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克莫司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魏建波 宁芳芳 卢勤燕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5期129-131,共3页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5年3月我院肾内科收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3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环磷酰胺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15例和他克莫司组(他克莫司...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5年3月我院肾内科收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3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环磷酰胺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15例和他克莫司组(他克莫司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15例。比较两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血清白蛋白、肌酐、胆固醇、三酰甘油、尿蛋白定量情况以及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两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前血清白蛋白、肌酐、胆固醇、三酰甘油、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他克莫司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白蛋白均高于治疗前,肌酐、胆固醇、三酰甘油、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治疗前,他克莫司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肌酐、胆固醇、三酰甘油、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他克莫司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P〈0.05)。结论 他克莫司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缓解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白蛋白 肌酐 尿蛋白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病变型肾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糖皮质激素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谭嘉臻 薛志强 +1 位作者 廖纯兴 曾石养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0年第10期813-818,共6页
目的研究微小病变型肾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糖皮质激素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清远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55例MC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并进行随访。对... 目的研究微小病变型肾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糖皮质激素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清远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55例MC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并进行随访。对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4周内、8周内缓解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纳入的变量包括年龄、性别、血红蛋白、血肌酐、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血清促甲状腺素,分析FT3、FT4、血清促甲状腺素与干预至缓解的时间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来评价影响因素预测患者4周内及8周内缓解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最佳临界值。结果55例MCD患者FT3、FT4水平与干预至缓解的时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血清促甲状腺素与缓解时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FT3、FT4是影响患者4周内缓解的因素;年龄、性别、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FT3、FT4是影响患者8周内缓解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FT3是对患者4周内及8周内缓解影响较大的独立因素。ROC曲线显示,FT3预测患者4周内、8周内是否缓解的最佳临界值为分别为2.38 pmol/L、2.23 pmol/L,敏感度分别为73.7%、73.9%,特异性分别为70.6%、88.9%。结论MCD患者的甲状腺激素FT3、FT4水平,尤其是FT3,与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存在一定相关性,FT3低下(伴或不伴FT4低下)可提示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敏感性下降,FT3可以作为预测MCD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否在4周内及8周内缓解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病变型肾病 甲状腺激素 糖皮质激素 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配合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魏建波 卢勤燕 梁婷婷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1033-1034,共2页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配合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尿毒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透析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左卡尼汀配合透析进行治疗。结果:与治疗...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配合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尿毒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透析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左卡尼汀配合透析进行治疗。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的血清学营养指标(总蛋白、白蛋白水平)与贫血指标(Hct、Hb)均显著升高,且改善程度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卡尼汀配合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与贫血状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丁 透析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建波 宁芳芳 卢勤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0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的40例SLE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给予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采用SF-3...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的40例SLE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给予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疾病活动指数、C3、SCr、尿蛋白、BUN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疾病活动指数为(3.57±0.89),较对照组的(5.06±1.25)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3、SCr、尿蛋白、BUN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优(P〈0.05);研究组SF-36量表各项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优(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血常规及肝功能无明显影响,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效果确切,用药安全性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促进预后显著好转,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激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蓝月 田秀珣 +9 位作者 雷艳 王晓华 刘洋 吴建华 李金红 薛志强 谢敏妍 胡明亮 段文娟 郑智华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4-249,共6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将2020年7月至2020年11月在珠三角不同地区的6个透析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RLS研究组织的诊断标...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将2020年7月至2020年11月在珠三角不同地区的6个透析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RLS研究组织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RLS组和非RLS组。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临床基线数据、原发病及药物治疗情况等。结果:本研究共入组了527例患者,其中男性54.6%,中位年龄57.0(47.0,67.0)岁。RLS患者38例(7.2%),其中男性57.9%,中位年龄54.0(45.0,61.0)岁。与非RLS组相比,RLS组患者血磷(P=0.005)和透析前尿素氮(P=0.008)水平明显升高,以高血压肾损害为原发病的比例(P=0.005)及镇静安眠类药物的服用比例高(P=0.00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磷(P=0.013)和高血压肾损害(P=0.008)是MHD患者RL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LS是MHD患者的重要并发症,高血磷水平及高血压肾损害可能促进其RLS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不宁腿综合征 血磷 高血压肾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成功率及手术后1年内通畅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6
作者 谭嘉臻 薛志强 +2 位作者 曾石养 孔媛媛 罗成建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1年第10期690-692,共3页
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1])。由于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改变,以及反复穿刺操作、压迫等影响,AVF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狭窄,导致AVF功能丧失。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 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1])。由于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改变,以及反复穿刺操作、压迫等影响,AVF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狭窄,导致AVF功能丧失。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是近年来被应用于临床治疗血管狭窄的一种新技术,逐渐成为AVF狭窄的一线治疗方法。本文旨在分析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AVF狭窄的成功率及1年内通畅率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 通畅率 血管通路 血管狭窄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