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干细胞及其衍生物促进糖尿病足再生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黎洪棉 胡啸昊 +6 位作者 王溪月 卢国浩 韦燕琳 吕立文 梁安儒 卢东长城 黎君君 《微创医学》 2022年第3期255-262,共8页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多。198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约为0.67%[1]。随后的40年间,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不断上升,2021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已增长至1.4亿例,相...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多。198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约为0.67%[1]。随后的40年间,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不断上升,2021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已增长至1.4亿例,相较于2011年的9000万例,增幅达56%,位居全球第一,形势严峻[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脂肪干细胞 基质血管成分凝胶 外泌体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感染与睡眠障碍之间的关联性——基于NHANES数据库的横断面研究
2
作者 莫初叶 康旖雯 +7 位作者 袁宗祥 张君涵 王凤仪 覃芳 黄诗卉 蒋俊俊 梁浩 叶力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目的基于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数据库探讨多种病毒感染与睡眠障碍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取NHANES数据库2009—2010年的横断面调查数据,根据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睡眠障碍组与非睡眠障碍组。采用逆概率处理加权法(IP... 目的基于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数据库探讨多种病毒感染与睡眠障碍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取NHANES数据库2009—2010年的横断面调查数据,根据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睡眠障碍组与非睡眠障碍组。采用逆概率处理加权法(IPTW)平衡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采用χ^(2)检验及标准均数差(SMD)评估IPTW分析前后两组基线特征的均衡性;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IPTW分析前)和加权Logistic回归(IPTW分析后)分析7种病毒感染与睡眠障碍之间的关联性。针对HAV感染与睡眠障碍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2385名研究对象,其中146名纳入睡眠障碍组,2239名纳入非睡眠障碍组。IPTW分析前,两组的年龄、人群、家庭收入贫困比率(PIR)、吸烟的SMD>0.1,基本特征不均衡;IPTW分析后,两组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P>0.05),基本特征均衡。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HAV感染、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感染与睡眠障碍存在相关性(P<0.05);加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HSV-2感染者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约为未感染者的1.93倍(P<0.05),而HAV感染与睡眠障碍无相关性(P>0.05)。亚组分析显示,HAV感染与睡眠障碍的关联性受年龄与教育水平等混杂因素显著影响(P交互作用<0.05)。结论经IPTW平衡基线特征后,HSV-2感染与睡眠障碍存在显著性关联。应对HSV-2感染者进行睡眠障碍情况筛查和干预,以提高该人群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病毒感染 逆概率处理加权法 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膜牵张技术用于糖尿病足治疗的理论基础及临床结果验证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杰 花奇凯 +6 位作者 李山郎 余杰 苏宏杰 丁毅 赵永鑫 苏永锋 陈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2期5236-5241,共6页
背景:骨膜牵张也具有促进成骨和微血管生成作用,但能否用于治疗糖尿病足目前尚未明确。目的:对骨膜牵张促进骨和血管再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明确该技术用于糖尿病足治疗的理论基础,并介绍其在治疗糖尿病足中的初步应用。方法:计算机... 背景:骨膜牵张也具有促进成骨和微血管生成作用,但能否用于治疗糖尿病足目前尚未明确。目的:对骨膜牵张促进骨和血管再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明确该技术用于糖尿病足治疗的理论基础,并介绍其在治疗糖尿病足中的初步应用。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PubMed及Elsevier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牵张成组织技术、牵张成骨、胫骨横向骨搬移与糖尿病足、骨膜牵张、骨膜牵张成骨、骨膜牵张与糖尿病足”;英文检索词为“Distraction histogenesis,Distraction osteogenesis,Tibia transverse transport and diabetic foot,Periosteal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Periosteal distraction and diabetic foot”。