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中医养生护理需求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
作者 肖爱祥 吴晨欣 +4 位作者 叶君荣 黄杏笑 杨航 于林 吴升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9期104-107,共4页
本文综述了中医养生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文献分析老年人在中医养生方面的需求与影响因素,以期针对性开展以中医养生治未病为核心的中医护理,从而全面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中医养生 老年人 护理需求 中医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叙事护理联合怀旧疗法护理1例典型老年期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君荣 肖爱祥 +8 位作者 黄杏笑 杨航 吴晨欣 何翠琼 魏燕恒 陆雪玲 曹燕瑜 周秀珍 谭艳芳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第2期108-114,共7页
本文回顾1例典型老年期偏执型精神分裂症(SP)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叙事护理联合怀旧疗法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多学科团队(MDT)评估、诊断,再根据循证检索制定干预计划,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与康复,护理干预等。老年科特色护理干预包括叙... 本文回顾1例典型老年期偏执型精神分裂症(SP)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叙事护理联合怀旧疗法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多学科团队(MDT)评估、诊断,再根据循证检索制定干预计划,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与康复,护理干预等。老年科特色护理干预包括叙事护理、怀旧疗法和引导式认知训练等。经干预后患者精神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睡眠质量和服药依从性得到改善。叙事护理联合怀旧疗法能够有效促进老年SP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怀旧护理 精神分裂症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麦剑欣 陈婉华 《医药前沿》 2022年第5期85-87,共3页
目的:分析在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中给予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48例,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48例... 目的:分析在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中给予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48例,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48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平均呼吸频率、平均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10.42%)显著低于对照组(2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简明精神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简明精神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肯定、学习成长、自我管理、困难克服、自我幸福感、人际关系等幸福进取者问卷调查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自我肯定、学习成长、自我管理、困难克服、自我幸福感、人际关系等幸福进取者问卷调查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精神疾病 护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社会支持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144名连续抽样住院患者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叶君荣 李玉琳 +7 位作者 陈娇 陆雪玲 肖爱祥 黄杏笑 王琛 魏燕恒 杨航 袁乐欣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期精神分裂住院患者社会支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连续抽样的方法招募了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的144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社会支持度量表(SSRS)调查患者社会支持情... 目的:探讨老年期精神分裂住院患者社会支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连续抽样的方法招募了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的144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社会支持度量表(SSRS)调查患者社会支持情况,收集数据包括基本资料、精神症状情况等。结果:14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SSRS总分为28.29±5.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为病程,婚姻状况与照顾者(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主要与主要照顾者(他人照顾)(β=2.836,95%CI:0.515~5.158,P=0.017),婚姻状况(无伴侣)(β=-2.725,95%CI:-4.627~-0.824,P=0.005),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中的敌对猜疑因素(β=-0.488,95%CI:-0.739~-0.250,P<0.001)有关。结论:受他人照顾、有伴侣与精神行为症状中的敌对猜疑是老年期精神分裂住院患者社会支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 精神分裂症 社会支持度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品管圈实践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婉华 麦剑欣 叶君荣 《护理学报》 2020年第18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旨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根据患者跌倒不良事件报告表,回顾2016年1—12月32例精神科患者跌倒状况,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现状调查与分析原因,按...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旨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根据患者跌倒不良事件报告表,回顾2016年1—12月32例精神科患者跌倒状况,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现状调查与分析原因,按照80/20原则选定造成跌倒的3项主要原因为:防护措施不足、跌倒风险评估不到位、陪护培训不到位。经真因验证,确定跌倒7项真因:地面湿滑、洗手间不安全、医疗保护措施不足、跌倒风险评估量表敏感度低、风险评估质控不到位、宣传资料不完善、培训方式单一。运用头脑风暴及评价法制定防范措施:改善设施设备、完善跌倒风险评估、规范陪护培训。