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33/ST2比值与红斑狼疮肾脏慢性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霍永宝 陶怡 +5 位作者 陈斯玲 王羿升 黄灿辉 黄文辉 黄成辉 于水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96-1702,共7页
目的:探讨新型内源性警报素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致癌性抑制因子2(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T2)途径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肾脏损害及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ELISA检测50例SL... 目的:探讨新型内源性警报素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致癌性抑制因子2(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T2)途径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肾脏损害及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ELISA检测50例SLE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HC)血清的可溶性ST2(soluble ST2,s ST2)和IL-33浓度。结果:SLE患者的血清sST2、IL-33浓度及IL-33/sST2比值均显著高于HC。SLE患者的血清s ST2浓度与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24 h尿蛋白、甘油三酯呈正相关,与补体C3呈负相关,线性回归示SLEDAI及甘油三酯作为主要因素影响sST2水平升高(R^2=0.432)。SLE患者血清IL-33浓度与SLEDAI、ESR、24 h尿蛋白、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分期、甘油三酯呈正相关,与C3、C4、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白蛋白呈负相关,线性回归示SLEDAI、C3及e GFR作为主要因素影响IL-33水平升高(R^2=0.380)。SLE患者的血清IL-33/s ST2比值与SLEDAI、eGFR呈正相关,与病程、起病年龄、激素用量、CKD分期、血肌酐、C3、C4、白蛋白呈负相关,回归分析提示IL-33/s ST2比值与CKD分期及白蛋白水平相关(R2=0.442),尤以CKD的相关性较强,该比值随CKD分期的加重而降低,当CKD分期为3级以上时IL-33/s ST2比值显著下降。结论:IL-33/ST2参与SLE发病,血清IL-33和s ST2均能一定程度地反映病情,s ST2较IL-33与疾病活动度关联性更强;IL-33和s ST2不能直接反映SLE的肾脏受累,但与间接反映SLE肾损伤的24 h尿蛋白及其它危险因素有关;IL-33/s ST2比值的降低提示SLE肾脏的慢性、中重度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3 致癌性抑制因子2 警报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因素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于水莲 陶怡 +4 位作者 王羿升 黄闰月 刘明岭 黄成辉 黄文辉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39-745,共7页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因素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ERA)高心血管(CVD)发病相关性。方法横截面病例对照研究纳入ERA患者80例及对照组44例,对2组间CVD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并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矫正BMI与hs-CRP评估全身炎症因素对ERA高CVD的影...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因素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ERA)高心血管(CVD)发病相关性。方法横截面病例对照研究纳入ERA患者80例及对照组44例,对2组间CVD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并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矫正BMI与hs-CRP评估全身炎症因素对ERA高CVD的影响。其中计数资料采用,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非参数检验的MannWhitneyU检验;其次,运用Spearman进行hs-CRP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及代谢因素的秩相关分析;最后,作为混杂因素,进行BMI及hs-CRP矫正后的组间二项分类Los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作为已知混杂因素,ERA组患者BMI显著高于对照组,经BMI矫正后ERA组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风险是对照组的8.468倍(OR=8.468,95%CI1.058~67.787);与对照组相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120(107.5~132.5)mmHg与133(115.8~147.8)mmHg[OR=1.729,95%CI0.517~2.941]、舒张压均明显升高(72±9)mmHg与(82±12)mmHg[OR=2.902,95%CI1.144~3.414]、血清HDL降低1.7(1.4~2.1)mmol/L与1.4(1.2~1.6)mmol/L[OR=-1.829,95%CI-2.550~1.011]、TC/HDL升高1.7(1.6~1.9)mmol/L与3.2(2.7~4.0)mmol/L[OR=0.299,95%CI-0.453~1.052]、同时ERA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相关指标如白细胞、血小板、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作为未知混杂因素,ERA患者hs-CRP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与CVD危险因素如BMI、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HDL呈负相关,与全身炎症反应相关指标如血小板、白细胞亦呈正相关;经hs-CRP进一步矫正后ERA组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风险仍为对照组的6.493倍(OR=6.493,95%CI1.028~67.123),其中合并高脂血症的ERA患者血清HDL仍显著降低,ERA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相关指标如白细胞、血小板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ERA与代谢综合征、高血压、肥胖、血脂紊乱等相关;早期积极控制炎症反应将有效降低ERA的CVD发病风险,其致病原因有可能与炎症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炎症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炎症因素增加银屑病关节炎心血管发病风险:一项横截面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水莲 黄闰月 +4 位作者 王羿升 黄文辉 黄成辉 刘明岭 陶怡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85-591,共7页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因素与银屑病关节炎(PsA),高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相关性。方法横截面病例对照研究纳入PsA患者40例及对照组44例,对2组CVD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并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矫正BMI与hs-CRP评估全身炎症因素对PsA高CVD的影...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因素与银屑病关节炎(PsA),高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相关性。方法横截面病例对照研究纳入PsA患者40例及对照组44例,对2组CVD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并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矫正BMI与hs-CRP评估全身炎症因素对PsA高CVD的影响。采用χ^2俭验、t检验,偏态分布比较用Marm-Whitney U检验,相关分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作为已知混杂因素,PsA组患者BMI显著高于对照组,经BMI矫正后PsA组患者合并高血压风险是对照组的5.615倍(OR=5.615,95%CI.1844-17.099)、合并糖尿病风险是对照组的10.655倍(OR=10.655,95%CI1.150-98.683);与对照组相比,合并高血压的PsA患者收缩压、缩张压均明显高,而合并糖尿病的PsA患者血糖明显升高;PsA患者血清HDL明显降低、TC/HDL升高、全身炎症反应相关指标如白细胞、血小板、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作为未知混杂因素,PsA患者hs-CRP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4.0(2.1~13.9)与1.7(1.3-2.2)],并与CVD危险因素如BMI、腰围、收缩压、血糖、血肌酐均呈正相关、HDL呈负相关,与全身炎症反应相关指标如血小板、白细胞亦呈正相关;经hs-CRP进一步矫正后PsA合并高血压风险仍为对照组的3.544倍(OR=3.544.95%CI 1.151~10.914),合并糖尿病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合并高血压的PsA患者收缩压显著升高,而其中PsA血清TG水平、全身炎症反应相关指标如白细胞、血小板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积极控制炎症反应将有效降低PSA的CVD发病风险,其致病原因有可能与炎症信号转导通路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汇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牛皮癣 心血管疾病 C反应蛋白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