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3例机械通气新生儿院间转运的管理 被引量:8
1
作者 谢婉花 周伟 陈文琼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新生儿院间转运的管理策略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儿童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213例机械通气新生儿院间转运的常规管理方法,转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与并发症以及相应处理措施...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新生儿院间转运的管理策略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儿童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213例机械通气新生儿院间转运的常规管理方法,转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与并发症以及相应处理措施和结局。结果213例机械通气新生儿均安全转运到目的地医院,转运成功率为100.0%。转运前有11例患儿使用镇静剂,157例留置胃管。转运过程中需停车进行应急处理3例,其中1例患儿发生气管插管脱管,1例心跳骤停,1例气管导管阻塞,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转运后经过治疗痊愈195例(91.6%),放弃治疗11例(5.2%),死亡7例(3.3%)。结论机械通气新生儿病情危重,技术精湛的转运人员、充分的转运前准备和密切的转运中监测以及积极而正确的处理是保证机械通气新生儿院问转运成功的必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婴儿 新生 病人转送 新生儿护理
原文传递
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周伟 黄龙光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25-428,共4页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和危重病医学会于1992年正式提出来的,是指机体在遭受严重损伤(如感染、窒息、低氧血症、中毒、创伤、大手术等)后,体内炎...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和危重病医学会于1992年正式提出来的,是指机体在遭受严重损伤(如感染、窒息、低氧血症、中毒、创伤、大手术等)后,体内炎症反应系统与抗炎症系统平衡失调,过多的炎症介质参与疾病过程,引起以细胞自身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如不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INFLAMMATORY 新生儿 美国胸科医师协会 全身性炎症反应 危重病医学会 严重损伤 低氧血症
原文传递
血清脑钠肽及其与新生儿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梁红(综述) 周伟(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09年第6期603-605,共3页
利钠肽家族是一类结构相似但起源不同的肽类物质,主要具有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利尿、利钠、扩张血管的作用,脑钠肽是其组成成员之一,已成为成年人心血管疾病诊治的重要监测指标。近年来脑钠肽在新生儿疾病方面的研究表... 利钠肽家族是一类结构相似但起源不同的肽类物质,主要具有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利尿、利钠、扩张血管的作用,脑钠肽是其组成成员之一,已成为成年人心血管疾病诊治的重要监测指标。近年来脑钠肽在新生儿疾病方面的研究表明,脑钠肽是筛查动脉导管未闭的有效指标,并可作为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术后的必要监测治疗反应项目;在呼吸困难伴青紫患儿中脑钠肽水平的升高应高度怀疑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发生;脑钠肽也是反映心脏功能受损的重要指标,可减少心脏彩超的使用而成为迅速、即时的床边辅助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 先天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原文传递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监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卢伟能 周伟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76-278,共3页
近年来,由脑功能监护仪(Cerebral function monitor,CFM)记录得出的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在新生儿监护中的应用逐渐增多。该理论是以过滤压缩的脑电图为基础,通过相对简便的阅图分析,
关键词 振幅整合脑电图 新生儿监护 应用 监护仪 脑功能
原文传递
HIF-1αsiRNA重组腺病毒对缺氧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IF-1α和ET-1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陶莉 董兰 +2 位作者 何柳芳 陈克正 吕回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46-1048,共3页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siRNA重组腺病毒(Ad/siHIF-1α)对缺氧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PMVECs)HIF-1α及其下游基因ET-1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PMVECs);应用HEK293细胞大量扩增Ad/siHIF-1α。将RPMVECs分6组:A组(正常...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siRNA重组腺病毒(Ad/siHIF-1α)对缺氧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PMVECs)HIF-1α及其下游基因ET-1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PMVECs);应用HEK293细胞大量扩增Ad/siHIF-1α。将RPMVECs分6组:A组(正常对照:常氧下5%CO2、95%空气、37℃培养);B组(含100μmol/L COCl2培养基培养4h);C组(Ad/siHIF-1α感染24h后,加入COCl2培养4h);D组(Ad/siHIF-1α感染48h后,加入COCl2培养4h);E组(Ad/siHIF-1α感染72h后,加入COCl2继续培养4h);F组(单纯腺病毒感染72h后,加入COCl2培养4h)。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IF-1α和ET-1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IF-1α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ET-1蛋白表达。