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跌倒发生率、陪护人员对患者跌倒风险的认知状况。结果陪护人员对跌倒风险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品管圈后患者跌倒发生率由活动前的0.507‰降至活动后的0.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实施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管理,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精神科 跌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失能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员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曾钢 曹伟烨 +5 位作者 肖爱祥 黄杏笑 桂荣 贺丹华 王雯 卢丽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4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了解老年失能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员的真实工作体验及需求,为相关机构制定合理支持体系,促进其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10—1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老年失能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 目的了解老年失能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员的真实工作体验及需求,为相关机构制定合理支持体系,促进其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10—1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老年失能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名护理员进行深度访谈、录音及笔录,运用Colaizzi分析程序进行分析、整理、提炼、总结。结果提炼出5个主题:多重情绪体验;休息与放松缺乏;职业认同与外界支持不足;照护知识及技巧欠缺;工作量大且待遇差。结论陪护管理机构、医院需加强对护理员的关注,减少其身心负担,重视技能培训,改善福利待遇,提升职业认同感,以提高照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精神障碍 护理员 照护体验 质性研究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精神疾病医院防控护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4
7
作者 许冬梅 +8 位作者 邵静 王绍礼 钱瑞莲 李拴荣 吴建红 肖爱祥 马莉 安凤荣 杨波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80-1181,共2页
目的总结并建立系统、完善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精神疾病专科护理管理体系,为精神疾病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共识制订采用会议法结合专家咨询法,中华护理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多所精神疾病医院... 目的总结并建立系统、完善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精神疾病专科护理管理体系,为精神疾病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共识制订采用会议法结合专家咨询法,中华护理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多所精神疾病医院的43名专家,对精神疾病医院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并结合相关国家政策、学术指南、期刊文献等制订了该专家共识。结果该共识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精神疾病医院防控护理的组织机构管理、环境管理、人员管理等要求。结论该共识通过组织机构管理、环境管理及人员管理3个方面指导精神疾病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工作,对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精神科 护理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SBAR模式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麦剑欣 陈婉华 聂莎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SBAR模式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7—9月104例进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转运交接单进行转运交接;将2021年1—3月106例进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患者设为SBAR组,采用SBAR... 目的探讨SBAR模式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7—9月104例进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转运交接单进行转运交接;将2021年1—3月106例进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患者设为SBAR组,采用SBAR模式转运交接单进行交接。比较2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前交接时间、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后交接时间、交接双方护士的满意度、转运交接缺陷发生率。结果SBAR组患者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前交接时间、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后交接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AR模式转运记录单使用后的护士满意度较使用前明显提高(P<0.05);SBAR模式转运交接单后交接缺陷发生率较使用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模式指导下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转运交接,可规范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患者的转运交接流程,能有效降低转运交接缺陷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 转运交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9
作者 孙丝雨 杨文豪 +5 位作者 黄婷苑 袁乐欣 陈嘉敏 刘慧 林伟权 朱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4-1169,1203,共7页
