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数学教学内容值得深入研究
1
作者 张景中 《高等数学研究》 2025年第1期29-30,60,共3页
在大学数学课程的学习和教学中,会遇到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还有可能出现数学上的创新.
关键词 点几何 微积分 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育数学实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谭琳 张永胜 +2 位作者 陈如仙 徐章韬 饶永生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教育数学实验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状况是其改革实验效果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研究选取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框架,对邛崃市教育数学实验进行评价研究,分析该实验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影响.基于... 教育数学实验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状况是其改革实验效果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研究选取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框架,对邛崃市教育数学实验进行评价研究,分析该实验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影响.基于所选框架对该市2017级初三第二次诊断试卷考查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分类.根据学生核心素养的得分,对比分析该市3672名初三学生与93名教育数学实验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研究发现:该市初三学生的整体数学核心素养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在数学建模、逻辑推理素养上不合格比例较高;教育数学体系下的实验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普遍优于该市整体水平,且其发展更为均衡.结论说明教育数学可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普遍均衡发展,实验风险可控,适合大规模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教育数学 教学改革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计算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3
作者 石强 王燕 +2 位作者 肖玮 石晓龙 薛志东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56-64,共9页
基于硅材料的微电子技术由于工艺技术和基本理论上的局限,使得现有电子计算机无法满足科技发展对计算能力的需求.由于具有超强的并行运算能力和巨大的数据存储能力,DNA计算始终是新型计算机领域研究的热门.DNA计算的研究已经涉及到DNA... 基于硅材料的微电子技术由于工艺技术和基本理论上的局限,使得现有电子计算机无法满足科技发展对计算能力的需求.由于具有超强的并行运算能力和巨大的数据存储能力,DNA计算始终是新型计算机领域研究的热门.DNA计算的研究已经涉及到DNA计算模型、DNA计算机系统、DNA计算的应用等诸多方面.文章从DNA计算流程、DNA计算模型、DNA计算机、DNA计算应用研究等几个方面,综述了DNA计算研究的现状.同时,也指出了DNA计算存在的问题,并从DNA编码设计、DNA计算噪声控制等方面阐述了未来研究方向.相信随着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的进一步发展,DNA计算一定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和潜力,能够为国防建设、信息安全、基础科学研究、生命科学研究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计算模型 生物计算机 生物逻辑门 NP-完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计算研究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阮扬名 施倍宇 +1 位作者 洪尚伟 强小利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6期23-34,共12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计算机性能提升的需求愈发迫切.然而,传统的基于硅的计算机性能几乎已经达到了极限,很难再实现大的提升.DNA计算凭借其出色的并行处理能力,巨大的数据存储量以及运行的低能耗在目前计算技术领域受到极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计算机性能提升的需求愈发迫切.然而,传统的基于硅的计算机性能几乎已经达到了极限,很难再实现大的提升.DNA计算凭借其出色的并行处理能力,巨大的数据存储量以及运行的低能耗在目前计算技术领域受到极高的关注,成为了研究的重点.文章介绍了DNA计算近几年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DNA逻辑电路的最新发展,对DNA计算在密码学、生物医疗及仿真软件等不同领域的综合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计算 DNA逻辑电路 DNA链置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禽流感病毒溢出风险预测研究
5
作者 刘耀华 范馨月 +3 位作者 徐雪健 王娜 寇铮 强小利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48-56,共9页
