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实现饲用抗生素的高效替代——英赛特基于科学(基本概念、作用机制和作用标准)的AGPs三等替代方案 被引量:1
1
作者 彭险峰 覃宗华 程相逢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年第2期61-64,共4页
抗生素生长促进剂(Antibiotic Growth Promoters,AGPs)是动物饲料配方体系中非营养组分中性价比最高的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由于AGPs所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和人们对公共卫生的忧虑,AGPs应用的限制和禁用刻不容缓。理解和区分抗菌剂、抗菌... 抗生素生长促进剂(Antibiotic Growth Promoters,AGPs)是动物饲料配方体系中非营养组分中性价比最高的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由于AGPs所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和人们对公共卫生的忧虑,AGPs应用的限制和禁用刻不容缓。理解和区分抗菌剂、抗菌药、抗生素、AGPs和饲用抗菌剂这几个基本概念对开发AGPs替代产品来说是最基础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深刻理解AGPs的作用标准,即:⑴较强的抗菌效力;⑵必须能够在动物肠道的后部维持足够的有效浓度;⑶在饲料产品中有足够的有效添加剂量;⑷产品安全性;⑸合理的应用成本。高肠道压力动物模型的治疗试验是AGPs替代产品效力验证的最直接方法,也是饲料厂在现场快速评价相关产品最客观、快速且准确的方法。英赛特公司基于以上理解,开发了3个从“机制、效力和成本”上均能落地的AGPs高效替代产品,各种动物品种和生长阶段均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生长促进剂 抗菌剂 AGPs替代品 高效替代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复门原虫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廖申权 吴彩艳 +3 位作者 戚南山 吕敏娜 覃宗华 孙铭飞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5-78,共4页
顶复门原虫包括疟原虫(Plasmodium spp.)、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p.)、锥虫(Trypanosoma spp.)、泰勒虫(Theileria spp.)及巴贝斯虫(Babesia spp.)等一大类引起严重人畜疾病的寄生性原虫。顶复门原虫利... 顶复门原虫包括疟原虫(Plasmodium spp.)、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p.)、锥虫(Trypanosoma spp.)、泰勒虫(Theileria spp.)及巴贝斯虫(Babesia spp.)等一大类引起严重人畜疾病的寄生性原虫。顶复门原虫利用2C-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MEP)途径合成类异戊二烯前体物质,这些化合物对于维持顶复门原虫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脱氧-D-木酮糖-5-磷酸(DOXP)还原异构酶是MEP途径的关键酶,对其作用机理及抑制剂的筛选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论文对顶复门原虫类异戊二烯的MEP途径,DOXP还原异构酶的作用机理及靶标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C-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途径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 药靶 顶复门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氧苯胍与黏菌素联用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内外抗菌作用
3
作者 薛雅茜 谯薇美 +4 位作者 洪晓欣 金宇航 陆毅兴 彭险峰 曾振灵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0-828,共9页
[目的]研究异丙氧苯胍与黏菌素联用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内外抗菌作用,为开发有效的新型黏菌素增效剂及临床防治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异丙氧苯胍与黏菌素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再通过... [目的]研究异丙氧苯胍与黏菌素联用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内外抗菌作用,为开发有效的新型黏菌素增效剂及临床防治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异丙氧苯胍与黏菌素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再通过棋盘法联合药敏试验和时间杀菌曲线评价异丙氧苯胍与黏菌素联用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并进一步通过建立小鼠肺部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模型来评价两者联用的体内抗菌效果。[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异丙氧苯胍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无抗菌作用(MIC>256μg/mL),黏菌素对受试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为1~8μg/mL。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异丙氧苯胍与黏菌素联用时能增强黏菌素的抗菌活性(分级抑菌浓度指数在0.094~0.313),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抗菌作用。体外时间杀菌曲线结果进一步表明,联合用药组可显著降低细菌数量,当亚抑菌浓度(0.5μg/mL)的黏菌素与异丙氧苯胍联用时即可达到杀菌效果。在小鼠肺部感染模型中,与黏菌素或异丙氧苯胍单药组相比,异丙氧苯胍与黏菌素联合组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小鼠肺部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载菌量(P<0.05或P<0.01)。HE染色观察小鼠肺脏病理组织切片发现,异丙氧苯胍与黏菌素联合组小鼠肺脏的肺泡结构正常,肺泡腔清洁,优于异丙氧苯胍和黏菌素单独用药组。[结论]异丙氧苯胍与黏菌素联合使用可增强黏菌素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内外抗菌效果,有望进一步开发成为新型抗菌增效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氧苯胍 黏菌素 联合用药 多杀性巴氏杆菌 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内劳森菌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4