结果与B组比较,C、D及E组HIF-1αmRNA、HIF-1α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与B组比较,C、D及E组ET-1mRNA、ET-1蛋白也相应下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Ad/siHIF-1α能够有效沉默缺氧诱导的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HIF-1α基因,继而影响其下游ET-1基因的表达,为下一步在动物体内研究HIF-1α及其下游基因ET-1在新生儿肺出血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干扰RNA 缺氧诱导因子-1 内皮素-1 腺病毒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早期干预对减轻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喆 周伟 +2 位作者 卢伟能 荣箫 陈晓文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早期干预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和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广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52例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随机... 目的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早期干预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和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广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52例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常规对照组26例,即在对症支持处理的基础上使用脑蛋白水解物(脑活素)和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26例,在常规对照组的基础上尽早(生后24h内)应用鼠NGF治疗。另取同期无窒息正常足月新生儿10例作为正常对照。观察与比较两组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清MBP、S-100的变化并进行行为神经评分测定。结果治疗组重度HIE的发生率与常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08%vs38.46%,χ2=1.4444,P>0.05);两组间病死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85%vs7.69%,χ2=0.0000,P>0.05)。正常足月儿生后早期血清MBP为(1.68±0.85)μg/L,S-100为(1.291±0.66)μg/L。重度窒息复苏后新生儿血清MBP、S-100均显著升高。治疗组与常规对照组比较,在生后3d及生后7~8d时,血清MBP和S-100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生后7~8d和14~16d的行为神经评分<35分者所占百分比,治疗组(分别为40.00%和20.00%)与常规对照组(分别为70.83%和50.0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055,P<0.05;χ2=4.8640,P<0.05)。结论对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尽早使用NGF能显著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脑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新生儿
原文传递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矛盾和对策 被引量:8
7
作者 周伟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057-1061,共5页
感染性休克是新生儿危重症,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治疗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时,会遇到许多矛盾,如联合用药与配伍禁忌的矛盾,扩容治疗与心功能不全的矛盾,纠正酸中毒与医源性碱中毒的矛盾,液体复苏使用晶体液还是胶体液,如... 感染性休克是新生儿危重症,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治疗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时,会遇到许多矛盾,如联合用药与配伍禁忌的矛盾,扩容治疗与心功能不全的矛盾,纠正酸中毒与医源性碱中毒的矛盾,液体复苏使用晶体液还是胶体液,如何合理选用血管活性药物,液体复苏时是否输注葡萄糖等。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矛盾,才能有效纠正休克,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治疗 矛盾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谷氨酰胺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周伟 郑晓辉 +1 位作者 荣箫 黄龙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56-859,共4页
目的观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鼠肠道组织中Caspase-3和ki67的表达情况,探讨谷氨酰胺(Gln)对NEC新生鼠肠道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30只早产鼠(21d)及30只足月新生鼠分别分为早产模型组、早产Gln干预组、早产对照组、足月模型... 目的观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鼠肠道组织中Caspase-3和ki67的表达情况,探讨谷氨酰胺(Gln)对NEC新生鼠肠道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30只早产鼠(21d)及30只足月新生鼠分别分为早产模型组、早产Gln干预组、早产对照组、足月模型组、足月Gln干预组和足月对照组。代乳品人工喂养+缺氧+冷刺激建立NEC模型,Gln干预组采用代乳品+Gln人工喂养,同时予缺氧冷刺激;对照组置于(代)母鼠身旁喂养,不进行任何干预。第3天处死后取出大鼠肠道,HE染色后对其回肠进行病理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空肠、回肠及结肠Caspase-3和ki67的表达。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空肠、回肠及结肠病理评分、Caspase-3和ki67的表达均增加(Pa<0.01);与模型组比较,Gln干预组上述指标的改变得到显著改善(Pa<0.05);早产鼠模型组、Gln干预组及对照组空肠、回肠、结肠病理评分、Caspase-3和ki67的表达分别与对应的足月鼠模型组、Gln干预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细胞凋亡与增殖参与了NEC的病变过程,Gln对肠道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凋亡与增殖的平衡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谷氨酰胺 凋亡 增殖
