U/L,γ-谷氨酰转移酶1637 U/L,总胆汁酸125.1μm/L,血清总胆红素139.4μm/L,直接胆红素109.4μm/L;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9-99487.52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巩膜黄染 肝功能检查 横纹肌肉瘤 直接胆红素 血清总胆红素 总胆汁酸 血清肿瘤标志物 糖类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肝纤维化的影像诊断与临床病理对照
17
作者 黄穗颜 黄雯静 +6 位作者 朱敏 陈希文 鹿连伟 黄莉 袁理 田金生 吴慧莹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92-795,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肝纤维化(CHF)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征,提高放射科医师对该病的识别和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15例经病理确诊CHF儿童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15例均行全腹CT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行上腹部MRI平扫及MRCP,2例行MRI...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肝纤维化(CHF)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征,提高放射科医师对该病的识别和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15例经病理确诊CHF儿童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15例均行全腹CT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行上腹部MRI平扫及MRCP,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结果:15例CHF中男4例,女11例,中位年龄6岁(1.6~14岁)。1例为胆道型,14例为门脉高压型。胆道型仅表现为胆囊结石。14例门脉高压型:肝脏体积小与肝裂增宽6例;左、右叶体积失衡6例。肝内格利森鞘T2WI高信号6例。门脉高压相关征象14例,门静脉海绵样变4例。肝内胆管轻度扩张13例,合并Caroli综合征5例。腹水7例。脾脏体积增大12例。肾异常9例,其中多囊肾6例、髓质海绵肾2例、右肾多发小囊肿1例。结论:儿童CHF多表现为门脉高压型,影像表现为肝脏左右叶比例失衡,常合并胆道轻度扩张、门脉高压等征象。若检查同时发现双肾改变,应高度怀疑CHF,确诊需要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儿童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门静脉MR血管成像研究进展
18
作者 周思茵 侯健宁 +1 位作者 陈元凯 李建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11-1614,共4页
MR血管成像(MRA)是无创评估门静脉系统结构与血流动力学的重要影像学方法。随着MR新序列的出现与对比剂的迭代,门静脉MRA在儿童中的应用越来越便利。本文就儿童门静脉MRA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关键词 儿童 门静脉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连续性动脉血压监测中桡动脉置管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19
作者 袁鹏英 叶丽彦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44-148,共5页
儿童桡动脉置管连续性动脉血压监测是儿童围手术期和危重症监护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监护技术,影响其置管成功的因素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从操作者因素、患者因素、操作设备与材料等方面出发,对影响儿童桡动脉置管成功的相关因素... 儿童桡动脉置管连续性动脉血压监测是儿童围手术期和危重症监护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监护技术,影响其置管成功的因素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从操作者因素、患者因素、操作设备与材料等方面出发,对影响儿童桡动脉置管成功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动脉置管 影响因素 儿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分层活检术在儿童顽固性便秘中的应用探讨
20
作者 陶波圆 陈凯 +7 位作者 曾纪晓 刘斐 徐晓钢 兰梦龙 梁子建 钟知足 林玉珍 林瑞燕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4-818,共5页
目的介绍一种直肠全层活检的新方法, 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 以提高顽固性便秘儿童病理取材的达标率。方法 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共收治顽固性便秘儿童269例, 根据纳入标准对其中217例进行... 目的介绍一种直肠全层活检的新方法, 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 以提高顽固性便秘儿童病理取材的达标率。方法 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共收治顽固性便秘儿童269例, 根据纳入标准对其中2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17例中, 采取传统直肠全层活检术92例(为传统组), 直肠分层活检术125例(为分层组)。对比分析两组基线资料、手术情况以及术中取材达标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 传统组与分层组手术年龄[(10.9±2.8)个月比(10.4±2.7)个月, t=1.400]、术中出血量[(4.6±1.9)mL比(5.1±1.7)mL, t=-1.875]、术后住院时间[(1.6±0.6)d比(1.7±0.5)d, t=-1.051]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取材达标率[88.0%(81/92)比100%(125/125)]、手术时间[(29.3±6.6)min比(34.7±5.6)min, t=-6.525]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一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直肠分层活检术可以明显提高顽固性便秘儿童术中病理取材的达标率, 可避免因取材不足而导致病理诊断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活组织检查 病理学 外科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