作者 白挨泉 郭建超 +4 位作者 覃宗华 蒲文珺 马春全 李国清 张浩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33-1738,共6页
为建立猪胞内劳森菌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针对胞内劳森菌的16SrDNA基因设计合成特异性的引物和TaqMan探针,经过优化各项反应条件,建立了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仅对胞内劳森菌靶基因有信号,其相关性方程为Ct=-3.318&... 为建立猪胞内劳森菌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针对胞内劳森菌的16SrDNA基因设计合成特异性的引物和TaqMan探针,经过优化各项反应条件,建立了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仅对胞内劳森菌靶基因有信号,其相关性方程为Ct=-3.318×log(conc)+38.840(R2=0.998),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标准质粒最低检出量为5.55copies·μL-1,组内样品的变异系数低于2%。表明该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特异性强、敏感度高、重复性好,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能准确定量DNA样品中靶基因的拷贝数,适合于对临床样品中胞内劳森菌定性、定量检测和防治效果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胞内劳森菌 TaqMan荧光定量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增生性肠炎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临床样品检测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建超 覃宗华 +6 位作者 张岩毅 蒲文珺 任邵娜 张浩吉 马春全 李国清 白挨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93,共5页
为了掌握广东省猪增生性肠炎流行情况,采用试验建立的特异性PCR检测方法,对采集自广东不同地区、不同日龄的577份猪粪便样品进行猪增生性肠炎的流行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猪增生性肠炎的总体阳性率为16.29%(94/577),不同... 为了掌握广东省猪增生性肠炎流行情况,采用试验建立的特异性PCR检测方法,对采集自广东不同地区、不同日龄的577份猪粪便样品进行猪增生性肠炎的流行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猪增生性肠炎的总体阳性率为16.29%(94/577),不同日龄猪的阳性率检测结果为0~28日龄8.6%(3/35),29日龄~60日龄为11.90%(20/168),61日龄~90日龄为25.48%,(53/208),91日龄~120日龄为10.57%(13/123),121日龄~150日龄为27.77%(5/18),151日龄~180日龄为阴性;不同地区猪群的阳性率为惠州20.95%(13/78),广州10.86%(5/46),清远17.24%(15/87),云浮18.68%(17/91),肇庆16.67%(13/78),佛山11.23%(10/89),江门14.81%(12/81)。结果证明,广东省各地猪场猪增生性肠炎带茵感染较为普遍,不同日龄猪的感染率存在一定差异,应加强对该病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肠炎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鸭肝炎病毒VP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6
作者 吕敏娜 戚南山 +5 位作者 覃宗华 廖申权 余劲术 袁建丰 吴彩艳 孙铭飞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6,共4页
通过RT-PCR方法克隆出GD株Ⅰ型鸭肝炎病毒(DHV-1)的结构蛋白VP1基因片段,VP1基因片段和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均以EcoRⅠ、HindⅢ双酶切后构建获得重组质粒pMAL-C2X-VP1,经限制性酶切和序列测序证明,目的基因正确插入表达载体,转入E.coli... 通过RT-PCR方法克隆出GD株Ⅰ型鸭肝炎病毒(DHV-1)的结构蛋白VP1基因片段,VP1基因片段和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均以EcoRⅠ、HindⅢ双酶切后构建获得重组质粒pMAL-C2X-VP1,经限制性酶切和序列测序证明,目的基因正确插入表达载体,转入E.coli BL21(DE3),构建重组表达菌E.coliBL21/pMAL-C2X-VP1,经IPTG诱导,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DHV-1的结构蛋白VP1能在E.coliBL21(DE3)中表达,获得可溶性重组蛋白,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约为69k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鸭肝炎病毒 VP1基因 重组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酸对1~21日龄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黄灵杰 张克英 +6 位作者 白世平 王建萍 曾秋凤 彭焕伟 丁雪梅 彭险峰 覃宗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16-2822,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苯甲酸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360只1日龄的罗斯308(Ross308)白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饲粮中苯甲酸的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0.7%和1.4%... 本试验旨在研究苯甲酸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360只1日龄的罗斯308(Ross308)白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饲粮中苯甲酸的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0.7%和1.4%。