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由8个长短不一的基因节段组成,全长约为14~16 kb。由于病毒本身特殊的分子遗传机制,病毒通过基因点突变和基因组重排快速变异,引发病毒感染宿主范围的改变,持续威胁人类健康,因此,自然界禽流感病毒溢出风险预测具有重... 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由8个长短不一的基因节段组成,全长约为14~16 kb。由于病毒本身特殊的分子遗传机制,病毒通过基因点突变和基因组重排快速变异,引发病毒感染宿主范围的改变,持续威胁人类健康,因此,自然界禽流感病毒溢出风险预测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文章联合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表征病毒基因组序列,分别在特定类群数据集和全类群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和测试,并对模型的迁移预测能力进行评估。实验结果显示:①特定类群模型对各自数据集的预测性能良好,AUROC值和AUPR值分别达到0.966和0.876以上,但泛化能力较差;②除H9N2类群外,全局模型性能良好,AUROC值和AUPR值均达到1.000;③基于消融实验,发现注意力机制和Embedding层对模型性能影响较大;④进一步测试模型的泛化能力,迁移预测的AUROC值和AUPR值分别可达0.984和0.941以上;⑤可视化注意力权重系数矩阵,为模型提供生物学可解释性。性能良好的深度学习预测模型可用于禽流感病毒跨种感染的早期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深度学习 溢出风险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学习的冠状病毒人际感染预测研究
6
作者 杨晓宇 沈骜 +3 位作者 沈嘉豪 廖玉琼 强小利 寇铮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37-47,共11页
2019年底至今,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严重影响了公众卫生和社会秩序,而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方法可以判别冠状病毒的可感染性表型和大流行风险。目前,已发现6类感染人的冠状病毒,病毒基因组序列差异显著,病毒持续遗传变异导致机器学习模型性... 2019年底至今,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严重影响了公众卫生和社会秩序,而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方法可以判别冠状病毒的可感染性表型和大流行风险。目前,已发现6类感染人的冠状病毒,病毒基因组序列差异显著,病毒持续遗传变异导致机器学习模型性能下降并引发潜在的学习遗忘现象。文章基于增量学习的模型框架,使用One-class SVM算法对冠状病毒新类群进行持续鉴别,并进一步使用参数共享和知识蒸馏的联合策略改造BP神经网络,对冠状病毒人际感染表型进行持续学习和预测。结果显示,One-class SVM对6类病毒区分的权衡参数v组合在0.92、0.81、0.24、0.11、0.55、0.20下达到最优的病毒类群分类效果;当隐藏层节点批次增加为6时,预测模型取得最好性能表现,IAC取得最大值0.9035,BT取得最大值-0.0399,有效地抑制了神经网络模型的学习遗忘趋势,模型的预测性能接近联合训练的性能表现(IAC:0.9236),明显优于未使用知识蒸馏的神经网络(IAC:0.7764),进一步与其他增量方法比较,优于基于样本的ESRIL方法(IAC:0.8662)和基于模型参数的CCLL方法(IAC:0.8853),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学习 冠状病毒 刺突蛋白 人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软钎焊过程温度的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7
作者 吴伟民 洪培清 陈智华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87-94,共8页
在激光光软钎焊过程中,焊点温度的精确控制对焊接质量至关重要。现有的激光软钎焊的焊接温度控制基于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实现。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因其固定参数,无法有效应对钎料比热容和激光吸收率... 在激光光软钎焊过程中,焊点温度的精确控制对焊接质量至关重要。现有的激光软钎焊的焊接温度控制基于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实现。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因其固定参数,无法有效应对钎料比热容和激光吸收率随温度变化的问题。在使用传统PID控制温度的过程中,降低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实际输出的温度与目标温度的误差值偏大,输出功率波动也比较大。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Predictive-Control(MPC)的温度控制方法,通过利用过程模型预测未来的温度变化,能够动态调整控制参数,减少了PID面对温度变化时候的滞后或过冲问题。实验结果表明,MPC方法显著提升了焊点的温度控制精度,其温度误差方差值为PID控制的32%,最大绝对误差为PID控制的67%。这些改进有效提高了钎料的润湿性和流动性,改善了焊点的均匀性和焊接质量,显著提升了激光软钎焊的良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软钎焊 MPC控制 温度控制 传热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数学教师TPACK能力培训模式研究——以武侯区初中数学教师网络画板培训为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景中 陈如仙 +2 位作者 陆兴华 徐章韬 饶永生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共8页
为创设示范性培训模式,有效提高教师TPACK能力,文章基于SECI理论构建“互联网+”下数学教师TPACK能力培训模式,该模式包括教师共同体、课例教学、学科教研结合和常态化教学应用,强调经验共享、情境式学习、知识组合以及实践应用.以此模... 为创设示范性培训模式,有效提高教师TPACK能力,文章基于SECI理论构建“互联网+”下数学教师TPACK能力培训模式,该模式包括教师共同体、课例教学、学科教研结合和常态化教学应用,强调经验共享、情境式学习、知识组合以及实践应用.以此模式在成都市武侯区开展初中数学教师网络画板培训,培训后数据显示教师用户的活跃度及资源数量在平台上的四百六十多个区县中长期排名第一或第二,月均活跃度是培训前的5倍,月均资源新建数量增长了21%.实践结果表明教师对该培训的满意度较高,教师TPACK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且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训 TPACK SECI 网络画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纳米颗粒图像识别研究综述 被引量:6
9
作者 高鹏 石晓龙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73-78,共6页
