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热成像在乳腺疾病检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曾靓妮 邓方阁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1-505,共5页
乳腺疾病已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其中乳腺癌更位居全球范围内女性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因此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意义重大。传统结构影像学早期检测疾病具有一定局限性,而红外热成像作为功能成像技术可为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提供有效线索... 乳腺疾病已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其中乳腺癌更位居全球范围内女性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因此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意义重大。传统结构影像学早期检测疾病具有一定局限性,而红外热成像作为功能成像技术可为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提供有效线索。因此本文主要就红外热成像在乳腺疾病的早期检测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乳腺疾病 早期发现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中枢驱动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秦茵茵 高国英 +4 位作者 谢晓鸿 刘鹢倩 贺白婷 谢佳星 吴国锋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86-1089,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吸入噻托溴铵后呼吸中枢驱动的变化。方法将2017年1—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的5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方案,药物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噻托溴铵18μg,每日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吸入噻托溴铵后呼吸中枢驱动的变化。方法将2017年1—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的5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方案,药物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噻托溴铵18μg,每日1次。治疗前后记录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分级标准(MRC评分)、肺功能测定值,通过多导食道电极管记录静息状态、最大用力吸气时的食道压(Pes)、胃内压(Pga)、膈肌肌电(EMGdi);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及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药物组MRC评分(2.6±0.5对2.1±0.3,P<0.05)较前降低;肺功能指标、Pes、Pga、跨膈压(Pdi)及最大食道压(Pes-max)、最大胃内压(Pga-max)、最大跨膈压(Pdi-max)、膈肌肌电最大值(EMGdi-max)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EMGdi治疗前后[(67.7±30.1)μV对(52.0±24.3)μV]、膈肌肌电占最大值百分比(EMGdi%max)治疗前后[(35.7±12.8)%对(27.3±1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前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噻托溴铵后,慢阻肺患者的膈肌肌电值降低,反映呼吸中枢驱动的EMGdi可能是一项判断疗效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多导食道电极管 膈肌肌电 呼吸中枢驱动 支气管舒张剂 噻托溴铵
原文传递
增强现实导航气管镜技术在呼吸内镜医师培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钟长镐 罗为展 +2 位作者 陈愉 唐纯丽 陈小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8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导航支气管镜技术(Lung Point)在呼吸内镜医生培训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10名我院2017年1—6月呼吸内镜中心招录的呼吸内镜培训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A组按常规方式教学,B组根据胸部CT应用Lung Point系统在...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导航支气管镜技术(Lung Point)在呼吸内镜医生培训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10名我院2017年1—6月呼吸内镜中心招录的呼吸内镜培训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A组按常规方式教学,B组根据胸部CT应用Lung Point系统在支气管镜术前重建支气管三维模型教学,每人操作20例次检查。将操作次数分为1~5例次、6~10例次、11~15例次、16~20例次。评价操作是否到达目标所在亚段支气管、到达目标所在亚段支气管所用时间,少于5分钟为及格,多于5分钟为不及格。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在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时间、定位精准率。结果比较两种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所需时间,A组为(398.16±91.51)s,B组为(275.01±62.64)s,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操作时间的达标率,A组低于B组(24%vs.72%);两种培训法随着培训例次的增多,操作所花费时间逐渐减少。在常规培训法上,16~20例次比其余各例次组所花的时间明显减少,且随着操作例次增多,在规定时间内操作成功次数逐渐增多;在常规培训法上,各组次在规定时间内操作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但操作时间上,与1~5例次比较,另外三组明显减少。但6~10例次与11~15例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操作方法的定位精准率,常规培训法组低于Lung Point培训法(60%vs.84%),且不同例次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评价指标均达标,则A组低于B组(14%vs.53%)。结论增强现实导航支气管镜技术(Lung Point系统)可缩短呼吸内镜医师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技术 支气管镜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库理念下呼吸科医生专业提升的信息需求的调研 被引量:3