目的探究广州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协同模式和影响路径。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对2021年广州市≥65岁的4950名社区老年人开展基线调查,并于2022年进行随访,收集跌倒事件的发生及健康情况信... 目的探究广州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协同模式和影响路径。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对2021年广州市≥65岁的4950名社区老年人开展基线调查,并于2022年进行随访,收集跌倒事件的发生及健康情况信息。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跌倒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关联规则和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的协同模式和影响路径。结果最终纳入有效样本3393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53年,跌倒发生率为25.49%(95%CI:24.02%~26.96%)。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女性(HR=1.246,95%CI:1.088~1.426)、年龄≥75岁(HR=1.343,95%CI:1.133~1.592)、,有医疗保险(HR=1.440,95%CI:1.038~1.997)、患糖尿病(HR=1.309,95%CI:1.143~1.498)和脑卒中(HR=1.914,95%CI:1.309~2.799)是老年人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中及以上学历(HR=0.861,95%CI:0.750~0.987)、每天锻炼(HR=0.684,95%CI:0.580~0.807)和健康状态自我评估满意(HR=0.484,95%CI:0.278~0.841)与跌倒风险降低相关。关联规则分析揭示了糖尿病、女性与跌倒的协同模式(支持度:19.07%,置信度:32.77%,提升度:1.29)。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锻炼频率、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态自我评估、性别、患糖尿病和脑卒中是影响老年人跌倒的关键因素,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612。结论广州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且影响因素多样。建议针对缺乏锻炼、高龄、女性及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群体,制定和实施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发生率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关联规则 贝叶斯网络
原文传递
中青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保护性约束真实经历与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10
作者 黄嘉威 梁容玉 +4 位作者 曾钢 肖爱祥 叶君荣 曹伟烨 王雯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5年第10期1293-1299,共7页
目的了解中青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保护性约束的心理体验。方法本研究为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2年9—12月选取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曾接受过保护性约束的中青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受访者。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应... 目的了解中青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保护性约束的心理体验。方法本研究为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2年9—12月选取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曾接受过保护性约束的中青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受访者。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应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共访谈12例中青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归纳出4个主题:(1)患者对保护性约束的态度;(2)患者在被保护性约束期间的情感体验;(3)患者在被保护性约束期间的身体体验;(4)患者在被保护性约束期间的需求。结论保护性约束为患者提供了急性期的安全保障,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正性、负性的心理体验。精神科护士应掌握患者病情,动态评估风险等级,采取合适的约束用具,针对患者需求完善约束护理,同时积极寻求约束替代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保护性约束 经历 心理感受 质性研究
原文传递
改良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精神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7
11
作者 曾钢 林建葵 +2 位作者 孙彬 郑伯全 胡晋卿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32期4056-4060,共5页
目的:评价将改良临床路径教学模式运用于精神科护理实习带教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参加精神科实习的护生按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102名,干预组94名。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模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引入改良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即参照临床路径... 目的:评价将改良临床路径教学模式运用于精神科护理实习带教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参加精神科实习的护生按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102名,干预组94名。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模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引入改良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即参照临床路径模式,让护生参与制定教学路径,明确教学内容及目标。比较出科时两组护生的出科考成绩,老师及护生对彼此实习或教学表现的评价,以及教学双方对实习整体满意度的评价。结果干预组护生的出科考核成绩、护生或带教老师对实习或教学表现以及满意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两个因子,因子1:带教技能水平、师德师风、带教知识水平、理论得分、工作态度、操作得分;因子2:教学管理能力、护理查房得分、行为规范、学生对老师评价;总解释度为65.5%。结论临床路径模式可以规范精神科实习教学流程,明确教学内容及目标,提高带教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临床路径 临床带教 护理实习
原文传递
广州地区居家失能老年人主要照顾者虐待倾向调查
12
作者 楚翠兰 林婷婷 +5 位作者 周英 汪国成 杨芷 袁乐欣 严夏舒 阮红莲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年第8期573-576,共4页
目的了解失能老年人主要照顾者的虐待倾向并分析其原因,为防止老年虐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s)和照顾者虐待老年人评估量表(CASE)对广州地区300例失能老年... 目的了解失能老年人主要照顾者的虐待倾向并分析其原因,为防止老年虐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s)和照顾者虐待老年人评估量表(CASE)对广州地区300例失能老年人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失能老年人的失能程度以中重度为主,失能老年人照顾者虐待倾向总得分的平均分为(3.3±2.3)分。有178位(59.4%,178/300)的失能老年人主要照顾者存在虐待老年人倾向(虐待倾向得分为3分及以上)。结论失能老年人照顾者虐待倾向检出率较高,失能老年人处境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失能 照顾者 虐待倾向