对纳米颗粒图像的研究将有助于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纳米粒子的性质,传统的研究方法多为人工手动处理,耗时耗力、主观性强、误判率高,已不能满足微纳米研究的需要.而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纳米颗粒识别具有快速、准确、实时等特点,能够帮助... 对纳米颗粒图像的研究将有助于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纳米粒子的性质,传统的研究方法多为人工手动处理,耗时耗力、主观性强、误判率高,已不能满足微纳米研究的需要.而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纳米颗粒识别具有快速、准确、实时等特点,能够帮助科研人员及时高效的对纳米颗粒图像进行分析.本文从图像预处理、粒子检测、参数测量等3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图像处理技术在纳米粒子识别中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图像处理 粒子检测 参数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值的JS散度可变剪接差异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文斌 王兵 +2 位作者 方刚 石晓龙 许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92-1400,共9页
可变剪接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造成蛋白质多样性的重要机制,它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发育、凋亡等一系列重要的生物过程具有重要精细调控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发现多种复杂疾病的产生往往伴随着剪接异构体的紊乱表达。为了研究剪接异... 可变剪接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造成蛋白质多样性的重要机制,它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发育、凋亡等一系列重要的生物过程具有重要精细调控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发现多种复杂疾病的产生往往伴随着剪接异构体的紊乱表达。为了研究剪接异构体在整体分布上的差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中值的JS散度可变剪接(AS)差异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文的方法能够发现大量在剪接异构体整体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异的基因。这些基因不仅富集在一些癌症密切相关的通路,而且也富集在一些基于可变剪接调控的信号通路、细胞分裂过程和蛋白质功能等通路。此外,与基因层次的差异分析相比,可变剪接显著差异的基因在生存分析方面也具有更好的性能。总之,该文提出基于中值的JS散度可变剪接差异分析方法,将为进一步揭示可变剪接在癌症中的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剪接 癌症 JS散度 KEGG通路 驱动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物互作网络的协同与拮抗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文斌 陈杰 +2 位作者 方刚 石晓龙 许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20-1427,共8页
药物的协同与拮抗关系预测,有助于药物的使用安全及组合用药的发展。该文从药物互作网络(DDINet)出发,基于网络拓扑结构构造分类特征,提出一种预测药物协同和拮抗关系的方法。从特征选择结果可知,根据药物与其公共邻居节点关系构造的特... 药物的协同与拮抗关系预测,有助于药物的使用安全及组合用药的发展。该文从药物互作网络(DDINet)出发,基于网络拓扑结构构造分类特征,提出一种预测药物协同和拮抗关系的方法。从特征选择结果可知,根据药物与其公共邻居节点关系构造的特征表现出了明显的正负样本分布差距,能有效地反映出药物的协同或拮抗关系。在使用不同特征分类器的分类结果中,最优AUC和分类精度值分别达到了0.9687和0.9187。而在协同与拮抗关系预测结果中,其预测精度值达到了0.45和0.75以上。这说明基于网络拓扑结构的方法能有效对药物协同和拮抗关系进行分类和预测。与传统基于药物功能、结构、靶基因等相似性特征的方法相比,该方法计算简单高效,将会有效促进组合用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互作用预测 网络拓扑结构 药物协同 药物拮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个性化网络标志物的药物推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文斌 吴倩 +3 位作者 杜玉改 方刚 石晓龙 许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0-1347,共8页
基于个性化标志物的药物推荐研究,有助于实现个性化用药及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该文利用基因表达谱数据及蛋白质网络信息,基于基因2维高斯分布方法筛选出个性化网络标志物。进而综合考虑靶基因的重要性和药物的副作用,提出了一种计算药... 基于个性化标志物的药物推荐研究,有助于实现个性化用药及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该文利用基因表达谱数据及蛋白质网络信息,基于基因2维高斯分布方法筛选出个性化网络标志物。进而综合考虑靶基因的重要性和药物的副作用,提出了一种计算药物对个性化标志物影响权重的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肺腺癌、肾透明细胞癌和子宫内膜癌数据集,通过启发式搜索方法,得到每个疾病样本重要药物推荐列表。结果表明,推荐的药物列表在同种癌症不同样本中既存在一致性,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如药物种类及药物排序差异,这说明个性化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通过从药物数据库中搜索药物组合对疾病治疗的影响作用表明,该文方法筛选得到的许多药物组合对具体疾病治疗具有积极影响,这进一步证明该文基于个性化网络标志物的药物推荐方法的准确性。该文的研究将有效促进精准化医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疗 个性化标志物 网络标志物 药物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计算的优先编码器逻辑分子实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新建 寇铮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12-17,35,共7页