4
作者 秦茵茵 洪紫莹 +5 位作者 高国英 王璐琳 林心情 谢晓鸿 陈颖 黄庆晖 《医学教育管理》 2020年第2期183-188,共6页
以广东省各大医院的336名呼吸科医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调查问卷,了解呼吸科医生目前的信息需求、获取信息的原因、渠道、障碍因素及期望等情况,旨在明确目前医学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和改革方向,提出要重视分析医生需求,并通过引入新的理... 以广东省各大医院的336名呼吸科医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调查问卷,了解呼吸科医生目前的信息需求、获取信息的原因、渠道、障碍因素及期望等情况,旨在明确目前医学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和改革方向,提出要重视分析医生需求,并通过引入新的理论依据,组建科学的知识管理机制、广纳高素质人才和创建科研团队等措施以进一步改善和推动医学高校图书馆乃至高校智库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高校 智库 图书馆 信息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下线上教学在呼吸内科学见习教学效果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谢晓鸿 周承志 +4 位作者 林心情 秦茵茵 黄炯周 王李强 刘明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新冠疫情期间线上呼吸内科学见习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对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行呼吸系统诊断学见习的2018级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线下、线上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教学满意度。结果:理论教学... 目的:探讨新冠疫情期间线上呼吸内科学见习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对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行呼吸系统诊断学见习的2018级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线下、线上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教学满意度。结果:理论教学在线上和线下教学满意度均较高,无统计学差异;与线上教学相比,学生对线下实践教学和技能教学的满意度更高,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56.33%的学生倾向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31.88%倾向于线下教学,仅有9.61%倾向于线上教学。结论:在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医学见习线上教学模式可作为传统线下教学模式的有效替代,且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和满意度,但需要进一步优化疫情期间的教学模式,充分结合线上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习 线上教学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征途 王熙栋 +4 位作者 邓秋雪 魏薪光 李劲创 林泽强 叶枫 《国际呼吸杂志》 2020年第1期74-77,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已成为我国慢性疾病中的一大类疾病。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是导致COPD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AECOPD的诱发因素中感染占主要地位,其中细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已成为我国慢性疾病中的一大类疾病。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是导致COPD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AECOPD的诱发因素中感染占主要地位,其中细菌感染的地位和机制已经表明明确,但关于呼吸道病毒感染与AECOPD的相关性尚未清晰。因此,本文将以呼吸道病毒感染与AECOPD的发生和发展相关性为重点,从呼吸道病毒感染促发AECOPD的发生,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生物标志物探索以及抗病毒治疗认识等方面进行综述,阐述呼吸道病毒感染在AECOPD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为未来AECOPD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病毒感染 抗病毒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原文传递
吡啡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不良反应观察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廖理粤 韩茜 +1 位作者 罗群 江梅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研究服用吡啡尼酮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有效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9例IPF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患者使用吡啡尼酮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有效处理方法。结果服用吡啡尼酮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消化道症状... 目的研究服用吡啡尼酮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有效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9例IPF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患者使用吡啡尼酮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有效处理方法。结果服用吡啡尼酮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消化道症状,皮疹、光过敏,体质量下降和疲乏,其发生率分别为52.2%,36.2%,34.8%和11.6%。14.5%患者由于价格昂贵停药,5.8%患者由于不良反应停药。