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中心66例儿童IgA肾病肾脏病理Lee氏分级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小庆 龚望球 +3 位作者 张静 高霞 邓会英 杨华彬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16期2295-2298,共4页
目的旨在探讨儿童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肾脏病理Lee氏分级与其临床特征的可能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肾内科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6例IgAN患儿的临床及肾脏病理Lee氏分级数据。统计学方法采用单... 目的旨在探讨儿童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肾脏病理Lee氏分级与其临床特征的可能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肾内科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6例IgAN患儿的临床及肾脏病理Lee氏分级数据。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的66例IgAN患儿中,男44例(66.7%),女22例(33.3%),男女比例2∶1,年龄(7.7±2.6)岁。66例IgAN患儿临床表现以血尿合并蛋白尿为主(49例),其次为孤立性血尿(16例),孤立性蛋白尿(1例);10例(15.2%)IgAN患儿有肾脏病家族史。肾脏病理以Lee氏Ⅲ级最常见,共39例(59.1%),其次为Ⅱ级17例(25.7%),Ⅳ级5例(7.6%),Ⅰ级3例(4.5%),Ⅴ级2例(3.0%)。不同Lee氏分级的患儿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尿蛋白比尿肌酐、血清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GF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Lee氏分级与患儿的24 h-UP、尿蛋白比尿肌酐、血肌酐、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值间呈正相关(均P<0.05),与GFR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尿合并蛋白尿是本次研究儿童IgAN最普遍的临床特征,Lee氏分级以Ⅲ级为主,患儿蛋白尿水平、肾功能指标与Lee氏分级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儿童 肾脏病理 Lee氏分级 临床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孙智才 杨华彬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3期350-353,共4页
免疫抑制剂是治疗重症紫癜性肾炎(HSPN)的主要药物,糖皮质激素作为基础用药,对急性期HSPN效果明显,大剂量冲击治疗时疗效更佳。环磷酰胺疗效较肯定,其他免疫抑制剂包括硫唑嘌呤、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咪唑立宾、来氟米特,在治疗肾病... 免疫抑制剂是治疗重症紫癜性肾炎(HSPN)的主要药物,糖皮质激素作为基础用药,对急性期HSPN效果明显,大剂量冲击治疗时疗效更佳。环磷酰胺疗效较肯定,其他免疫抑制剂包括硫唑嘌呤、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咪唑立宾、来氟米特,在治疗肾病水平蛋白尿、激素抵抗以及其他重型HSPN有一定疗效。雷公藤多苷有减少蛋白尿和降低激素用量的作用。目前,HSPN尚缺乏公认的特效治疗方法,新型免疫抑制剂为治疗HSPN提供了更多选择,但尚需更多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免疫抑制剂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移植后追赶性生长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廖欣 李颖杰 +7 位作者 谭锦兰 张妙 钟发展 王长希 邱江 傅茜 刘龙山 高岩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55-761,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肾移植后身高追赶性生长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由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提供并已接受肾移植手术的15例儿童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移植后第1年身高标准差积分增值(?HtSDS)是否≥0.5... 目的探讨儿童肾移植后身高追赶性生长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由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提供并已接受肾移植手术的15例儿童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移植后第1年身高标准差积分增值(?HtSDS)是否≥0.5分为追赶组(n=8)和无追赶组(n=7),根据末次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是否≥-2分为达标组(n=6)和非达标组(n=9)。比较各组身高追赶性生长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15例患儿移植后第1年中位?HtSDS为0.8,身高呈追赶性生长。追赶组与无追赶组间HtS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前基线HtSDS与随访终点HtSDS呈正相关(r=0.622,P<0.05),与第1年?HtSDS呈负相关(r=-0.705,P<0.05)。移植年龄和单位体重平均糖皮质激素(GC)剂量是肾移植后追赶性生长的危险因素(分别OR=1.23、1.74,均P<0.05),基线HtSDS和降压药的使用是追赶性生长的独立保护因素(分别OR=0.08、0.18,均P<0.05);基线HtSDS和肾移植后第1年?HtSDS均为终点HtSDS的影响因素(分别β=0.984、1.271,均P<0.05)。结论拟行肾移植的患儿应尽早接受移植手术并尽可能改善移植前的生长落后;术后综合优化多项治疗措施如GC及降压药等的使用,有利于肾移植儿童受者达到最终的理想身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身高 追赶性生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净化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难治性水肿的护理 被引量:9
4
作者 廖育儒 邓慧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03-1304,共2页
目的通过总结儿童肾病综合征难治性水肿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为儿童血液净化治疗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分析32例肾病综合征难治性水肿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操作和专科护理经验。结果经过专科护理,血液净化治疗均可以顺利进行,无明显... 目的通过总结儿童肾病综合征难治性水肿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为儿童血液净化治疗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分析32例肾病综合征难治性水肿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操作和专科护理经验。结果经过专科护理,血液净化治疗均可以顺利进行,无明显的并发症。结论细致和专业的护理是儿童肾病综合征难治性水肿采取血液净化治疗成功的关键,对患儿及家长做好宣教工作,使其配合治疗,是儿童血液净化不应忽视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肾病综合征 水肿 护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基因变异及临床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蔡晓懿 邓会英 +3 位作者 陈椰 张佳仪 李颖杰 高霞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40-743,共4页