在传统计算机发展速度减缓的状态下,以生物分子为材料的生物计算机因其具有高度的并行性和海量存储能力,因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文章基于DNA置换反应机理设计了一种与非逻辑门,并用通过级联与非门构建了一种4线-2线优先编码器逻辑电路的... 在传统计算机发展速度减缓的状态下,以生物分子为材料的生物计算机因其具有高度的并行性和海量存储能力,因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文章基于DNA置换反应机理设计了一种与非逻辑门,并用通过级联与非门构建了一种4线-2线优先编码器逻辑电路的分子计算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设计的优先编码器具有效性和准确性.该逻辑电路的结构简单易实现,为后续复杂DNA级联电路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置换 与非门 级联 优先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节点增减下的潜伏型病毒传播行为建模研究
14
作者 王刚 陆世伟 +2 位作者 冯云 刘文斌 马润年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3-283,共11页
研究潜伏型网络病毒的传播行为有助于预先设计合理的防御策略,防止病毒传播对网络造成危害,维护网络的安全.本文以潜伏型病毒传播行为为基础,综合考虑病毒传播存在潜伏期的特点以及网络节点增加与移除的情况,构建了节点增减条件下含时... 研究潜伏型网络病毒的传播行为有助于预先设计合理的防御策略,防止病毒传播对网络造成危害,维护网络的安全.本文以潜伏型病毒传播行为为基础,综合考虑病毒传播存在潜伏期的特点以及网络节点增加与移除的情况,构建了节点增减条件下含时滞项的潜伏型病毒传播模型,用以探索网络节点增减条件下病毒潜伏期τ对病毒传播分岔行为的影响.此外,本文系统分析了病毒传播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讨论潜伏期时长和节点增减率对病毒传播基本再生数的影响,进而提出了避免潜伏型病毒传播出现分岔行为的方法和控制病毒传播规模的策略.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基本再生数R_(0)≤1时,系统在无病毒平衡点处全局渐进稳定;当R_(0)>1时,如果病毒潜伏时滞τ小于时滞阈值τ_(0),系统在有病毒平衡点处局部渐进稳定;否则,病毒传播会出现Hopf分岔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将难以控制.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网络节点的免疫率能够增大病毒在网络中传播的时滞阈值τ_(0),进而避免病毒传播出现分岔行为;在病毒传播不出现分岔行为的情况下,增大网络中易感、潜伏、感染节点的移除率,能够减小病毒在网络中的传播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节点增减 网络病毒传播 潜伏时滞 全局稳定性 HOPF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数学数字资源开放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5
15
作者 管皓 秦小林 饶永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22,共9页
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行动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和研究热点.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建设,数字教育资源其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反而出现所谓的"资源孤岛"和"数字废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现有的资源平台建... 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行动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和研究热点.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建设,数字教育资源其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反而出现所谓的"资源孤岛"和"数字废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现有的资源平台建设未具有足够的开放性以及学科相关性.基于PaaS结构提出了教育资源开放平台模型,并结合动态几何、计算机代数、几何定理自动推理等技术,采用微服务架构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动态数学教学资源开放平台.该开放平台具有深入数学学科、开放资源与能力定制化、分级授权等特点.利用OAuth2.0技术作为主要的授权流程,为第三方应用和用户提供认证授权、分级定制化的动态数学内容素材和能力.给出该开放平台的相关特点及总体设计,介绍了面向应用及用户权限的分层策略与认证流程及开放资源与工具的定制化流程.根据性能分析,表明该平台已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目前该开放平台已为电子教材、通用演示软件及在线备课平台等多个第三方应用提供服务,得到了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教育资源 动态数学 微服务架构 OAuth2.0 开放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2ASK的水下光通信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永亮 曹忠 赵文静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6-10,共5页
为解决水下声通信的通信速率低,无线电波通信的通信距离短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2ASK的水下光通信系统。该水下光通信系统使用2ASK二分键控调制方式进行调制,从而实现一定距离上的高速信号传输。在模型测试中,系统使用小功率蓝光LED... 为解决水下声通信的通信速率低,无线电波通信的通信距离短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2ASK的水下光通信系统。该水下光通信系统使用2ASK二分键控调制方式进行调制,从而实现一定距离上的高速信号传输。在模型测试中,系统使用小功率蓝光LED进行信号传输,并在接收端处接收到发送信号,从而验证了使用2ASK进行水下光通信的可行性,并通过测试其误码率、信噪比等通信系统的关键参数,为使用BPSK,OFDM等技术的水下光通信系统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光通信 2ASK 二分键控 蓝光 误码率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数学课堂中“教学行为”“学习行为”“数学反思性”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程汉波 杨旭端 +1 位作者 胡典顺 张可心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2,共8页
