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潘妥拉唑钠注射液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朝和 李康 王念林 《海峡药学》 2018年第2期184-185,共2页
目的研究潘妥拉唑钠注射液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疗效。方法于2015.9月~2017.10月间收治的94例消化道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划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47例,观察组提供潘妥拉唑钠注射液治疗,常规组提供... 目的研究潘妥拉唑钠注射液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疗效。方法于2015.9月~2017.10月间收治的94例消化道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划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47例,观察组提供潘妥拉唑钠注射液治疗,常规组提供奥美拉唑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用药后显效率及两组用药前后空腹胃液p H值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32例(68.09%),优于常规组21例(44.68%),(χ2=11.142,P=0.001)。用药前,两组患者空腹胃液p H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479,P=0.633);用药后观察组患者胃液p H值优于常规组,(t=12.527,P=0.000)。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潘妥拉唑钠药物治疗,相较于奥美拉唑药物疗效较好,且用药后可提高胃内p H值,止血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妥拉唑钠注射液 消化道出血 治疗效果 消化性溃疡 胃液p 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翁汤、理中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康 刘旭明 王强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30-431,共2页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合理中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中药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同时予白头翁汤、理中汤灌肠治疗,地塞米松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同时给予地塞米松灌肠治疗。结果经过8周的治...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合理中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中药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同时予白头翁汤、理中汤灌肠治疗,地塞米松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同时给予地塞米松灌肠治疗。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中药组有效率90%,地塞米松组80%,经ridit分析,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头翁汤合理中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溃疡性结肠炎 灌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根除Hp感染效果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康 朱观宇 +1 位作者 张晖 黄卫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A01期44-45,共2页
目的 研究由埃索美拉唑联合莫西沙星、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组成的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 的疗效.方法 将92例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前5 d应用埃索美拉唑20 mg加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后5天使用埃索美拉唑20 mg加... 目的 研究由埃索美拉唑联合莫西沙星、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组成的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 的疗效.方法 将92例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前5 d应用埃索美拉唑20 mg加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后5天使用埃索美拉唑20 mg加克拉霉素500 mg,2次/d;莫西沙星400 mg qd.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 mg加阿莫西林1 000 mg加克拉霉素500 mg,2次/d共7d.4周后复查内镜和呼气试验.结果 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3.6%,对照组8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含莫西沙星的序贯疗法Hp根除率高,副反应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序贯疗法 幽门螺杆菌 根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内镜方法对右半结肠平坦型息肉检出情况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晖 杨燕君 +2 位作者 李康 梁锐彬 凌明强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6期794-798,共5页
目的记录白光内镜、色素内镜、窄带成像内镜对右半结肠平坦型息肉的检出情况,分析三种检查方法检出率的差异,为内镜检查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记录白光内镜、色素内镜、窄带成像内镜对右半结肠平坦型息肉的检出情况,分析三种检查方法检出率的差异,为内镜检查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所有内镜操作由同一医生进行。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各组右半结肠平坦型息肉检出情况。结果白光内镜组、色素内镜组、NBI组共发现息肉1255个,其中平坦型息肉634个。三组的平坦息肉检出数占息肉总检出数的比例分别为32.16%、47.23%、3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别是色素内镜组对<5mm平坦息肉的比例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色素内镜组的个体息肉检出率、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率、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率、平坦型息肉管状腺瘤检出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息肉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息内检出率呈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三组平均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色素内镜组用时最长、费用最高。结论三种检查方法中,色素内镜对右半结肠平坦型息肉,特别是<5 mm平坦息肉和管状腺瘤的发现率最高,但操作费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内镜 色素内镜 窄带成像内镜 右半结肠 平坦型息肉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临床应用1646例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旭明 李康 +2 位作者 刘妥英 邬佩芳 江润秋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2年第2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相对于常规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的安全性、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将我院需要同时进行胃镜和结肠镜检查者2282例按患者意愿分为2组:A组无痛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1646例,使用丙泊酚麻醉,B组常规胃镜结肠镜联...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相对于常规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的安全性、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将我院需要同时进行胃镜和结肠镜检查者2282例按患者意愿分为2组:A组无痛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1646例,使用丙泊酚麻醉,B组常规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636例,全程监测生命体征,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检查时间,并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 A组与B组在诊断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检查所需时间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患者对检查的主观满意度好,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法技术安全、有效、实用,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的内镜诊疗体会──附69例报告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旭明 刘泽权 +3 位作者 林炎 陈淑銮 肖凤珊 刘妥英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81-482,共2页
