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砂岩文物加固材料与实验室工艺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范敏
张国梁
+4 位作者
傅英毅
陈粤
曹劲
马春风
张广照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51,共7页
风化砂岩文物的加固是文物保护的重要课题。在本研究中,选择与严重风化的云冈石窟石质文物材质相同的新鲜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加速风化方法将石质试样进行风化模拟处理,使其风化程度接近于石窟文物本体。利用4种硅酸酯类加固材料和...
风化砂岩文物的加固是文物保护的重要课题。在本研究中,选择与严重风化的云冈石窟石质文物材质相同的新鲜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加速风化方法将石质试样进行风化模拟处理,使其风化程度接近于石窟文物本体。利用4种硅酸酯类加固材料和7种实验室工艺条件,对风化模拟石质试样进行加固处理。对处理后的石质试样进行渗透深度、色差、耐盐性、耐紫外老化、无侧限抗压强度性能测试,评估各材料与实验室工艺加固效果。经研究表明:不同材料对风化砂岩均有加固效果,其中硅酸乙酯及其低聚物材料加固作用明显;同种材料、不同实验室工艺条件下加固效果却不一样,减压浸渍法实验室工艺的加固效果最大。本工作结果将为砂岩类石质文物现场加固保护提供科学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模拟
砂岩
加固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出土木质文物中分离真菌的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方旋
马星霞
+2 位作者
温敬伟
陈粤
范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3-131,共9页
【目的】为了解馆藏原位保存的出土木质文物上真菌病害特点,以针对性制定综合保护措施,本研究对南越国宫署遗址原位保存出土木质水槽上分离的11株真菌进行木材败坏测试和生物学特性观察。【方法】将分离的真菌分别表面接种木材,观察对...
【目的】为了解馆藏原位保存的出土木质文物上真菌病害特点,以针对性制定综合保护措施,本研究对南越国宫署遗址原位保存出土木质水槽上分离的11株真菌进行木材败坏测试和生物学特性观察。【方法】将分离的真菌分别表面接种木材,观察对木材表面的影响;通过质量损失率测试各真菌对木材的生物降解程度;并通过对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其生长速率、产孢情况和显微特点等生物学特性;利用对峙生长试验研究其相互影响。【结果】从木材表面接种测试观察到枝孢瓶霉菌、木霉菌、福氏拟青霉、篮状菌、黄暗青霉和镰孢菌在接种木材表面产生菌丝或孢子,使木材表面附着霉斑或者菌丝,聚壳座菌和节菱孢霉菌可使木材表面颜色发生显著变化。木材降解测试12周,担子菌纯黄白鬼伞使杨木的质量损失率接近10%,其他10株子囊菌基本未对杨木造成质量损失。PDA培养基上生长速率测试显示:木霉菌生长速度最快,每天生长近35 mm,其次是聚壳座菌、节菱孢霉菌、福氏拟青霉和镰孢菌,每天生长8~13 mm,较为缓慢是纯黄白鬼伞、聚多曲霉菌、黄暗青霉、篮状菌、枝顶孢霉菌和枝孢瓶霉菌,每天生长低于5 mm;除聚壳座菌、节菱孢霉菌和纯黄白鬼伞外,其余真菌均较易在不同培养基上产生孢子。对峙培养观察,木霉菌YN4-5对遗址中其他真菌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1.0%~64.6%,对担子菌纯黄白鬼伞的抑制率最大。【结论】分离的11种真菌中8种子囊菌可引起木质文物表面发霉或变色,担子菌纯黄白鬼伞有降解木质文物的风险;其中生长最快的木霉菌可通过竞争生长环境的方式抑制其他真菌生长,对有降解木材作用的纯黄白鬼伞的抑制作用最大,使木质文物降低了生物降解风险,从而分析认为目前该馆藏出土木质文物上的微生态相互作用已经达到一个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木质文物
遗址原位保存
木材生物败坏
真菌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遗址防风化加固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琦
范敏
+2 位作者
崔海滨
傅英毅
徐健宁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19期95-96,共2页
随着土遗址防风化加固保护材料的研究逐渐深入,各种新型加固保护材料不断被开发及应用。文章详细地分析了常用的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等三类土遗址防风化加固材料的特点,对土遗址防风化加固材料的选取及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土遗址
防风化
加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路面交通诱发古建筑振动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魏陆顺
林霞娟
+1 位作者
陈睦锋
张璐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第11期47-49,共3页
对某古建筑在路面交通作用下的振动响应进行了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首先对结构振动速度与加速度响应进行了现场实测,然后计算了结构模型在实测数据输入下的振动响应,最后分析了交通路况对古建筑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路面交通引起古建...