最终纳入42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基于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或牵张成组织原理,牵张成骨技术已用于治疗骨缺损、骨不连等疾病,而牵张成骨伴随的成血管原理催生了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该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治疗包括糖尿病足在内的下肢难愈性溃疡,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②研究发现对骨膜进行持续、稳定、缓慢的牵张可以促进骨和血管再生,即骨膜牵张成骨和成血管现象,该现象的机制可能与骨膜的结构和成分有关。③目前关于骨膜牵张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其成骨功能,且主要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而极少用于人体。与胫骨横向骨搬移促进血管再生从而用于治疗糖尿病足类似,骨膜牵张促进血管再生也可能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此即骨膜牵张用于治疗糖尿病足的理论基础。④该课题组已初步将骨膜牵张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足,且治疗效果良好,该文章通过展示用于骨膜搬移的器械、手术方法及典型病例。初步结果显示,由于骨膜牵张技术不需要截骨,手术操作要比胫骨横向骨搬移更加简单,手术时间更短;因为骨膜牵张技术缺少对胫骨钻孔和骨搬移的操作,缺乏对胫骨髓腔的“开窗减压”作用及骨组织的搬移,可能促血管生成和创面愈合的效果要弱于胫骨横向骨搬。未来还需对骨膜牵张促进骨和血管再生的具体机制以及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等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应力法则 牵张成组织 牵张成骨 骨膜 骨膜牵张 骨膜牵张成骨 糖尿病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和弗林蛋白酶激动剂对大鼠膝骨关节炎的缓解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周安远 梁朝鑫 +6 位作者 杨斯淇 吕沛 杨帆 杨彪 吴立蔚 王哲纬 杨渊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043-1048,1054,共7页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和弗林蛋白酶(Furin)激动剂对SD大鼠膝骨关节炎(KOA)的影响。方法:①体内实验部分,通过手术离断SD大鼠前交叉韧带建立KOA模型;实验组(10只)关节腔隔天注射0.5ml激活后的PRP,对照组(模型组,10只)和假手术组(10...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和弗林蛋白酶(Furin)激动剂对SD大鼠膝骨关节炎(KOA)的影响。方法:①体内实验部分,通过手术离断SD大鼠前交叉韧带建立KOA模型;实验组(10只)关节腔隔天注射0.5ml激活后的PRP,对照组(模型组,10只)和假手术组(10只)关节腔隔天注射0.9%氯化钠溶液0.5ml,持续4周;取大鼠膝关节组织采用HE、甲苯胺蓝和番红固绿染色显示病理损伤,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软骨蛋白聚糖抗体(ADAMTS)-5和白细胞介素(IL)-1β两种相关抗体的表达。②体外实验部分,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关节软骨细胞炎症模型,用递增浓度PRP和Furin激动剂干预LPS处理的SD大鼠软骨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相关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13、IL-6、ADAMTS-4、ADAMTS-5、IL-1β和环氧化酶(COX)-2、聚蛋白多糖(ACAN)和Ⅱ型胶原A1(COL2A1)]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结果:①体内实验部分,膝关节大体观及病理切片染色结果均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关节软骨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②体外实验部分,ELISA结果显示,加入LPS后IL-1β、IL-6、TNF-α、iNOS浓度显著增加,加入不同浓度PRP后各炎症因子浓度随着PRP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加入Furin激动剂后各炎症因子浓度亦有所下降(均P<0.05);RT-PCR结果显示,加入LPS后MMP-3、MMP-13、IL-6、ADAMTS-4、ADAMTS-5、IL-1β和COX-2的mRNA表达增加,ACAN和COL2A1的mRNA表达下降(均P<0.05),而加入不同浓度PRP和Furin激动剂后上述指标有所修复。结论:PRP和Furin激动剂对SD大鼠KOA均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富血小板血浆 Furin激动剂 大鼠 脂多糖 软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中非编码RNA的靶标性 被引量:3
5
作者 潘钟杰 秦志鸿 +2 位作者 郑铁军 丁晓飞 廖世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41-1447,共7页
背景:目前非编码RNA已被证实在多种骨科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非编码RNA可能为了解该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带来新的思路。目的:探索早期诊断、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方法和思路,综述非编码RNA在股骨头坏死中的研究进展,并提出... 背景:目前非编码RNA已被证实在多种骨科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非编码RNA可能为了解该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带来新的思路。