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紧凑城市”理念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启示——兰斯塔德和香港紧凑城市建设经验 被引量:2
1
作者 缪杨兵 张婷 +1 位作者 黄鼎曦 解永庆 《小城镇建设》 2022年第11期80-87,共8页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背景下,“紧凑城市”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形态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建设紧凑城市是从宏观到微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多尺度、多等级城镇的“紧凑”,体现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综合组织的集合形态,...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背景下,“紧凑城市”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形态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建设紧凑城市是从宏观到微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多尺度、多等级城镇的“紧凑”,体现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综合组织的集合形态,但目前我国对于紧凑城市的探索和实践仍处在初级阶段。本文深入剖析荷兰兰斯塔德和中国香港两个地区建设紧凑城市的模式,比较高密度利用导向和混合化利用导向下紧凑模式的异同,总结相关经验,并从批判性角度分析紧凑城市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最后,本文立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兼顾效率和公平的价值导向,从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实施与监管、政策与技术保障等角度提出将紧凑城市理念融入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路径,促进城乡关系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凑城市 国土空间规划 兰斯塔德 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城市降温关键问题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世界银行与广州的“清凉城市”试点实践 被引量:19
2
作者 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降温广州试点项目组 许翔 +2 位作者 郭昊羽 黄鼎曦 李晓晖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62,共11页
全球人口城市化率在超过50%后持续上升和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世界各地城市发展面临的两大趋势。随着城市人口和开发建设的高度集聚,城市热环境过载问题日益突显,对城市带来复杂且持续的影响。这一问题的解决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全球人口城市化率在超过50%后持续上升和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世界各地城市发展面临的两大趋势。随着城市人口和开发建设的高度集聚,城市热环境过载问题日益突显,对城市带来复杂且持续的影响。这一问题的解决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17个领域均直接相关,可作为统筹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结合世界银行2020年在广州市启动的全球首个可持续降温试点项目阶段成果,展示并总结以“清凉城市”为主题的城市可持续转型新模式:助力中国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实现碳中和路径,面向可持续发展综合目标,聚焦关键问题,通过国际合作和知识共享,以系统化思维构建集成化的解决方案,并促进方案高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城市阿持续降温 碳中和 广州 清凉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模式绿色化转型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蓉 黄鼎曦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50,共7页
城市轨道交通是高度城市化的特大城市必不可少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对引导城市发展方向、实现绿色出行起到关键作用。我国正处在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时期,由于城市轨道项目建设运营成本巨大,当前多采用土地开发支撑开展融资建设。现有模... 城市轨道交通是高度城市化的特大城市必不可少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对引导城市发展方向、实现绿色出行起到关键作用。我国正处在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时期,由于城市轨道项目建设运营成本巨大,当前多采用土地开发支撑开展融资建设。现有模式对如何处理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阶段的高强度资金需求、有限的运营票务收入和对城市的长远社会经济效益之间存在显著的成本效益时空差,统筹实现高造价、高运量、高成本的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系统与城市协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文章在回顾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从投融资视角切入,对当前土地综合开发支撑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模式进行分析,在绿色金融、基础设施价值获取等理论及政策综述的基础上,形成可持续价值获取的基本思路,并在实证案例总结的基础上提出面向绿色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模式总体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规划建设模式 绿色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潘安:市井,是广州的城市性格 被引量:1
4
作者 潘敏怡 潘安 《同舟共进》 2019年第6期12-16,共5页
一个城市的品牌更应该主打一个城市的内在文化。对于广州,最有特色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地方”,是市井。
关键词 城市性格 市井 广州 潘安 内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地段如何“小题大作”
5
作者 李锦生 何依 +4 位作者 张杰 潘安 邵甬 黄慧明 方钱江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0,共5页
