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减灭术后化疗联合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免疫治疗晚期初治卵巢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1
作者 黄高廷 姚晓雯 +3 位作者 郑峻莹 梁梦珊 黄婷 杨静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0期96-10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肿瘤减灭术后化疗联合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免疫治疗晚期初治卵巢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PubMed、Elsevier,检索时间为... 目的系统评价肿瘤减灭术后化疗联合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免疫治疗晚期初治卵巢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PubMed、Elsevier,检索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中文检索词为“卵巢癌”“化疗”“程序性死亡受体-1”“免疫治疗”,英文检索为“chemotherapy”“PD-1”“ovarian cancer”“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所有检索词以主题词及自由词进行检索。严格依据标准筛选、纳入文献,均由2名研究员进行独立评价、交叉核对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初步检索纳入文献52篇,最终共纳入2篇随机对照研究,患者1967例。化疗联合抗PD-1免疫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总生存期(OS)(HR=0.96,95%CI 0.74~1.25,P=0.76);化疗联合抗PD-1免疫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98,95%CI0.81~1.18,P=0.81);化疗联合抗PD-1免疫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OR=1.35,95%CI(1.02~1.80)1,P=0.04]、不良反应(AE)≥3级发生率(OR=1.45,95%CI 1.20~1.77,P=0.0002)均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减灭术后化疗联合抗PD-1免疫抑制剂对晚期卵巢癌初治患者OS和PFS无明显获益,虽ORR优于单纯化疗,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尚不推荐直接应用于临床,应谨慎对晚期初治卵巢癌患者进行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化疗 免疫治疗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管理在子宫颈癌盆腔淋巴清扫术后引流管中的应用
2
作者 钟丽方 《科学咨询》 2024年第9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对子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清扫手术后进行引流管护理时,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其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接受宫颈癌盆腔淋巴清扫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交叉... 目的探讨分析对子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清扫手术后进行引流管护理时,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其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接受宫颈癌盆腔淋巴清扫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交叉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4例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干预。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面情绪评分,并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疼痛评分等。结果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进行对比,发现相较于干预前,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情绪状况有明显恢复,而实验组患者的恢复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经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经对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56%,低于观察组的95.83%。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次研究表明,对宫颈癌盆腔淋巴清扫术后引流管置管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干预,可有效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引流管应用 风险管理 负面情绪 治疗总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治疗中晚期卵巢癌术后的效果 被引量:21
3
作者 汤凯雯 陈历排 +1 位作者 杜佩妍 吴蕴瑜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46-1749,共4页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治疗中晚期卵巢癌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中晚期卵巢癌患者95例,全部患者均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其中A组(30例)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术后TP方案化疗(围术期化疗),B组(32例)采用术后化疗联合顺铂(60 mg...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治疗中晚期卵巢癌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中晚期卵巢癌患者95例,全部患者均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其中A组(30例)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术后TP方案化疗(围术期化疗),B组(32例)采用术后化疗联合顺铂(60 mg)腹腔热灌注治疗,C组(33例)采用围术期化疗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化疗疗程均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PFS和KPS评分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腹腔积液量明显低于A、B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B、C组外周血CD3+CD4+、CD3+CD56+、CD3+CD4+/CD3+CD8+呈上升趋势,腹腔热灌注治疗后,B、C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A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腹腔热灌注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以达到术后抗癌效果和改善生活质量,同时利用温热效应有效解除免疫抑制现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顺铂 腹腔热灌注 卵巢癌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与顺铂单药用于宫颈癌同期放化疗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营 赵光日 +2 位作者 杜佩妍 吴蕴瑜 吕晓刚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12期1678-1680,共3页
