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骨科见习带教体会
1
作者 白鹤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33-,共1页
关键词 骨科教学 病例 见习带教 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61
2
作者 廖亮 赵劲民 +2 位作者 苏伟 沙轲 丁晓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991-3995,共5页
背景:目前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两种方案的选择在临床治疗仍存争议。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协作网数据库(... 背景:目前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两种方案的选择在临床治疗仍存争议。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协作网数据库(2009年第1期)、MEDLINE(1966-01/2009-05)、EMbase(1984-01/2009-05)、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01/2009-05)、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01/2009-05)。收集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及半随机对照试验,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统计软件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18。结果与结论: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包括64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的病死率、感染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P〈0.001);远期随访全髋置换翻修率低于半髋置换(RR=0.28,95%CI=0.12~0.66,P=0.003);全髋置换后脱位发生率高于半髋置换(RR=3.45,95%CI=1.29~9.19,P=0.01);全髋置换后疼痛发生率低于少于半髋置换(RR=0.12,95%CI=0.05~0.30,P〈0.00001);全髋置换活动功能优于半髋置换(RR=1.32,95%CI=1.04~1.68,P=0.02)。提示短期随访全髋置换与半髋置换后病死率、翻修率、关节功能、脱位率、疼痛及感染率无明显差异;中期随访全髋置换的脱位发生率高于半髋置换;远期随访全髋置换后活动功能优于半髋置换,且翻修率和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半髋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半髋关节置换 老年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隐静脉解剖和多普勒超声活体观察在远端蒂皮瓣的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军廷 赵劲民 +1 位作者 李智贤 苏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0-484,共5页
目的:探讨小隐静脉与远端蒂皮瓣静脉回流。方法: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例。(1)解剖观察40侧小隐静脉。(2)用多普勒超声检查60侧人的小隐静脉。结果:解剖观察外踝尖水平上3~4cm小隐静脉体表投影与皮瓣轴线基本一致,两者相差(0.5±... 目的:探讨小隐静脉与远端蒂皮瓣静脉回流。方法: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例。(1)解剖观察40侧小隐静脉。(2)用多普勒超声检查60侧人的小隐静脉。结果:解剖观察外踝尖水平上3~4cm小隐静脉体表投影与皮瓣轴线基本一致,两者相差(0.5±0.3)cm。40侧中有12侧各有1支与腓静脉的交通支,距外踝尖(3.0±0.7)cm,外径(1.2±0.5)mm;彩超检查外踝尖水平上3~4cm小隐静脉内径为(2.3±0.7)mm,距体表(3.2±1.0)mm,78.3%正常人的小隐静脉能较显著将远侧的静脉血导入近侧。若足踝部大隐静脉回流障碍,小隐静脉引流将加剧。结论:(1)结扎小隐静脉消除了浅静脉干对远端蒂皮瓣的倒灌,可改善皮瓣静脉回流。(2)经超声定位,在外踝尖水平上3~4cm行0.5~1cm的纵向小切口能准确结扎小隐静脉,操作简单,不会损伤蒂部穿支血管和血管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隐静脉 多普勒 远端蒂皮瓣 腓肠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腓肠神经逆行筋膜蒂皮瓣的解剖学观察及手术方法改良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劲民 苏伟 +1 位作者 刘军廷 帕拉迪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对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移植的应用解剖进行系统观察,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同时对手术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提高疗效. 方法:利用经动脉灌注、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标本15具(30侧)进行解剖学观测.对15例(30侧)成人的... 目的:对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移植的应用解剖进行系统观察,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同时对手术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提高疗效. 方法:利用经动脉灌注、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标本15具(30侧)进行解剖学观测.对15例(30侧)成人的活体小腿应用多谱勒血管探测仪测定小腿远端后外侧皮支穿支点的分布.总结近年小腿逆行筋膜蒂皮瓣49例,对手术方法进行总结、改良.结果:腓肠神经周围伴行数支恒定的细小动脉,且相互吻合,在发出营养神经的血管同时,亦发出2~6个小分支,平均为3支,供养相应区域的皮肤.结论: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足背,足跟,内外踝,小腿中下段胫前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时,较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具有不牺牲肢体的主要血管,血管危象风险小的优点,皮瓣血管蒂恒定,变异较少,且手术操作简易.通过手术方法的改良,使皮瓣成活率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逆行筋膜蒂皮瓣 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郑小敏 王琦 雷小容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老年人 护理进展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康复过程 患者 增加 统计 世界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20
6
作者 肖东亮 赵劲民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2期14-16,共3页
骨性关节炎(OA)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患病人数逐渐增加,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关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药物和手术治疗方面的研究颇多,近年来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骨折愈合早期蛋白质谱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何肖丞 苏伟 +2 位作者 谢能锋 郭杰 李尚政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849-851,共3页
