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支撑视角下的世界城市发展研究
1
作者 程风雨 葛志专 《经济研究参考》 2025年第2期59-74,共16页
在全球化深化和科技革命驱动下,世界城市通过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功能转型实现发展升级。纽约、伦敦、东京等典型世界城市的实践表明,完善产业布局、提升高端服务功能和强化创新能力是确立全球核心地位的关键经验,而生产性服务业、创意... 在全球化深化和科技革命驱动下,世界城市通过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功能转型实现发展升级。纽约、伦敦、东京等典型世界城市的实践表明,完善产业布局、提升高端服务功能和强化创新能力是确立全球核心地位的关键经验,而生产性服务业、创意产业、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科学规划、政策支持和区域协同为产业转型提供了保障。广州作为中国重要门户城市,正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和提升资源配置能力,迈向中心型世界城市。本文从产业支撑视角,剖析世界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并结合广州案例,探索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空间功能重组的互动关系,以期为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世界城市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世界城市 产业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助推广州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研究
2
作者 程风雨 《产业创新研究》 2024年第10期12-15,共4页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为中欧班列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中欧班列是中国链接世界进行贸易的重要通道,“红海危机”对中欧班列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对于千年来一直走在外贸最前沿的广州而言,有必要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技术...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为中欧班列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中欧班列是中国链接世界进行贸易的重要通道,“红海危机”对中欧班列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对于千年来一直走在外贸最前沿的广州而言,有必要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技术支撑与创新动力作用,采取构建中欧班列发展风险防控体系、强化中欧班列市场化运营机制、继续简化通关手续、推动发展面向欧洲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升广州国际交通枢纽的服务功能等措施,系统推进广州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欧班列 广州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融合发展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程风雨 《生产力研究》 2022年第10期36-40,共5页
推进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融合发展是促进实体经济供需结构相匹配的重要路径。文章结合发展现实阐述广州推进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基于文本分析的方法爬取数字经济的细分数据,构建广州数字经济与地区产业结构评价指标系... 推进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融合发展是促进实体经济供需结构相匹配的重要路径。文章结合发展现实阐述广州推进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基于文本分析的方法爬取数字经济的细分数据,构建广州数字经济与地区产业结构评价指标系统,通过系统耦合度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广州数字经济和产业结构融合发展问题。研究发现,广州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两系统之间存在耦合作用,且耦合协调发展较为稳定,两系统均处于良好协调,数字经济能够得到有效支撑,产业结构也能实现转型升级。从三次产业来看,广州数字经济与服务业两系统互动协调关系呈现螺旋上升发展态势,交互共同向新的有序度方向演进。建议未来应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发展数字经济红利,实现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同步发展,带动现代产业新业态的加速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 熵值法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技支撑能力研究
4
作者 郭艳华 周兆钿 《科技与经济》 2005年第3期30-34,共5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广州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对目前广州所处发展阶段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判断,提出了广州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开展了广州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科技支撑能力的指标比较,进而推断出广州全面建设小康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广州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对目前广州所处发展阶段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判断,提出了广州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开展了广州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科技支撑能力的指标比较,进而推断出广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着力点在于努力寻求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支撑能力 现代化建设 战略部署 衡量标准 科技支撑 广州所 着力点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非均衡性——基于省域高校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程风雨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6-152,共7页
选取我国31个省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相关数据,创新性地从空间和结构双重视角实证探讨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空间非均衡特征表现得较为明显;科技创... 选取我国31个省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相关数据,创新性地从空间和结构双重视角实证探讨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空间非均衡特征表现得较为明显;科技创新发展差距主要产生于地区间差距,东部、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的地区间差距最大,而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内部差距最大;产出发展差异是我国高校总体科技创新发展差异的主要结构性来源,不同维度差异的贡献存在地区异质性特征。厘清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时空分异现状与特征,助推高校科技创新均衡发展,是全面提升我国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 科技创新 高效发展 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程风雨 《特区经济》 2024年第2期24-27,共4页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示范,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基本规定有着内在统一性。粤港澳大湾区要深刻领会理解好“一点两地”这一新时代新征程的新使命新定位,着力...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示范,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基本规定有着内在统一性。粤港澳大湾区要深刻领会理解好“一点两地”这一新时代新征程的新使命新定位,着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改革开放激发战略发展效能、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粤港澳大湾区 新使命 新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7
