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醋液的抑菌活性及其对连作番茄根际土壤微环境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肖健 谭俊杰 +3 位作者 林泽毅 林强 杨尚东 谭宏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51,共12页
为探索木醋液对番茄根际土壤微生态的作用,以番茄为供试材料,连续3 a常规种植于相同田块,设置木醋液稀释300倍(A)、稀释600倍(B)、稀释900倍(C)处理,以无菌去离子水为对照(CK),探究不同稀释度木醋液的抑菌活性及其对连作番茄植株根系生... 为探索木醋液对番茄根际土壤微生态的作用,以番茄为供试材料,连续3 a常规种植于相同田块,设置木醋液稀释300倍(A)、稀释600倍(B)、稀释900倍(C)处理,以无菌去离子水为对照(CK),探究不同稀释度木醋液的抑菌活性及其对连作番茄植株根系生长、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稀释度木醋液对青枯病菌和枯萎病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3种稀释度的木醋液中,稀释600倍的木醋液浇灌不仅有利于连作番茄根系的生长,而且有助于提高番茄连作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与对照(CK)相比,不同稀释度木醋液处理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细菌的相对丰度,提高了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细菌以及子囊菌门(Ascomycota)、新赤壳属(Neocosmospora)、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木霉属(Trichoderma)、毛壳菌属(Chaetomium)和镰刀菌属(Fusarium)真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相对丰度。结果表明,木醋液具有显著抑制番茄青枯病及枯萎病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浇灌稀释木醋液有利于连作番茄根系生长,改善连作番茄根际土壤微环境生态的作用;其中,以稀释600倍(B)木醋液的改良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醋液 番茄 连作障碍 抑菌活性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淮山产业发展综述——产业概况与技术创新
2
作者 宋霜 盘来生 +1 位作者 何龙飞 肖冬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10-115,共6页
近年来,广西淮山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种植面积有所下滑,产业发展处于转型期,面临挑战。文章介绍了广西淮山的主要产区种植情况、经营主体概况、加工和销售情况及广西淮山技术研发(包括种植采收、化肥施用等研发)现状。对... 近年来,广西淮山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种植面积有所下滑,产业发展处于转型期,面临挑战。文章介绍了广西淮山的主要产区种植情况、经营主体概况、加工和销售情况及广西淮山技术研发(包括种植采收、化肥施用等研发)现状。对淮山产业发展存在的机械化程度低、品质不稳定、缺乏影响力品牌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强化技术研究、加强农业保险宣传、深化产业链发展、做强地方品牌等发展建议,为广西淮山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山 产业发展 产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东县‘台农一号’芒果的土壤环境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王卓 罗聪 +5 位作者 农时锋 王冬梅 雷子剑 何新华 李明庆 陈叔泉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6期131-138,共8页
为制定田东县芒果产区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策略提供依据,从田东县3个芒果主产区公靖、民族、东养芒果园18个采样点采集20~4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和果实样品,分析芒果土壤环境因子与果实矿质营养和品质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供试的田东县芒果... 为制定田东县芒果产区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策略提供依据,从田东县3个芒果主产区公靖、民族、东养芒果园18个采样点采集20~4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和果实样品,分析芒果土壤环境因子与果实矿质营养和品质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供试的田东县芒果园土壤pH较低,土壤有机质普遍缺乏,阳离子交换量、碱解氮、交换性钙、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含量较低,有效磷、有效钾、交换性镁、有效铁、有效锰含量较高。土壤微生物数量较少,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较低,但酸性磷酸酶活性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矿质营养和果实矿质营养元素关联性大,土壤有机质与果实全磷、有效钾与果实全钾、交换性钙与果实全钙、有效锰与果实全锰、有效铜与果实全铜等相关性极显著;土壤微生物总数与果实全镁、全锰等相关性较显著,土壤酸性磷酸酶与果实全磷、全铜相关性较显著。在果实品质方面,土壤矿质元素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滴定酸关联性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有机质和果胶相关性显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果实可溶性糖相关性显著。土壤酸性磷酸酶和可溶性固形物、过氧化氢酶和维生素C相关性显著。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放线菌数量与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相关性较强。建议田东县在芒果生产中增施有机肥,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同时施用石灰调整土壤pH,以改善果园土壤生态环境;在果实发育时期适当增施微量元素可提升芒果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园 土壤环境 矿质营养 品质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叶螨科名录(蜱螨亚纲:绒螨目)
