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异位妊娠孕囊与黄体囊肿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27
1
作者 黄政文 黄惠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71-1672,共2页
目的:对异位妊娠孕囊与早孕时卵巢黄体囊肿超声特点进行比较,以提高异位妊娠的早期检出率。方法:回顾分析异位妊娠(孕囊型)107例和早孕时卵巢黄体囊肿114例的经阴道超声图像特点,记录异位妊娠孕囊及黄体囊肿大小、灰阶超声图像、彩色血... 目的:对异位妊娠孕囊与早孕时卵巢黄体囊肿超声特点进行比较,以提高异位妊娠的早期检出率。方法:回顾分析异位妊娠(孕囊型)107例和早孕时卵巢黄体囊肿114例的经阴道超声图像特点,记录异位妊娠孕囊及黄体囊肿大小、灰阶超声图像、彩色血流特点及彩色血流的阻力指数。结果:异位妊娠孕囊平均(1.2±0.5)cm,黄体囊肿平均(2.1±0.7)cm,黄体囊肿有4种类型;有80.37%的异位妊娠孕囊囊壁回声高于卵巢实质回声,而69.30%的黄体囊肿囊壁回声等于或低于卵巢实质回声(P<0.01);黄体囊肿组囊壁血流阻力指数较异位妊娠孕囊低(P<0.05)。结论:异位妊娠孕囊与卵巢小黄体囊肿可通过比较囊壁回声、血流阻力指数等超声资料及结合临床资料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黄体囊肿 经阴道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孕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1
2
作者 黄政文 彭软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94-96,共3页
目的评估早孕期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行早孕期胎儿超声检查的孕妇共1031例,其中双胎54例,共1085例胎儿,追踪其妊娠结局。测量并记录以下超声指标:颈项透明带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 目的评估早孕期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行早孕期胎儿超声检查的孕妇共1031例,其中双胎54例,共1085例胎儿,追踪其妊娠结局。测量并记录以下超声指标:颈项透明带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鼻骨长度、静脉导管血流频谱、三尖瓣血流频谱,仔细观察胎儿头颅、四肢、心脏、胃泡等结构。严重异常胎儿按照父母意愿选择是否终止妊娠。余病例继续妊娠,行中孕期系统超声筛查并追踪其妊娠结局。结果早孕期超声检查共检出胎儿异常72例(6.6%,72/1085),其中严重胎儿畸形40例(55.6%,40/72),包括胎儿水肿17例、露脑畸形4例、羊膜带综合征4例、脐膨出3例、巨膀胱2例、致死性骨发育不良2例、多发畸形8例;其余32例(44.4%,32/72)为超声软指标异常。1045例继续妊娠的胎儿行中孕期超声筛查,共检出胎儿异常55例(5.3%,55/1045),其中心脏畸形12例、泌尿系统异常11例、面部异常8例、肢体异常7例、中枢神经系统异常7例、其他异常10例。结论早孕期超声筛查可检出部分严重的、早期发生的胎儿异常,但仍不能替代中孕期胎儿超声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早孕 超声筛查 先天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道心脏超声和经胸壁心脏超声在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诊断中的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徐念 梁天山 +1 位作者 郭顺华 李恒青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期98-99,共2页
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的42例青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全部均进行了经食道心脏超声和经胸壁心脏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结果 42例患者中经食道心脏超声检出CES 14例(33.3%),其中房间隔缺损检出患... 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的42例青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全部均进行了经食道心脏超声和经胸壁心脏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结果 42例患者中经食道心脏超声检出CES 14例(33.3%),其中房间隔缺损检出患者4例,主动脉部斑块患者检出1例,房间隔瘤检出患者2例,检出卵圆孔未闭患者3例,检出二尖瓣增厚2例,左房自发声学显影患者1例,二尖瓣脱垂检出患者1例。经胸壁心脏超声检出CES 3例(7.1%),其中主动脉部斑块1例,卵圆孔未闭1例,二尖瓣脱垂1例。经食道心脏超声的检出率高于经胸壁心脏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6,P〈0.05)。经食道心脏超声相比于经胸壁心脏超声对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的诊断有更为明显的优势,经胸壁心脏超声检查对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瘤、二尖瓣增厚存在漏检情况,对于隐源性青年脑梗死患者,其效果不如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因此建议在经胸壁心脏超声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以提高对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经食道心脏超声 经胸壁心脏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与增强CT对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江虹虹 马文斌 +2 位作者 叶丽莎 郭顺华 梁治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和增强CT对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6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及增强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46例患者共50个病灶,恶性37例、良性9例。超声检查诊断肿瘤46例,检出48个病灶;CT诊断肿... 目的:探讨超声和增强CT对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6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及增强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46例患者共50个病灶,恶性37例、良性9例。超声检查诊断肿瘤46例,检出48个病灶;CT诊断肿瘤41例,检出45个病灶。超声与CT对结节数目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00%(48/50)、90.00%(45/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和增强CT对膀胱肿瘤病灶的诊断均有较高的符合率,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膀胱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自动全容积扫描联合增强MRI对乳腺肿物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4