对某古建筑在路面交通作用下的振动响应进行了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首先对结构振动速度与加速度响应进行了现场实测,然后计算了结构模型在实测数据输入下的振动响应,最后分析了交通路况对古建筑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路面交通引起古建筑水平向振动主要在3~15Hz范围内,以低频振动为主;竖向振动第一阶频率约为8Hz,振动竖向幅值较水平幅值大;结构的一阶频率与车辆振动频率接近是导致古建筑振动幅值较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振动
古建筑
振动响应
模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木质水槽原位保存环境下的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
5
5
作者
方旋
温敬伟
+2 位作者
陈粤
范敏
马星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1-141,共11页
【目的】研究原位保存与展示环境下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木质水槽的真菌多样性,分析其真菌败坏状况,为评估木质水槽微生物病害以及进一步研发本体保护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疑似真菌生长的木质水槽和真菌子实体样本取样,传统组织分离...
【目的】研究原位保存与展示环境下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木质水槽的真菌多样性,分析其真菌败坏状况,为评估木质水槽微生物病害以及进一步研发本体保护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疑似真菌生长的木质水槽和真菌子实体样本取样,传统组织分离和培养技术与现代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样本真菌群落多样性信息。【结果】根据疑似真菌生长典型症状取得4份木质样本,在水槽附近土壤中采集1份子实体样本。采用传统组织分离技术从4份木质样本中分离到11种子囊菌,其中青霉菌和木霉菌分离比例较高;子实体培养物经鉴定为纯黄白鬼伞菌。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4份木质样本含有的真菌序列操作分类单元分别为182、168、213和191,真菌群落多样性较丰富;4份木质样本均检测到的真菌种类22种,占比较高的优势菌有外瓶霉菌、曲霉菌、畸腔菌和纯黄白鬼伞菌,丰度分别为16.38%、12.96%、9.27%和8.54%;子实体培养物纯黄白鬼伞菌在4份木质样本中均被检测到,且丰度较高。【结论】在现有精细保存环境中,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木质水槽的真菌多样性依然丰富,检测到的一些真菌对木质文物以及环境具有潜在风险,有必要根据分离到的真菌筛选新的杀菌剂,研发新的防霉防腐技术,为原位保存与展示的出土木质文物以及博物馆内健康环境提供进一步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木质文物
遗址原位保存
真菌多样性
防腐
防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砂岩文物加固材料与实验室工艺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范敏
张国梁
傅英毅
陈粤
曹劲
马春风
张广照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州市翰瑞文物保护设计研究中心
广东省
文物
考古
研究
所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51,共7页
文摘
风化砂岩文物的加固是文物保护的重要课题。在本研究中,选择与严重风化的云冈石窟石质文物材质相同的新鲜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加速风化方法将石质试样进行风化模拟处理,使其风化程度接近于石窟文物本体。利用4种硅酸酯类加固材料和7种实验室工艺条件,对风化模拟石质试样进行加固处理。对处理后的石质试样进行渗透深度、色差、耐盐性、耐紫外老化、无侧限抗压强度性能测试,评估各材料与实验室工艺加固效果。经研究表明:不同材料对风化砂岩均有加固效果,其中硅酸乙酯及其低聚物材料加固作用明显;同种材料、不同实验室工艺条件下加固效果却不一样,减压浸渍法实验室工艺的加固效果最大。本工作结果将为砂岩类石质文物现场加固保护提供科学基础数据。
关键词
风化模拟
砂岩
加固
工艺
Keywords
Weathering simulation
Sandstone
Reinforcement
Technique
分类号
O631 [理学—高分子化学]
G31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出土木质文物中分离真菌的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方旋
马星霞
温敬伟
陈粤
范敏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
研究
院木材工业
研究
所
南越王宫博物馆
广州市翰瑞文物保护设计研究中心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3-131,共9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AFYBB2019ZB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1588)。
文摘
【目的】为了解馆藏原位保存的出土木质文物上真菌病害特点,以针对性制定综合保护措施,本研究对南越国宫署遗址原位保存出土木质水槽上分离的11株真菌进行木材败坏测试和生物学特性观察。【方法】将分离的真菌分别表面接种木材,观察对木材表面的影响;通过质量损失率测试各真菌对木材的生物降解程度;并通过对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其生长速率、产孢情况和显微特点等生物学特性;利用对峙生长试验研究其相互影响。【结果】从木材表面接种测试观察到枝孢瓶霉菌、木霉菌、福氏拟青霉、篮状菌、黄暗青霉和镰孢菌在接种木材表面产生菌丝或孢子,使木材表面附着霉斑或者菌丝,聚壳座菌和节菱孢霉菌可使木材表面颜色发生显著变化。木材降解测试12周,担子菌纯黄白鬼伞使杨木的质量损失率接近10%,其他10株子囊菌基本未对杨木造成质量损失。PDA培养基上生长速率测试显示:木霉菌生长速度最快,每天生长近35 mm,其次是聚壳座菌、节菱孢霉菌、福氏拟青霉和镰孢菌,每天生长8~13 mm,较为缓慢是纯黄白鬼伞、聚多曲霉菌、黄暗青霉、篮状菌、枝顶孢霉菌和枝孢瓶霉菌,每天生长低于5 mm;除聚壳座菌、节菱孢霉菌和纯黄白鬼伞外,其余真菌均较易在不同培养基上产生孢子。对峙培养观察,木霉菌YN4-5对遗址中其他真菌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1.0%~64.6%,对担子菌纯黄白鬼伞的抑制率最大。【结论】分离的11种真菌中8种子囊菌可引起木质文物表面发霉或变色,担子菌纯黄白鬼伞有降解木质文物的风险;其中生长最快的木霉菌可通过竞争生长环境的方式抑制其他真菌生长,对有降解木材作用的纯黄白鬼伞的抑制作用最大,使木质文物降低了生物降解风险,从而分析认为目前该馆藏出土木质文物上的微生态相互作用已经达到一个平衡。
关键词
出土木质文物
遗址原位保存
木材生物败坏
