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硅藻群集指数(DAIpo)和河流污染指数(RPId)评价珠江广州河段的水质状况 被引量:17
1
作者 齐雨藻 黄伟建 +1 位作者 骆育敏 伍丽英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29-335,共7页
用硅藻计于1990年采集珠江广州河段的9个采样点的附着硅藻群落.共得硅藻24个属,170个分类单位,其中,适腐性种8个,广腐性种84个,仍腐性种78个.群落相似性聚类分析表明,位于前、后航道中部的员村(st3),新造(st8),沙浴村(s... 用硅藻计于1990年采集珠江广州河段的9个采样点的附着硅藻群落.共得硅藻24个属,170个分类单位,其中,适腐性种8个,广腐性种84个,仍腐性种78个.群落相似性聚类分析表明,位于前、后航道中部的员村(st3),新造(st8),沙浴村(si10)三点的硅藻群落结构是为相似,向上,下游相似性逐渐减小.用硅藻群集指数(DAIpo)和河流污染指数(RPId)对各采样断面的水质进行分析表明:大盛(st12)和莲花山(st5)两点受污染最轻,属β-寡污带,黄沙点(st2)污染最严重,属α-中污带.对照点鸦岗(St1)也受到一定的污染,属α-寡污带,其它点的污染程度在α-寡污带与β-中污带之间.DAIpo值与BODS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r=0.86).珠江广州河段的前、后航道的污染程度相差不大(RPId=56.42,56.26),均属中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群集指数 河流污染指数 水质评价 珠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城市生态环境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谢涤非 刘顺会 +2 位作者 李海浩 胡韧 林秋奇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2,共3页
对广州城市生态环境因子的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状况近十年数据结合广州城市发展 ,分析其环境污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广州市大气环境污染已由煤烟型向石油型转变 ;水环境中有机污染严重 ,主要表现为氨氮、BOD5、砷化物和汞... 对广州城市生态环境因子的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状况近十年数据结合广州城市发展 ,分析其环境污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广州市大气环境污染已由煤烟型向石油型转变 ;水环境中有机污染严重 ,主要表现为氨氮、BOD5、砷化物和汞化物污染 ;固体垃圾产出量逐年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环境 环境变化 特征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绿素荧光研究球形棕囊藻在富磷条件下的生长特性(英文) 被引量:5
3
作者 蔡卓平 黄伟伟 段舜山 《生态科学》 CSCD 2008年第5期410-413,共4页
棕囊藻属于定鞭藻纲、定鞭藻目,广泛分布在不同海洋生态环境中。有报道指出,棕囊藻时常在北太平洋温带港湾、挪威海、北海、英吉利海峡及南极海域等地方引发的大规模有害赤潮。近年来,我国东海海域和南海粤东海域均发生较大面积的棕囊... 棕囊藻属于定鞭藻纲、定鞭藻目,广泛分布在不同海洋生态环境中。有报道指出,棕囊藻时常在北太平洋温带港湾、挪威海、北海、英吉利海峡及南极海域等地方引发的大规模有害赤潮。近年来,我国东海海域和南海粤东海域均发生较大面积的棕囊藻赤潮,给当地的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棕囊藻具有特殊的生理机制,可以产生二甲基硫化物(DMS),对整个海域的气候状况,酸雨酸雾的形成以及全球硫循环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球形棕囊藻为研究材料,设置3组较高的磷浓度处理(5 mg·L-1、10 mg·L-1和20 mg·L-1),利用细胞记数和叶绿素荧光测定等方法研究了该藻在不同富磷浓度下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不同磷浓度下的藻体荧光值变化均呈现"S"型曲线,表明藻细胞的生长经历缓慢期,快速期和平缓期3个阶段;同时,试验所设置的磷浓度对球形棕囊藻的叶绿素荧光值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在5 mg·L-1 磷浓度下的藻体荧光值最低,在第7天只有802 μg·L-1,而在10 mg·L-1 和20 mg·L-1 磷浓度下的藻体荧光值较高,在第7天分别达到836 μg·L-1和850 μg·L-1,表明磷营养可以促进藻细胞的生长增殖,但在较高磷浓度下,这种促进作用不明显。结果还显示,较低浓度的磷(5 mg·L-1)减缓与限制了藻细胞的生长,在5 mg·L-1 磷浓度下的藻最大特定比生长速率和细胞密度分别只有0.704 d-1 和190 cells·mL-1。相对而言,20 mg·L-1 磷浓度下的藻最大特定比生长速率和细胞密度最高,分别达到了0.771 d-1和250 cells·mL-1。研究结果揭示,水体中的磷营养浓度的变化是导致藻细胞大量增殖的一个主要的外在因素,而利用叶绿素荧光来测定藻细胞生长是一种快速、简便和可靠的方法,在今后有害水华监测过程中应该多加利用,以更及时、准确地预测预报有害水华的发生,降低其对经济、环境和社会造成的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 球形棕囊藻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大麦杆控制原水蓝藻生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梁倩华 章群 +3 位作者 范晓军 张亦庸 吴伟健 韩博平 《生态科学》 CSCD 2006年第2期122-123,127,共3页