5
作者 冯嘉贤 曾宝辉 +2 位作者 汤庆 韩洁莹 饶思旌 《西部医学》 2019年第11期1767-1771,共5页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联合动态增强扫描MRI(DCE-MRI)诊断乳腺肿物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女性患者158例,病理检查肿物428个,其中ABVS检查416个,DCE-MRI检查169个,ABVS和DCE-MRI都进...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联合动态增强扫描MRI(DCE-MRI)诊断乳腺肿物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女性患者158例,病理检查肿物428个,其中ABVS检查416个,DCE-MRI检查169个,ABVS和DCE-MRI都进行检查有160个。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ABVS、DCE-MRI、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不同诊断方法与病理检查一致性的比较采用Kappa检验。结果 ABVS与病理诊断的kappa值为0.464,DCE-MRI为0.848,ABVS联合DCE-MRI(任意恶判为恶)为0.581,ABVS联合DCE-MRI(任意良判为良)为0.750,ABVS联合DCE-MRI(舍弃两种判断不一致的肿物)为0.915。ABVS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67%和93.32%;DCE-MRI为94.12%和97.37%;ABVS联合DCE-MRI(任意诊断为恶性则判断为恶性)为100.00%和96.71%;ABVS联合DCE-MRI(任意诊断为良性则判断为良性)为70.59%和98.60%;ABVS联合DCE-MRI(舍弃两种判断不一致的肿物)为100.00%和98.41%。结论 ABVS联合DCE-MRI可提高以"任意诊断为恶性则判断为恶性"为乳腺癌诊断依据的诊断灵敏度,也可提高以"任意诊断为良性则判断为良性"为乳腺癌诊断依据的诊断特异度。在"舍弃两种判断不一致的肿物"的条件下,ABVS联合DCE-MRI可同时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 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的临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马文斌 江虹虹 郭顺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9期86-88,9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就医的116例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就医的116例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的临床影响因素。结果 116例患者中,47例患者为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为40.52%,其中2016年阳性检出率为57.58%,略高于2015年的32.73%;47~54、55~59、60~69、70~79、≥80岁患者的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57%、33.33%、39.58%、50.00%、50.00%,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PSA浓度4~<10、10~<20、20~<50、50~<100、≥100μg/L患者的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3.33%、31.82%、35.71%、50.00%、100.00%,随着患者PSA浓度的增加,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前列腺体积<20、20~<50、50~<80、80~100 ml患者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分别为31.25%、57.58%、38.00%、23.53%,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影响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癌检出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PSA浓度及前列腺体积。结论年龄、PSA浓度及前列腺体积均可能影响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阳性率,因此在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时建议排除相关干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超声 前列腺穿刺活检 阳性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膀胱占位病变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过新民 黄文胜 +1 位作者 宋粤生 李恒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866-1867,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膀胱占位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对85例经膀胱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膀胱占位性病变进行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显像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能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位置及附着部对膀胱壁有否浸润;彩色多普勒...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膀胱占位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对85例经膀胱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膀胱占位性病变进行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显像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能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位置及附着部对膀胱壁有否浸润;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形态在不同性质占位病变具有差异性;恶性肿瘤血流阻力指数较良性肿瘤明显升高(0.63±0.08vs0.41±0.03,P<0.01)。