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接数字化放射摄影术及CT对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春霞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656-657,共2页
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是髋关节脱位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生率约为前脱位的10~20倍,且常合并髋臼和股骨头等骨折,若诊断不明确,患者将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而影响髋关节的功能。直接数字化放射摄影术(DR)检查虽然基本能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但... 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是髋关节脱位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生率约为前脱位的10~20倍,且常合并髋臼和股骨头等骨折,若诊断不明确,患者将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而影响髋关节的功能。直接数字化放射摄影术(DR)检查虽然基本能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但由于是二维图像,受组织重叠影响,对细小的骨折片及周围软组织显示不满意。随着CT的广泛应用,上述存在问题得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后脱位 CT 放射摄影术 骨折片 前脱位 二维图像 诊断不明 向后脱位 髋臼缘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肠道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宜亮 张春霞 +1 位作者 李勇 曾庆乐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9期111-114,共4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肠道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胃肠道血管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和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肠道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胃肠道血管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和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作为金标准,记录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统计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以及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肠道血管畸形供血动脉、引流静脉以及动静脉瘘的显示率。结果32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确诊为胃肠道血管畸形,增强扫描时,动脉期可显示明显强化的条状/结节状/片状迂曲病变或不规则的异常血管团,门静脉期和平衡期则可发现病变强化程度下降迅速,病变处血管壁可见增厚现象,但血管腔内未见明显狭窄。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96.88%、96.43%、96.67%)与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100.00%、100.00%、100.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对供血动脉、动静脉瘘的显示率(96.88%、75.00%)与经数字减轻血管造影(100.00%、8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对引流静脉的显示率(68.75%)低于经数字减轻血管造影(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可较为清楚、准确地显示胃肠道血管畸形部位、范围和形态,该方式诊断胃肠道血管畸形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诊断符合率与金标准较为接近,可作为胃肠道血管畸形重要的筛查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 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胃肠道血管畸形 灵敏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平扫及增强扫描鉴别肝脏血管瘤与肝脏血管肉瘤的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宜亮 张春霞 李勇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7期2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CT平扫和增强扫描在鉴别肝脏血管肉瘤(PHA)与肝脏血管瘤(CHH)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接收经病理确诊的32例PHA患者设为PHA组,另将同时间段内我院接收经病理确诊的34例CHH患者设为CHH组,两组均予以CT平扫和增... 目的探讨CT平扫和增强扫描在鉴别肝脏血管肉瘤(PHA)与肝脏血管瘤(CHH)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接收经病理确诊的32例PHA患者设为PHA组,另将同时间段内我院接收经病理确诊的34例CHH患者设为CHH组,两组均予以CT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并比较两组CT图像特点、诊断情况及肝脏指标差异。结果两组在平扫密度、边界、强化位置和动静脉短路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结节强化形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肝血流、肝血容量、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以及肝动脉灌注分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平扫和增强扫描肿瘤结节强化位置与动静脉短路是早期鉴别PHA及CHH的重要指标,两种疾病在CT鉴别中的肝功能指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能给临床开展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扫描 CT平扫 肝脏血管肉瘤 肝脏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CT用于临床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效果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宜亮 张春霞 李勇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2期234-236,244,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CT用于临床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80例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常规CT和增强CT检查,将常规CT检查作为对照组,将增强CT检查作为观察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增强CT用于临床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80例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常规CT和增强CT检查,将常规CT检查作为对照组,将增强CT检查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种植灶大小、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腹壁转移、腹腔淋巴结转移、网膜种植转移、肝脏转移、肾上腺转移的准确率以及总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种植灶平均宽度、种植灶平均长度、最小种植灶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比剂外渗、对比剂肾病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增强CT用于临床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效果显著,诊断准确率较高,对种植灶大小的测量更为准确,能临床临床的诊治提高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肿瘤腹腔转移 增强CT 诊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