目的:观察骨折愈合早期骨痂中的蛋白质含量、种类与正常骨质的差别,寻找影响骨折愈合过程的差异蛋白分子。方法:随机选取家兔10只,建立右上肢桡骨骨折模型(实验组)以对侧正常骨组织对照(对照组)。4周后取出骨痂并提取骨组织蛋白,测定蛋... 目的:观察骨折愈合早期骨痂中的蛋白质含量、种类与正常骨质的差别,寻找影响骨折愈合过程的差异蛋白分子。方法:随机选取家兔10只,建立右上肢桡骨骨折模型(实验组)以对侧正常骨组织对照(对照组)。4周后取出骨痂并提取骨组织蛋白,测定蛋白质浓度后,行SDS-双向凝胶电泳、Image Master 2DE软件分析,对差异蛋白质点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定肽质指纹图谱并查询NCBInr数据库。结果:获得分辨率高且具有可重复性的双向电泳银染图谱。图像分析检测骨痂组织平均蛋白点数实验组为732±21,对照组为698±31。找出差异蛋白点15个,初步鉴定出差异表达蛋白质点8个,包括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泛素/核糖体蛋白S27A融合蛋白、原肌球蛋白β-异构体2、磷脂结合蛋白1、谷胱甘肽S-转移酶、磷酸丙酮异构酶1、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A。其中5个差异点早期表达均上调,2个差异点表达下调,1个差异点仅在实验组中表达。结论:骨痂组织与正常骨组织的蛋白质表达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蛋白可能在骨折愈合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愈合 蛋白质谱 双向凝胶电泳 兔骨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lon骨折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谭桢 赵劲民 苏伟 《广西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65-68,共4页
关键词 PILON骨折 胫骨 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白鹤 赵劲民 +2 位作者 杨志 苏伟 丁晓飞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9-261,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的生长特点和诱导条件下的成骨能力。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应用含地塞米松、维生素C、β-甘油磷酸钠的诱导培养液定向诱导传代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并检测碱性...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的生长特点和诱导条件下的成骨能力。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应用含地塞米松、维生素C、β-甘油磷酸钠的诱导培养液定向诱导传代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并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细胞矿化作用。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增殖能力强,生长迅速。诱导条件下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高,并且出现矿化结节。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易于分离培养及体外扩增,诱导条件下成骨能力肯定,适合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体外培养 成骨诱导 成骨分化 种子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管理单在骨折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2
10
作者 黄亚芬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1094-1095,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管理单在骨折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1 107例骨折患者按住院日期分成两组,对照组595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512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管理单。对两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无记名调查,了解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管理单在骨折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1 107例骨折患者按住院日期分成两组,对照组595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512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管理单。对两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无记名调查,了解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非常满意、满意、尚可、不满意、未介绍的例数分别为445例(74.79%)、124例(20.84%)、18例(3.02%)、7例(1.18%)、1例(0.17%),观察组分别为341例(66.60%)、132例(25.78%)、17例(3.32%)、19例(3.71%)、3例(0.59%),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管理单应用于骨折护理中,能将健康教育从入院贯穿到出院、居家的各个阶段,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护理 健康教育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再认识 被引量:4
11
作者 毕剑恒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464-465,共2页
关键词 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折 并发症 早期诊断 发病机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ble-pin系统选择性治疗髌骨骨折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石奇 方冠毅 +1 位作者 石小勇 杨志 《华夏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672-67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Cable-pin系统选择性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Cable-pin系统选择性治疗髌骨骨折20例,均为闭合性髌骨骨折患者,其中横行骨折15例,粉碎性骨折5例,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患者随... 目的:探讨应用Cable-pin系统选择性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Cable-pin系统选择性治疗髌骨骨折20例,均为闭合性髌骨骨折患者,其中横行骨折15例,粉碎性骨折5例,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骨折全部愈合,无退钉、钢缆松脱和皮肤刺激等并发症发生。以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18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Cable-pin系统对骨折固定牢固可靠,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选择性治疗髌骨骨折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骨折内固定术 CABLE-PIN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相关护理研究
13
作者 黄亚芬 莫焱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年第12期130-132,共3页