结论: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膀胱占位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膀胱占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肥厚型心肌病诊断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念 梁天山 +1 位作者 郭顺华 李恒青 《黑龙江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多层螺旋CT与心脏超声心动图对肥厚型心肌病诊断结果的比较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对于辅助心脏超声心动图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行多层螺旋CT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 目的:本研究通过多层螺旋CT与心脏超声心动图对肥厚型心肌病诊断结果的比较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对于辅助心脏超声心动图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行多层螺旋CT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在临床诊断的一致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做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22例,阳性率为51.2%。多层螺旋CT显示43例患者均有心肌异常肥厚,经确诊,诊断阳性率100%。超声心动图未做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21例;其中肌部室间隔肥厚16例,漏诊13例(44.8%),心尖部肥厚2例,漏诊8例(80%),左室高侧壁1例,漏诊1例,左室顶部2例。观察发现MSCT显示心肌肥厚的程度和范围均大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论:心脏超声心动图对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尤其是中上部或后部室间隔均增厚的患者有着比较好的诊断效果,多层螺旋CT心脏检查视野广,图像清晰直观,对于心室(前)侧壁、心尖部和室间隔局限肥厚和心尖肥厚诊断较为敏感和准确的定位、分段,有利于分型诊断,并且可以准确测量其厚度和范围,效果好于心脏超声心动图,对于怀疑有心尖部或游离壁肥厚的患者可以进一步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超声心动图 心肌病 肥厚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检查对绝经期附件包块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政文 黄惠芳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4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经阴道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检查鉴别绝经期附件包块良恶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阴道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对81例绝经期附件包块患者进行检查,根据超声形态学和阻力指教(RI)分析其良恶性。结果包块直径≥100mm较直径<100mm恶... 目的探讨应用经阴道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检查鉴别绝经期附件包块良恶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阴道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对81例绝经期附件包块患者进行检查,根据超声形态学和阻力指教(RI)分析其良恶性。结果包块直径≥100mm较直径<100mm恶性率高;囊实性较囊性恶性率高;多房、双侧、包块表面和内壁粗糙、伴有腹水者较单房、单侧、包块表面和内壁光滑、无腹水者恶性率高;包块RI降低者恶性率高。结论阴道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测可初步判断绝经后附件包块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超声 彩色多普勒 附件包块 绝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肝腺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江雨珊 江虹虹 +3 位作者 邹如海 周建华 郑玮 王振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6期630-632,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肝腺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肝腺瘤典型超声造影表现为"快进慢出",即动脉相快速向心性或混合型强化,门脉相呈等增强,延迟相呈稍低增强。7例均为单发,动...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肝腺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肝腺瘤典型超声造影表现为"快进慢出",即动脉相快速向心性或混合型强化,门脉相呈等增强,延迟相呈稍低增强。7例均为单发,动脉相均表现为高增强。门脉相均为等增强。延迟相3例等增强,4例稍低增强。结论:肝腺瘤超声造影表现典型,CEUS有助于其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肝肿瘤 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评估产后腹直肌分离 被引量:8
11
作者 汪亮 黄俊 王小娜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评估产后女性的腹直肌间距、腹直肌厚度及硬度,分析评估腹直肌分离(DRA)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于我院门诊进行产后复查的初产妇224例,应用高频超声、SWE获得脐上3 cm、脐水平、脐下3 cm的腹直...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评估产后女性的腹直肌间距、腹直肌厚度及硬度,分析评估腹直肌分离(DRA)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于我院门诊进行产后复查的初产妇224例,应用高频超声、SWE获得脐上3 cm、脐水平、脐下3 cm的腹直肌间距、腹直肌厚度、弹性模量值(E)及剪切波速度(V),收集产妇临床资料。以任一部位腹直肌间距>2 cm作为诊断DRA的标准,将产妇分为DRA组144例和对照组80例,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参数与DRA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诊断DRA的效能。结果两组年龄、孕前和产后体质量指数、分娩方式、产前腹围、新生儿体质量、腹直肌肌力、肌耐力时间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DRA组平均腹直肌厚度、E、V分别为(7.30±0.67)mm、10.85(9.67,12.13)kPa、1.85(1.73,1.97)m/s,对照组分别为(7.99±0.56)mm、13.20(12.23,14.04)kPa、2.07(1.97,2.13)m/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直肌厚度、E、V是评估DRA的独立相关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当腹直肌厚度、E、V分别以7.45 mm、12.05 kPa、1.95 m/s为截断值,其诊断DR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5、0.852、0.862,且E、V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腹直肌厚度(均P<0.05)。结论应用高频超声及SWE可定量分析腹直肌厚度和硬度,均是评估DRA的独立相关因素,且腹直肌硬度与DRA关系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剪切波弹性成像 腹直肌分离 硬度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泡造影剂对人肝癌HepG2细胞活性的影响