原文传递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脑白质损伤新生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周伟 荣箫 +1 位作者 陶莉 卢伟能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488-492,共5页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是早产儿脑损伤的主要形式,常导致早产儿发生脑性瘫痪、认知以及视听障碍等严重后遗症,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缺血缺氧时,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受损,晚期少突胶质细胞前体对缺血缺氧具有易感性,
关键词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脑白质损伤 神经保护作用 新生大鼠 少突胶质细胞前体 缺血缺氧 严重后遗症 早产儿
原文传递
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 被引量:11
10
作者 梁红 周伟 +3 位作者 魏谋 卢伟能 张喆 陈晓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96-598,共3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特征,观察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确诊病例10例,临床诊断11例。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剂... 目的分析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特征,观察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确诊病例10例,临床诊断11例。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剂量由0.1mg.kg-1.d-1开始,后每天或隔天加0.1mg.kg-1,每周复查1,3-β-D葡聚糖,结合临床继续增加至1~3mg.kg-1.d-1。同时每周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结果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是低胎龄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胃肠外营养、气管插管及长期应用抗生素。临床特征非特异性,各种体液培养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血1,3-β-D葡聚糖检测均>1500pg.L-1。本组治愈17例,有效2例,放弃、死亡各1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NICU中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日益增高,应重视其发病高危因素,血1,3-β-D葡聚糖监测非常必要,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高危因素 两性霉素B脂质体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早产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三种常用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郑晓辉 周伟 +1 位作者 荣箫 黄龙光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08-412,共5页
目的用人工喂养+缺氧+冷刺激、缺氧-复氧及腹腔注射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s,LPs)等国内外常用方法建立早产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模型,并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A组早产大鼠(n=10)采用代乳... 目的用人工喂养+缺氧+冷刺激、缺氧-复氧及腹腔注射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s,LPs)等国内外常用方法建立早产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模型,并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A组早产大鼠(n=10)采用代乳品人工喂养,并给予100%氮气缺氧90s,4℃冷刺激10min,每天2次,连续2d;B组早产大鼠(n=10)给予100%氮气5min,100%氧气5min,每天2次、连续3d;C组早产大鼠(n=10)给予腹腔注射LPS5mg/kg;D、E、F组为相应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肠道、肝、肺及肾组织病理改变,并对肠组织损伤情况进行病理评分,评分≥2分确定为NEC。结果A、B、C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减少,腹胀腹泻,肠道扩张充血。A至F组的肠组织损伤病理评分结果分别为(3.13±0.64)分、(1.40±0.52)分、(2.00±0.42)分、(0.30±0.48)分、(0.30±0.48)分和(0.40±0.52)分,模型组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内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A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的NEC发生率分别为6/8、20%(5/10)和4/8,对照组的NEC发生率均为0。C组的肝脏、肾脏和肺脏损伤较A、B组严重,而对照组各重要脏器均未见异常。结论与缺氧复氧和腹腔注射LPS等单因素的建模方法相比,综合运用人工喂养+缺氧+冷刺激更接近新生儿NEC的病因,且其发生率高,重复性好,特异性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NEC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疾病模型 动物 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母乳糖巨肽水平检测及其与多种初生婴儿配方奶粉的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瞿柳红 黄龙光 +2 位作者 陶莉 吴圣楣 周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人母乳糖巨肽(GMP)的水平,为优化初生婴儿配方奶粉的营养成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身体健康、无特殊饮食习惯、生活安定、奶量充足,年龄25—39岁,第1胎足月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30例。分为初乳组和成熟乳组,每组15例,每例... 目的探讨人母乳糖巨肽(GMP)的水平,为优化初生婴儿配方奶粉的营养成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身体健康、无特殊饮食习惯、生活安定、奶量充足,年龄25—39岁,第1胎足月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30例。分为初乳组和成熟乳组,每组15例,每例采集5mL母乳(前段乳汁)。初乳组采集的时间为产后第2天,成熟乳组采集的时间为产后第42天。采用凝乳酶对母乳进行水解,再采用唾液酸测试盒检测上清液中唾液酸水平(比色法),并以此代表GMP的相对水平。另外,选取6种市售品牌配方奶粉作为奶粉组,各自配制成液态标准奶,用同样方法检测其唾液酸水平。采用方差分析法比较各组唾液酸水平。结果GMP最佳酶解条件:酶液质量浓度0.25g/L,酶解时间120min。初乳组唾液酸质量浓度为(3486.98±406.70)mg/L,成熟乳组唾液酸质量浓度为(2687.95±375.85)mg/L,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者高于后者,且各组内个体间差异小(CV_初乳=0.12,CV_成熟乳=0.14)。配方奶粉组唾液酸质量浓度为(1196.93±608.40)mg/L,低于初乳和成熟乳中的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各种品牌配方奶粉的平均唾液酸水平差异较大(CV=0.63)。结论人初乳中GMP的水平较成熟乳高;不同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GMP水平多寡不均,测得值与人乳比较也存在较大差异。但由于人乳和牛乳GMP分子质量及所含氨基酸残基数量不同,因而达到同样的GMP生理功效所需人乳或牛乳GMP水平可能不同。为优化初生婴儿配方奶粉的营养成分,使之更接近人乳,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相对于人乳的最佳配方奶粉GM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巨肽 唾液酸 母乳 配方奶粉