目的 :总结内镜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6 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明确病因诊断后同时 (或择期 )行内镜治疗。结果 :6 9例行ERCP ,6 ... 目的 :总结内镜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6 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明确病因诊断后同时 (或择期 )行内镜治疗。结果 :6 9例行ERCP ,6 7例成功 ,成功率 97%。分别诊断为胆总管结石 2 6例 ,乳头炎性狭窄 2 3例 (其中华支睾吸虫病性乳头炎性狭窄 18例 )、胆总管癌 6例、壶腹癌 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 2例、肝总管癌 2例、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 2例、胆总管中段外科手术后狭窄 1例、硬化性胆管炎 1例。失败的 2例为十二指肠乳头癌。胆总管结石 2 6例 ,2 5例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ndo scopicsphincterotomy ,EST)取石一次成功 ,1例需 2次取石 ,亦成功 ;乳头炎性狭窄 2 3例 (其中华支睾吸虫病所致者 18例 ) ,13例行EST后放置鼻胆管 ,10例直接放置鼻胆管 ,由华支睾吸虫病所致者加服吡喹酮驱虫 ;2例胆总管癌、 2例壶腹周围癌及 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放置胆道支架治疗后黄疸减退 ;胆总管癌 4例、壶腹周围癌 2例、十二指肠乳头癌 3例、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 2例及胆总管中段手术后狭窄 1例行外科胆道吻合术 ;硬化性胆管炎 1例口服激素治疗。肝总管癌 2例因丧失手术机会 ,行支持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 12 % ,其中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内镜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尿素酶试验法与碳13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凌明强 邱玉梅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9期1419-1420,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尿素酶试验法(RUT)与碳13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RUT及13C-UBT检测,以Hp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RUT与13C... 目的探讨快速尿素酶试验法(RUT)与碳13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RUT及13C-UBT检测,以Hp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RUT与13C-UBT检测Hp感染的一致性。结果经胃Hp培养结果可知,200例疑似Hp感染患者中,183例诊断为阳性,占比91.50%,17例诊断为阴性,占比8.50%。RUT检测Hp感染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95.50%、97.81%、70.59%、97.28%、75.00%),与13C-UBT检测Hp感染(94.50%、96.17%、76.47%、97.78%、6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UT检测结果与胃Hp培养结果具有理想一致性(Kappa=0.703),13C-UBT检测结果与胃Hp培养结果具有理想一致性(Kappa=0.673)。结论RUT与13C-UBT在Hp感染检测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二者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但13C-UBT操作简单,更易被患者接受,可作为较理想非侵入性检测Hp感染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快速尿素酶试验法 碳13尿素呼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对胃肠功能紊乱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朱观宇 李康 刘旭明 《新医学》 2013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对胃肠功能紊乱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将未经治疗的73例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为比索乐尔组(37例)及对照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曲美布汀200 mg(3次/日)及谷维素40 mg(3次/日);比索乐尔组同时给予比...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对胃肠功能紊乱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将未经治疗的73例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为比索乐尔组(37例)及对照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曲美布汀200 mg(3次/日)及谷维素40 mg(3次/日);比索乐尔组同时给予比索洛尔初始剂量为2.5 mg/d,1周后根据患者心率情况调整剂量,将目标心率控制在60~80次/分;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研究前后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随访4周,研究结束时评估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研究开始时,两组动态心电图HRV相关参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束时,与对照组比较,比索乐尔组HRV(P<0.01)及疗效(Z=6.804,P>0.05)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RV的改善可能有助于提高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功能紊乱 心率变异性 比索乐尔 曲美布汀 谷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院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与糖代谢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3
9
作者 朱观宇 李康 刘旭明 《新医学》 2013年第4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出院后1年糖代谢紊乱风险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与糖代谢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出院1年的AP患者47例为研究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非AP者47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MMP-2、MMP-9、GHbA1c及C肽水...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出院后1年糖代谢紊乱风险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与糖代谢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出院1年的AP患者47例为研究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非AP者47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MMP-2、MMP-9、GHbA1c及C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MMP-9水平明显升高(t=2.607,P<0.05),C肽水平明显降低(t=2.474,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血清GHbA1c与MMP-9水平呈正相关(r=0.395,P<0.01),与C肽水平呈负相关(r=-0.363,P<0.01)。结论:AP患者出院后1年出现糖代谢紊乱的风险升高,提示AP患者出院后应注意监测血糖,患者血清MMP水平与糖代谢水平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 纤溶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 C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拉唑静滴联合胃酸抑制剂口服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旭明 李康 +1 位作者 索娜 张朝和 《右江医学》 2012年第3期343-344,共2页
目的观察探讨奥美拉唑静滴联合雷贝拉唑、铝碳酸镁、曲美布汀口服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将126例难治性GE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针+雷贝拉唑胶囊+铝碳酸镁片+曲美布汀片治疗,对照组用雷贝拉唑胶囊+... 目的观察探讨奥美拉唑静滴联合雷贝拉唑、铝碳酸镁、曲美布汀口服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将126例难治性GE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针+雷贝拉唑胶囊+铝碳酸镁片+曲美布汀片治疗,对照组用雷贝拉唑胶囊+铝碳酸镁片+曲美布汀片治疗。治疗1周及4周后评价临床症状,治疗4周结束后评价胃镜下食管炎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6%,对照组为52.4%;治疗4周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对照组为68.3%;内镜下有效率:治疗组为96.8%,对照组为76.7%。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及内镜下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奥美拉唑静滴联合雷贝拉唑、铝碳酸镁、曲美布汀口服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有非常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雷贝拉唑 铝碳酸镁 曲美布汀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胃镜下套扎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朝和 李康 王念林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6期929-930,共2页
