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上调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p38 MAP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关信民 张小梅 +5 位作者 王淑香 李彪 何芸 魏远玲 曾芳 赵强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3-18,21,共7页
目的:探讨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左心室p38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 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假手术组,另12只采用主动脉缩窄法建立CHF动物模型,将存活大鼠再随机分为CHF... 目的:探讨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左心室p38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 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假手术组,另12只采用主动脉缩窄法建立CHF动物模型,将存活大鼠再随机分为CHF组(n=5)和BRL组(n=6),BRL组大鼠接受尾静脉注射β3-AR特异性激动剂BRL-37344(0.4 nmol/kg·min,每次持续10 min,每周2次,共4周)。右颈总动脉插管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HE染色检测大鼠左心室肌病理学变化,RT-PCR检测大鼠左心室β3-AR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左心室p-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CHF组和BRL组大鼠左心室收缩末压(LVE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的绝对值均降低(P<0.01),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P<0.01);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增加(P<0.01)。与CHF组比较,BRL组大鼠的LVESP、dp/dtmax降低(P<0.01),LVEDP、LVMI升高(P<0.05),大鼠左心室肌病理学改变更显著(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CHF组和BRL组大鼠左心室β3-AR mRNA表达水平均上调(P<0.01),其中BRL组大鼠β3-AR表达水平较CHF组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CHF组和BRL组大鼠左心室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其中BRL组大鼠p-p38MAPK表达水平较CHF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结论:虽然左心室β3-AR表达上调导致CHF大鼠心室重构、功能下降进一步加重,但β3-AR激动可能对p38 MAPK表达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3-受体 心力衰竭 p38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分析
2
作者 李彪 赵强 +2 位作者 陈希伟 罗景云 李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00286-00290,共5页
探讨经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进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是否大于80岁分为研究组... 探讨经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进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是否大于80岁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首选右桡动脉(radial artery,RA)为介入入路,进行为期90天随访,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一共纳入413例患者,其中研究组174例,对照组239例。观察组平均年龄为(83.70±2.03)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3.78±9.79)岁。两组患者均成功接受PCI,但研究组转为经股动脉入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3%vs.3.4%,P=0.004)。动脉迂曲是研究组入路交叉的主要原因。心功能不全和血清肌酐升高是入路交叉的相关因素(P<0.05)。两组PCI术后住院期间复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P=0.140)、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发生率(P=0.177)、出血(P=0.311)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率(P=0.162)无显著性差异。在90天的随访中,研究组的RA搏动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41% vs.0.13%,P=0.014)。结论:由于动脉迂曲,我国高龄PCI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入路成功率较股动脉入路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途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老年患者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对大鼠梗死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3
作者 李彪 张小梅 +4 位作者 王小小 曾芳 何芸 关信民 赵强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大鼠梗死心肌中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drenoreceptor,β3-AR)表达的变化及其是否对大鼠梗死心肌起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梗死组(MI组)、MI+BRL组(经尾静脉注射β3-AR...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大鼠梗死心肌中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drenoreceptor,β3-AR)表达的变化及其是否对大鼠梗死心肌起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梗死组(MI组)、MI+BRL组(经尾静脉注射β3-AR特异性激动剂BRL-37344)[4 nmol/(kg.min),10 min,3次/周,共3周]、MI+SR组(经尾静脉注射β3-AR特异性拮抗剂SR59230A)[0.56 mg/(kg.min),10 min,3次/周,共3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参数;采用Masson染色检测梗死区心肌纤维化程度及TUNEL染色检测梗死区心肌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MI+BRL组大鼠LVEF较MI组显著升高(45.17±8.98 vs. 34.93±4.08,P<0.05);MI+BRL组大鼠梗死区心肌细胞的凋亡水平较MI组显著减轻(16.236±1.76%vs. 28.336±2.33%,P<0.05);MI+BRL组大鼠心肌梗死区β3-AR mRNA表达较MI组明显增加(2.135±0.0235 vs. 1.690±0.012,P<0.05)。结论:心肌梗死大鼠模型中梗死区心肌β3-AR表达显著上调;β3-AR对梗死心肌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 心肌梗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健佳 赵强 +2 位作者 张小梅 李彪 黄玉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血清胆红素与尿酸(UA)检测的价值。方法4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Gensini评分的不同分为A组(100例)、B组(80例)、C组(170例)、D组(50例)],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者400例作为常规组。比较实验组和...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血清胆红素与尿酸(UA)检测的价值。方法4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Gensini评分的不同分为A组(100例)、B组(80例)、C组(170例)、D组(50例)],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者400例作为常规组。