目的分析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的基因变异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6月诊断并行全外显子检测(WES)的58例SRN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比较有或无基因变异患儿之间临床指标、肾脏病理类型、免疫抑制剂治疗缓解率及肾脏... 目的分析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的基因变异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6月诊断并行全外显子检测(WES)的58例SRN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比较有或无基因变异患儿之间临床指标、肾脏病理类型、免疫抑制剂治疗缓解率及肾脏存活时间。结果58例SRNS患儿中,男35例,女23例,发病年龄1个月~12岁。31例检测出基因变异,以WT1、NPHS1为主。31例有基因变异患儿发病初期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比例较27例无基因变异患儿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基因变异患儿经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为73.08%,显著高于有基因变异患儿(4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基因变异患儿的肾脏生存时间为(39.40±6.95)月,无基因变异患儿为(58.90±4.87)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8,P<0.01)。结论SRNS患儿行基因检测对于病因诊断、治疗用药、判断预后、肾移植后的复发预测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 基因检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滤过救治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 被引量:1
6
作者 钟桴 高岩 +5 位作者 邓颖敏 李颖杰 陶建平 杨镒宇 钟发展 朱丽萍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0-181,共2页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滤过对儿童急性肾衰竭(ARF)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42例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的ARF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RF患儿的原发病以严重感染及肾小球疾病多见。血液滤过后血BUN、Scr及...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滤过对儿童急性肾衰竭(ARF)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42例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的ARF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RF患儿的原发病以严重感染及肾小球疾病多见。血液滤过后血BUN、Scr及血清Na^+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全部纠正。CVVH超滤量较大,出现低血压、失衡综合征及出血等并发症少。结论CVVH是治疗儿童ARF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 急性肾衰竭(ARF)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不典型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谭梅 邓会英 +4 位作者 杨华彬 陈椰 李颖杰 钟桴 邓慧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21期3250-3253,共4页
目的提高对儿童不典型感染后肾小球肾炎(PIGN)临床和病理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6月本院21例儿童不典型PIGN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21例均急性起病。肉眼血尿17例,其中9例病程4周后仍然持续或反复肉眼血尿。16例肾病水... 目的提高对儿童不典型感染后肾小球肾炎(PIGN)临床和病理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6月本院21例儿童不典型PIGN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21例均急性起病。肉眼血尿17例,其中9例病程4周后仍然持续或反复肉眼血尿。16例肾病水平蛋白尿,其中9例达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肾活检病理系膜增生为主肾小球肾炎8例、毛细血管内增生肾小球肾炎13例。免疫荧光系膜区和毛细血管襻C3和IgG共沉积8例,以C3沉积为主或仅C3沉积13例。12例患儿采用了泼尼松和/或环磷酰胺或吗替麦考酚酯治疗。6个月~3年的追踪观察,全部患儿肾功能正常,11例患儿镜下血尿,2例感染后有微量蛋白尿,感染控制后正常。结论不典型PIGN临床可表现为持续肾病水平蛋白尿甚至肾病综合征表现,病理免疫荧光可C3沉积为主,给予包括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在内的相应治疗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儿童 肾病综合征 蛋白尿 补体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颈内静脉血液透析临时导管原位换管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8
作者 吴立英 林小庆 《广州医药》 2024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 通过对原位换管与首次置管比较,验证采用原位换管方式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儿童肾内科先后采用了首次置管与原位换管的病例20例。将原位换管作为原位换管组,首次置管作为首次置管组,比较两组操作成功有效率、导管留置天数、最大血流... 目的 通过对原位换管与首次置管比较,验证采用原位换管方式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儿童肾内科先后采用了首次置管与原位换管的病例20例。将原位换管作为原位换管组,首次置管作为首次置管组,比较两组操作成功有效率、导管留置天数、最大血流速/体质量[mL/(min·kg)]、操作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两组均一次性穿刺成功,两组在管道留置天数和血流速/体质量[mL/(min·kg)]及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位换管与首次置管的效果相同,原位换管操作简单、对患者的损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路 血液净化 首次置管 原位换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肾小管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林金爱 高岩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72-1175,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肾小管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干预组及正常组,每组12只。