原文传递
Toll样受体-2在早产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表达及谷氨酰胺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薇 郑晓辉 +2 位作者 周伟 荣箫 黄龙光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294-299,共6页
目的 探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早产大鼠肠道组织中Toll样受体-2(Toll—likereceptor-2,TLR-2)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及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其表达的影响及对NEC肠道损伤... 目的 探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早产大鼠肠道组织中Toll样受体-2(Toll—likereceptor-2,TLR-2)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及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其表达的影响及对NEC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早产新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Gln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模型组和Gln干预组早产新生大鼠采用代乳品人工喂养+缺氧冷刺激建立NEC模型,Gin干预组同时在配方乳中加入Gin0.3g/kg;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干预。所有早产大鼠生后第3天处死后取肠道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对回肠进行病理评分,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空肠、回肠和结肠caspase-3、TLR-2蛋白的表达,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空肠、回肠及结肠TLR-2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Gln干预组和对照组回肠损伤病理评分分别为(3.10±0.99)分、(2.40±0.69)分及(0.30±0.48)分;回肠组织TLR-2蛋白的表达分别为2.53±0.94、2.15±0.82及1.57±0.62;caspase-3蛋白的表达分别为2.83土0.45、2.70±0.04及0.91±0.29;模型组TLR-2tuRNA的含量为Gin干预组的1.46倍,为对照组的2.10倍。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肠道损伤病理评分、caspase-3蛋白、TLR-2蛋白和TLR-2mRNA的表达均增加(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Gln干预组的肠道损伤病理评分、caspase-3蛋白、TLR-2蛋白和TLR-2mRNA的表达均有下降(P〈0.05)。TLR-2mRNA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71,P〈0.01),与肠组织损伤病理评分也呈正相关(r=0.69,P〈0.01);caspase-3与肠组织损伤病理评分呈正相关(r=0.81,P〈0.01)。结论TLR-2可能参与了NEC的发病。降低TLR-2的表达,抑制肠黏膜细胞的凋亡,可能是Gln保护NEC早产大鼠肠道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谷氨酰胺 TOLL样受体2 细胞凋亡 早产 大鼠
原文传递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预防和治疗的通气策略
14
作者 卢伟能(综述) 周伟(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09年第6期612-615,共4页
通气策略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恰当的通气策略,如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适宜的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最小的吸气峰压,快速的频率,早期治疗性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以及尽快拔管均可以减少机械通气导致的... 通气策略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恰当的通气策略,如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适宜的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最小的吸气峰压,快速的频率,早期治疗性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以及尽快拔管均可以减少机械通气导致的肺损伤,从而有可能减少BPD的发生。目前,高频通气模式尚不主张首选应用在BPD的治疗和预防上;而容量目标通气模式以及一氧化氮的吸人在临床上有着比较好的发展前景;液体通气仍在试验阶段,需要更多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通气策略
原文传递
专家频道
15
作者 周伟 张喆 《母婴世界》 2010年第1期50-52,共3页
养护我家宝宝现在1岁。哄她睡觉时如果关了灯,她有时就会哭闹着不肯睡,直到再次打开灯,她才慢慢入睡。开灯睡觉,对身体发育有影响吗?
关键词 鼻出血 生长发育 不良习惯 食欲不振 睡觉 睡眠障碍 小儿 婴幼儿 入睡 鼻炎
原文传递
健康QA
16
作者 周伟 张喆 《母婴世界》 2009年第11期54-55,共2页
Q我家宝贝睡觉时喜欢出汗,从小就是这样,后脑勺那里总出汗,有时候枕巾都汗透。朋友说那可能是缺钙,可是去医院查过并不缺钙。不知道什么原因,请问专家这是正常的还是有可能有别的疾病?(宝妈)
关键词 复合维生素 微生态制剂 生理性 出汗 开瑞坦 顺尔宁 鹅口疮 睡眠 非那根 多汗
原文传递
嘘嘘乐专家频道
17
作者 周伟 张喆 《母婴世界》 2009年第12期30-32,共3页
养护Q前天上午到医院去给孩子体格检查,发现孩子左侧乳房的位置里面长了一个硬块。医生说,可能是性早熟!请问1岁多的孩子会发生性早熟吗?
关键词 婴幼儿 性早熟 尿路感染 腹泻 流涎 频繁眨眼 外源性激素 发育 医生 乳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