4
作者 廖泽函 韦志横 +3 位作者 李元平 杨娟 王国全 李俊 《广西植保》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根据文献资料和作者的调查鉴定总结出广西叶螨科名录,共11属35种,并描述了寄主和分布。文中对部分有争议的种类和寄主植物的学名、中名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叶螨科 寄主植物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大蚊属Elephantomyia广西新记录并记一新种(双翅目:沼大蚊科)
5
作者 吕韩慧颖 徐圆圆 +2 位作者 戴鹂颖 杨定 张晓 《Entomotaxonomia》 CSCD 2024年第2期126-135,共10页
基于采自大瑶山的5头雄虫和3头雌虫,象大蚊属Elephantomyia在我国广西被首次报道。这些标本被鉴定为同一物种,即新种大瑶山象大蚊E.(Elephantomyia)dayaoshana sp.nov.。象大蚊属在我国最东和最西的分布记录分别来自台湾地区和西藏,本... 基于采自大瑶山的5头雄虫和3头雌虫,象大蚊属Elephantomyia在我国广西被首次报道。这些标本被鉴定为同一物种,即新种大瑶山象大蚊E.(Elephantomyia)dayaoshana sp.nov.。象大蚊属在我国最东和最西的分布记录分别来自台湾地区和西藏,本发现补充了该属分布区域中的一个空缺。新种主要通过体色和雄性腹部末端特征与其近缘物种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大蚊亚科 象大蚊族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氮配施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6
作者 路丹 卢昌友 +5 位作者 范晓苏 何明雄 梁琼月 欧仲升 李世勇 沈方科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9-38,共10页
【目的】探明有机无机氮配施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为植烟土壤有机氮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烟草K326为试验材料,花生麸为有机氮源,采用大田试验,按有机无机氮质量比配施设置25︰75(T_(1))、35︰65(T_(2))、4... 【目的】探明有机无机氮配施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为植烟土壤有机氮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烟草K326为试验材料,花生麸为有机氮源,采用大田试验,按有机无机氮质量比配施设置25︰75(T_(1))、35︰65(T_(2))、45︰55(T_(3))3个处理,以100%无机氮肥为对照(CK),分析各处理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差异变化。【结果】不同比例有机氮肥处理提高烤烟旺长期和成熟期的土壤pH,旺长期和成熟期土壤pH分别比CK提高0.12~0.42和0.19~0.44;降低烤烟旺长期土壤的铵态氮、硝态氮以及整个时期植烟土壤的无机氮含量(铵态氮与硝态氮之和),其中,以T_(2)的降幅最小。各比例有机氮处理降低打顶期植烟土壤的速效磷含量以及成熟期的速效钾含量,但对烤烟大田期植烟土壤全氮含量无显著影响。T_(2)和T_(3)显著提高烤烟打顶期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幅度为11.86%和10.44%。部分有机氮处理显著提高成熟期植烟土壤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降低真菌数量。T_(1)、T_(2)和T_(3)的细菌数量分别比CK提高38.03%、205.63%和36.62%。单因素分析表明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变异系数较大,对有机氮处理的响应相对灵敏。主成分分析得到综合排名前3位的指标为土壤铵态氮、速效钾和有效磷。【结论】有机无机氮肥配施提高植烟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促进有益微生物(细菌和放线菌)活动,提高植烟土壤质量,以有机无机氮质量配比为35︰65时土壤质量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氮 无机氮 烟地 养分含量 微生物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菜用甘薯品种茎尖代谢产物鉴定及途径分析
7
作者 张奕萱 李慧峰 +6 位作者 黄咏梅 李彦青 滑金锋 银捷 陈天渊 肖冬 莫云川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69,共8页