作者 程风雨 《特区经济》 2024年第12期28-31,共4页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于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和区域发展等理论,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物质资本、信息技术、从业...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于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和区域发展等理论,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物质资本、信息技术、从业人口和对外开放等因素均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然而,产业结构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仍需加强。为此,研究提出有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即加大物质资本投入以提升科技基础设施,推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以满足市场需求,强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促进区域协同合作,以及优化创新生态系统以提升整体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城市对接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覃剑 赵蓓蕾 巫细波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9-106,共8页
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新时期中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区域发展战略作出了一系列更加精准、精细的部署,推动更有层次、更加均衡、更高质量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应牢牢把握... 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新时期中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区域发展战略作出了一系列更加精准、精细的部署,推动更有层次、更加均衡、更高质量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应牢牢把握新阶段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分类对接服务战略试验区、战略引领区及战略支撑区,通过健全中枢式便捷高效交通网络、携手共建三大战略发展轴带、推动开放创新平台联动共建及培育重点合作对接领域与机制等,全面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努力成为推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引领者和排头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区域协调 中心城市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与北京、上海市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兆钿 郭艳华 罗宇宽 《科技与经济》 2004年第5期37-41,共5页
市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进行市民科技文化素质研究时,侧重从量化指标上进行对比分析,量化指标的选取主要是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选择与科技文化素质相关的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指标,二... 市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进行市民科技文化素质研究时,侧重从量化指标上进行对比分析,量化指标的选取主要是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选择与科技文化素质相关的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指标,二是试图揭示经济发达程度与市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内在联系。基于这样的原则,本文通过建立一套指标体系,构造出一个“城市市民科技文化素质水平”的综合指标,从而计算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2000、2001、2002年科技文化素质相关指标的评分,来考察三地在市民科技文化素质上的真实情况,并针对上述评价结果,提出广州加快提高市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三点建议,即应该把市民科技文化素质纳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三是加强科学普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文化素质 广州 北京 上海市民 城市综合竞争力 经济发 重要因素 科学普及工作 量化指标 发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视角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覃剑 巫细波 赵蓓蕾 《可持续发展》 2023年第2期776-790,共15页
协同发展既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衡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展的重要表征,然而统计体系差异明显导致对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协同评价存在困难。从发展水平均衡性、空间布局均衡性和结构状态均衡性三个维度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 协同发展既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衡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展的重要表征,然而统计体系差异明显导致对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协同评价存在困难。从发展水平均衡性、空间布局均衡性和结构状态均衡性三个维度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基于POI等多源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指数、Dagum基尼系数、空间核密度等分析方法,文章分别评价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产业、市场、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五个领域的协同发展水平。结果发现,2015~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水平最高但有一定波动性,交通协同发展水平提升较快,产业、市场和公共服务协同发展的提升不够明显,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除交通之外其它四个领域的协同发展均受到较为明显的冲击,都市圈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发展 发展均衡 空间均衡 结构均衡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广州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构想与基础
11
作者 郭艳华 罗宇宽 尹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广州市 可持续发展 实验区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穗澳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12
作者 覃剑 《城市》 2021年第8期46-53,共8页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穗澳经贸往来和产业合作日趋紧密,但产业结构差异、经济联系不强和社会福利体制差异也对穗澳产业深化合作形成制约。面向未来,着眼于产业发展的共同方向,穗、澳两地应以共同做大做强旅游、会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穗澳经贸往来和产业合作日趋紧密,但产业结构差异、经济联系不强和社会福利体制差异也对穗澳产业深化合作形成制约。面向未来,着眼于产业发展的共同方向,穗、澳两地应以共同做大做强旅游、会展、医药、文化、金融和数字产业链为重点,加快提升穗澳产业协同水平,探索区域中心城市联合联动服务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可行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 经贸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与珠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目标选择与发展方向
13
作者 郭艳华 《珠江经济》 2005年第6期26-34,共9页
目前,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区域经济合作,普遍认为这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本文主要研究在泛珠三角的背景下,广州与珠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目标选择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 广州市 中国 珠江三角洲地区 经济一体化 招商引资 产业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机制研究
14
作者 覃剑 葛志专 《生产力研究》 2024年第9期1-6,F0003,共7页
制造业能否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不仅与制造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特征、组织模式紧密相关,也与数字技术发展水平、数字赋能体系的融合能力密切相关,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正处在起步阶段,数字化行动落后... 制造业能否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不仅与制造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特征、组织模式紧密相关,也与数字技术发展水平、数字赋能体系的融合能力密切相关,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正处在起步阶段,数字化行动落后于数字化意识,数字化转型面临人才技术储备不足等问题。为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要把握供给推动型的数字化转型和需求拉动型的数字化转型两条路径方向,协同增强数字技术、数字平台、数字设施、数据市场、数字空间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 数字化转型 数实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动态演进、趋势预测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程风雨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1-143,共13页