试验期为21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苯甲酸对1~21日龄肉鸡的平均增重(AWG)有提高趋势(P=0.066);添加0.7%苯甲酸显著提高了1~21日龄肉鸡的平均采食量(AFI)(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苯甲酸显著提高空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P<0.05),对隐窝深度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苯甲酸对21日龄肉鸡空肠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从数值上看,添加0.7%苯甲酸提高了空肠酶活性。4)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苯甲酸对肉鸡盲肠微生物菌群无显著影响(P>0.05);从数值上看,添加苯甲酸降低了肉鸡21日龄大肠杆菌数量。由此得出,苯甲酸能够提高肉鸡空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1~21日龄肉鸡的生长性能,但对盲肠微生物数量没有显著影响;1~21日龄肉鸡饲粮苯甲酸的添加水平以0.7%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 生长性能 肠道形态 肠道微生物 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嫩艾美耳球虫裂殖子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园园 陈佳 +6 位作者 覃宗华 吴彩艳 廖申权 戚南山 吕敏娜 孙铭飞 蔡建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30,共5页
为克隆柔嫩艾美耳球虫裂殖子阶段的功能基因的全长序列,利用SMART技术,采用Clontech公司的Creator TMSMARTTM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构建了鸡球虫裂殖子的全长cDNA文库。用试剂盒提取mRNA后,以cDNA合成试剂盒合成cDNA。连接至pDN... 为克隆柔嫩艾美耳球虫裂殖子阶段的功能基因的全长序列,利用SMART技术,采用Clontech公司的Creator TMSMARTTM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构建了鸡球虫裂殖子的全长cDNA文库。用试剂盒提取mRNA后,以cDNA合成试剂盒合成cDNA。连接至pDNR-LIB载体,用电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DH10B内得到原始文库,扩增后保存于-80℃冰箱内;最后以文库为模板,分别以研究室已成功克隆序列(EtSAG2、EtMIC-2、EtMCAT)及Sanger的部分EST序列(Contig1218)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检验文库的实用性。经测定,构建的初级cDNA文库约含有8.72×107个重组子,插入的片段多在1kb~3kb之间,平均插入片段长度约1.8kb,扩增后文库保存的滴度为2.4×104 cfu/mL;通过文库的PCR扩增,不仅可以成功扩增出研究室已成功克隆的序列(EtSAG2、EtMIC-2),并成功获得EtMCAT和EST序列(Contig1218)的全长cDNA序列,经比对分析Contig1218所编码的蛋白为组织蛋白酶B样半胱氨酸蛋白酶(Cathepsin B)。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了柔嫩艾美耳球虫裂殖子高质量的全长cDNA文库,从而为筛选鸡球虫的功能基因全长序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裂殖子 CDNA文库 SMART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铜对罗非鱼和草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云峰 覃宗华 +4 位作者 彭险峰 丁丽 唐娇 欧阳燕媚 肖灿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1-33,共3页
为研究谷氨酸铜制剂对罗非鱼、草鱼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鱼体组成的影响,选用180尾罗非鱼、135尾草鱼,分别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或15尾。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五水硫酸铜作为对照组(10 mg/kg),试验组添加谷氨酸铜... 为研究谷氨酸铜制剂对罗非鱼、草鱼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鱼体组成的影响,选用180尾罗非鱼、135尾草鱼,分别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或15尾。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五水硫酸铜作为对照组(10 mg/kg),试验组添加谷氨酸铜(高、低剂量组分别为10、5 mg/kg,按铜离子计),饲养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谷氨酸铜高、低剂量组罗非鱼的增重率分别提高3.9%和5.8%,草鱼的增重率分别提高4.0%和5.9%;罗非鱼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1.9%和3.3%,草鱼分别提高2.5%和3.5%;罗非鱼和草鱼的平均饵料系数分别降低7.6%和3.7%。两种鱼的血清生化指标及体组成各试验组间均无显著差别(P>0.05)。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适量谷氨酸铜可提高鱼体的生长性能,且效果优于五水硫酸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铜 罗非鱼 草鱼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饲料添加剂对百里香酚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险峰 易家红 肖灿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7,共4页