目的 比较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与经典DDP单药方案用于宫颈癌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宫颈癌同期放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DN组)40例:多西他赛20 mg/m2,奈达铂30 mg/m2,于放疗第1天开始注射,每周1... 目的 比较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与经典DDP单药方案用于宫颈癌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宫颈癌同期放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DN组)40例:多西他赛20 mg/m2,奈达铂30 mg/m2,于放疗第1天开始注射,每周1次,静脉滴注,共5次;DDP单药方案组(CP组)43例:顺铂30 ~ 40 mg/m2,用法与DN组一致.记录并比较两组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复发患者7例,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2.5%,CP组复发患者1 1例,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4.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的化疗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脱发反应以及胃肠道反应,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肾功能异常.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与顺铂单药方案同步放化疗疗效相似,但前者毒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更易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多西他赛 奈达铂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年轻患者与中老年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对比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汤凯雯 杜佩妍 吴蕴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14期2049-2051,共3页
目的 观察与研究宫颈癌年轻患者与中老年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 本文选择了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将年龄≤35岁的年轻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共75例,并另选75例同期年龄> 35岁的老年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 观察与研究宫颈癌年轻患者与中老年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 本文选择了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将年龄≤35岁的年轻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共75例,并另选75例同期年龄> 35岁的老年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与分期、病理组织类型以及淋巴结转移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阴道不规则流血方面,其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临床症状方面,两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宫颈癌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患者的发病年龄与肿瘤病例类型等不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应加大对年轻女性宫颈癌的普查,与非鳞癌相比,鳞癌的平均发病年龄相对略低,然而该病患者不同病理类型对发病年龄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临床特点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和VEGF联合预测卵巢癌疾病临床转归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汤凯雯 陈历排 +1 位作者 杜佩妍 吴蕴瑜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预测卵巢癌疾病临床转归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同期同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两...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预测卵巢癌疾病临床转归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同期同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HE4和VEGF水平。卵巢癌患者均根据病情进行手术治疗,并于术后1、3、5、7和10 d复查以上项目。统计患者5年内复发情况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DFS)等临床转归情况、比较不同临床转归情况患者的血清HE4和VEGF水平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卵巢癌患者血清HE4和VEGF水平联合预测其临床转归情况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血清HE4和VEGF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术前比较,观察组术后7、10 d的血清HE4和VEGF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0.42%,平均DFS为(3.11±1.69)年。与未复发患者和DFS长于平均值患者比较,复发患者和DFS短于平均值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HE4和VEGF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E4和VEGF水平联合预测卵巢癌复发和DFS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高于血清HE4水平或血清VEGF水平单独预测卵巢癌临床转归情况。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清HE4和VEGF水平较高,血清HE4和VEGF水平联合预测卵巢癌疾病临床转归的准确性高,出现血清HE4和VEGF水平升高的卵巢癌患者需警惕其不良临床转归情况的出现并及时干预以改善患者疾病临床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人附睾分泌蛋白4 VEGF 联合预测 卵巢癌 临床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候选抑癌基因FOXF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汤凯雯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6年第6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候选抑癌基因FOXF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确诊治疗的100例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所有子宫颈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FOXF1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法分析FO... 目的探讨候选抑癌基因FOXF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确诊治疗的100例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所有子宫颈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FOXF1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法分析FOXF1水平与子宫颈癌的关系,统计分析所有组织中FOXF1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颈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FOXF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8.00%、52.00%,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法结果显示,FOXF1的表达与子宫颈癌的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候选抑癌基因FOXF1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子宫颈癌的恶性程度,可能成为子宫颈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候选抑癌基因FOXF1 子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外阴癌中的应用(附20例报道)
8