模型组及干预组予庆大霉素100 mg/(kg.d)腹腔注射7 d建立肾小管损伤模型,干预组用BMSCs尾静脉移植,模型组用等量生理...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肾小管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干预组及正常组,每组12只。模型组及干预组予庆大霉素100 mg/(kg.d)腹腔注射7 d建立肾小管损伤模型,干预组用BMSCs尾静脉移植,模型组用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正常组均予生理盐水处理。HE染色评价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PCNA标记指数),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干预组大鼠病理评分、SCr、BUN、细胞凋亡及MD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干预组大鼠PCNA标记指数高于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 BMSCs对肾小管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及增加细胞增殖使受损肾小管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肾小管损伤 庆大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人肾存活患儿生长发育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欣 谭锦兰 +6 位作者 张妙 钟发展 王长希 邱江 傅茜 刘龙山 李颖杰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2-186,共5页
目的 探讨儿童肾移植后生长发育的临床特征及影响移植后追赶性生长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由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进行肾移植手术的受者术后随访的病历资料,生长发育指标:身高生长速率(ΔHt... 目的 探讨儿童肾移植后生长发育的临床特征及影响移植后追赶性生长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由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进行肾移植手术的受者术后随访的病历资料,生长发育指标:身高生长速率(ΔHtSDS)、末次身高标准差(HtSDS),生存指标:血肌酐、血清白蛋白、Hb、血钙、血磷、尿蛋白/肌酐、尿RBC计数、血压,并发症,用药情况(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降压药和骨化三醇等).结果 接受移植术受者18例,中位随访时间17.5(11,24.5)月,肾移植后第1年ΔHtSDS为0.8(0.1,1.2),追赶率为61%,第2年 ΔHtSDS为-0.1(-0.3,0.4),末次随访HtSDS为-1.94±0.99,达标率50%.HtSDS移植前与末次随访呈正相关(r=0.64,P=0.005),与随访12个月时的ΔHtSDS呈负相关(r=-0.61,P=0.008).随访期人肾存活率均100%,8例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重症感染、4例抗体介导性排异反应、1例原发肾病复发.糖皮质激素(GC)累积量(143.6±86.6)mg·kg-1,每天剂量为(0.30±0.15)mg·kg-1,使用降压药10例,骨化三醇9例.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HtSDS、移植年龄和血压是肾移植后身高追赶性生长的危险因素,降压药的使用是身高追赶性生长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肾移植受者术后随访终点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身高2个标准差,移植前较低的HtSDS、较小的移植年龄及正常低限的平均动脉压是儿童肾移植后提高ΔHtSDS的有利因素,降压药的使用是肾移植后身高追赶性生长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肾移植 追赶性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治疗婴幼儿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廖欣 高岩 +3 位作者 李颖杰 杨华彬 钟发展 邓会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435-3439,共5页
目的:分析评估他克莫司对婴幼儿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的疗效、副作用及复发情况。方法: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他克莫司治疗22例婴幼儿SRNS患儿(治疗组),随访1年,回顾该些病例临床资料,并对照23例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 目的:分析评估他克莫司对婴幼儿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的疗效、副作用及复发情况。方法: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他克莫司治疗22例婴幼儿SRNS患儿(治疗组),随访1年,回顾该些病例临床资料,并对照23例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婴幼儿SRNS的患儿(对照组),分析两组病例各时间点的尿蛋白、肾功能、血糖、淋巴细胞计数、感染人次及蛋白尿复发率。结果:所有SRNS患儿均行肾脏病理活检,病理类型以微小病变型(MCD)为主。随访至6个月时,治疗组尿蛋白完全缓解率达63.64%,总缓解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67.88 mg/(kg·d),较治疗前的657.5 mg/(kg·d)显著降低,而且明显低于对照组6个月的305.55 mg/(kg·d),P<0.01。治疗1年后,治疗组患儿的各项淋巴细胞计数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CD4^+795.16 vs.1697.45个/u L、CD8^+496.85 vs.1265.63个/u L、CD19^+358.23 vs.779.34个/u L)。观察期内,治疗组的感染人次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的尿蛋白复发率及复发人次差异均无显著性。至随访结束,尚无出现肾功能不全及血糖升高病例。结论:他克莫司治疗婴幼儿SRNS患儿仍有一定临床疗效及自身优势(感染率较低,用药较安全),但并不能由此而减低该类患儿病情的复发率,而且远期预后仍尚不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婴幼儿 激素耐药型 肾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肾病1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乔焕 高岩 欧志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F0003-F0003,共1页
患儿,女,1l岁,因发现蛋白尿4个月,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予足量激素治疗3个月无效后于2011年4月20日入住我院。患者无兄弟姐妹,父亲5年前死于尿毒症,母亲离家无法联系,家族其他成员无肾脏病史。
关键词 脂蛋白肾病 肾病综合征 激素治疗 医院诊断 蛋白尿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1型高草酸尿症临床及AGXT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佳仪 蔡晓懿 +3 位作者 陈椰 邓会英 许自川 李颖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1-195,共5页