采用简化寇氏法测定新饲料添加剂对百里香酚的大鼠口服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对百里香酚对大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6 174.9 mg/kg,远高于百里香酚(835.4 mg/kg)和香芹酚(968.1 mg/kg),属相对无毒级。体外最小抑菌试验表明,对百... 采用简化寇氏法测定新饲料添加剂对百里香酚的大鼠口服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对百里香酚对大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6 174.9 mg/kg,远高于百里香酚(835.4 mg/kg)和香芹酚(968.1 mg/kg),属相对无毒级。体外最小抑菌试验表明,对百里香酚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金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100μg/ml,比百里香酚和香芹酚强1-2倍。肉鸡的饲养试验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100 mg/kg的对百里香酚对肉鸡生产性能提高的效果优于100 mg/kg的百里香酚及50 mg/kg的金霉素。因此,对百里香酚作为促生长添加剂可替代百里香酚和金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百里香酚 肉鸡 生产性能 半数致死量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氧苯胍替代抗生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秋霞 姜美华 +2 位作者 张司敏 区煜荣 彭险峰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8年第7期14-18,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异丙氧苯胍替代抗生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试验将720羽1日龄健康AA肉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鸡。其中Ⅰ组为空白对照,饲喂基础日粮,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0 mg/kg 50%维... 本试验旨在研究异丙氧苯胍替代抗生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试验将720羽1日龄健康AA肉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鸡。其中Ⅰ组为空白对照,饲喂基础日粮,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0 mg/kg 50%维吉尼亚霉素预混剂,Ⅲ组和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和50 mg/kg异丙氧苯胍。试验时间共42 d。结果表明:1 d^21 d添加30 mg/kg异丙氧苯胍肉鸡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相比空白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50 mg/kg异丙氧苯胍肉鸡1 d^21 d、22 d^42 d和1 d^42 d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增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但与添加维吉尼亚霉素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异丙氧苯胍对免疫器官指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维吉尼亚霉素组免疫器官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1 d^42 d AA肉鸡饲料中添加30 mg/kg^50 mg/kg异丙氧苯胍可有效改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50 mg/kg异丙氧苯胍能够替代维吉尼亚霉素在饲料中的使用,且不影响肉鸡免疫器官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氧苯胍 抗生素 肉鸡 生产性能 免疫器官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饲料添加剂谷氨酸铜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12
作者 彭险峰 覃宗华 +3 位作者 丁丽 唐娇 欧阳燕媚 肖灿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17-119,123,共4页
铜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饲料中添加高剂量的铜可以显著改善猪的生产性能,但长期应用高剂量的铜具有很多副作用.对新型饲料添加剂——谷氨酸铜应用于猪饲料替代高剂量硫酸铜进行研究,体外最小抑菌试验表明,谷氨酸铜对大肠杆菌、... 铜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饲料中添加高剂量的铜可以显著改善猪的生产性能,但长期应用高剂量的铜具有很多副作用.对新型饲料添加剂——谷氨酸铜应用于猪饲料替代高剂量硫酸铜进行研究,体外最小抑菌试验表明,谷氨酸铜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以铜计,下同)为62.5~125 μg/mL,比硫酸铜或碱式氯化铜的抗菌活性强4倍.而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谷氨酸铜对大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是3383.3 mg/kg体重,较硫酸铜(332.8 mg/kg体重)和碱式氯化铜(900.0 mg/kg体重)的安全性高.断奶仔猪和小猪的饲养试验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50 mg/kg的谷氨酸铜与150~200 mg/kg的硫酸铜对试验猪生产性能提高的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铜 生产性能 抗菌活性 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氢β-酸月桂酸酯在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13
作者 彭险峰 黄计军 +4 位作者 叶晓岚 李俊健 任阳 姜美华 区煜荣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0-21,24,共3页