作者 陈丽贤 陈历排 +1 位作者 黄守松 张苏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15期2252-2254,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外阴癌治疗中的应用,为治疗外阴癌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对20例外阴癌患者行广泛性外阴切除+双侧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并对患者的病理结果、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平均每侧浅组清扫淋... 目的探讨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外阴癌治疗中的应用,为治疗外阴癌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对20例外阴癌患者行广泛性外阴切除+双侧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并对患者的病理结果、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平均每侧浅组清扫淋巴结13.2枚(10~19枚),股沟淋巴结2.1枚(1~4枚)。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为皮瓣皮缘坏死,2侧轻度,1侧中度,淋巴瘘及淋巴囊肿未见。远期常见并发症为双下肢水肿,共4例(15.4%),均为轻度。2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4.2月(14~86月),总体无瘤生存率为80.8%,其中N0为100%(17/17),N1为80%(4/5),N2为0(0/4)。结论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外阴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癌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神经内分泌癌的预后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倩倩 汪洋 +2 位作者 马安娜 张书旭 陈历排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6期1017-1023,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神经内分泌癌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20年7月收治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30例宫颈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治疗方案,随访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神经内分泌癌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20年7月收治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30例宫颈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治疗方案,随访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3(9~135)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6(1~102)月、19(3~102)月,中位年龄为44.5岁(21~65岁)。截至随访日期,13例(43.3%)患者存活。单因素分析表明,手术(P<0.001)、化疗(P=0.018)、盆腔淋巴结转移(P=0.006)以及分期(P=0.014)对无进展生存时间有影响。手术和盆腔淋巴结转移对总生存时间具有影响(P<0.001,P=0.033)。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手术及化疗是影响无进展生存时间的两个独立因素(P=0.002,P=0.005),手术是影响总生存时间的唯一独立因素(P=0.002)。年龄、分期、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盆腔淋巴结转移、化疗疗程及放疗均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宫颈神经内分泌癌的预后与是否行手术和化疗密切相关,适合手术的患者应行手术治疗,化疗作为辅助治疗可使患者生存受益,即使早期患者也建议联合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神经内分泌癌 手术 化疗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C00536靶向miR-17-5p对卵巢癌细胞顺铂药物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营 赵光日 +1 位作者 吴蕴瑜 吕晓刚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1期1964-1969,共6页
目的研究LINC00536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和顺铂(DDP)敏感性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检测卵巢癌组织和卵巢癌细胞系COC1和COC1/DDP中LINC00536的水平,然后在COC1/DDP细胞中转染si-LINC00536和/或anti-miR-17-5p表达,用2.5μg... 目的研究LINC00536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和顺铂(DDP)敏感性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检测卵巢癌组织和卵巢癌细胞系COC1和COC1/DDP中LINC00536的水平,然后在COC1/DDP细胞中转染si-LINC00536和/或anti-miR-17-5p表达,用2.5μg/mL DDP处理COC1/DDP细胞,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COC1/DDP细胞存活率、凋亡率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Ki67和clv-caspase-3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LINC00536和miR-17-5p的靶向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卵巢癌组织中LINC00536的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卵巢癌细胞COC1相比,耐顺铂细胞COC1/DDP中LINC00536的水平也显著上调(P<0.05);2.5μg/mL DDP处理COC1/DDP细胞后,COC1/DDP细胞G0期细胞百分比升高,S期细胞百分比降低,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抑制LINC00536可提高COC1/DDP细胞凋亡率、clv-caspase-3蛋白表达量和G0期细胞百分比;降低COC1/DDP细胞存活率、Ki67蛋白水平及S期细胞百分比;LINC00536靶向负调控miR-17-5p的表达;抑制miR-17-5p能逆转抑制LINC00536对DDP处理的COC1/DDP增殖、凋亡的作用。结论LINC00536可靶向miR-17-5p调控卵巢癌COC1/DDP细胞增殖、凋亡及其对顺铂的敏感性。LINC00536有望成为卵巢癌顺铂增敏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COC1/DDP LINC00536 miR-17-5p 顺铂敏感性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7对卵巢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蕴瑜 傅文红 +4 位作者 杜佩妍 陈历排 汤凯雯 陈舒颖 吕晓刚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22期3310-3315,共6页
目的分析miR-137的表达对卵巢癌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正常卵巢上皮细胞株HOSE及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3AO、SW626,分析卵巢癌中miR-137的表达水平,研究其对卵巢癌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与miR-137在正常卵巢上... 目的分析miR-137的表达对卵巢癌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正常卵巢上皮细胞株HOSE及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3AO、SW626,分析卵巢癌中miR-137的表达水平,研究其对卵巢癌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与miR-137在正常卵巢上皮细胞HOSE表达水平比较,卵巢癌细胞3AO、SW626、SKOV3中表达水平明显依次下降(P <0. 05);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卵巢癌中miR-137高表达的细胞生存期明显长于低表达(P <0. 05);靶基因双荧光素酶实验显示卵巢癌SW626、SKOV3分别转染的wt-EZH2 3'-UTR与mut-EZH2 3'-UTR载体48 h后,野生型wt-EZH2 3'-UTR的相对双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突变型mut-EZH2 3'-UTR(P <0. 05);同时卵巢癌SW626、SKOV3分别经转染过表达miR-137明显降低EZH2基因mRNA水平及EZH2 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实验显示卵巢癌细胞miR-137降低EZH2蛋白的表达,通过过表达EZH2作用后EZH2蛋白的表达水平得到恢复(P <0. 05);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卵巢癌细胞miR-137过表达后克隆形成能力下降,通过过表达EZH2作用后克隆形成能力得到恢复(P <0. 05);同时经EdU检测提示卵巢癌SW626、SKOV3中miR-137抑制卵巢癌细胞的生长,通过EZH2过表达作用后可恢复卵巢癌细胞的生长能力。结论 miR-137高表达能够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miR-137下调EZH2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miR-137 抑制作用 作用机制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3在不同临床特征老年结直肠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黎钟燕 辜金莲 陈丽贤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686-688,共3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临床经验告诉我们,早发现.