原文传递
应用缓和技巧防范精神科工作场所暴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夏志春 叶君荣 +2 位作者 李思珏 肖爱祥 龙绪星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91-1394,共4页
综述了缓和技巧的概念及在防范精神科工作场所暴力中的实施策略,包括:(1)沟通技巧发挥关键作用;(2)个性化问题解决模式是核心;(3)缓和技巧应在暴力风险识别后尽早实施;(4)缓和技巧体现人文关怀;(5)实施环境不容忽视。旨在为国内精神科... 综述了缓和技巧的概念及在防范精神科工作场所暴力中的实施策略,包括:(1)沟通技巧发挥关键作用;(2)个性化问题解决模式是核心;(3)缓和技巧应在暴力风险识别后尽早实施;(4)缓和技巧体现人文关怀;(5)实施环境不容忽视。旨在为国内精神科医护人员开展缓和技巧培训、减少暴力发生的临床实践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和技巧 工作场所 暴力 综述
原文传递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精神卫生知识需求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林建葵 周永梅 +3 位作者 严夏舒 蔡红涛 陆晓丹 曾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3期341-345,共5页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对精神卫生知识需求情况,为改善对他们的精神卫生知识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5年5—7月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的4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59名主要照顾者进行一般...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对精神卫生知识需求情况,为改善对他们的精神卫生知识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5年5—7月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的4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59名主要照顾者进行一般情况问卷和精神卫生知识需求问卷调查.结果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知识需求的总分平均(55.83±19.29)分,照顾者的知识需求总分平均(64.88±19.83)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6,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对精神卫生知识的需求有差异,在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及技能健康宣教时,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宣教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患者 主要照顾者 精神卫生知识 需求 比较分析
原文传递
精神科新毕业入职护士专业理解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君荣 李思珏 +3 位作者 肖爱祥 戴莲娣 王琛 林建葵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16期2174-2178,共5页
目的探讨新毕业入职的护士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自我体验,为制定解决方案,让新毕业入职护士尽快适应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2019年的25名新入职的护士进行访谈。结果... 目的探讨新毕业入职的护士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自我体验,为制定解决方案,让新毕业入职护士尽快适应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2019年的25名新入职的护士进行访谈。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整理、提炼和分析提炼出对专业困惑、职业生涯规划受限和重视职业获得感3个相关概念。结论精神科新入职护士普遍存在专业困惑,医护人员应该关注精神科新入职护士的心理状态和自我体验,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减少护士负性体验,让他们更好适应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精神科护理 新入职护士 专业 质性研究
原文传递
工作场所暴力后精神科护士的反刍性沉思水平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红星 黄嘉威 +5 位作者 周永梅 林建葵 陆晓丹 胡玉金 陈国芬 邝仕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年第3期161-167,共7页
目的了解工作场所暴力后精神科护士的反刍性沉思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方便抽样与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使用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量表(C-ERRI)及自编工作场所暴力调查表,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精神专科医院)的150名精神... 目的了解工作场所暴力后精神科护士的反刍性沉思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方便抽样与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使用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量表(C-ERRI)及自编工作场所暴力调查表,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精神专科医院)的15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受访对象的反刍性沉思总分为(22.11±9.62)分,目的性反思维度得分为(12.99±5.58)分,侵入性反思维度得分为(9.12±6.01)分。回归分析显示,近1年内遇袭频次(B值为-3.195,P<0.01)和本次遇袭的受伤情况(B值为8.591,P<0.01)进入目的性反思维度方程,解释方程26.8%的变异。性别(男)(B值为-2.415,P<0.01)、近1年受伤频次(B值为2.864,P<0.01)与本次遇袭的受伤情况(B值为8.949,P<0.01)进入侵入性反思维度方程,解释方程36.0%的变异。结论精神科护士以目的性反思为主,但其反刍性沉思水平总体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反刍性沉思 精神科 工作场所暴力
原文传递
认知性访谈在精神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管理能力量表构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浩云 高云 +1 位作者 叶君荣 肖爱祥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126-2133,共8页