为研究代谢产物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甘薯茎尖为研究对象,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LC-M)分离鉴定南宁菜、福菜薯18号、桂菜薯1号、桂菜薯2号、福薯7-6和台农71共6种菜用甘薯的差异代谢产物,... 为研究代谢产物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甘薯茎尖为研究对象,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LC-M)分离鉴定南宁菜、福菜薯18号、桂菜薯1号、桂菜薯2号、福薯7-6和台农71共6种菜用甘薯的差异代谢产物,探讨代谢途径的差异。结果表明,6个甘薯品种共得到差异代谢物4210种,其中上调2229种,下调1981种,表明不同甘薯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差异代谢物涉及的代谢途径主要包括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吲哚生物碱生物合成、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和色氨酸代谢,且不同品种间差异代谢物的积累和代谢途径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推测差异代谢物的积累和代谢途径的差异对甘薯品质起着关键作用。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不同品种甘薯品质差异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甘薯 茎尖 代谢产物 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泥沙入河负荷辨识方法
8
作者 杨翠红 王旭 +6 位作者 郭豪 李勇 陈婷婷 黄智刚 周小淇 吴宗猛 杨江怡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199,共7页
探讨适宜的确定甘蔗地侵蚀泥沙入河负荷的方法,对甘蔗种植区防控土壤侵蚀、合理选择水土保持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广西甘蔗种植小流域作为研究区,将特定单体化合物稳定性同位素技术(CSSI)分别与实地监测、^(7)Be示踪、RUSLE模型联合应... 探讨适宜的确定甘蔗地侵蚀泥沙入河负荷的方法,对甘蔗种植区防控土壤侵蚀、合理选择水土保持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广西甘蔗种植小流域作为研究区,将特定单体化合物稳定性同位素技术(CSSI)分别与实地监测、^(7)Be示踪、RUSLE模型联合应用,确定流域甘蔗地侵蚀泥沙的入河负荷。结果说明:1)那辣流域中,甘蔗地侵蚀泥沙的贡献比例在24.5%~42.8%之间,是入河泥沙的主要贡献来源之一;2)次降雨事件下,3种方法测定的流域土壤流失量在0.18~5.57 t/hm^(2)之间,不同方法测定的流域土壤流失量大小排序为:^(7)Be示踪>RUSLE模型>监测法;3)监测-CSSI法确定的甘蔗地泥沙入河负荷在0.04~1.07 t/hm^(2)之间,与其结果相比较,^(7)Be-CSSI法的相对误差为2.74%~1672.63%,Nash-Sutcliffe系数E为–1.47;RUSLE-CSSI法的相对误差在–16.42%~208.41%之间,E值为0.80。RUSLE-CSSI法比^(7)Be-CSSI法定量辨识甘蔗地侵蚀泥沙入河负荷的结果与监测-CSSI法的实测值相比,误差均较大。因此,2种方法均不适用于确定流域泥沙入河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降雨 泥沙入河负荷 监测 7Be示踪 RUSLE模型 CS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花生间作对土壤微生物磷限制的影响
9
作者 付越 黄智刚 +6 位作者 吴丽雪 张天 巩怡斐 黎玉婷 唐秀梅 唐荣华 孙婷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2-270,共9页
基于甘蔗/花生间作、花生单作和甘蔗单作3个种植体系,通过测定土壤碳(β-1,4-葡萄糖苷酶,BG)、氮(氨基葡糖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磷(酸性磷酸酶,AP)相关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量,并用碳、氮和磷相关酶活性化学计量比... 基于甘蔗/花生间作、花生单作和甘蔗单作3个种植体系,通过测定土壤碳(β-1,4-葡萄糖苷酶,BG)、氮(氨基葡糖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磷(酸性磷酸酶,AP)相关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量,并用碳、氮和磷相关酶活性化学计量比表征微生物养分限制程度的方法,分析间作对土壤微生物磷的限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甘蔗单作外,其他单作、间作ln(NAG+LAP)/lnAP和lnBG/lnAP均<1,基于土壤酶活性比值计算的矢量角度>45°,表明花生和甘蔗单作、间作主要土壤微生物磷限制。花生和甘蔗间作土壤氮和磷养分显著高于单作;花生间作土壤AP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甘蔗则相反;花生间作矢量角度显著低于单作(P<0.05),甘蔗单作和间作差异不显著,表明间作有利于改善花作中土壤微生物磷的限制。相关分析表明,矢量角度与MBN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MBN/MBP显著正相关,与N/P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土壤微生物磷限制主要受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及其相对比值的调控。本研究区域土壤微生物主要受磷限制,间作体系通过调控土壤养分以及微生物量相对比值从而缓解花生间作下土壤微生物磷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土壤微生物磷限制 酶化学计量比 矢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园林植物害虫名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俊延 陈绪梧 +1 位作者 陆温 郑霞林 《广西植保》 2017年第4期1-18,共18页
园林植物是建设人居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既可美化环境又可缓解和改善空气及噪音污染等。园林害虫的为害可影响园林植物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有效预测和防治园林害虫,笔者统计了1980—2017年发表的8目83科357种广西园林植物害虫及其寄主和... 园林植物是建设人居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既可美化环境又可缓解和改善空气及噪音污染等。园林害虫的为害可影响园林植物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有效预测和防治园林害虫,笔者统计了1980—2017年发表的8目83科357种广西园林植物害虫及其寄主和分布等,以期为广西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开展害虫防治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园林绿化 害虫 寄主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转录因子OsERF104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11