12
作者 潘丽雯 过新民 +2 位作者 赖己创 阮黎 谷英士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3-685,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六氟化硫(SF6)微泡对人肝癌Hep G2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筛选最优微泡转染浓度。方法应用噻唑蓝(MTT)比色分析与台盼蓝染色两种方法检测SF6对人肝癌Hep G2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当微泡造影剂浓度小于10%时,不同浓度的SF6均不... 目的观察超声六氟化硫(SF6)微泡对人肝癌Hep G2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筛选最优微泡转染浓度。方法应用噻唑蓝(MTT)比色分析与台盼蓝染色两种方法检测SF6对人肝癌Hep G2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当微泡造影剂浓度小于10%时,不同浓度的SF6均不会引起明显的细胞死亡(细胞存活率>80%);随着微泡浓度增高,细胞活性下降,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微泡浓度达20%时,其对细胞的杀伤力明显增强(细胞存活率<70%)。结论 MTT和台盼蓝法检测显示,当微泡造影剂浓度小于10%时,SF6不会引起明显的细胞死亡,可作为最优细胞转染浓度进行后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泡 六氟化硫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izarov胫骨横向搬移术4种截骨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13
作者 涂振阳 蓝常贡 +6 位作者 唐盛斐 王治国 曾敬 吴冬冬 魏洁莹 廖秋姣 唐强 《右江医学》 2024年第12期1079-1084,共6页
目的 基于胫腓骨CT建立Ilizarov胫骨横向搬移术(TTT)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术式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 通过有限元建立TTT不同骨瓣形态和位置的模型。选择胫骨结节50 mm以远,胫骨内侧截骨宽15 mm、长50 mm窗口,截骨深度为20 mm设为A组;... 目的 基于胫腓骨CT建立Ilizarov胫骨横向搬移术(TTT)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术式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 通过有限元建立TTT不同骨瓣形态和位置的模型。选择胫骨结节50 mm以远,胫骨内侧截骨宽15 mm、长50 mm窗口,截骨深度为20 mm设为A组;在A组的基础上将截骨上端改为圆弧形设为B组;在A组的基础上将截骨位置改为胫骨内侧中段设置为C组;在A组的基础上将截骨位置改为胫骨结节50 mm以远,胫骨外侧截骨设置为D组;未截骨设为完整胫骨实体组。研究各组截骨方式对截骨术后胫骨生物力学的影响。结果 (1)Von Mises应力:A组、B组、C组、D组和完整胫骨实体组Von Mises应力分别为37.808 MPa、39.153 MPa、57.072 MPa、37.384 MPa、37.334 MPa;最大主应力:A组、B组、C组、D组和完整胫骨实体组最大主应力分别为30.823 MPa、30.879 MPa、59.270 MPa、30.825 MPa、30.819 MPa。完整胫骨实体组的Von Mises应力、最大主应力小于其他四组;A组Von Mises应力小于B组及C组,最大主应力小于B组、C组及D组。(2)总体位移:A组、B组、C组、D组和完整胫骨实体组分别为7.1514 mm、7.1573 mm、7.3762 mm、7.2639 mm、7.0624 mm;单方向位移:A组、B组、C组、D组和完整胫骨实体组分别为7.1063 mm、7.1124 mm、7.3335 mm、7.2154 mm、7.0155 mm。完整胫骨实体组的总体位移、单方向位移小于其他四组,A组总体位移、单方向位移小于B组、C组及D组。结论 在胫骨结节50 mm以远,胫骨内侧截骨宽15 mm、长50 mm窗口,截骨深度为20 mm的截骨方式稳定性较强,具有生物力学优势,可降低胫骨的骨折风险,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横向搬移术 有限元建模 胫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6
14
作者 熊晓清 冉建民 +3 位作者 刘薇 郭顺华 张人漪 劳干诚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7-251,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 50例无明显临床大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24 h尿白蛋白排出量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检测血清脂联素、可溶性血管细胞...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 50例无明显临床大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24 h尿白蛋白排出量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检测血清脂联素、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生物化学指标、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ID)、心脏结构参数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脂联素水平是正常白蛋白尿组的4倍,是微量白蛋白尿组的2倍(P<0.01和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脂联素水平比正常白蛋白尿组升高(P<0.05)。脂联素/血肌酐在三组中有同样的变化(均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1和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FMD、NID随脂联素水平的增加而下降(P<0.05)。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脂联素与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24 h尿白蛋白排出量、血肌酐、左心室后壁厚度、内膜-中膜厚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8、0.704、0.470、0.331、0.324,P<0.05),与FMD、NID呈显著负相关(r值为-0.397、-0.413,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伴随高脂联素血症,且与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密切相关。脂联素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糖尿病肾病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苈强心胶囊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3
15