目的 探讨儿童原发性1型高草酸尿症(PH1)的临床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5例确诊PH1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儿,男3例、女2例,发病年龄2个月~4岁;均有顽固性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低钙血症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年长患儿有多... 目的 探讨儿童原发性1型高草酸尿症(PH1)的临床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5例确诊PH1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儿,男3例、女2例,发病年龄2个月~4岁;均有顽固性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低钙血症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年长患儿有多发性肾结石的特异性表现.基因检测显示,5例患儿均有AGXT基因不同位点的变异,共发现6个突变位点,3例患儿有6号外显子c.679_680 del缺失突变,其中2号外显子c.190 A>T突变为首次报道.结论 PH1患儿临床表现多样,基因检测有助于早诊断、早干预,可延缓终末肾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1型高草酸尿症 AGXT基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邓会英 高岩 +3 位作者 林莉菁 廖欣 钟发展 杨华彬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10期878-880,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单症状原发性夜间遗尿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新方法。方法:对106例单症状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患儿在干床训练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3组:弥凝组,中药组,治疗组(弥凝+中药),治疗8周,治疗结束时和结束后追踪3个月观察其疗效和复发率... 目的:探讨儿童单症状原发性夜间遗尿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新方法。方法:对106例单症状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患儿在干床训练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3组:弥凝组,中药组,治疗组(弥凝+中药),治疗8周,治疗结束时和结束后追踪3个月观察其疗效和复发率。结果:疗程结束时和追踪观察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高于弥凝组和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程结束后追踪3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弥凝组和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组治疗单症状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明显提高了总有效率,降低了复发率,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追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遗尿 干床训练 弥凝 中药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儿童家居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伟平 朱丽萍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期170-171,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儿童家居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3年2月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42例家居腹膜透析患儿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在未进行健康教育前,患儿的依从性普遍较低。进行健康教育后,患儿的各项依从...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儿童家居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3年2月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42例家居腹膜透析患儿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在未进行健康教育前,患儿的依从性普遍较低。进行健康教育后,患儿的各项依从性普遍提高,和教育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明显影响儿童家居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并发症减少、原发病复发率减少、儿童及家属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腹膜透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特发性炎症性肌病1例
16
作者 陈椰 蔡晓懿 《亚洲儿科病例研究》 2022年第4期23-27,共5页
目的:提高对儿童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患儿的临床特点、病理改变及诊疗经过。结果:患儿,女,9岁,以横纹肌溶解起病,临床表现为双下肢肌痛、肌无力,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明显升高;肌电图提示为肌源性损... 目的:提高对儿童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患儿的临床特点、病理改变及诊疗经过。结果:患儿,女,9岁,以横纹肌溶解起病,临床表现为双下肢肌痛、肌无力,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明显升高;肌电图提示为肌源性损害;肌活检病理表现为肌纤维局灶溶解坏死,未见明显炎细胞浸润;基因检测未发现致病基因。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康复。结论:儿童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呈不典型肌炎病理改变,需与遗传性肌病鉴别,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及IVIG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细胞浸润 血清肌酸激酶 横纹肌溶解 溶解坏死 肌无力 免疫介导 肌炎 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儿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17