作者 潘炬忠 韦萍 +4 位作者 朱德平 邵胜雪 陈珊珊 韦雅倩 高维维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0-913,共14页
乙烯响应因子(ERF)是植物中AP2/ERF转录因子超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响应逆境胁迫和调节激素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探究水稻ERF家族基因功能将为水稻育种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本研究克隆了OsERF104(LOC_... 乙烯响应因子(ERF)是植物中AP2/ERF转录因子超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响应逆境胁迫和调节激素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探究水稻ERF家族基因功能将为水稻育种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本研究克隆了OsERF104(LOC_Os08g36920)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序列全长849bp,编码283个氨基酸。OsERF104蛋白含有AP2/ERF转录因子家族特有的AP2保守结构域,与拟南芥中调控盐胁迫耐受性的AtERF96的蛋白序列相似性最高。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OsERF104定位于细胞核,表明OsERF104是典型的核转录因子。OsERF104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启动子含有与激素响应、逆境胁迫及光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为了探究OsERF104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分析OsERF104的表达模式,发现OsERF104在水稻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叶鞘中的表达量最高,且该基因的表达受ABA和GA抑制,受JA、PEG和NaCl诱导。转录活性分析显示该基因全长和C端具有转录自激活活性,N端和AP2结构域不具有转录自激活活性。通过遗传转化获得OsERF104过表达和敲除的突变体转基因水稻。表型分析显示,与野生型ZH11相比,OsERF104过表达植株对ABA的敏感性及苗期的耐盐性显著增加,oserf104突变体则相反。由此推测,OsERF104正调控水稻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OsERF104的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OsERF104 转录因子 盐胁迫 表达分析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草地贪夜蛾为害冬粉薯初报 被引量:18
12
作者 周上朝 栗圣博 +3 位作者 苏冉冉 王小云 郑霞林 陆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9-211,221,共4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2019年入侵到我国的重要农业害虫。同年7月1日至2日在广西北海市调查首次发现该虫为害冬粉薯Maranta arundinacea。本文介绍了冬粉薯田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和为害特点,以期为更好地开展草地贪夜蛾种...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2019年入侵到我国的重要农业害虫。同年7月1日至2日在广西北海市调查首次发现该虫为害冬粉薯Maranta arundinacea。本文介绍了冬粉薯田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和为害特点,以期为更好地开展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冬粉薯 为害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典型高砷区蜈蚣草根围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榕树 王艳 +3 位作者 孟德凯 赵宁宁 顾明华 王学礼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42-849,共8页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真菌)在提高超富集植物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修复砷污染土壤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中国砷污染地区的AM真菌的分布和资源调查还不够全面。为探明砷污染地区AM真菌的多样性状况,...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真菌)在提高超富集植物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修复砷污染土壤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中国砷污染地区的AM真菌的分布和资源调查还不够全面。为探明砷污染地区AM真菌的多样性状况,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分离鉴定AM真菌种属,对广西南丹县高砷矿区及周边地区蜈蚣草根围土壤中AM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组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砷污染土壤中生长的蜈蚣草均能被AM真菌侵染,随着砷浓度的增加物种多样性总体呈下降趋势。