本文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手工爬取的2000—2020年城市层面的发明专利授权额数据,从时间和空间、静态和动态等多个维度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分布动态演进及其发展趋势,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①深... 本文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手工爬取的2000—2020年城市层面的发明专利授权额数据,从时间和空间、静态和动态等多个维度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分布动态演进及其发展趋势,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①深圳和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不同都市圈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分化明显;②发展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绝对差距有所增大,相对差距缩小状况尚不明显,具有分散化的区域集聚特征;③发展的正空间相关性明显降低,同时空间溢出性逐渐减弱,发展呈现俱乐部收敛特征;④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格局的动态演进,物质资本投入是其最为关键的动力来源,它与其他影响因素有效结合会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发挥更大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科技创新 动态演进 趋势预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动态演进及趋势预测研究--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风雨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86-1091,共6页
综合使用Kernel密度估计、传统马尔科夫链和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法对珠三角城市群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动态研究规律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重点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结果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呈递增趋势,不具有多极化特征和明显的右拖尾... 综合使用Kernel密度估计、传统马尔科夫链和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法对珠三角城市群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动态研究规律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重点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结果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呈递增趋势,不具有多极化特征和明显的右拖尾分布,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2)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差距有所缩小,且城市群内部之间不存在发展的"马太效应",但短时间内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存在一定难度。(3)数字普惠金融的动态转移具有一定的空间依赖性,发展的低水平趋同现象较为稳定。因此,有必要加快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驱动珠三角城市群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Kernel密度估计 传统马尔科夫链 空间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风雨 《产业创新研究》 2023年第12期1-4,111,共5页
发展新阶段下,把握人口结构变化规律、引导改善人口结构,对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研究以我国东部超大城市中心区T区为例,基于“十三五”时期统计数据及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实证探讨... 发展新阶段下,把握人口结构变化规律、引导改善人口结构,对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研究以我国东部超大城市中心区T区为例,基于“十三五”时期统计数据及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实证探讨区域人口结构优化问题。研究发现: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口城镇化因素、年龄结构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人口高文化素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拉动作用最强;性别比是影响区域共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人口结构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广州市墙材革新与技术进步
18
作者 杨茹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1999年第4期30-32,共3页
广州市1998年新型墙材产量为649亿标块,销量为484亿标块,以市属8区计,新型墙材产量占墙材总量的5409%,销量占墙材总量的4034%,墙材革新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广州的4个县级市墙改的二级网络还... 广州市1998年新型墙材产量为649亿标块,销量为484亿标块,以市属8区计,新型墙材产量占墙材总量的5409%,销量占墙材总量的4034%,墙材革新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广州的4个县级市墙改的二级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新型墙材的使用比例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体材料革新 技术进步 制造业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模型赋能广州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支撑和实践向度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风雨 赵蓓蕾 《新经济》 2023年第8期77-83,共7页
人工智能已经开启大模型驱动时代。国内外大模型的研究、发布和应用正处于集中爆发期,广州能否抓住这一关键机遇期,将关系到中长期核心竞争能力。广州海量数据生产、共享程度较高,算力算法、数据基础设施及人工智能生态较为完善,具备建... 人工智能已经开启大模型驱动时代。国内外大模型的研究、发布和应用正处于集中爆发期,广州能否抓住这一关键机遇期,将关系到中长期核心竞争能力。广州海量数据生产、共享程度较高,算力算法、数据基础设施及人工智能生态较为完善,具备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平台的支撑条件,但也存在基础研究力度不足、财政投入压力较大、并行计算工程能力缺乏等问题,应从树立大模型发展的战略观、强化试验区引领带动能力、引导企业开展大模型基础研究等多方面入手,系统提升广州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 人工智能 高质量发展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城市要素市场化配置发展比较研究
20
作者 程风雨 《产业创新研究》 2022年第9期1-4,共4页
“十四五”时期需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提高资本等各类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水平。本文基于2017—2020年我国35个主要城市的年度数据,从资本、劳动力、技术、土地和数据等5大要素入手,采用熵值法构建市级层面的要素市场化配置衡... “十四五”时期需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提高资本等各类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水平。本文基于2017—2020年我国35个主要城市的年度数据,从资本、劳动力、技术、土地和数据等5大要素入手,采用熵值法构建市级层面的要素市场化配置衡量指标,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变异系数算法来对我国主要城市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得到以下结论:我国主要城市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各个城市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差异较大,其配置水平的波动性呈现一定分化;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最高,数据要素作为新兴生产要素形式呈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要素市场化配置发展的引领作用还不突出,亟须进一步提高其自身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要素 市场化配置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