关键词 CASPASE-3 结直肠癌 临床特征 CARCINOMA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老年 人类生命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容量测定联合计划饮水用于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谢丽芳 邓群娣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614-615,共2页
目的观察膀胱容量测定联合计划饮水用于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拟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80例,术前行膀胱容量测定,了解膀胱类型,制定饮水及排尿计划,术后第8天开始计划饮水,术后第10天开始膀胱功能训练,3 d后拔除留置... 目的观察膀胱容量测定联合计划饮水用于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拟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80例,术前行膀胱容量测定,了解膀胱类型,制定饮水及排尿计划,术后第8天开始计划饮水,术后第10天开始膀胱功能训练,3 d后拔除留置导尿管,观察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80例患者术前残余尿量为(76.34±24.40)ml,术后为(74.90±26.83)ml,手术前后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平衡膀胱率为97.50%,术后为91.25%,手术前后平衡膀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尿潴留3例(3.75%),排尿困难4例(5.00%)。结论膀胱容量测定联合计划饮水能有效促进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容量测定 计划饮水 宫颈癌 功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液性卵巢癌患者的斯钙素2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文娟 陈历排 +1 位作者 张东辉 高春辉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5期2181-2186,共6页
目的基于公共数据库分析斯钙素2(STC2)在泛癌中的作用,并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验证STC2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及GTEx数据库中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STC2 mRNA在泛癌中的表达差... 目的基于公共数据库分析斯钙素2(STC2)在泛癌中的作用,并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验证STC2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及GTEx数据库中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STC2 mRNA在泛癌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免疫、预后等的关系。收集病理确诊为卵巢浆液性癌102例及正常卵巢组织2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STC2的表达水平,分析STC2的表达水平与浆液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STC2 mRNA在多种癌种中存在差异表达,并与预后相关,提示STC2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STC2的表达率为32.35%,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中的3.8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23)。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卵巢癌组织中STC2低表达的患者预后更差(P<0.001),这与STC2在公共数据库中的探针203438_at(P=0.022)以及203439_s_at(P=0.0064)中的预后意义一致,说明STC2是卵巢癌患者预后相关的风险因素。结论STC2可作为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因子,为其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斯钙素2 生物信息学 免疫组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宫颈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倩倩 黄东兰 +2 位作者 徐睿 周旻 陈历排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21年第2期56-58,共3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54岁,因“阴道不规则排液6月”于2017年6月21日收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患者既往月经周期规则,每次持续3-5天,周期25-28天,末次月经2017年5月10日。患者2017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不规则排液,伴有异味,无黏液... 病例资料患者,女,54岁,因“阴道不规则排液6月”于2017年6月21日收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患者既往月经周期规则,每次持续3-5天,周期25-28天,末次月经2017年5月10日。患者2017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不规则排液,伴有异味,无黏液及脓血,偶伴腰部皮肤瘙痒,无发热、盗汗、体重下降。2017年5月19日于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超声提示:“宫颈实性占位,大小31 mm×33 mm,主要位于宫颈后壁,考虑子宫肌瘤”,2017年6月7日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阴道镜宫颈肿物活检,病理回报:“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倾向间变大B细胞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周期规则 末次月经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大B细胞淋巴瘤 实性占位 皮肤瘙痒 病例资料 湖南省郴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原代卵巢肿瘤细胞体外培养的药敏研究及其在临床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樱媚 陈历排 陈孝 《今日药学》 CAS 2016年第5期291-294,307,共5页