目的:探索早期诊断、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方法和思路,综述非编码RNA在股骨头坏死中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以“股骨头坏死,非编码RNA,miRNA,lncRNA,circRNA”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以“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non-coding RNAs,miRNA,lncRNA,circRNA”为检索词检索PubMed、Medline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2000年1月至2021年11月。最终纳入67篇文献。结果与结论:(1)非编码RNA的种类非常丰富,大约占所有转录产物的98%,同时占所有RNA的90%左右,根据其功能可分为管家非编码RNA(如tRNA、rRNA、snoRNA)以及调节非编码RNA(如miRNA、lncRNA、circRNA、siRNA);(2)目前miRNAs与激素型股骨头坏死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而外泌体lncRNAs、circRNAs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研究尚未见到报道;(3)多数非编码RNA在发生激素型股骨头坏死时表达下调,大部分非编码RNA通过负向调控其相关靶基因,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成骨分化,促进成骨标记物的表达,也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成,从而抑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及进展;(4)外泌体携带的非编码RNA也可以在股骨头坏死中发生作用,但目前文献量较少,非编码RNA是否通过外泌体携带所产生的作用目前暂不清楚,在未来的研究中可逐渐完善;(5)利用非编码RNA类似物和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发展,可以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股骨头坏死 非编码RNA MIRNA lncRNA circRNA 骨坏死 股骨头 糖皮质激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固醇激素分泌功能的肾上腺三维培养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郭雅婕 王逸夫 +7 位作者 郭冰倩 姜经航 叶雨 陈虹霏 陈阳 廖金玲 莫曾南 蒋永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95-201,共7页
目的:探索类固醇分泌功能的肾上腺皮质三维培养体系。方法:选取2019—2021年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流产胚胎肾上腺组织,消化成细胞悬液,基质胶包裹三维培养。培养基中添加FGF2生长因子,Wnt信号通路激活因子(CHIR99021、R-spondin... 目的:探索类固醇分泌功能的肾上腺皮质三维培养体系。方法:选取2019—2021年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流产胚胎肾上腺组织,消化成细胞悬液,基质胶包裹三维培养。培养基中添加FGF2生长因子,Wnt信号通路激活因子(CHIR99021、R-spondin1),通过病理组织染色、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免疫荧光和透射电镜等方法检测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对于类固醇分泌功能培养体系建成的影响。结果:(1)添加FGF2生长因子后,3D培养球体直径明显增加。(2)添加CHIR99021、R-spondin1后,球状体具有显著外层致密内层疏松的肾上腺特殊结构,更有利3D培养肾上腺立体结构的形成;(3)RT-qPCR显示3D培养形成的球状类器官结构表达SF-1、CYP17A1、CYP11A1、CYP11B1、HSD3B2类固醇合成关键酶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证实了CYP17A1蛋白在类器官球状结构的表达。(4)球体结构的类器官表达黑皮质素2受体(MC2R)受体,在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下,皮质醇分泌增加。结论:添加FGF2、Wnt信号通路激活因子CHIR99021、R-spondin1,可建立一种具有类固醇激素分泌功能且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调控的肾上腺皮质三维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类器官培养 类固醇激素合成 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修饰的四氧化三锰纳米粒子对软骨细胞炎症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盛清 蔡金宏 +2 位作者 黄兰丽 高明 赵劲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81-187,共7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修饰的四氧化三锰纳米粒子(Mn_(3)O_(4)-PEG NPs)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软骨细胞炎症模型的抗炎抗氧化作用。方法:合成Mn_(3)O_(4)-PEG NPs并对其进行表征。通过CCK-8法和细胞活死染色法检测Mn3O4-PEG NPs对软...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修饰的四氧化三锰纳米粒子(Mn_(3)O_(4)-PEG NPs)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软骨细胞炎症模型的抗炎抗氧化作用。方法:合成Mn_(3)O_(4)-PEG NPs并对其进行表征。通过CCK-8法和细胞活死染色法检测Mn3O4-PEG NPs对软骨细胞活性的影响。体外检测Mn_(3)O_(4)-PEG NPs的拟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拟过氧化氢酶酶活性(CAT)和清除羟基自由基(·OH)的作用。将由H2O2诱导的软骨细胞炎症模型与Mn_(3)O_(4)-PEG NPs共培养后,通过逆转录获得cDNA,再用RT-qPCR法对共培养细胞中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进行测量。结果:经TEM、XRD、FTIR、ZETA电位和细胞毒性检测,结果证实Mn_(3)O_(4)-PEG NPs成功合成,在具有良好分散性的同时,也有着出色的生物相容性。