以湖北省16个州市17592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SPSS26.0、Mplus8.3等统计工具考察中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数学反思性及数学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 以湖北省16个州市17592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SPSS26.0、Mplus8.3等统计工具考察中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数学反思性及数学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数学反思性均对数学核心素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数学反思性对数学核心素养直接影响效果最显著;(2)数学反思性在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对数学核心素养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且中介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数学反思性 数学核心素养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重构三角首次全程教学的课程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东方 俞健 张景中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75-86,共12页
基于教育数学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做以重构三角为主线的初中数学教学体系改革的三年实验.实验课程设计路线:①教师从小学生熟悉的面积计算方法出发,结合动态几何的演示提出问题,用一种新的定义方法引入正弦;②直... 基于教育数学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做以重构三角为主线的初中数学教学体系改革的三年实验.实验课程设计路线:①教师从小学生熟悉的面积计算方法出发,结合动态几何的演示提出问题,用一种新的定义方法引入正弦;②直观而严谨地导出正弦的性质,证明了新定义和传统定义是一致的;③利用面积计算推出正弦定理、正弦和角公式;④基于正弦引进余弦,并用图形联系代数方程推出余弦定理;⑤用这些三角知识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把计算、推理和代数变换联系起来.以上知识路线贯穿的三年实验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为进一步教学实践提供了一种全方位的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学 重构三角 正弦 面积法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相关miRNAs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许鹏 昝乡镇 +2 位作者 路德杨 饶永生 刘文斌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50-60,共11页
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短序列非编码RNAs小分子,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miRNAs的异常表达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复杂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筛选与疾病相关的miRNAs,对于药物靶点的发现及新型药物的开发,具... 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短序列非编码RNAs小分子,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miRNAs的异常表达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复杂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筛选与疾病相关的miRNAs,对于药物靶点的发现及新型药物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拟通过逐步递进的方式,从miRNA靶基因预测、miRNA生物功能作用机制、疾病相关miRNAs计算筛选方法、miRNA小分子药物多个方面,综述疾病相关miRNAs研究进展,为推进miRNA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相关miRNAs miRNA靶基因 miRNA小分子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可编程纳米制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鑫 王方 +1 位作者 张新建 石晓龙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6期13-22,共10页
DNA纳米技术是开发纳米级设备的有力工具,例如纳米材料、信息载体、生物传感器和人工分子机器等.其构建的方法主要为DNA Tile和DNA折纸自组装.基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以将这些高度可编程的纳米结构组装成任意大小、形状,从而实现各种... DNA纳米技术是开发纳米级设备的有力工具,例如纳米材料、信息载体、生物传感器和人工分子机器等.其构建的方法主要为DNA Tile和DNA折纸自组装.基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以将这些高度可编程的纳米结构组装成任意大小、形状,从而实现各种复杂的功能.文章主要阐述了DNA折纸和DNA Tile技术的发展历程,同时介绍了该技术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最后讨论了DNA纳米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相信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DNA纳米技术一定能够在各种领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Tile自组装 DNA折纸 DNA纳米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