结论服用吡啡尼酮出现消化道症状、皮疹、光过敏和体质量下降发生率较高,总体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吡啡尼酮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对比传统实验室微生物培养在脓毒症病原学诊断中的优势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淋 洪城 +1 位作者 孟新科 李颖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目的通过对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mNGS)获得的病原体与实验室培养结果进行对比,了解mNGS在脓毒症病原学诊断中的优势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将入选的脓毒症患者的标本(肺泡灌洗液、痰液、血液、脑脊液、胸水、腹水、分泌物等)同时送... 目的通过对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mNGS)获得的病原体与实验室培养结果进行对比,了解mNGS在脓毒症病原学诊断中的优势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将入选的脓毒症患者的标本(肺泡灌洗液、痰液、血液、脑脊液、胸水、腹水、分泌物等)同时送检mNGS和实验室细菌培养,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mNGS在脓毒症病原学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结果mNGS的阳性率为78.9%;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40.4%(P<0.05)。通过mNGS共检出致病病原体57种,其中细菌31种,真菌16种,病毒7种,非典型病原体3种;细菌培养共检出病原体24种,其中细菌18种,真菌6种。以培养结果为金标准,mNGS的敏感度为76.2%,特异度为29.8%,阳性预测值为42.3%,阴性预测值为64.8%。根据病原学结果的抗生素调整将患者分为三组:按mNGS调整为mNGS组、经验性调整为经验组、按培养结果调整为传统培养组。mNGS组ICU住院时间更短(P<0.05),培养组降钙素原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mNGS在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诊断方面较传统微生物培养时间更短,阳性率更高,在少见病原体、罕见病原体诊断方面有显著优势,可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mNGS) 微生物培养 脓毒症 感染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司他韦在树鼩体内的药动及药效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袁兵 李润峰 +6 位作者 杨春光 张晟 张云辉 角建林 张荣平 夏雪山 杨子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3,共7页
目的探讨奥司他韦在树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特征,以及在树鼩体内的抗流感病毒药效作用。方法树鼩经口服磷酸奥司他韦后取血浆用于药代动力学分析,并与人、雪貂、小鼠、大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树鼩经鼻接种感染人流感病毒A/Californ... 目的探讨奥司他韦在树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特征,以及在树鼩体内的抗流感病毒药效作用。方法树鼩经口服磷酸奥司他韦后取血浆用于药代动力学分析,并与人、雪貂、小鼠、大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树鼩经鼻接种感染人流感病毒A/California/04/2009 H1N1和禽流感病毒H9N2突变株Y280-PB2-E627K,给予奥司他韦治疗,观察鼻腔症状,收集感染后第1,3和5天鼻灌洗液及沉淀分别行病毒TCID50检测和细胞分类计数,检测感染后21 d血清中和抗体滴度。结果奥司他韦在树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Cmax:1. 34μg/m L,Tmax:0. 75h,T1/2:2. 03 h,AUC0-12:1. 76 mg·h/liter。奥司他韦对感染A/California/04/2009 H1N1病毒的树鼩鼻腔排毒抑制作用不明显,但高剂量组奥司他韦可明显抑制感染H9N2 Y280-PB2-E627K病毒树鼩第1天的鼻腔排毒,减少第3天鼻灌洗液中细胞总数。感染A/California/04/2009 H1N1病毒后产生的抗体效价明显高于H9N2 Y280-PB2-E627K禽流感病毒的抗体效价,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对感染同一病毒各组间血清抗体效价无影响。结论奥司他韦在树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不同于人或雪貂等模型动物,但其药物血浆清除半衰期和达峰时间与小鼠相近;药效学方面奥司他韦可有效抑制感染H9N2 Y280-PB2-E627K流感病毒树鼩的鼻腔病毒排毒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流感病毒 磷酸奥司他韦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氏清毒饮抗甲型流感病毒及抗炎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钦海 陈瑞晗 +8 位作者 雷标 王周琅 朱梓宁 黄子天 陈凯佳 邱仕君 刘小斌 邓中光 杨子峰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7-603,共7页
目的探讨邓氏清毒饮对甲型流感病毒(H3N2)的抗病毒活性及其在调节宿主炎症免疫应答中潜在的作用。方法观察邓氏清毒饮对H3N2体外活性的影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邓氏清毒饮对A549细胞感染H3N2病毒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 目的探讨邓氏清毒饮对甲型流感病毒(H3N2)的抗病毒活性及其在调节宿主炎症免疫应答中潜在的作用。方法观察邓氏清毒饮对H3N2体外活性的影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邓氏清毒饮对A549细胞感染H3N2病毒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趋化因子配体5(CCL-5)表达的影响。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核因子抑制蛋白-κB(IκBα)、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κB(p-IκBα)、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的表达。结果邓氏清毒饮23.4、11.7、5.85 mg·mL^(-1)可显著抑制H3N2的体外复制,减少病毒空斑形成;在mRNA水平上可显著降低细胞因子IL-6、IL-8、IP-10、TNF-α、MCP-1及CCL-5的表达;蛋白印迹检测发现邓氏清毒饮可下调p-IκBα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加IκBα的表达,从而抑制H3N2诱导的NF-κB信号通路激活。结论邓氏清毒饮可抑制H3N2的体外复制,抑制流感病毒诱导的NF-κB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表明邓氏清毒饮具有防治流感病毒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氏清毒饮 甲型流感病毒 H3N2 抗病毒 抗炎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dua风险评估模型对评估呼吸内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恒 刘春丽 +4 位作者 卿思敏 张笋 王静 苏小芬 张挪富 《国际呼吸杂志》 2018年第8期590-593,共4页