真菌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unearthed wooden cultural relics
site in situ preservation
wood biodeterioration
fungal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781.72 [农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S763.15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遗址防风化加固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琦
范敏
崔海滨
傅英毅
徐健宁
机构
广州市
白云
文物保护
工程有限公司技术
中心
广州市翰瑞文物保护设计研究中心
技术
中心
出处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19期95-96,共2页
基金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2C26214405191)
文摘
随着土遗址防风化加固保护材料的研究逐渐深入,各种新型加固保护材料不断被开发及应用。文章详细地分析了常用的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等三类土遗址防风化加固材料的特点,对土遗址防风化加固材料的选取及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土遗址
防风化
加固材料
Keywords
soil sites
anti-weathering
reinforced materials
分类号
TQ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路面交通诱发古建筑振动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魏陆顺
林霞娟
陈睦锋
张璐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州市翰瑞文物保护设计研究中心
出处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第11期47-49,共3页
基金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自由探索基金"高耸隔震建筑的碰撞分析研究"(编号:2016LGY0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自由探索基金"强震下隔震支座节点的改进研究"(编号:2016LGZ04)
文摘
对某古建筑在路面交通作用下的振动响应进行了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首先对结构振动速度与加速度响应进行了现场实测,然后计算了结构模型在实测数据输入下的振动响应,最后分析了交通路况对古建筑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路面交通引起古建筑水平向振动主要在3~15Hz范围内,以低频振动为主;竖向振动第一阶频率约为8Hz,振动竖向幅值较水平幅值大;结构的一阶频率与车辆振动频率接近是导致古建筑振动幅值较大的原因。
关键词
交通振动
古建筑
振动响应
模型分析
Keywords
traffic vibration
ancient buildings
vibration response
model analysis
分类号
TU311.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木质水槽原位保存环境下的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
5
5
作者
方旋
温敬伟
陈粤
范敏
马星霞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
研究
院木材工业
研究
所
南越王宫博物馆
广州市翰瑞文物保护设计研究中心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1-141,共11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AFYBB2019ZB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1588)。
文摘
【目的】研究原位保存与展示环境下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木质水槽的真菌多样性,分析其真菌败坏状况,为评估木质水槽微生物病害以及进一步研发本体保护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疑似真菌生长的木质水槽和真菌子实体样本取样,传统组织分离和培养技术与现代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样本真菌群落多样性信息。【结果】根据疑似真菌生长典型症状取得4份木质样本,在水槽附近土壤中采集1份子实体样本。采用传统组织分离技术从4份木质样本中分离到11种子囊菌,其中青霉菌和木霉菌分离比例较高;子实体培养物经鉴定为纯黄白鬼伞菌。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4份木质样本含有的真菌序列操作分类单元分别为182、168、213和191,真菌群落多样性较丰富;4份木质样本均检测到的真菌种类22种,占比较高的优势菌有外瓶霉菌、曲霉菌、畸腔菌和纯黄白鬼伞菌,丰度分别为16.38%、12.96%、9.27%和8.54%;子实体培养物纯黄白鬼伞菌在4份木质样本中均被检测到,且丰度较高。【结论】在现有精细保存环境中,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木质水槽的真菌多样性依然丰富,检测到的一些真菌对木质文物以及环境具有潜在风险,有必要根据分离到的真菌筛选新的杀菌剂,研发新的防霉防腐技术,为原位保存与展示的出土木质文物以及博物馆内健康环境提供进一步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
出土木质文物
遗址原位保存
真菌多样性
防腐
防霉
Keywords
unearthed wooden cultural relics
site protection and show
fungal diversity
against decay fungi
anti-mould
分类号
S781.72 [农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砂岩文物加固材料与实验室工艺研究
范敏
张国梁
傅英毅
陈粤
曹劲
马春风
张广照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出土木质文物中分离真菌的生长特性研究
方旋
马星霞
温敬伟
陈粤
范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土遗址防风化加固材料的研究进展
王琦
范敏
崔海滨
傅英毅
徐健宁
《广东化工》
CAS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路面交通诱发古建筑振动测试与分析
魏陆顺
林霞娟
陈睦锋
张璐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木质水槽原位保存环境下的真菌多样性
方旋
温敬伟
陈粤
范敏
马星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