体外活性氧(ROS)清除实验证明Mn_(3)O_(4)-PEG NPs具有三重拟酶活性。RT-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n_(3)O_(4)-PEG NPs可以降低软骨细胞炎症模型中的TNF-α、IL-1β和IL-6表达。结论:Mn_(3)O_(4)-PEG NPs成功合成,在具有三重拟酶活性的同时,保持了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降低软骨细胞中因过量ROS所引起的炎症因子表达上升,是一种有着良好前景的防治骨关节炎(OA)的纳米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锰 纳米酶 氧化应激 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叶总黄酮对脊髓损伤后大鼠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韦入菲 黄洁琼 +3 位作者 宁宇 马瑞鑫 石卓华 曾高峰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2227-2232,共6页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TFHL)对脊髓损伤(SCI)后大鼠血液和脊髓中炎症水平及其体重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SCI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TFHL低剂量组、TFHL中剂量组、TFHL高剂量组3个剂量组。予不同浓度TFHL灌胃,Basso-Beattie-...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TFHL)对脊髓损伤(SCI)后大鼠血液和脊髓中炎症水平及其体重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SCI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TFHL低剂量组、TFHL中剂量组、TFHL高剂量组3个剂量组。予不同浓度TFHL灌胃,Basso-Beattie-Bresnahan评分评价大鼠的运动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TqPCR)检测大鼠的白细胞介素(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IL-4等炎症因子的水平,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的完整性和神经元的形态及数量。结果:相较于模型组,TFHL低(P<0.01)、中(P<0.05)、高(P<0.01)剂量组大鼠体重减轻情况均有所缓解、运动功能评分显著升高;在基因水平上,相较于模型组,TFHL低剂量组的IL-17A(P<0.01)和TNF-α(P<0.001),TFHL中剂量组的IL-17A(P<0.001)、TNF-α(P<0.01)和IFN-γ(P<0.01)及TFHL高剂量组的IL-17A(P<0.01)和IFN-γ(P<0.05)水平显著降低,TFHL低剂量组的IL-4水平显著升高(P<0.001);在蛋白水平上,相较于模型组,TFHL低剂量组的IFN-γ(P<0.05),TFHL中剂量组的IL-17A(P<0.05)和IFN-γ(P<0.05)水平显著降低,TFHL中剂量组的IL-4水平显著升高(P<0.01)。假手术组脊髓结构完整,神经元丰富;模型组脊髓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神经元减少;相较于模型组,TFHL低剂量组的结构完整性更佳,神经元数量有所增加,TFHL中剂量组的结构完整性最佳,神经元数量最接近于假手术组,TFHL高剂量组的结构完整性和神经元数量介于模型组和TFHL中剂量组之间。结论:TFHL抑制了促炎因子IL-17A、TNF-α和IFN-γ和促进了抗炎因子IL-4的mRNA表达,抑制了促炎因子IL-17A和IFN-γ和促进了抗炎因子IL-4的蛋白表达,促进了SCI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总黄酮 脊髓损伤 炎症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皮苷对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韦虹 蒋春兰 +1 位作者 覃再嫩 郑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569-576,共8页
目的:初步探讨秦皮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向M1、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系,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LPS处理组(模型组)以及LPS+秦皮苷组(实验组)。培养细胞24 h后,... 目的:初步探讨秦皮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向M1、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系,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LPS处理组(模型组)以及LPS+秦皮苷组(实验组)。培养细胞24 h后,利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CCK-8试剂)和活/死细胞(Calcein-AM/PI)双染试剂盒检测秦皮苷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法测定秦皮苷的总抗氧化活性,二氯二氢荧光素二氢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ROS)的表达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巨噬细胞细胞内相关生物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CD206]的表达水平。结果:秦皮苷浓度为20μg/mL时,能够明显促进巨噬细胞的增殖,巨噬细胞活力最好。DPPH和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结果均显示秦皮苷具有良好总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细胞内的ROS。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炎症相关基因白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86和iNOS的表达上升,抗炎相关基因精氨酸酶-1(Arg-1)、CD206和白介素-10(IL-10)的表达上升(P<0.05)。通过秦皮苷处理后,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中炎症相关基因表达下降,抗炎相关基因表达上升(P<0.05);同时,实验组中M1巨噬细胞相关蛋白(iNOS)分泌受到抑制(P<0.001),M2型巨噬细胞相关蛋白(CD206)表达升高(P<0.001)。结论:秦皮苷可以抑制LPS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促进巨噬细胞从M1表型向M2表型极化,对M1/M2亚型失衡具有调节作用,有利于维持其动态平衡,有望为炎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皮苷 氧化应激 巨噬细胞极化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肾上腺组织单细胞悬液制备方法的研究