目的 回顾性验证 Padua风险评估模型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筛选静脉血栓栓塞症(VT E)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确诊的320例VTE患者作为VTE组,... 目的 回顾性验证 Padua风险评估模型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筛选静脉血栓栓塞症(VT E)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确诊的320例VTE患者作为VTE组,以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同时期呼吸内科出院诊断非V T E的640例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2组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并根据Padua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评分.比较2组Padua评分情况并分析各危险因素与V T E发生的风险关系.结果 V T E组患者 Padu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07 ± 1.93)分 比(1.32 ± 1.53)分,t =15.304,P 〈0.05].经Padua风险评估模型判定为V T E高危患者发生V T E的风险是低危患者的11.40倍(95% C I:7.81~16.64,P 〈0.05).进一步将Padua风险评估模型中的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已知的血栓形成倾向、VTE病史是呼吸内科患者发生VTE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既往病史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下肢静脉曲张也是呼吸内科患者发生V T E的危险因素.结论 Padua风险评估模型可有效地基于个体危险因素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进行量化的VTE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ua风险评估模型 呼吸内科 静脉血栓栓塞症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冷冻肺活检对间质性肺疾病诊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陈小波 罗群 +6 位作者 陈愉 韩茜 钟长镐 萧伟权 苏柱泉 姚遥 李时悦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67-471,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和常规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在间质性肺疾病(ILD)诊断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TBCB在IL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1—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 目的通过对比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和常规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在间质性肺疾病(ILD)诊断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TBCB在IL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1—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诊断不明ILD需行肺活检的25例患者,男16例,女9例,年龄24~70岁,平均(51±13)岁。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先后行TBLB(TBLB组)及TBCB(TBCB组),比较两种活检方法的标本大小、操作时间、并发症和病理诊断效率。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两组间出血发生率及病理活检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TBCB组及TBLB组活检标本大小分别为(12.3±4.9)和(3.1±1.9)mm2(t=-18.268,P=0.000),操作时间分别为(7.8±3.2)和(5.4±2.1) min(Z=-3.001,P=0.003)。TBCB组18例(72%)明确病理分型诊断,2例(8%)提供有价值的病理诊断,5例(20%)未能分型;TBLB组3例(12%)明确病理分型诊断,22例(20%)未能分型。TBCB和TBLB病理诊断效率为80%(20/25)和12%(3/25)(χ^2=20.779,P=0.000)。两组均未发生气胸及严重的大出血,在轻中度出血方面TBCB组和TBLB组分别为47.2%(50/106)和18.9%(20/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95,P=0.000)。结论相对于TBLB,TBCB在获得标本大小及病理诊断效率具有明显的优势,安全性良好,对诊断未明的ILD有较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冷冻 肺疾病 间质性 支气管镜检查
原文传递
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3
13
作者 秦积龙 何萍 +1 位作者 付欣鸽 姜桔红 《科教文汇》 2021年第25期100-102,共3页
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为全国医疗机构输出合格的病理医生的源泉,因此制订严格的培训方案至关重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病理科专业培训基地结合本院学科特色,通过实施严格的岗前学习培训、亚病理专科导师负责培训模... 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为全国医疗机构输出合格的病理医生的源泉,因此制订严格的培训方案至关重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病理科专业培训基地结合本院学科特色,通过实施严格的岗前学习培训、亚病理专科导师负责培训模式、科内病例汇报及小讲课、规培学员外院轮转学习、分子病理知识的培训及科研能力的培养等措施,建立了临床病理医师规范化培训及评价体系。医院病理科从多层面着手,制定系统化的规培方法及措施,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培训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呈"锯齿状"流量-容积曲线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四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笋 李杰英 +3 位作者 吴康 高怡 郑劲平 张挪富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13-715,共3页