“小尺度场景营造、穴位式针灸疗法”让城市更新、历史地段保护大有作为城市是由一块块大小空间组成的,小空间、微地段连接起来就决定了城市空间活力、地域特色、人居环境品质等,所以小空间作用并不小。在城市更新时代,面对城市人口流... “小尺度场景营造、穴位式针灸疗法”让城市更新、历史地段保护大有作为城市是由一块块大小空间组成的,小空间、微地段连接起来就决定了城市空间活力、地域特色、人居环境品质等,所以小空间作用并不小。在城市更新时代,面对城市人口流失、活力下降、交通拥堵、老城环境恶化等问题,大拆大建不适合,大范围更新财力不支撑,选择治理更新“节点”就十分重要,让小片小点发挥带动作用,涟漪效应、连点成片就显得更有效,而这个“点”像似中医针灸的穴位,十几个点、几百个点治理下来就会形成网,从而达到系统改善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段 历史地段保护 恩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生命周期的自然资源分区管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姚江春 朱江 +1 位作者 刘涛 黄鼎曦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8-83,共6页
我国的自然资源用途管制面临空间分区不统一、重单要素总量控制轻整体结构引导、开发利用监管不足、缺乏评估反馈机制等问题,在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和建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导向下,应当以统一自然资源用途分区为基础,建立“分区准入... 我国的自然资源用途管制面临空间分区不统一、重单要素总量控制轻整体结构引导、开发利用监管不足、缺乏评估反馈机制等问题,在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和建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导向下,应当以统一自然资源用途分区为基础,建立“分区准入机制—开发利用监管机制—资产评估反馈机制”的全生命周期分区管制机制,实现由单向运行向闭环反馈转变。其中,前端应建立“清单—指标—管制”的分区准入机制,引导自然资源整体结构的优化;中端应建立“区域—市县—乡镇”三层次的开发利用监管机制,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空间监管事权,建立多元的监管方式;后端应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评估反馈机制,对自然资源用途管制的绩效、方式和利益变化进行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分区管制 机制 全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导向的建成环境更新:从新趋势到新范式 被引量:23
7
作者 邱衍庆 黄鼎曦 刘斌全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53-59,共7页
随着城市化、全球化及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与城市发展方式发生了重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始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城市发展方式也逐渐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由于存量建成环境在区位与建成环境上更符合创新产业需求,更有... 随着城市化、全球化及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与城市发展方式发生了重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始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城市发展方式也逐渐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由于存量建成环境在区位与建成环境上更符合创新产业需求,更有利于创新产业的发展与集聚,以创新为主题和驱动力的城市更新实践正成为新趋势。文章在梳理有关机制发展脉络和分析代表案例的基础上,识别出关键理论问题和规划设计方法变革方向,为构建"创新与更新联动"的城市发展新范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建成环境 城市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见钢结构埋件节点的有限元受力分析
8
作者 沈建湘 严凌燕 陈涛 《住宅产业》 2023年第8期86-88,共3页
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对构造复杂的钢结构预埋节点采用近似计算方法,无法完整体现节点各个不同部位的应力情况及承载力的准确值。本文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计算模型,设置接触单元,能模拟混凝土预埋件中的刚接节点、半刚性节点... 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对构造复杂的钢结构预埋节点采用近似计算方法,无法完整体现节点各个不同部位的应力情况及承载力的准确值。本文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计算模型,设置接触单元,能模拟混凝土预埋件中的刚接节点、半刚性节点及销轴节点的受力状态,得出节点各个部位的应变和位移,得出节点的破坏机理和各个部件的破坏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预埋件 销轴节点 接触单元 有限元分析 刚接节点 铰接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2009~2018年工业用地供应规模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何慧妍 杨庆媛 +1 位作者 毕国华 梁伟东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8-817,共10页
工业用地供应行为的演化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分析工业用地供应规模的时空变化特征,有利于推进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基于重庆市2009~2018年工业用地供应公告数据,建立重庆市工业用地供应数... 工业用地供应行为的演化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分析工业用地供应规模的时空变化特征,有利于推进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基于重庆市2009~2018年工业用地供应公告数据,建立重庆市工业用地供应数据库,运用基尼系数、核密度分布、冷热点分析和趋势面分析方法,分析重庆市工业用地供应规模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重庆市工业用地供应规模总体上处于波动下降趋势,供应的区位呈现较为明显的东北-西南方向分布。区位基尼系数具有波动性特征,市域和分区都在空间分布不均衡和均衡间反复。(2)工业用地供应点规模呈现出"主环-斑点"式空间布局模式,高密度核心逐渐向主城区中心聚集。供应规模的热点区县在主城区的东西两侧变动,冷点区集中在渝东北角。(3)重庆市的中心城区及其西部和南部具有较大的工业用地供应规模,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奠定了较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地 供应规模 时空特征 重庆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