手术室护理作为整个手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反映了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各项需求效果。对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施行皮瓣修复术的时候加以护理措施,有利于增加治疗的成功率,提升护士的各项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 手术室护理作为整个手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反映了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各项需求效果。对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施行皮瓣修复术的时候加以护理措施,有利于增加治疗的成功率,提升护士的各项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使患者的病情得以控制,最大程度地符合患者的心理需求。然而在护理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差错,如果出现失误。轻者可能影响患者进一步治疗,手术的时间得到推迟,重者会导致患者出现残疾,甚至死亡闭。因此,在施行皮瓣修复术的同时如何做好相关护理在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术 相关护理 手术过程 手术室护理 业务素质 生命安全 心理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努力,把我区显微外科、手外科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4
作者 苏方荣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462-463,共2页
关键词 显微外科 手外科 小血管显微吻合 医学人才 广西 地方医学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成骨作用及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世旭 阳富春 《医学综述》 2008年第2期193-195,共3页
骨形态发生蛋白成骨作用早已被证实,但是如何使其稳定高效的发挥成骨作用是研究的热点也是难点。基因重组、基因转染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为组织工程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基因工程化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应用在骨组织工程中... 骨形态发生蛋白成骨作用早已被证实,但是如何使其稳定高效的发挥成骨作用是研究的热点也是难点。基因重组、基因转染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为组织工程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基因工程化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应用在骨组织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前景。现就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成骨机制及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组织工程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外展枕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雷小容 李秀霞 +9 位作者 郑小敏 王琦 郑捷 杨志明 黄忆梅 朱洁清 宁达清 廖少燕 成江容 周鸿雁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06-406,共1页
关键词 外展枕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使用方法 制作方法
原文传递
自制髋臼假体角度安放导向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覃文报 韦庆军 +4 位作者 赵秉诚 覃义淳 韦革韩 余海龙 韩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6-559,共4页
[目的]验证在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时,使用自制髋臼假体角度导向器辅助安装,对提高髋臼假体置入角度准确率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90例(98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设定髋臼最佳置入外展角为40°,前倾角为20°。患者随机分导向... [目的]验证在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时,使用自制髋臼假体角度导向器辅助安装,对提高髋臼假体置入角度准确率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90例(98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设定髋臼最佳置入外展角为40°,前倾角为20°。患者随机分导向器组(50髋)和对照组(48髋),其中导向器组手术中采用自制金属髋臼假体安装导向器辅助下进行髋臼假体的安放,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手术,没有借助任何定位导向安装设备,完全靠徒手安装。术后拍骨盆前后位X线片测量髋臼假体角度,并将测量的外展角与前倾角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两种方法安放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结果]导向器组:手术中安装导向器时间为40 s^1 min 30 s,髋臼前倾角为14.54°±5.25°,外展角为41.82°±3.61°;对照组前倾角为17.49°±8.47°,外展角为39.26°±7.19°。将外展角、前倾角均值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角度导向器可以提高置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术中操作方便,安装导向器耗时短,可以反复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臼假体角度 导向器
原文传递
促进上肢骨折肿胀消退的L形悬吊袋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农锦文 李秀霞 +4 位作者 黄亚芬 陆群 蒋玲 张少锋 黄毓慧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7-497,共1页
关键词 骨折肿胀 悬吊 消退 上肢 肢体血液循环 设计 临床表现 减轻疼痛 局部肿胀 舒适体位
原文传递
多普勒超声检查腓动脉外踝后穿支血管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军廷 赵劲民 +2 位作者 苏伟 李志贤 陈琳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8-319,共2页
2007年1月至2007年3月我们用多普勒超声检查腓动脉外踝后穿支血管.探讨多普勒超声在远端筋膜蒂皮瓣转位术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检查 外踝后 腓动脉 血管 穿支 筋膜蒂皮瓣 转位术
原文传递
左足跟无色素性黑色素瘤一例报告
20
作者 彭自强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患者,女.37岁。因发现左足跟肿块8年余于2007年9月3日入院。查体:患者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左足跟较右足底明显肿胀,无静脉曲张.无皮肤发红,触之皮温不高,可扪及-5.8cm×3.2cm×2.8cm包块,质地软,边缘尚清,... 患者,女.37岁。因发现左足跟肿块8年余于2007年9月3日入院。查体:患者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左足跟较右足底明显肿胀,无静脉曲张.无皮肤发红,触之皮温不高,可扪及-5.8cm×3.2cm×2.8cm包块,质地软,边缘尚清,似有波动感,压痛明显。辅助检查:MRI示左足底软组织内边界清楚中等信号影(图1).彩色超声检查见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的有丰富血流信号的实质性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无黑色素 病例报告[文献类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