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危重症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监护
1
作者
李雪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7年第3期242-242,共1页
总结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危重症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监护。包括隔离防护、体征监护、无创正压通气应用及密闭式吸痰的监护。本组5例患者均成功脱机并治愈。
关键词
H7N9
禽流感病毒
无创正压通气
护理
原文传递
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心脏表现
被引量:
6
2
作者
童裕维
谢志伟
+4 位作者
李粤平
吕明芳
邓西龙
张复春
雷春亮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心脏表现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20年1月21日至2月24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分型将患者分为重型组和危重型组...
目的探讨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心脏表现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20年1月21日至2月24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分型将患者分为重型组和危重型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如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钠尿肽(BNP)以及心电图变化。结果共入选55例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危重型15例,重型40例。重型/危重型患者以男性为主(占61.8%),平均年龄(61.2±13.0)岁,83.6%(46例)有湖北接触史,38.2%(21例)合并高血压。危重型组与重型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型/危重型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以LDH升高患者最多(重型20例,危重型7例),其次是AST(重型16例,危重型5例);重型组与危重型组心肌损伤标志物中仅CK升高患者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例:1比4,P=0.027)。42例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中有39例表现异常,最常见的为非特异性T波改变。治疗前后进行过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的15例患者中,有9例氧合指数<100 mmHg(1 mmHg=0.133 kPa),突出的心电图改变为心率较前增快和ST-T段改变。结论心肌损伤标志物和心电图异常对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相关心肌损伤的诊断缺乏特异性,但同时观察两者动态演变更能反映心肌受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型
重型
心肌损伤标志物
心电图
原文传递
题名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危重症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监护
1
作者
李雪仪
机构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
出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7年第3期242-242,共1页
文摘
总结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危重症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监护。包括隔离防护、体征监护、无创正压通气应用及密闭式吸痰的监护。本组5例患者均成功脱机并治愈。
关键词
H7N9
禽流感病毒
无创正压通气
护理
分类号
R56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心脏表现
被引量:
6
2
作者
童裕维
谢志伟
李粤平
吕明芳
邓西龙
张复春
雷春亮
机构
广州市
第八
人民医院
内科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
广州市
第八
人民医院
感染科
出处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9-232,共4页
基金
广东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科技公关应急专项(2020B111105001)。
文摘
目的探讨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心脏表现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20年1月21日至2月24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分型将患者分为重型组和危重型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如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钠尿肽(BNP)以及心电图变化。结果共入选55例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危重型15例,重型40例。重型/危重型患者以男性为主(占61.8%),平均年龄(61.2±13.0)岁,83.6%(46例)有湖北接触史,38.2%(21例)合并高血压。危重型组与重型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型/危重型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以LDH升高患者最多(重型20例,危重型7例),其次是AST(重型16例,危重型5例);重型组与危重型组心肌损伤标志物中仅CK升高患者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例:1比4,P=0.027)。42例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中有39例表现异常,最常见的为非特异性T波改变。治疗前后进行过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的15例患者中,有9例氧合指数<100 mmHg(1 mmHg=0.133 kPa),突出的心电图改变为心率较前增快和ST-T段改变。结论心肌损伤标志物和心电图异常对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相关心肌损伤的诊断缺乏特异性,但同时观察两者动态演变更能反映心肌受损情况。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型
重型
心肌损伤标志物
心电图
Keywords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ritical
Severe
Myocardial injury marker
Electrocardiogram
分类号
R563.1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危重症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监护
李雪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7
0
原文传递
2
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心脏表现
童裕维
谢志伟
李粤平
吕明芳
邓西龙
张复春
雷春亮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