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重构20世纪50、60年代广州粤剧演剧——兼简介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院藏粤剧剧本 |
罗丽
|
《戏曲研究》
CSSCI
|
2014 |
0 |
|
2
|
现代戏创作需自觉寻求艺术规律——从粤剧现代戏创作谈起 |
罗丽
|
《上海艺术评论》
|
2024 |
0 |
|
3
|
让粤剧在传统与现代中继续前行——观广州市戏剧创作孵化剧目展演有感 |
李秋萍
|
《歌海》
|
2016 |
0 |
|
4
|
詹天佑研究与话剧《铁血道钉》创作 |
李新华
|
《影剧新作》
|
2016 |
0 |
|
5
|
综合性少儿期刊的选题探讨——以《小艺术家》栏目设置为例 |
王希
|
《采写编》
|
2024 |
0 |
|
6
|
守正不忘本,创新不离宗——从“山乡风云”现象看粤剧革命戏创作 |
刘琼芝
|
《戏剧之家》
|
2024 |
0 |
|
7
|
历史的考掘与生命的复归——再论邓一光的深圳系列小说 |
李德南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在探索中前行的写作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回顾北京师范大学写作学科发展四十年(1979-2019) |
张国龙
封文慧
|
《写作》
|
2020 |
1
|
|
9
|
空间的凝视与思索--理解新世纪以来城市文学的一个角度 |
李德南
|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0
|
谢有顺文学批评的知识谱系与话语精神 |
李德南
|
《创作与评论》
|
2016 |
3
|
|
11
|
融情铸艺 以情带声--访粤曲艺术家黄少梅 |
罗丽
黄静珊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21 |
0 |
|
12
|
他与笑声同在——访粤语相声表演艺术家黄俊英 |
罗丽(采访)
黄俊英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23 |
0 |
|
13
|
红线女的三次艺术高峰 |
练行村
|
《戏剧之家》
|
2022 |
0 |
|
14
|
加速、折叠与融合:新世纪文学的发生语境与美学趋势 |
李德南
|
《艺术广角》
|
2020 |
0 |
|
15
|
穿越时空,用美为广州加分 |
邓毅富
温倩茵
邓小玲
邓兆萍
|
《新经济》
|
2012 |
0 |
|
16
|
浅谈现实题材剧本创作——粤剧《清水河畔》创作感 |
吴海榕
|
《艺术大观》
|
2019 |
0 |
|
17
|
本土内外与岛屿写作 |
蔡益怀(香港)
周洁茹
王威廉
李德南
|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8
|
爱与神的共同体——论迟子建的人文理想与写作实践 |
李德南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19
|
转折时期的心迹与心学——叶弥论 |
李德南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20
|
戏曲电影的机遇与挑战 |
罗丽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21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