作者 李强 郭壮波 +1 位作者 黎庆梅 郭顺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9-1122,共4页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对照胶囊和芪苈强心胶...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对照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下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患者6 min步行距离(6-MWT),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APN和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心衰患者的血清APN和NT-proBNP水平随着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增加而明显升高;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患者LVEDD和LVESD均缩小,LVEF明显提高,6-MWT明显增长,血清APN和NT-proBNP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以上指标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APN和NT-proBNP水平,明显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苈强心胶囊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脂联素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弹性的评价 被引量:11
16
作者 徐小丽 熊建群 +3 位作者 李恒青 郭顺华 徐念 过新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83-1585,共3页
目的: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评价2型糖尿病(T2DM)及高脂血症患者的颈动脉弹性。方法:血脂水平增高(T2DM组1)和血脂水平正常(T2DM组1)T2DM患者分别为39和21例,正常对照60例,单纯高脂血症组30例。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硬... 目的: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评价2型糖尿病(T2DM)及高脂血症患者的颈动脉弹性。方法:血脂水平增高(T2DM组1)和血脂水平正常(T2DM组1)T2DM患者分别为39和21例,正常对照60例,单纯高脂血症组30例。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硬化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组1与T2DM组2、高脂血症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度指数(β)、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顺应性(A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T2DM两组β、Ep、PWVβ均较高脂血症组高(P<0.05),AC、膨大指数(AI)差异不明显(P>0.05);T2DM组2β、Ep、PWVβ较T2DM组1升高(P<0.05),AC、AI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合并高脂血症的T2DM患者动脉硬化更明显,ET技术能在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之前对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做出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超声检查 颈动脉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肾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过新民 宋粤生 +2 位作者 马文斌 冉建民 李恒青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3-914,共2页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各级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参数的改变,以期寻找更早期的、无创性的糖尿病肾病(DN)辅助诊断方法。方法选择30例T2DM患者,排除合并心衰、泌尿系感染、结石、肾血管疾病及其他原因...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各级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参数的改变,以期寻找更早期的、无创性的糖尿病肾病(DN)辅助诊断方法。方法选择30例T2DM患者,排除合并心衰、泌尿系感染、结石、肾血管疾病及其他原因致肾脏原发、继发病变,所有患者尿蛋白阴性,血尿素氮、肌酐正常。同时选择2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受试者各级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T2DM组各级肾内动脉阻力指数(R I)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舒张末期最低流速(Vd)则明显减低,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能提示T2DM患者肾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对早期DN的诊断是有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糖尿病肾病 肾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含钙结晶盐形成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过新民 阮黎 +1 位作者 马文斌 黄文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62-1464,共3页
目的:研究肾含钙结晶盐形成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启动子FokⅠ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超声检查进行分组:80例肾皮质含钙结晶盐形成患者(A组)及80例无结晶盐形成者(B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目的:研究肾含钙结晶盐形成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启动子FokⅠ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超声检查进行分组:80例肾皮质含钙结晶盐形成患者(A组)及80例无结晶盐形成者(B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两组进行FokⅠ多态性检测,分析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A组基因型分布FF:30%(24/80),Ff:50%(40/80),ff:20%(16/80);B组FF:34%(27/80),Ff:60%(48/80),ff:6%(5/80);其中ff分布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F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分别为55%(88/160)和64%(102/160);f分别为45%(72/160)和36%(58/1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VDR基因起始密码子中FokⅠ多态性与肾皮质含钙结晶盐形成有关系,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简便的早期诊断方法在本研究中有着较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受体 超声检查 多态性 结晶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OC曲线分析ET参数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顺华 徐小丽 +1 位作者 李恒青 徐念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77-1079,共3页