比较实验组和常规组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UA水平及UA、IBiL、DBiL、TBiL的阳性检出率,实验组不同Gensini评分患者的TBiL、DBiL、IBiL、UA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TBiL(10.42±3.74)μmol/L、DBiL(4.82±0.35)μmol/L、IBiL(7.11±1.26)μmol/L低于常规组的(17.01±3.85)、(6.29±1.47)、(9.02±1.45)μmol/L,UA(368.27±20.68)μmol/L高于常规组的(270.50±24.15)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UA、IBiL、DBiL、TBiL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8.0%、25.8%、27.0%、25.5%,均高于常规组的3.5%、2.8%、3.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的TBiL、DBiL、IBiL水平高于D组,A、B组高于C组,A组高于B组;A、B、C组的UA水平低于D组,A、B组低于C组,A组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UA及血清胆红素检测诊断冠心病,可有效提高疾病检出率,还能进一步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估,进而为临床医师制定诊疗计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尿酸 血清胆红素 检验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调lncRNA OIP5-AS1通过靶向miR-181d-5p减少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5
作者 陈健佳 张小梅 +2 位作者 马文斌 黄玉梅 赵强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88-592,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long non-coding RNA,lncRNA)OIP5-AS1在脂多糖诱导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内在机制。方法将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分为两组,分别感染空载慢病毒(对照组)和载有OIP5-AS1序列的慢病毒(实验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long non-coding RNA,lncRNA)OIP5-AS1在脂多糖诱导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内在机制。方法将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分为两组,分别感染空载慢病毒(对照组)和载有OIP5-AS1序列的慢病毒(实验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验证感染效率。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分别滴加100μl浓度为10μmol/L脂多糖诱导心肌细胞损伤,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OIP5-AS1对大鼠原代心肌细胞的活力和凋亡的影响。生物信息学技术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别预测和验证OIP5-AS1的靶基因。qRT-PCR检测靶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中OIP5-AS1表达显著增加(P<0.01)。脂多糖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培养基中TNF-α和IL-1β的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活力明显增加(P<0.01),细胞的凋亡明显降低(P<0.01)。OIP5-AS1的靶基因可能是miR-181d-5p,OIP5-AS1可与miR-181d-5p互补配对(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中miR-181d-5p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结论上调OIP5-AS1可通过靶向抑制miR-181d-5p表达,减少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P5-AS1 miR-181d-5p 细胞活力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PCI的老年STEMI患者冠状动脉内联合静脉注射低剂量替罗非班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李彪 何芸 +5 位作者 曾芳 陈希伟 陈耀贵 罗景云 黄伟光 赵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13期1988-199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冠状动脉内联合静脉注射低剂量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冠状动脉内联合静脉注射低剂量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108例行PCI的STEMI患者,男性69例,女性39例,年龄(73.68±3.51)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4例。所有患者在冠状动脉恢复血流后立即按10.000μg/kg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对照组以0.150μg/(kg·min)、研究组以0.075μg/(kg·min)的速度维持静脉输注24 h后停药。术后观察两组患者ST段完全回落比例、高敏肌钙蛋白T峰值水平、梗死相关动脉血栓评分、PCI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出血事件,PCI术后90 d左室射血分数和复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ST段完全回落比例[87.04%(47/54)比88.89%(48/54)]、高敏肌钙蛋白T峰值水平[(4.80±1.80)μg/L比(5.20±2.30)μg/L]、梗死相关动脉血栓评分[(0.90±0.55)分比(1.08±0.59)分]、PCI后TIMI 3级血流(48例比49例)、PCI术后90 d左心室射血分数[(50.34±5.50)比(51.62±4.80)]和复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率[(7.41%(4/54)比5.56%(3/5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总出血率为11.11%(6/54),低于对照组[37.04%(20/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29,P=0.048)。结论行PCI的老年STEMI患者,低剂量和标准剂量的替罗非班对血小板聚集、冠状动脉血流、左室收缩功能及短期疗效的临床结果影响的作用相似,而低剂量方案的出血率显著低于标准剂量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心脏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Vaspin、Apelin、Chemerin水平与高血压患者发生CAC的相关性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健佳 郑宝娟 +1 位作者 赵强 尹学亮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Vaspin)、Apelin[G-蛋白偶联受体(APJ)的内源性配体]、趋化素(Chemerin)水平与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钙化(CAC)的相关性。方法:依据血管内超声检查,我院的179例高血压患者被分为CAC组(109例)和无CAC组(7... 目的:研究血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Vaspin)、Apelin[G-蛋白偶联受体(APJ)的内源性配体]、趋化素(Chemerin)水平与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钙化(CAC)的相关性。方法:依据血管内超声检查,我院的179例高血压患者被分为CAC组(109例)和无CAC组(70例)。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77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根据CAC积分(CACs),CAC组被分为轻度CAC组(36例)、中度CAC组(36例)与重度CAC组(37例)。观察比较三组和CAC三个亚组Vaspin、Apelin、Chemerin水平及CAC组CACs。分析三个CAC亚组上述指标血清水平与CACs的相关性及对高血压患者发生CAC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无CAC组比较,CAC组血清Vaspin[(7.82±1.42)ng/ml比(8.04±1.62)ng/ml比(3.88±1.74)ng/ml]、Apelin[(45.84±7.57)ng/L比(43.66±9.64)ng/L比(34.93±6.88)ng/L]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Chemerin水平[(198.77±41.67)ng/ml比(202.29±40.72)ng/ml比(241.33±52.35)ng/ml]显著升高(P均=0.001)。