无污染土壤中的AM真菌侵染率和孢子密度主要受土壤磷和海拔的影响。低磷促进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从而提高侵染率,而海拔升高会导致孢子密度降低。但随着土壤砷污染水平的增加,砷浓度逐渐成为主要影响因子,使侵染率上升,孢子密度下降。孢子密度和物种丰富的变化趋势一致。鉴定出4属10种AM真菌,其中7种属于球囊霉属(Glomus),近明囊霉属(Claroideoglomus)、管柄囊霉属(Funneliformis)和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各1种,球囊霉属是该调查区域的优势属。AM真菌孢子的形态直接影响其适应能力,颜色深、表面网纹间隔致密的AM真菌抗逆性更好,近明球囊霉(C.claroidem)、团集球囊霉(G.glomerulatum)和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等适应性较强的菌种分离频度达到了100%,相对丰度也较高。研究结果将会对砷污染地区AM真菌优良菌株的筛选及超富集植物-AM真菌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有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蜈蚣草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来宾市旱改水稻田水稻黄化病因调查与综合诊断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健平 卢洁 +9 位作者 兰志斌 李德越 陈仁钦 张大刊 陆秋萍 但雪 李一鸣 李天娇 邹承武 何勇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34-2342,共9页
【目的】开展旱改水稻田水稻黄化病因调查与综合诊断,为提高广西旱改水工程农田质量及确保粮食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排除法、比较法和关联分析法相结合的策略,综合田间调查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诊断办法,对广西来宾市兴宾区... 【目的】开展旱改水稻田水稻黄化病因调查与综合诊断,为提高广西旱改水工程农田质量及确保粮食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排除法、比较法和关联分析法相结合的策略,综合田间调查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诊断办法,对广西来宾市兴宾区陶邓镇和高安乡典型旱改水黄化稻田土壤和水稻叶片的理化性质、农药残留、主要病害病原菌进行分析,综合诊断引起旱改水稻田水稻黄化的病因。【结果】理化分析结果显示,旱改水黄化稻田的土壤pH及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镁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CK)(P<0.05,下同),锰、铜、锌、铝和砷含量均显著高于CK;黄化水稻叶片的氮、磷和镁含量明显低于CK,而锰和铜含量均高于CK;黄化稻田土壤中前茬除草剂残留量显著低于CK稻田土壤,黄化水稻叶片中未检出橙叶病和黄萎病病原,排除旱改水稻田水稻黄化是由植物病原微生物和除草剂残留引起。补肥简比试验结果显示,“复合肥+钙镁磷肥+尿素”组合未能有效纠正旱改水水稻的黄化问题,而将部分复合肥更换为新型测土配方水稻肥可有效纠正旱改水水稻的黄化病,具体表现为分蘖末期水稻黄化病株率和病叶率显著下降,水稻产量显著提高。【结论】土壤镁和氮素缺乏是引起广西来宾市旱改水稻田水稻黄化的主要原因,旱改水稻田土壤物理结构较差、有机质含量低,以及酸度和活性锰、铜、砷含量偏高等综合因素加剧了黄化症状,通过有针对性的补肥和多措并举改善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可有效改善水稻黄化症状,实现水稻稳产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改水 水稻黄化病 综合诊断 关联分析 广西来宾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松褐天牛成虫种群动态规律及其与林分和气象因子相关性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郑光楠 杨秀好 +1 位作者 韦曼丽 郑霞林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42,共15页
【目的】明确广西松褐天牛成虫种群动态规律及其与林分和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其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19—2020年基于松褐天牛APF-I诱芯和ZM-80B型诱捕器,采用动态监测法研究了广西桂东、桂北、桂西、桂南和桂中地区... 【目的】明确广西松褐天牛成虫种群动态规律及其与林分和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其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19—2020年基于松褐天牛APF-I诱芯和ZM-80B型诱捕器,采用动态监测法研究了广西桂东、桂北、桂西、桂南和桂中地区松褐天牛成虫种群动态,并分析其与纬度、林内/林缘、海拔、郁闭度、树龄、坡度和是/非松材线虫病疫区等林分因子及月均气温、月均最高气温、月均最低气温、月均湿度、月均最小相对湿度、月均降雨量和月均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松褐天牛成虫在桂东、桂西、桂南和桂中地区一年中有1~3个发生高峰期,1—2月可诱捕到成虫,而桂北地区一年仅有1个发生高峰期,1—2月份未诱捕到成虫。桂东、桂北、桂西、桂南、桂中成虫的始见期分别为1月上旬、4月上旬、2月上旬、1月上旬和2月下旬,年发生盛期分别为3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4月中旬至7月下旬、3月下旬至8月上旬、3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和4月上旬至8月中下旬,终见期分别为12月下旬、11月上旬、12月下旬、12月下旬和11月下旬。桂中地区诱捕到的雌虫数量显著高于其他4个地区,桂东、桂西和桂中地区诱捕到的雄虫数量显著高于桂南和桂北。