目的应用ROC曲线分析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 tracking,ET)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颈总动脉弹性的评价作用。方法T2DM60例,正常对照60例,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硬化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度指数(β)、顺应性(AC)及脉搏波传... 目的应用ROC曲线分析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 tracking,ET)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颈总动脉弹性的评价作用。方法T2DM60例,正常对照60例,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硬化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度指数(β)、顺应性(AC)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和膨大系数(AI),并对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初步确定颈动脉硬化ET参数诊断截断值。结果T2DM组颈动脉β,Ep,PWVβ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A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AI差别不明显(P>0.05);ROC分析β,Ep,PWVβ,A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85,0.86,0.77,建议分别以β8.50,Ep108.5kPa,PWVβ6.65m/s,AC0.76mm2/kPa作为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的诊断截断值。结论糖尿病动脉弹性下降发生在内中膜(IMT)增厚之前,其中以β,Ep,PWVβ作为T2DM患者颈总动脉硬化参数评价的准确性较高,AC可作为辅助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颈总动脉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对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心室重塑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晋金兰 韦建瑞 +4 位作者 尹海燕 梁艳雯 郭键 吕荣贵 刘喜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95-799,共5页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对大鼠心肌梗死(心梗)模型心室重塑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大鼠心梗模型,建好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心梗对照组和盐酸小檗碱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盐酸小檗碱组大鼠每日灌胃给予盐酸小檗碱20 m...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对大鼠心肌梗死(心梗)模型心室重塑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大鼠心梗模型,建好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心梗对照组和盐酸小檗碱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盐酸小檗碱组大鼠每日灌胃给予盐酸小檗碱20 mg/kg,假手术组和心梗对照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8 W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和心脏结构,马松(Masson)染色法检测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并检测心肌细胞核因子-κB活化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显示,心梗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扩大[(7.28±0.29)mm比(6.86±0.36)mm,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扩大[(5.88±0.33)mm比(4.61±0.31)mm,P<0.01]、左心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VPWTs)增厚[(1.81±0.85)mm比(1.67±0.16)mm,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45.77±3.17)%比(67.28±4.15)%,P<0.01];盐酸小檗碱组与心梗对照组相比:LVDs[(4.68±1.17)mm]缩小,LVPWTs[(1.65±0.14)mm]下降,LVEF[(64.64±5.82)%]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LVDd[(6.89±0.99)mm]缩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心梗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胶原容积分数增加[(11.39±0.45)%比(2.65±0.45)%,P<0.01],盐酸小檗碱组[(7.00±0.87)%]较心梗对照组减少(P<0.01)。Tunel实验结果显示,心梗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增加(21.31±2.34比0.99±0.38,P<0.01),盐酸小檗碱组(14.15±1.62)较心梗对照组减少(P<0.01)。核因子-κB活化情况检测结果示,术后8 W时,心梗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细胞核内的p65含量增加[(0.14±0.02)ng/ml比(0.06±0.01)ng/ml],盐酸小檗碱组[(0.10±0.02)ng/ml]较心梗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小檗碱可改善大鼠心梗模型心室重塑和心功能,其机制考虑与其部分抑制心肌细胞核因子-κB活化、降低非心梗区心肌间质胶原沉积、抗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心肌梗死模型 心室重塑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