OSAHS是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文献报道,OSAHS与肺功能关系密切,可引起肺功能损害.有学者发现,部分OSAHS患者的流量-容积曲线呈现明显的"锯齿状"波形,该波形在中段肺活量(75%至25%区间)出现,表现为流量间隔≤0.3L内发生的... OSAHS是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文献报道,OSAHS与肺功能关系密切,可引起肺功能损害.有学者发现,部分OSAHS患者的流量-容积曲线呈现明显的"锯齿状"波形,该波形在中段肺活量(75%至25%区间)出现,表现为流量间隔≤0.3L内发生的≥3个形态相似且规则、连续的波峰和波谷,且此波形在流量-容积曲线的呼气相及吸气相均可出现.本文报道了4例呈"锯齿状"流量-容积曲线的OSAHS患者,分析"锯齿状"流量-容积曲线的发生机制,以提高临床医生及肺功能技师对此现象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容积曲线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临床分析 OSAHS 睡眠呼吸障碍疾病 肺功能损害 临床医生 波形
原文传递
无创正压通气临床研究年度进展2021 被引量:9
15
作者 查姗姗 何振锋 +3 位作者 关力理 牛建一 傅帏 陈荣昌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77,共6页
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当代重要的呼吸支持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慢性呼吸衰竭及辅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运动。本文通过Medline检索并综述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期间NPPV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有关高流量氧... 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当代重要的呼吸支持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慢性呼吸衰竭及辅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运动。本文通过Medline检索并综述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期间NPPV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有关高流量氧疗及NPPV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现状、疗效及安全防护是本年度的研究热点。研究多属于回顾性分析和小样本研究,支持高流量氧疗和NPPV用于轻中度呼吸衰竭患者初始治疗,降低插管率,但需要特别警惕延误插管的风险。在NPPV治疗新发急性呼吸衰竭方面,验证了利用膈肌增厚分数和食道压摆动值预测治疗结局可靠性。也有学者探讨NPPV在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患者早期治疗中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以及NPPV在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运动中的动态过度肺充气的作用。此外,神经调节辅助通气模式和交流增强工具对NPPV方法学优化方面的探讨也取得一定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 康复运动 慢性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呼吸衰竭患者 呼吸支持 NPPV 初始治疗
原文传递
曲前列尼尔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循证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其锋 杜敏 +4 位作者 李炫逸 何汶俊 苏曦 王健 陈豫钦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30-935,共6页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肺血管疾病,严重时可引起右心衰竭进而导致患者死亡。曲前列尼尔是一种稳定的前列环素类似物,可强效扩张肺血管,可通过多种途径给药,且半衰期长,稳定性好,治疗范围广。目前临床上被批准用于1型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肺血管疾病,严重时可引起右心衰竭进而导致患者死亡。曲前列尼尔是一种稳定的前列环素类似物,可强效扩张肺血管,可通过多种途径给药,且半衰期长,稳定性好,治疗范围广。目前临床上被批准用于1型肺动脉高压,但有文献报道曲前列尼尔在3、4型肺动脉高压患者中也有一定疗效。本文就曲前列尼尔治疗1、3、4型肺动脉高压循证医学证据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加重 肺血管疾病 曲前列尼尔 肺动脉高压 循证医学证据 前列环素类似物 右心衰竭 文献报道
原文传递
血清胆红素在肺癌患者中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利东 马梓欣 +1 位作者 林琪英 周承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16-1719,1724,共5页
目的研究内源性抗氧化剂胆红素在肺癌患者中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以原发性肺癌患者402例和健康对照422例为研究对象,重氮盐法在Beckman Coulte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821)上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并计算未结合胆红素;用黄嘌呤氧化... 目的研究内源性抗氧化剂胆红素在肺癌患者中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以原发性肺癌患者402例和健康对照422例为研究对象,重氮盐法在Beckman Coulte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821)上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并计算未结合胆红素;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检测其中104例肺癌患者和57例健康人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癌患者的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和SOD显著性降低(P<0.05),MDA则显著性升高(P<0.05),但各检测指标在TNM分期T1到T4分期无显著性变化趋势。结论肺癌发生与机体抗氧化损伤有关,血清胆红素可能是影响或参与此过程的重要因素,其浓度水平与肺癌的发生与发展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清胆红素 抗氧化 SOD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活检在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茜 罗群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中最常见、预后最差的类型。早诊早治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措施。