作者 张伟平 卢海平 +1 位作者 邓慧 谭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7期3099-3100,共2页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儿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肾功能衰竭并行腹膜透析的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比两...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儿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肾功能衰竭并行腹膜透析的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WHOQOL-BREF)、焦虑(HAMA)与抑郁(HAMD)评分以及营养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WHOQOL-BREF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社会关系、生理、心理及环境四个维度的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HAMA、HAMD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钾(K)和钙(Ca)营养生化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缓解其心理压力,改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腹膜透析 以家庭为中心 生活质量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紫癜性肾炎肾组织Th1/Th2比值与肾脏微血管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7
18
作者 黄丹琳 许自川 +4 位作者 党西强 曾雪琪 何小解 易著文 何庆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肾组织Th1/Th2比值与肾脏微血管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32名HSPN患儿为病例组,根据肾脏病理结果分为4个亚组:HSPNⅡ级(n=8),Ⅲa级(n=7),Ⅲb级(n=10)及Ⅵ/Ⅴ级(n=7)。5例因肾外伤切除肾组织患者为对照组。免...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肾组织Th1/Th2比值与肾脏微血管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32名HSPN患儿为病例组,根据肾脏病理结果分为4个亚组:HSPNⅡ级(n=8),Ⅲa级(n=7),Ⅲb级(n=10)及Ⅵ/Ⅴ级(n=7)。5例因肾外伤切除肾组织患者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INFγ(标记Th1细胞)、IL-4(标记Th2细胞)及CD34(标记微血管)的表达,并进行微血管评分,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肾脏INFγ、IL-4表达与肾脏病理分级、肾脏微血管评分和MVD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肾组织INFγ表达降低,IL-4表达升高,Th1/Th2比值随着HSPN病理损伤的加重而减小,各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HSPNⅡ级和Ⅲa级组MVD显著增加,但Ⅳ/Ⅴ级组MVD显著减少(P<0.05)。与对照组和HSPNⅡ级组比较,HSPNⅢa级、Ⅲb级以及Ⅳ/Ⅴ级组肾脏微血管评分明显增加,且随病理分级的增加,肾脏微血管评分逐渐增加,各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组织Th1/Th2比值与微血管密度变化呈负相关(r=-0.921,P<0.01)。结论 Th1/Th2比值降低可能参与了HSPN肾脏微血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Th1/Th2比值 微血管损伤 儿童
原文传递
环磷酰胺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孙智才 杨华彬 曾海丽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4期95-99,共5页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环磷酰胺(CTX)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ACP Journal Club、PubMed、OVID、EBSCO、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会议资...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环磷酰胺(CTX)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ACP Journal Club、PubMed、OVID、EBSCO、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会议资料和学位论文,尽可能获取所有CTX治疗儿童HSPN的文献。制定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依据Cochrane手册5.1.0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文献423篇,英文176篇,中文247篇。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分析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8篇。8篇RCT文献均未对随机分组方法作详细描述,均未采用分配隐藏,未采用盲法,未提及退出和失访,亦未提及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和其他偏倚,但都采用了公认的诊断方法,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1)CTX/激素(GC)联合组临床缓解率显著高于单用GC组:RR值为1.58(95%CI:1.36,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CTX/GC联合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和血清白蛋白量均优于单用GC组,MD值分别为:-2.04(95%CI:-2.92,-1.71)和7.61(95%CI:4.69,1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不良反应发生率:CTX/GC联合组的激素不良反应低于单用GC组,但急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儿的呼吸道感染、白细胞减少、出血性膀胱炎、肝功能损害和脱发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C联合CTX治疗儿童HSPN比单用GC治疗临床缓解率高,降低蛋白尿和升高血清白蛋白效果更明显,对重症HSPN患儿疗效优于单用GC治疗。除急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激素高外,呼吸道感染、白细胞减少、出血性膀胱炎、肝功能损害和脱发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但确切疗效仍需要大量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儿童 META分析 紫癜性肾炎
原文传递
儿童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的解读 被引量:14
20
作者 曾海丽 杨华彬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4-336,共3页
近年来,国际危重症医学和。肾脏病学等多个学科的专家趋向于以急性肾损伤取代急性肾衰竭,对急性肾损伤的定义、诊断标准、分期、治疗和预后等有了新的观点,诊断标准不断更新,以期达到共识。临床上积极寻找更适宜的诊断时间窗和临床... 近年来,国际危重症医学和。肾脏病学等多个学科的专家趋向于以急性肾损伤取代急性肾衰竭,对急性肾损伤的定义、诊断标准、分期、治疗和预后等有了新的观点,诊断标准不断更新,以期达到共识。临床上积极寻找更适宜的诊断时间窗和临床观察指标,制订更科学合理的诊断和分期标准,便于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以降低其病死率。现就近年相关文献对儿童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的演变脉络及临床应用作一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诊断标准 儿童 解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