目的研究应用胃镜下套扎法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及肝病科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胃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研究应用胃镜下套扎法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及肝病科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胃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在保守治疗基础上应用胃镜下套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胃镜下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可在短时间内发挥止血效果,患者术后再出血的风险低、并发症发生率低,对延长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胃镜下套扎术 醋酸奥曲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学良 张晖 凌明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19期2753-2757,共5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与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收治的共302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GOV)患者为调查对象,男210例... 目的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与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收治的共302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GOV)患者为调查对象,男210例,女92例,年龄(51.52±7.97)岁。按是否发生破裂出血分为研究组(EVB,118例)和对照组(GOV非出血组,184例),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TPP)、是否有肝性脑病、是否有肝肾综合征和Child-Pugh分级构成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总胆红素、白蛋白(ALB)、脾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主干内径、脾厚度、有无腹水、有无红色征、有无门静脉血栓、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构成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红色征(OR=5.606,95%CI 1.615~20.650)、食管静脉曲张程度(OR=3.337,95%CI 1.057~15.079)、门静脉主干内径(OR=1.703,95%CI 1.008~4.340)、脾厚度(OR=1.564,95%CI 1.022~3.563)、PT(OR=1.043,95%CI 1.004~1.082)是EVB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PLT(OR=0.737,95%CI 0.291~0.833)、ALB(OR=0.663,95%CI 0.172~0.878)是EVB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红色征、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门静脉内径、脾厚度、PT是发生EVB的危险因素,提高PLT、ALB水平可减少EVB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静脉曲张 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SS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肝癌细胞生长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康 黄卫 +3 位作者 陈诞芳 汤绍辉 张铂 张晖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714-718,F0004,共6页
目的探讨异戊二烯基二磷酸合酶第二亚基(PDSS2)在肝细胞癌组织及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定量RT-PCR检测肝细胞癌组织、癌旁非癌肝组织、正常肝组织以及肝癌细胞株、正常肝细胞株... 目的探讨异戊二烯基二磷酸合酶第二亚基(PDSS2)在肝细胞癌组织及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定量RT-PCR检测肝细胞癌组织、癌旁非癌肝组织、正常肝组织以及肝癌细胞株、正常肝细胞株PDSS2 m RNA表达水平,并分析肝细胞癌组织PDSS2 m RNA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将PDSS2表达质粒、阴性对照质粒分别转染Huh7肝癌细胞(另设空白对照,即未处理的Huh7细胞),并用MTT法检测Huh7肝癌细胞增殖能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变化,Transwell法检测迁移及侵袭能力变化。结果肝细胞癌组织PDSS2 m 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配对的癌旁非癌肝组织及正常成人肝组织,配对的癌旁非癌肝组织PDSS2 m RNA的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正常成人肝组织(P<0.05);Huh7、Hep3B和Bel-7402肝癌细胞PDSS2 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HL-7702正常肝细胞。与高表达PDSS2 m RNA者比较,低表达PDSS2m RNA的肝癌患者中其癌组织分化程度较差者(Edmondson gradeⅢ-Ⅳ)比例及存在门静脉癌栓者比例均较高;而肝细胞癌组织PDSS2 m RNA表达水平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甲胎蛋白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与空白及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pc DNA3.1-PDSS2质粒的Huh7肝癌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显著增加,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受到抑制。结论 PDSS2其表达下调参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并且与肝细胞癌的恶性生物学特征相关;上调PDSS2表达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PDSS2可能成为潜在的基因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基二磷酸合酶第二亚基(PDSS2) 肝细胞癌 抑癌基因
原文传递
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康 刘旭明 朱观宇 《中华全科医学》 2009年第7期720-721,共2页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泮托拉唑和阿莫西林一周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加替沙星联合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和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进...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泮托拉唑和阿莫西林一周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加替沙星联合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和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不良反应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替沙星、阿莫西林、泮托拉唑三联疗法对治疗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十二指肠溃疡
原文传递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190例胰腺占位临床分析
15
作者 王念林 单宏波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08-409,共2页
由于胰腺位于腹膜后,位置较深且毗邻血管及组织结构复杂,因此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实践的难题。CT、MRI、体表超声等传统影像技术虽作为首选的检查手段,但对胰腺微小肿瘤的检出及占位病变良恶性鉴别的作用有限。随着内镜... 由于胰腺位于腹膜后,位置较深且毗邻血管及组织结构复杂,因此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实践的难题。CT、MRI、体表超声等传统影像技术虽作为首选的检查手段,但对胰腺微小肿瘤的检出及占位病变良恶性鉴别的作用有限。随着内镜超声技术(EUS)在临床的推广应用,胰腺已成为EUS最常应用的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占位性病变 内镜超声引导 临床分析 细针穿刺 良恶性鉴别 组织结构 临床实践 检查手段
原文传递
布拉酵母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索娜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9年第11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布拉酵母菌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对其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择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取完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 目的探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布拉酵母菌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对其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择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取完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布拉酵母菌治疗,观察组行布拉酵母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2.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相关氧化应激指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及GSH-Px水平明显上升,而血清MDA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因此该种联合给药治疗方案值得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酵母菌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