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底盘层间隔震结构一体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杨奎
谭平
陈华霆
李晓磊
-
机构
广州大学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抗震减震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6期77-86,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C07036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08154,51978185)
+1 种基金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20A1515011269)
教育部创新团队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IRT13057)。
-
文摘
在现行层间隔震分部设计法中,隔震层对上部子结构和下部子结构的边界影响并未充分考虑,从而导致上、下子结构的地震作用分布与真实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本文基于等效线性化思想、复模态理论和复振型完全平方组合准则(CCQC),针对层间隔震结构介绍了能考虑结构非比例阻尼特性和支座非线性的一体化设计方法.此外,将该一体化设计方法与分部设计方法进行了差异性分析.文末以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为精确解,对比分析了基于完全平方组合(CQC)和复振型完全平方组合(CCQC)组合准则的一体化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层间隔震结构分部设计法,本文提出的一体化设计方法设计流程更加简洁、地震作用分布更趋合理,并能够更精确估计地震楼层剪力和构件内力等,确保层间隔震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结构安全性.
-
关键词
层间隔震结构
反应谱方法
非比例阻尼
复振型完全平方组合
复模态
-
Keywords
inter-story isolated structure
response spectrum method
non-proportional damping
complex complete quadratic combination
complex mode
-
分类号
TU35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基于响应面法的高铁隔震桥梁地震风险分析
- 2
-
-
作者
张添俊
赵桂峰
马玉宏
石岩
陈发扬
-
机构
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
广州大学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抗震减震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44-52,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9YFE01125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8196,52078150)。
-
文摘
考虑高铁桥梁结构自身和地震动的不确定性,采用SAP2000分别建立隔震与非隔震高铁桥梁模型,运用中心复合设计法建立试验样本,对桥梁结构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分别建立以墩柱位移延性系数和支座剪切位移为输出的响应面函数。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获得隔震与非隔震桥梁构件的易损性曲线;基于结构易损性和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分析,得出桥梁结构在其全寿命期内的总费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中心复合设计法得到响应面函数的方法,可以大幅提高高铁隔震桥梁易损性分析的计算效率;隔震墩柱发生各级破坏的超越概率均明显低于非隔震墩柱,说明摩擦摆隔震支座通过延长结构周期和摩擦耗能对高铁桥梁墩柱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隔震桥梁全寿命期内地震经济损失、检修费用及全寿命总费用等均低于非隔震结构,说明隔震桥梁在全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性好。
-
关键词
响应面法
隔震结构
易损性分析
高铁桥梁
-
Keywords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isolated structure
vulnerability analysis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
-
分类号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