10
作者 郭冰倩 王逸夫 +5 位作者 郭雅婕 叶雨 黄燕 陈虹霏 蒋永华 莫曾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64-171,共8页
目的:探讨人肾上腺组织单细胞悬液制备的最佳消化方法。方法:收集来自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终止妊娠的16~18孕周胎儿肾上腺组织3例,分别使用3种消化方案(A方案:HBSS溶液中加入1 mg/mLⅠ型胶原酶,0.1 mg/mL DNaseⅠ;B方案:HBSS... 目的:探讨人肾上腺组织单细胞悬液制备的最佳消化方法。方法:收集来自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终止妊娠的16~18孕周胎儿肾上腺组织3例,分别使用3种消化方案(A方案:HBSS溶液中加入1 mg/mLⅠ型胶原酶,0.1 mg/mL DNaseⅠ;B方案:HBSS溶液中加入1 mg/mLⅡ型胶原酶,0.1 mg/mL DNaseⅠ;C方案:HBSS溶液中加入1 mg/mLⅣ型胶原酶,0.1 mg/mL DNaseⅠ)进行消化。采用显微镜计数得到单细胞总数和细胞存活率;通过mRNA测序获得不同消化方案的差异基因表达并对其功能进行分析;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消化方案得到的细胞的标志基因相对表达量;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YP17A1^(+)类固醇细胞和CHGA+嗜铬细胞的比例。结果:使用A方案和B方案消化得到的单细胞悬液结团少、形态完整、边界清楚、杂质及细胞碎片较少、背景较干净,而使用C方案得到的单细胞悬液有少量结团;使用B方案和C方案消化得到的细胞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类固醇细胞标志基因CYP11A1,CYP17A1,CYP11B1,类固醇调控基因SF-1,MC2R和成熟的嗜铬细胞标志基因CHGA的表达水平均在使用B方案消化时较高。结论:使用B方案消化是较优选的单细胞悬液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组织 单细胞悬液 酶消化法 差异表达基因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脱细胞基质水凝胶制备及其对心肌梗死修复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雅楠 许锋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9期823-827,共5页
心肌组织通过物理、化学或其他方法进行脱细胞处理后,制备成的脱细胞基质含有许多细胞外基质成分,包括蛋白质、胶原、多糖以及生长因子等,不仅对细胞生长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还能有助于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心血管修... 心肌组织通过物理、化学或其他方法进行脱细胞处理后,制备成的脱细胞基质含有许多细胞外基质成分,包括蛋白质、胶原、多糖以及生长因子等,不仅对细胞生长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还能有助于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心血管修复材料。脱细胞基质水凝胶是将脱细胞基质进行凝胶化后,所形成的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以及可注射性的生物材料,不仅保留了脱细胞基质本身的优点,而且增加了可注射性这一优势,可在心肌梗死后进行微创注射,从而对心脏产生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基质 可注射水凝胶 心肌梗死 心脏修复 再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探究TGF-β对成纤维细胞作用的机制研究
12
作者 王想 方波 +4 位作者 袁昊 米俊豪 谢毓丽 莫泳锋 杨日荣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24-229,共6页
目的基于转录组RNA测序筛选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刺激的成纤维细胞与正常成纤维细胞的差异mRNA。方法对正常人成纤维MRC-5细胞和经20 ng/mL TGF-β刺激24 h后的MRC-5细胞进行转录组RNA测序,筛选出两... 目的基于转录组RNA测序筛选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刺激的成纤维细胞与正常成纤维细胞的差异mRNA。方法对正常人成纤维MRC-5细胞和经20 ng/mL TGF-β刺激24 h后的MRC-5细胞进行转录组RNA测序,筛选出两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DEG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基因功能(GO)、京都基因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PPI)以及相关基因对肿瘤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筛选出在33692个基因中差异表达的mRNAs共161个,其中上调39个,下调122个;GO分析表明,DEGs主要富集的生物学过程包括核苷酸生物合成、代谢和神经元凋亡、坏死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发现这些信号主要涉及核苷酸生物合成过程,核苷磷酸代谢过程,神经元凋亡等过程,其中核苷酸生物合成在6条信号通路中均被富集到;利用TCGA数据库对膀胱癌(BLCA)进行生存分析发现TGFB1I1、HYOU1和CAT基因同时高表达时,与患者较差预后显著相关。结论mRNA在TGF-β刺激后的成纤维细胞和正常成纤维细胞中存在表达差异,筛选出在BLCA病人中表达的TGFB1I1、HYOU1和CAT,有望作为患者的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转录组测序 膀胱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与COVID-19共感染患者死亡和重症风险的meta分析
