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与正常大鼠的肠道菌群特征,探讨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分别饲以普通饲料、高脂饲料,12周后收集血、肝脏及盲肠黏膜等标本,检测血脂...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与正常大鼠的肠道菌群特征,探讨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分别饲以普通饲料、高脂饲料,12周后收集血、肝脏及盲肠黏膜等标本,检测血脂、肝功能指标,行HE染色明确肝组织病变程度,提取盲肠黏膜组织DNA行16S rDNA高通量Illumina测序检测肠道微生态变化。结果模型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LDL-C浓度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显示正常组的sobs、chao、ace、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在菌门水平上,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值下降(2.192±0.144 vs 1.543±0.250,P=0.034),而疣微菌门的比例显著增加(0.088±0.016 vs 0.254±0.056,P=0.003);在菌属水平上,模型组乳杆菌属比正常组明显下降(0.683±0.207 vs 2.908±0.841,P=0.025)。结论肠道菌群变化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TMX基因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结直肠癌的的石蜡标本及切缘组织各33例,将肿瘤组织和对应的切缘正常组织放置于同一张载玻片上,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利用IPP6.0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研究TMX基因在结直肠...目的探讨TMX基因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结直肠癌的的石蜡标本及切缘组织各33例,将肿瘤组织和对应的切缘正常组织放置于同一张载玻片上,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利用IPP6.0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研究TMX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及手术切缘的表达情况,并比较这两组是否存在表达差异。结果 TMX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均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切缘(0.142±0.038 VS 0.210±0.037,P<0.0001)。结论 TMX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癌旁组织,提示TMX基因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与正常大鼠的肠道菌群特征,探讨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分别饲以普通饲料、高脂饲料,12周后收集血、肝脏及盲肠黏膜等标本,检测血脂、肝功能指标,行HE染色明确肝组织病变程度,提取盲肠黏膜组织DNA行16S rDNA高通量Illumina测序检测肠道微生态变化。结果模型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LDL-C浓度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显示正常组的sobs、chao、ace、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在菌门水平上,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值下降(2.192±0.144 vs 1.543±0.250,P=0.034),而疣微菌门的比例显著增加(0.088±0.016 vs 0.254±0.056,P=0.003);在菌属水平上,模型组乳杆菌属比正常组明显下降(0.683±0.207 vs 2.908±0.841,P=0.025)。结论肠道菌群变化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文摘目的探讨TMX基因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结直肠癌的的石蜡标本及切缘组织各33例,将肿瘤组织和对应的切缘正常组织放置于同一张载玻片上,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利用IPP6.0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研究TMX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及手术切缘的表达情况,并比较这两组是否存在表达差异。结果 TMX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均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切缘(0.142±0.038 VS 0.210±0.037,P<0.0001)。结论 TMX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癌旁组织,提示TMX基因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