为研究六氢β-酸月桂酸酯在鸡体内的药动学,本试验选用12只健康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40mg/kg体重灌胃给药和1 mg/kg体重静脉注射给药。在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从前腔静脉采集血样,分离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六氢β-酸月桂... 为研究六氢β-酸月桂酸酯在鸡体内的药动学,本试验选用12只健康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40mg/kg体重灌胃给药和1 mg/kg体重静脉注射给药。在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从前腔静脉采集血样,分离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六氢β-酸月桂酸酯的浓度。用Winnonlin 5.2.1的非房室模型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单剂量口服六氢β-酸月桂酸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0.04±0.01)μg/m L,tmax(1.00±0.15)h,T1/2(2.35±0.17)h,AUC(0.13±0.01)μg·h/m L,V(1024.1±98.4)L/kg,CLB(302.2±7.6)L/h·kg,MRT(3.55±0.27)h;单剂量静脉注射六氢β-酸月桂酸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0(1.25±0.17)μg/m L,T1/2(1.10±0.25)h,AUC(0.82±0.14)μg·h/m L,V(1.93±0.13)L/kg,CLB(1.25±0.21)L/h·kg,MRT(1.27±0.31)h。结果表明:灌胃六氢β-酸月桂酸酯与静脉注射六氢β-酸月桂酸酯相比,鸡灌胃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为0.4%,灌胃给药后吸收极少,静脉注射血药浓度较高,消除半衰期均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氢β-酸月桂酸酯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氢β-酸月桂酸酯在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14
作者 彭险峰 李云峰 +5 位作者 黄计军 叶晓岚 李俊健 任阳 姜美华 区煜荣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36-38,共3页
文中进行了六氢β-酸月桂酸酯在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将12只健康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每千克体重40 mg/kg灌胃给药和1 mg/kg静注给药。在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从前腔静脉采集血样,分离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六氢β-酸月桂... 文中进行了六氢β-酸月桂酸酯在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将12只健康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每千克体重40 mg/kg灌胃给药和1 mg/kg静注给药。在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从前腔静脉采集血样,分离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六氢β-酸月桂酸酯的浓度。用Winnon-lin5.2.1的非房室模型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单剂量口服六氢β-酸月桂酸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0.04±0.01)μg/ml,Tmax(1.00±0.15)h,T1/2(2.35±0.17)h,AUC(0.13±0.01)(h·μg)/ml,V(1 024.1±98.4)L/kg,CLB(302.2±7.6)L/(kg·h),MRT(3.55±0.27)h;单剂量静注六氢β-酸月桂酸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0(1.25±0.17)μg/ml,T1/2(1.10±0.25)h,AUC(0.82±0.14)(h·μg)/ml,V(1.93±0.13)L/kg,CLB(1.25±0.21)L/(kg·h),MRT(1.27±0.31)h。结果表明:灌胃六氢β-酸月桂酸酯[40mg/(kg·bw)]与静脉注射六氢β-酸月桂酸酯[1 mg/(kg·bw)]相比,鸡灌胃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为0.4%,灌胃给药后吸收极少,静注浓度较高,消除半衰期均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氢β-酸月桂酸酯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氢β-酸在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15
作者 彭险峰 李云峰 +5 位作者 黄计军 叶晓岚 李俊健 任阳 姜美华 区煜荣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18,29,共3页
本试验进行了六氢β-酸在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选用12只健康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40 mg/kg体重灌胃给药和1 mg/kg体重静脉注射给药。在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从前腔静脉采集血样,分离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六氢β-酸的浓度... 本试验进行了六氢β-酸在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选用12只健康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40 mg/kg体重灌胃给药和1 mg/kg体重静脉注射给药。在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从前腔静脉采集血样,分离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六氢β-酸的浓度。用Winnonlin5.2.1的非房室模型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单剂量口服六氢β-酸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0.36±0.13)μg/m L,tmax(0.54±0.12)h,T1/2(0.15±0.05)h,AUC(0.43±0.09)μg/m L,V(19.7±4.75)L/kg,CLB(92.3±20.6)L/h·kg,MRT(0.77±0.21)h;单剂量静注六氢β-酸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2.47±0.40)μg/m L,T1/2(0.52±0.11)h,AUC(0.85±0.21)μg·h/m L,V(0.91±0.25)L/kg,CLB(1.18±0.43)L/h·kg,MRT(0.39±0.08)h。结果表明:灌胃六氢β-酸与静脉注射六氢β-酸相比,鸡灌胃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为1.3%,灌胃给药后吸收较快,静脉注射血药浓度较高,消除半衰期均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氢Β-酸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氧苯胍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6