蓝藻对饮水安全有潜在威胁,但在水处理过程中很难除去。华南某地原水水塘多年来受到以假鱼腥藻类为主的蓝藻水华影响,尽管曾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清除,但都只能起到应急的作用,因此需要寻求长期有效控制蓝藻生长的新方法。已有研究表明大麦... 蓝藻对饮水安全有潜在威胁,但在水处理过程中很难除去。华南某地原水水塘多年来受到以假鱼腥藻类为主的蓝藻水华影响,尽管曾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清除,但都只能起到应急的作用,因此需要寻求长期有效控制蓝藻生长的新方法。已有研究表明大麦杆在控制淡水藻类生长方面具有一定功效,且对环境无明显负面影响。为了解大麦杆对华南某地蓝藻,特别是假鱼腥藻类生长的影响,探讨在该地区气候条件下发挥抑藻作用所需时间和效果,为原水蓝藻控制措施的采取提供科学依据,自从2005年3月起至2005年7月,选用2个沉淀池作对比实验,实验池投入g·m-3的大麦杆,对照池不加大麦杆。研究表明大麦杆对原水中假鱼腥藻类的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该地气候条件下,最少需要一至两个月的时间,大麦杆才开始产生控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杆 控藻 假鱼腥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环境因子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大鹏湾株)生长及其藻毒力影响 被引量:33
5
作者 江天久 黄伟建 +3 位作者 王朝晖 骆育敏 尹伊伟 杞桑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51-154,共4页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温度 (θ/℃ )、盐度 (ρ/gL-1)及pH对有毒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 (大鹏株 )的生长及其毒力的影响 .实验表明 ,塔玛亚历山大藻θopt为 15~ 2 5℃ ,最大生长率出现在接种后 6~ 8d ;在盐度为 14~32g/L范围内 ,该藻均可...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温度 (θ/℃ )、盐度 (ρ/gL-1)及pH对有毒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 (大鹏株 )的生长及其毒力的影响 .实验表明 ,塔玛亚历山大藻θopt为 15~ 2 5℃ ,最大生长率出现在接种后 6~ 8d ;在盐度为 14~32g/L范围内 ,该藻均可生长 ,盐度 2 3~ 2 7g/L时生长最佳 ;在弱酸弱碱下 ,该藻可较好生长 ,pHopt=6~ 7;用小白鼠法测得本藻株c(HCl) =0 .1mol/L提液的麻痹性贝毒毒力为 0 .5 0× 10 -5~ 3.2× 10 -5Mu/cell,在同种藻株中属低毒藻株 .与其他作者对本藻株用不同毒素抽提方法及测定技术所得结果的比较表明 ,其藻毒力测定值最大相差达 30倍 .图 3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玛亚山历大藻 麻痹性贝毒 生物特性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鲈的胚胎发育和仔鱼发育 被引量:21
6
作者 胡先成 曹双俊 +3 位作者 周忠良 孙帼英 邵贻钧 王韩信 《水产科技情报》 1995年第5期195-198,共4页
本文描述了在温度为12.2~14.0℃、盐度为22‰。的天然海水中用捕自浙江省宁海县和奉化市沿海的花鲈进行人工繁殖时,花鲈的胚胎发育和仔鱼发育情况。
关键词 花鲈 胚胎发育 仔鱼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矿物质,维生素添加剂预混料在斑节对虾蜕壳生长方面的比较
7
作者 曹双俊 邱高峰 《广东饲料》 1999年第4期17-18,共2页
本文报道了在体长3.5~4cm斑节对虾饲料中添加百寿多维0.2%、复矿1.2%,另一组添加国内某名牌产品多维0.2%、复矿1.2%,经40天投喂后,添加百寿添加剂组比另一组体重增加了25%,成活率提高了28%,蜕壳周... 本文报道了在体长3.5~4cm斑节对虾饲料中添加百寿多维0.2%、复矿1.2%,另一组添加国内某名牌产品多维0.2%、复矿1.2%,经40天投喂后,添加百寿添加剂组比另一组体重增加了25%,成活率提高了28%,蜕壳周期缩短垢天左右,蜕壳率高峰高出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饲料 矿物质 维生素 预混料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