目的从卵巢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提取原代肿瘤细胞,建立条件重编程细胞(conditionally reprogrammed cells,CRCs)长期培养体系,并进行相关药敏试验。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将卵巢肿瘤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后,用普通完全培养基、条件性培养基... 目的从卵巢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提取原代肿瘤细胞,建立条件重编程细胞(conditionally reprogrammed cells,CRCs)长期培养体系,并进行相关药敏试验。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将卵巢肿瘤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后,用普通完全培养基、条件性培养基、条件性培养基及3T3饲养细胞分别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并对低代数(P2-P3)的肿瘤细胞进行常用化疗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在条件性培养基及3T3饲养细胞的作用下,原代卵巢肿瘤细胞可以持续增殖,并保持较快增殖速度。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培养的原代卵巢肿瘤细胞均对顺铂、紫杉醇、多西他赛敏感,与临床结果一致;雷公藤甲素对卵巢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条件重编程(conditionally reprogramming,CR)技术可以作为一种体外快速有效培养原代卵巢肿瘤细胞的方法,将其作为药敏试验模型在肿瘤化疗及耐药机制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原代细胞 条件重编程细胞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循环肿瘤细胞水平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营 赵光日 +2 位作者 吴蕴瑜 吕晓刚 杜佩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2期290-294,共5页
目的:研究循环肿瘤细胞(CTC)水平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率的关系。方法:选择从2012年6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卵巢癌患者94例记为观察组。根据所有患者CTC水平将其分成高CTC组(CTC水平≥7个/5mL)57例及低CTC组(CTC水平<... 目的:研究循环肿瘤细胞(CTC)水平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率的关系。方法:选择从2012年6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卵巢癌患者94例记为观察组。根据所有患者CTC水平将其分成高CTC组(CTC水平≥7个/5mL)57例及低CTC组(CTC水平<7个/5 m L)37例,另选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卵巢良性囊肿者90例记为对照组,分析CTC阳性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CTC水平与患者生存率和复发转移的关系以及CTC水平与患者病理特征、生存率、复发转移率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90例患者均未检测出CTC阳性。观察组94例患者中检测出68例CTC阳性,总阳性率为72.34%;观察组患者临床分期为II期和III期的CTC阳性率均明显高于I期,有淋巴结转移的CTC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高CTC组的1年、2年、3年生存率与低CTC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CTC组的1年、2年、3年复发转移率均高于低CTC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TC水平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复发转移率均呈正相关(P<0.05),而与年龄、病理分型、病理分级及生存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期为Ⅱ期和Ⅲ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CTC阳性率较高,且CTC水平与复发转移率关系密切,临床通过检测CTC水平,可能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卵巢癌 临床病理特征 生存率 关系
原文传递
卵巢上皮性癌铂类耐药患者血清中耐药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筛选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18
18
作者 吴文娟 王琪 +1 位作者 张玮 李力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15-523,共9页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铂类耐药患者血清中耐药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筛选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998年8月—2013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106例,其中卵巢癌铂类耐药患者44例(铂类耐药组),卵...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铂类耐药患者血清中耐药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筛选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998年8月—2013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106例,其中卵巢癌铂类耐药患者44例(铂类耐药组),卵巢癌铂类敏感患者52例(铂类敏感组),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患者10例(良性肿瘤组);以2008年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妇女33例为对照组。采集4组患者的血清标本。(1)每组各取10份血清标本,采用基于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的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不同组间[即卵巢癌组(包括铂类敏感组和铂类耐药组)与对照组、卵巢癌组与良性肿瘤组、铂类耐药组与铂类敏感组]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与卵巢癌铂类耐药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2)收集铂类耐药组(44例)、铂类敏感组(52例)、对照组(33例)3组患者的血清,采用蛋白印迹(WB)法及ELISA法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的表达进行验证。(3)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差异表达蛋白质的表达与铂类耐药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差异表达蛋白质的表达及不同临床病理指标对铂类耐药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法,评价差异表达蛋白质对铂类耐药卵巢癌的诊断效能。结果(1)基于iTRAQ技术的蛋白质组学方法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显示,卵巢癌组与对照组间筛选出5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卵巢癌组与良性肿瘤组间筛选出39个差异表达蛋白质,铂类耐药组与铂类敏感组间筛选出62个差异表达蛋白质。通过检索Haplotter数据库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正选择分析显示,C6、CNTN1蛋白在亚洲人群中以及BCHE蛋白在欧洲人群中均存在正选择作用(P值分别为0.031、0.010、0.040)。