对于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不是典型的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时,通常需要进行肺活检辅助诊断。外科肺活检可获取到足够的样本...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中最常见、预后最差的类型。早诊早治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措施。对于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不是典型的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时,通常需要进行肺活检辅助诊断。外科肺活检可获取到足够的样本,是获得肺组织学样本的金标准。但外科肺活检可能导致IPF患者病情急性加重,甚至死亡。冷冻肺活检可获得较大体积、保存良好的肺组织和较好的诊断率,且患者死亡风险也比外科肺活检更低,因此可能是外科肺活检的替代方案,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传统的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和经皮穿刺肺活检因其固有的局限性,现基本不应用于IPF临床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外科肺活检 冷冻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冬虫夏草冷水提取物体外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欣欣 周红霞 +6 位作者 李润峰 江海明 邱健健 李文佳 姜志宏 钟南山 杨子峰 《国际呼吸杂志》 2020年第12期886-892,共7页
目的阐明鲜冬虫夏草冷水提取物对香烟提取物(CSE)单一刺激以及复合流感病毒感染的体外抗炎作用。方法用紫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鲜冬虫夏草冷水提取物核苷类成分,硫酸-苯酚法检测样品总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检测样品SOD活力... 目的阐明鲜冬虫夏草冷水提取物对香烟提取物(CSE)单一刺激以及复合流感病毒感染的体外抗炎作用。方法用紫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鲜冬虫夏草冷水提取物核苷类成分,硫酸-苯酚法检测样品总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检测样品SOD活力。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检测CSE和鲜冬虫夏草冷水提取物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和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的细胞毒性;以CSE刺激16HBE细胞48 h和THP-1细胞8 h建立炎症模型,加入不同浓度(1000、500、250 mg/L)鲜冬虫夏草冷水提取物,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炎症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在此基础上,构建CSE刺激48 h后感染甲型流感病毒24 h的16HBE细胞模型,以相同的方法评价药物对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最后,利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鲜冬虫夏草冷水提取物对CSE刺激16HBE致黏液蛋白5AC(MUC5AC)高分泌的抑制作用。结果(1)鲜冬虫夏草冷水提取物总核苷含量为0.423%,总糖含量为18.69%,SOD活力为14736.5 U/ml。(2)高、中浓度鲜冬虫夏草冷水提取物对CSE刺激16HBE细胞的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有明显抑制活性(t值分别为6.514、5.156,P值均<0.05),高浓度可显著抑制MUC5AC的mRNA表达(t=8.922,P<0.05)。(3)高、中、低浓度鲜冬虫夏草冷水提取物对CSE刺激THP-1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α的mRNA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t值分别为9.549、9.616、8.573,P值均<0.05),对IL-6的mRNA的表达也均有抑制作用(t值分别为4.458、5.399、4.151,P值均<0.05)。(4)高浓度药物干预后,MUC5AC荧光在16HBE细胞胞浆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鲜冬虫夏草冷水提取物在16HBE和THP-1细胞的炎症模型中显示出较好的抗炎活性,并且可抑制16HBE气道上皮细胞MUC5AC高分泌。本研究揭示了冬虫夏草兼具潜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和黏液高分泌两大病理生理特征的药用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冬虫夏草冷水提取物 抗炎
原文传递
新生大鼠右心室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邝美丹 陈海霞 +6 位作者 廖静 何汶俊 陈奕霖 江倩 卢文菊 王健 陈豫钦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9期970-974,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重复性好的新生大鼠右心室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为右心疾病及肺循环右心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细胞工具。方法:采用出生1~3 d无特定病原体级,SD新生大鼠12只,无菌操作开胸取心脏后,在体视显微镜下分离右心室,用胰蛋白...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重复性好的新生大鼠右心室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为右心疾病及肺循环右心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细胞工具。方法:采用出生1~3 d无特定病原体级,SD新生大鼠12只,无菌操作开胸取心脏后,在体视显微镜下分离右心室,用胰蛋白酶与Ⅱ型胶原酶联合消化法消化右心室心肌组织,差速贴壁法纯化右心室心肌细胞。用0.4%台盼蓝染色检测右心室心肌细胞存活率,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右心室心肌细胞的生长特点并记录细胞搏动频率。利用cTnT对右心室心肌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纯度。结果:采用胰蛋白酶及Ⅱ型胶原酶联合消化右心室心肌组织及差速贴壁法分离所得右心室心肌细胞存活率为(94.96±2.13)%。培养的心肌细胞24 h大部分贴壁并伸出伪足,少数细胞出现自发性搏动;48 h后细胞基本全部贴壁,伪足延长,出现局部同步化搏动;72 h后细胞伪足继续延长并形成细胞簇,搏动基本同步化;96 h后细胞连接成片,呈现完全同步化搏动,搏动频率为(121.2±10.7)次/min。用cTnT染色培养的细胞纯度达(96.71±2.66)%。结论:体视显微镜下分离右心室结合复合酶消化法能成功培养出纯度高、功能较好的新生SD大鼠右心室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右心室 原代培养 高血压 肺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