除桂西地区外,其他4个不同地理区域诱捕到的松褐天牛雌虫数量均显著多于雄虫。位于林内的诱捕器诱捕到的雌虫和雄虫数量均显著高于林缘地带。纬度、海拔、树龄和是否为松材线虫病疫区与诱捕量间无显著相关性;郁闭度与雄虫及坡度与雌虫年诱捕量呈显著负相关性。广西松褐天牛成虫种群动态规律与月均气温、月均最高气温、月均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广西松褐天牛成虫一年中有1~3个发生高峰期,其中桂东地区一年中有2个成虫发生高峰期,桂北、桂南和桂中地区一年中有1个成虫发生高峰期,桂西地区一年中有3个成虫发生高峰期;林间成虫发生期较长;林分因子对其种群发生量的影响均较小,但气象因子中的气温显著影响其种群发生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褐天牛 种群动态 林分条件 气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发现入侵害虫南洋臀纹粉蚧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锦 秦凤萍 +2 位作者 王小云 陆温 郑霞林 《植物检疫》 2022年第5期46-49,共4页
2021年6月在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明阳大道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Miq.)]上发现一种为害其萌芽枝的粉蚧,经形态学鉴定为南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lilacinus Cockerell),并且通过DNA条形码鉴定证实了该结果。本文首次详细报道了该入侵性... 2021年6月在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明阳大道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Miq.)]上发现一种为害其萌芽枝的粉蚧,经形态学鉴定为南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lilacinus Cockerell),并且通过DNA条形码鉴定证实了该结果。本文首次详细报道了该入侵性害虫在广西以小叶榕为寄主的为害状、形态特征和分子鉴定结果,并讨论了该虫可能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洋臀纹粉蚧 入侵害虫 DNA条形码
原文传递
广西德保县某水稻种植区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韦昌江 丁浩男 +1 位作者 潘荣庆 黄智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9-418,共10页
【目的】基于小空间尺度分析岩溶高背景值地区水稻土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来源,为综合防控稻田重金属污染和安全利用稻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广西德保县某水稻种植区的129个水稻土样品(0~20 cm土层)为研究对象,测定其pH及重金属镉(Cd)... 【目的】基于小空间尺度分析岩溶高背景值地区水稻土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来源,为综合防控稻田重金属污染和安全利用稻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广西德保县某水稻种植区的129个水稻土样品(0~20 cm土层)为研究对象,测定其pH及重金属镉(Cd)、铅(Pb)、铬(Cr)和砷(As)含量;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结合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稻田土壤的污染特征;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解析研究区域水稻土的重金属来源。【结果】研究区域水稻土的pH平均为7.46,Cd、As、Pb和Cr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87、11.65、24.57和121.45 mg/kg。4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排序为Cd(2.86)>As(0.56)>Cr(0.39)>Pb(0.15);69.00%点位的综合污染指数处于中污染水平,31.00%点位的综合污染指数处于轻污染水平;地质累积指数评价表明,4种重金属元素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排序为Cd>Cr>Pb>As;4种重金属元素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水稻土主要潜在生态风险来源为Cd,其对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的贡献率为92.89%。Cd、As和Cr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主要呈西北高东南低特点,Pb含量分布特征为东南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较低。Cr和As的轻微富集可能与居民区污水和燃煤排放有关,Pb含量可能受交通运输来源影响,Cd污染可能受农业活动、大气沉降和居民生活活动多方来源影响。【结论】广西德保县129个点位水稻土重金属Cd污染严重,As、Pb和Cr元素虽然有不同程度积累,但处于无污染水平;生态危害风险表现为轻微生态危害,与农业活动、大气沉降及居民生活污水和燃煤排放有关,Cd对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的贡献率达92.89%。因此,在水稻土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修复中应重点关注土壤Cd的污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重金属 污染评价 空间分布 广西德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热区晚稻田稗草种类及其分布特点 被引量:2
18
作者 佟瑶 义珊池 +3 位作者 黄梦鸽 刘书宇 韦晨阳 唐文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103,共9页