作者 肖秋霞 姜美华 +3 位作者 张玲 区煜荣 张司敏 覃宗华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8年第8期14-17,共4页
本试验研究异丙氧苯胍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60头28 d断奶、体重接近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其中Ⅰ组为空白对照组,... 本试验研究异丙氧苯胍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60头28 d断奶、体重接近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其中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的日粮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0 mg/kg 8%恩拉霉素预混剂;Ⅲ组和Ⅳ组的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 mg/kg和100 mg/kg异丙氧苯胍。试验共28 d。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添加恩拉霉素和异丙氧苯胍均显著提高了仔猪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和腹泻率(P<0.05),其中100 mg/kg异丙氧苯胍与250 mg/kg恩拉霉素预混剂组猪的生产性能相当(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恩拉霉素和异丙氧苯胍均显著提高了血清球蛋白水平(P<0.05)和降低了尿素氮水平(P<0.05)。与恩拉霉素相比,添加异丙氧苯胍不影响血清生化指标(P>0.05)。结论:在28 d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50 mg/kg和100 mg/kg异丙氧苯胍可有效改善生产性能和降低腹泻率,100 mg/kg异丙氧苯胍能够替代恩拉霉素的使用,且不影响仔猪血清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氧苯胍 抗生素 断奶仔猪 生产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工程内涵特征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17
作者 陈亚剑 《现代食品》 2019年第13期89-90,99,共3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酶的生产与应用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酶技术也广泛的应用到了各种行业中,并取得了较大的收获。其中酶的生产与应用过程被称为酶工程,逐步应用到了食品生产与加工中,丰富了食品的种类,提升了食品的质量,有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酶的生产与应用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酶技术也广泛的应用到了各种行业中,并取得了较大的收获。其中酶的生产与应用过程被称为酶工程,逐步应用到了食品生产与加工中,丰富了食品的种类,提升了食品的质量,有效推动了食品生产加工产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酶工程内涵特征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在食品加工中应用的策略,以期促进食品加工的发展,激发食品加工领域的无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工程 内涵特征 食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调控猪免疫细胞命运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浩 崔家杰 +13 位作者 汤文杰 左建军 贺平丽 彭险峰 张董燕 陈金顶 刘世杰 赵刚 杜莉 谭会泽 刘平祥 宾朋 印遇龙 任文凯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0-266,共17页
氨基酸在免疫细胞的增殖、发育和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总结了氨基酸对仔猪肠道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和谷氨酰胺、γ-氨基丁酸、精氨酸和色氨酸调控免疫细胞命运的作用机制,并系统综述了氨基酸通过重塑免疫细胞代谢、调控信号通路... 氨基酸在免疫细胞的增殖、发育和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总结了氨基酸对仔猪肠道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和谷氨酰胺、γ-氨基丁酸、精氨酸和色氨酸调控免疫细胞命运的作用机制,并系统综述了氨基酸通过重塑免疫细胞代谢、调控信号通路活化和表观遗传修饰等途径调控免疫细胞命运的分子机制.为通过营养(氨基酸)策略改善仔猪肠道免疫功能,降低仔猪死淘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免疫细胞 肠道免疫
原文传递
不同地区鸡源产气荚膜梭菌的毒素型鉴定和药敏试验 被引量:8
19
作者 胡贺 覃宗华 +7 位作者 王艳华 龚振兴 刘保红 殷昊 彭险峰 马雪婷 李祥瑞 蔡建平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34,共7页
为探明我国鸡群中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不同毒素型分布特征及携带主要致病毒素基因和对饲用抗菌素的抗药谱,于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间从四川等7省17个肉鸡生产较为集中的地区采样692份,分离鉴定获得Cp菌株214株,分... 为探明我国鸡群中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不同毒素型分布特征及携带主要致病毒素基因和对饲用抗菌素的抗药谱,于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间从四川等7省17个肉鸡生产较为集中的地区采样692份,分离鉴定获得Cp菌株214株,分离率31%。经多重PCR方法鉴定,其中有206株为A型Cp,8株为C型。利用特异性单一PCR方法检测发现:有87株Cp携带β2毒素基因,阳性率为41%;5株携带Net B毒素基因,阳性率为2.3%。以最小抑菌浓度法(MIC)检测的常见饲用抗菌素敏感性结果显示:那西肽、弗吉尼亚霉素和效霉素有广泛的抑菌作用,四川德阳(2013)、四川眉山(2013)和广东鹤山(2013)的分离菌株对所测试的11种药物均表现敏感,而广西桂林(2014)的菌株仅对那西肽敏感。结果表明我国鸡源Cp具有明显的毒素型、主要致病毒素基因携带状况和抗药谱的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肠炎 产气荚膜梭菌 毒素型 毒素基因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