基于COREMINE数据库的文献挖掘及TCGA数据库基因芯片数据进行交集分析,进一步印证CRP、FN1、S100A9、TF、ALB、VWF、APOC2、APOE、CD44、F2、GPX3、ACTB蛋白与卵巢癌铂类耐药相关。(2)铂类耐药组、铂类敏感组、对照组患者血清中,SERPINA1蛋白的表达水平,WB法检测分别为41.7±9.2、32.8±6.6、14.2±3.6,ELISA法检测分别为(816±246)、(686±205)、(756 ±244)μg/μl;ORM1蛋白的表达水平,WB法检测分别为37.9±7.0、27.0 ±22.5、21.7 ±2.6, ELISA法检测分别为(221±35)、(174±23)、(157±18)μg/μl;FN1蛋白的表达水平,WB法检测分别为30.3±11.4、18.2±5.2、23.7±3.9,ELISA法检测分别为(71±13)、(62±13)、(69±13)ng/μl;GPX3蛋白的表达水平,WB法检测分别为1.2±0.3、2.2±0.3、1.6±0.3。使用WB法及ELISA法验证的各蛋白的表达趋势与iTRAQ技术检测的表达趋势一致。(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ERPINA1、FN1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铂类耐药患者的复发、生存状态呈明显正相关(P〈0.01,P〈0.05),而与卵巢癌铂类耐药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呈明显负相关(P〈0.05);ORM1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铂类耐药患者的复发呈明显正相关(P〈0.01)。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手术病理分期、初次治疗结局以及SERPINA1、FN1、ORM1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铂类耐药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明显有关(P〈0.05);初次治疗结局与卵巢癌铂类耐药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明显有关(P=0.027)。ROC曲线分析显示,FN1、ORM1、SERPINA1蛋白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9、0.910、0.666,ORM1蛋白对卵巢癌铂类耐药患者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FN1、SERPINA1蛋白(P=0.000)。结论血清中筛选出的差异表达蛋白质FN1、SERPINA1及ORM1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对卵巢癌铂类耐药有预警及诊断的作用。ORM1蛋白诊断铂类耐药卵巢癌可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有望成为临床上筛选及诊断铂类耐药卵巢癌的潜在的血清学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抗药性 多药 抗药性 肿瘤 肿瘤标记 生物学 蛋白质组学
原文传递
宫颈癌手术治疗效果观察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丽贤 邹红玲 +4 位作者 陈历排 傅文红 黄守松 赵营 黄芊芊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770-772,共3页
目的分析个体化手术治疗Ia-Ⅱb期宫颈癌患者生存状态,探讨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2004-2009年期间宫颈癌211例患者手术治疗后生存状态进行分析,累计生存曲线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以表示患者的预后情况。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 目的分析个体化手术治疗Ia-Ⅱb期宫颈癌患者生存状态,探讨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2004-2009年期间宫颈癌211例患者手术治疗后生存状态进行分析,累计生存曲线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以表示患者的预后情况。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以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211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分期为Ia期23例,Ib1期73例,Ib2期77例,Ⅱa期为20例,Ⅱb为18例,5年生存率分别是100.00%、95.83%、83.02%、78.95%、61.11%。手术治疗Ⅰa-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7.04%。单因素分析提示临床分期、宫颈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与宫颈癌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期与宫颈癌预后有关,RR(95%CI)=2.27(1.66,3.11)。结论手术治疗Ia期-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7.04%,临床分期的逐级变化与宫颈癌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生存率 生存分析
原文传递
FIGO 2018子宫颈癌新分期ⅠB2期治疗策略的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范辉健 黎志强 +12 位作者 陈必良 孙立新 崔竹梅 康山 王莉 赵卫东 林丽红 詹雪梅 杜佩妍 倪妍 张伟峰 陈春林 郎景和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66-770,共5页
目的探讨FIGO 2018子宫颈癌新分期中ⅠB2期的适宜治疗策略。方法基于中国子宫颈癌临床诊疗项目数据库,纳入2018年FIGO分期ⅠB2期接受直接手术(PS组)、新辅助化疗后手术(NACT组)及根治性放化疗(CRT组)的子宫颈癌病例,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 目的探讨FIGO 2018子宫颈癌新分期中ⅠB2期的适宜治疗策略。方法基于中国子宫颈癌临床诊疗项目数据库,纳入2018年FIGO分期ⅠB2期接受直接手术(PS组)、新辅助化疗后手术(NACT组)及根治性放化疗(CRT组)的子宫颈癌病例,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5年总体生存率(OS)及无病生存率(DFS)。结果(1)从数据库中纳入FIGO 2018分期为ⅠB2期子宫颈癌病例3266例,其中PS组2951例,NACT组251例,CRT组64例。(2)3组间肿瘤学结局比较中,CRT组的5年OS及DFS低于PS组(5年OS:82.8%vs.94.9%,P<0.001;5年DFS:73.8%vs.90.7%,P=0.004)。CRT组的5年OS及DFS低于NACT组(5年OS:82.8%vs.95.4%,P=0.001;5年DFS:73.8%vs.93.8%,P=0.001)。PS组与NACT组5年OS或DFS无差异(5年OS:94.9%vs.95.4%,P=0.564;5年DFS:90.7%vs.93.8%,P=0.191)。(3)Cox多因素分析提示根治性放化疗是患者全因死亡及复发/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对于FIGO 2018分期为ⅠB2期子宫颈癌,根治性放化疗不利于患者长期预后,直接开腹手术为该期别子宫颈癌的最合适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国际妇产科联盟 治疗策略 肿瘤学结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