目的探讨认知性访谈在精神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管理能力量表构建中的应用。方法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咨询形成初版精神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管理能力量表。于2022年4月—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精神专科医院的2... 目的探讨认知性访谈在精神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管理能力量表构建中的应用。方法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咨询形成初版精神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管理能力量表。于2022年4月—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精神专科医院的24名精神科护士作为访谈对象,共进行了3轮认知性访谈,了解目标人群对于量表的理解程度及建议,并进行研究团队的讨论修订。通过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7月—9月,选取453例在广州市某精神专科医院工作的精神科护士进行量表测量学检验,并形成最终版量表。结果第1轮认知性访谈对存在疑义的8个条目进行讨论修改;第2轮访谈对1个有疑义的条目进行修订;第3轮认知性访谈所有受访者均能正确理解条目内容且无疑义。最终版量表包括44个条目,6个维度,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83,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69,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结论通过认知性访谈,了解了精神科护士对于量表的理解程度,对量表中难以理解、不舒适、不相关的表述进行了修改,极大提高了量表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性访谈 量表编制 精神科 工作场所暴力 暴力管理能力 护理管理研究
原文传递
怀旧疗法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媛馨 肖爱祥 +7 位作者 叶君荣 吴家岚 吴晨欣 王婷 王浩云 黄杏笑 袁乐欣 姜恋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5期697-700,共4页
本文介绍了怀旧疗法的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干预方法,总结了怀旧疗法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展望,以期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综述 怀旧疗法 老年人 精神障碍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精神科护士攻击应对信心与创伤后成长间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
19
作者 王浩云 高云 +1 位作者 叶君荣 肖爱祥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24期3270-3276,共7页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精神科护士攻击应对信心和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7—9月选取广东省5所精神专科医院经历过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1 200名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攻击应对...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精神科护士攻击应对信心和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7—9月选取广东省5所精神专科医院经历过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1 200名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攻击应对信心量表(CCPAI)、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对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护士攻击应对信心、心理弹性、创伤后成长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采用Process插件进行非参数重复测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本次问卷共发放1 200份,剔除无效问卷135份,有效回收率为88.75%。结果 1 065名精神科护士攻击应对信心得分为(35.41±7.56)分,心理弹性总分为(65.55±16.73)分,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5.32±16.60)分;创伤后成长总分与攻击应对信心呈正相关(r=0.371,P<0.01),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663,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攻击应对信心、坚韧维度、自强维度、婚姻状况、职称是精神科护士创伤后成长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心理弹性在攻击应对信心和创伤后成长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6.69%)。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创伤后成长、攻击应对信心、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经历过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精神科护士的创伤后成长、攻击应对信心、心理弹性三者密切相关,心理弹性在攻击应对信心和创伤后成长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可通过干预精神科护士的攻击应对信心及心理弹性改善其创伤后成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 攻击应对信心 创伤后成长 心理弹性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住院认知障碍患者的照料者精神负担
20
作者 柏莹 何雪梅 +3 位作者 郑东 肖爱祥 叶君荣 申灵芳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研究住院认知障碍患者的照料者精神负担的程度及压力源。方法以102名专业机构照料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照料者负担问卷(CBI)、Zarit照料者负担量表(ZBI)问卷以及自制的照料者压力源问卷进行调查。评定不同压力源分数,记录不同因素压... 目的研究住院认知障碍患者的照料者精神负担的程度及压力源。方法以102名专业机构照料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照料者负担问卷(CBI)、Zarit照料者负担量表(ZBI)问卷以及自制的照料者压力源问卷进行调查。评定不同压力源分数,记录不同因素压力源分类的高低负担照料者的人数。采用χ^2检验或Fisher检验比较不同因素压力源分类之间的差异。结果照料者CBI分值(52.5±14.4)分;ZBI分值(47.4±14.7)分;高龄照料者CBI和ZBI评分均比低龄者高(P<0.05),其中CBI和ZBI高龄的高负担照料者构成比各为74.51%、70.59%;低龄的高负担照料者构成比各为7.84%、6.86%。学历高者CBI压力值低于学历低者(P<0.05),其中高学历高负担的照料者构成比为15.69%,低学历高负担的照料者构成比为66.67%。男性照料者ZBI评分高于女性照料者(P<0.05),其中男性高负担照料者构成比为39.22%,女性高负担照料者构成比为38.24%。照料者压力源问卷显示主要压力源是跌倒/坠床,构成比为72.55%(74/102),被攻击、藏药、猝死、担心被传染、对清理患者排泄物感到恶心、担心被投诉等压力源在高、低负担程度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住院认知障碍患者的照料者精神负担大,高龄照料者负担更明显;主要压力源是担心患者跌倒/坠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照料者 压力源 跌倒 坠床 老龄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