【目的】明确广西热区晚稻田发生危害的稗草种类及其地域分布特点,为广西稗草的防控及稗草生物学、生态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方法】以稻田稗草为对象,于2019年10月和2020年10月采用五点取样法对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南宁、北海... 【目的】明确广西热区晚稻田发生危害的稗草种类及其地域分布特点,为广西稗草的防控及稗草生物学、生态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方法】以稻田稗草为对象,于2019年10月和2020年10月采用五点取样法对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南宁、北海、钦州、梧州、贵港、玉林、百色和崇左市晚稻田进行田间调查及采样,共112个调查点672个小区田块;采用七级目测法调查每个样点的稻田稗草发生情况;运用Levins方法中的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值分析稻田稗草的生态位动态。【结果】广西热区晚稻田主要有孔雀稗、硬稃稗、长芒稗、西来稗、光头稗、稗、无芒稗、短芒稗和细叶旱稗等9种稗草,其中无芒稗的发生频度最大,为98.21%,其次为西来稗,发生频度为93.75%,长芒稗、硬稃稗和光头稗的发生频度较小,均低于40.00%;百色、钦州和梧州以无芒稗为优势种,北海、崇左、贵港、南宁和玉林等以西来稗为优势种;9种稗草中,以无芒稗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2.847,其次是西来稗,生态位宽度为2.614;稗与孔雀稗为最大生态位重叠值物种对,光头稗与硬稃稗为最小生态位重叠值物种对,光头稗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值普遍较低。【结论】广西热区晚稻田稗草种类丰富,且不同区域稻田的优势稗草种类不同。生产中应针对不同种类稗草采取针性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田 稗草种类 生态位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 COI片段广西橘小实蝇种群遗传分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欧阳慧丽 王帅 +3 位作者 陈超 陆温 郑霞林 王小云 《广西植保》 2021年第2期1-10,共10页
橘小实蝇Bactroceradorsalis(Hendel)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入侵害虫,寄主范围广,适应性强,除两极地区外均有分布。本文对17个地理种群177头橘小实蝇线粒体DNA COI基因片段序列(667 bp)进行测序和分析,利用MEGA7.0,DnaSP 6.1和Arlequin 3.... 橘小实蝇Bactroceradorsalis(Hendel)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入侵害虫,寄主范围广,适应性强,除两极地区外均有分布。本文对17个地理种群177头橘小实蝇线粒体DNA COI基因片段序列(667 bp)进行测序和分析,利用MEGA7.0,DnaSP 6.1和Arlequin 3.5等软件对橘小实蝇不同地理种群的碱基组成、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程度和种群结构等进行分析,结合Network10.0构建单倍型网络图。在177个序列样本中,获得了82个单倍型,其中单倍型Hap1为12个地理种群所共享,总发生频率达30.49%。橘小实蝇总群体遗传多样性高,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576,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855,核苷酸平均差异数(K)为5.70217;总群体出现极度遗传分化(FST=0.45261),根据海岛模式换算出Nm=0.30235,说明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由遗传漂变造成;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遗传变异来源为群体内;总群体Tajima'sD检验值为极显著负值,说明橘小实蝇在较近历史时期经历了明显的群体扩张。Mantel检测结果说明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和遗传分化系数与地理距离没有相关性。邻接法(Neighbor-Joiningmethod,NJ)系统发育进化树与单倍型网络图显示,橘小实蝇各地理种群中的单倍型散布在不同的分布群中,分布格局较为混杂,未形成明显的系统地理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广西区橘小实蝇各种群间已产生分化,并且基因交流并未受到地理距离的影响,推测橘小实蝇种群遗传多样性受当地果蔬种植面积及种类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COI 橘小实蝇 种群多样性 寄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首次发现入侵害虫木瓜秀粉蚧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锦 王小云 +4 位作者 张艳军 刘红梅 王慧 张宏斌 郑霞林 《广西植保》 2022年第4期9-13,共5页
2021年5月,广西东兴市马路镇竹围村和马路村发现一种严重危害番木瓜Carica papaya L.和茄瓜Solanum melon⁃gena L.的粉蚧,形态学鉴定为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Williams&GranaradeWillink),且得到了28S rDNA分子鉴定结果... 2021年5月,广西东兴市马路镇竹围村和马路村发现一种严重危害番木瓜Carica papaya L.和茄瓜Solanum melon⁃gena L.的粉蚧,形态学鉴定为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Williams&GranaradeWillink),且得到了28S rDNA分子鉴定结果的证实。这是广西首次发现世界危险性入侵害虫木瓜秀粉蚧。文章介绍了该虫自然条件下的为害状、形态特征、分子鉴定结果,并讨论该虫可能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物种 危害 形态特征 28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