CAC三亚组间:血清Vaspin和Apelin水平均符合轻度CAC组>中度CAC组>重度CAC组,血清Chemerin水平和CACs均符合轻度CAC组<中度CAC组<重度CAC组,且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Vaspin、Apelin水平与CACs呈显著负相关(r=-0.856,-0.720,P均=0.001),血清Chemerin水平与CACs呈显著正相关(r=0.785,P=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Vaspin、Apelin、Chemerin水平及三者联合预测CA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5、0.763、0.803及0.944,敏感度分别为88.9%、68.8%、78.9%及93.5%,特异性分别为90.0%、90.0%、82.8%及84.3%。结论:随高血压患者CAC程度加重,血清Vaspin、Apelin水平显著降低,血清Chemerin水平显著升高,且三指标水平与CAC病变程度显著相关,对CAC有显著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钙化 冠状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I患者使用Tig导管与Judkin’s导管经右桡动脉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曾芳 李彪 赵强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比较STEMI患者用Tig造影导管与Judkin’s造影导管经右桡动脉急诊行CAG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使用Tig导管或Judkin’s导管经右桡动脉急诊行CAG的STEMI患者79例,Tig组(T组,n=55)首选Tig造影导管,Judkin’s组(J... 目的:比较STEMI患者用Tig造影导管与Judkin’s造影导管经右桡动脉急诊行CAG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使用Tig导管或Judkin’s导管经右桡动脉急诊行CAG的STEMI患者79例,Tig组(T组,n=55)首选Tig造影导管,Judkin’s组(J组,n=24)首选Judkin’s造影导管。比较两组CAG成功率、X线透视时间、辐射剂量、D to B时间及冠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T组在冠脉并发症(0%vs 0%,P=1.000)、造影成功率(94.5%vs 83.3%,P=0.191)方面与J组无明显差异;T组的X线透视时间[(117.81±48.33)s vs(212.10±65.42)s,P=0.002]、辐射剂量[(181.77±67.74)mGy vs(283.10±76.69)mGy,P=0.002]明显优于J组,P<0.05;T组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低于J组(1.8%vs 12.5%,P=0.081),D-to-B时间短于J组[(73.37±21.49)min vs(82.40±28.74)min,P=0.1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ig导管可安全应用于STEMI患者急诊CAG,并可缩短透视时间,降低辐射剂量,降低桡动脉痉挛发生率,缩短D-to-B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桡动脉 Tig造影导管 Judkin’s造影导管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射血分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石星媛 邓远玲 +1 位作者 陈杰勇 罗倩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016-021,共6页
调查不同射血分数类型慢性心衰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331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本次的调查对象,他们均是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被我院收治入院,并通过采取便利抽样法抽取的患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NRS-... 调查不同射血分数类型慢性心衰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331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本次的调查对象,他们均是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被我院收治入院,并通过采取便利抽样法抽取的患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NRS-2002评分表,比较不同心脏射血分数患者发生营养不良比率,分析不同特征的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得分情况。结果 (1)331例患者中,有154例(46.53%)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其中射血分数降低(HFrEF)组患者风险最高,有99例(55.62%)。(2)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慢性心衰患者中,淋巴细胞数值(偏回归系数-0.600、OR值0.04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营养不良的保护性因素,年龄≥70岁(偏回归系数3.015、OR值20.41)、NT-proBNP(偏回归系数0.000、OR值1.000)、HFrEF(偏回归系数1.570、OR值4.79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 营养不良与心衰有着密切的关系,会增加心衰患者的死亡风险,其中HFrEF具有更高的营养不良风险。对于心衰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该及时开展营养评估并采用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护理,改善营养指标。可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营养不良 风险筛查 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268例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患者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石星媛 邓远玲 +1 位作者 陈杰勇 罗倩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47-50,共4页
观察在标准治疗方案基础上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型(HFrEF)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68例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心内科入院的HFrEF老年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 观察在标准治疗方案基础上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型(HFrEF)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68例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心内科入院的HFrEF老年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136例和观察组1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HFrEF标准治疗方案,对照组加用服缬沙坦,观察组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观察分析两组血液指标的钾钠氯与NT-proBNP水平,心脏彩超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再住院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WM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V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再住院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帮助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患者改善心室重构,延缓心衰进展,改善患者预后和死亡率,成效不错,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 沙库巴曲缬沙坦 射血分数 血清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