13
作者 莫初叶 康旖雯 +7 位作者 张君涵 袁宗祥 王凤仪 韦雪芹 韦吴迪 蒋俊俊 梁浩 叶力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07-213,共7页
目的 评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共感染患者的死亡和重症风险,提出基于循证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死亡和重症风险。方法 检索2020年1月1日-2022年3月25日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和中国科技... 目的 评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共感染患者的死亡和重症风险,提出基于循证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死亡和重症风险。方法 检索2020年1月1日-2022年3月25日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CSTJ)关于HIV与COVID-19共感染相关的文献。采用Newcastle-Ottawa量表评估文献质量。运用R 4.1.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9篇文献,3 020 801例COVID-19病例。HIV与COVID-19共感染发生率约为2.80%(95%CI:1.600~4.700)。与非HIV感染的COVID-19患者相比,HIV与COVID-19共感染患者的重症风险更高(OR=1.341,95%CI:1.096~1.642);然而,死亡风险未增加(OR=1.093,95%CI:0.941~1.271)。CD4+T细胞计数<200/μL的COVID-19患者比CD4+T细胞计数≥200/μL的患者死亡风险更高(OR=1.810,95%CI:1.573~2.081)。累积meta分析显示,HIV与COVID-19共感染患者的重症累积OR值随着样本量加大逐渐增加。结论 HIV与COVID-19共感染患者发生重症的风险更高,应采取适当措施降低重症风险。HIV与COVID-19共感染患者是防疫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CD4+T细胞
原文传递
纳米抗体在癌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慧慧 陈曲 +1 位作者 杨晓梅 卢小玲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8-476,共9页
纳米抗体是一种单域抗体,具有体积小(~15 kDa)、稳定性好、易于加工和修饰、循环半衰期短、组织穿透性高、特异性和亲和力高等优点。因此,纳米抗体在疾病治疗研究中极具吸引力。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纳米抗体是一种单域抗体,具有体积小(~15 kDa)、稳定性好、易于加工和修饰、循环半衰期短、组织穿透性高、特异性和亲和力高等优点。因此,纳米抗体在疾病治疗研究中极具吸引力。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靶向治疗逐渐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疗法之一。该文回顾并展望了纳米抗体结合不同技术平台在癌症靶向治疗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抗体 单域抗体 癌症 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芒果苷对骨关节炎的潜在治疗机制:通过抑制巨噬细胞NF-κB调节巨噬细胞M2极化
15
作者 雷豆豆 何浩强 +2 位作者 商怡丰 郑立 高明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芒果苷通过抑制巨噬细胞NF-κB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为M2,探索芒果苷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机制。方法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系进行体外培养,IL-4诱导巨噬细胞M2极化,用芒果苷对巨噬细胞进行干预。实验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CCK-8检... 目的芒果苷通过抑制巨噬细胞NF-κB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为M2,探索芒果苷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机制。方法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系进行体外培养,IL-4诱导巨噬细胞M2极化,用芒果苷对巨噬细胞进行干预。实验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CCK-8检测芒果苷的细胞毒性。钙黄绿素(Calcein-AM)和碘化丙啶(PI)双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评估甘露糖受体(CD206抗体)在巨噬细胞的分泌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NF-κB通路相关基因RelA(p65)及M2巨噬细胞相关基因CD206、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浓度为20μM的芒果苷对巨噬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芒果苷在该浓度下能显著下调RelA的表达和上调IL-10、CD206的表达,从而抑制NF-κB通路激活巨噬细胞M2极化。结论芒果苷能够抑制巨噬细胞NF-κB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为M2,M2巨噬细胞具有抗炎功能,促进软骨修复功能,为芒果苷在骨关节炎的研究中提供可能的机制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巨噬细胞 NF-ΚB通路 细胞极化 骨关节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