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突状细胞在滤泡辅助性T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骆曦坪 卢蕊欣 +2 位作者 于思睿 黄国晟 曾文 《蛇志》 2024年第3期370-373,385,共5页
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是CD4+T细胞的一个特殊亚群,在促进和调节体液反应有着重要的作用。TFH细胞分化需要树突状细胞(DC)才能顺利完成,但目前关于DC如何诱导不同的TFH分化过程以及在诱导分化中的特殊作用仍未充分明确。因此,为加强对DC-... 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是CD4+T细胞的一个特殊亚群,在促进和调节体液反应有着重要的作用。TFH细胞分化需要树突状细胞(DC)才能顺利完成,但目前关于DC如何诱导不同的TFH分化过程以及在诱导分化中的特殊作用仍未充分明确。因此,为加强对DC-TFH细胞轴的认识,本文就DC的TFH细胞不同亚群分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指出TFH细胞分化需要DC的持续抗原提呈,同时还受CD28和CD40L下游的OX40信号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滤泡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并脓肿分枝杆菌感染1例报道
2
作者 曾文 潘绵鸾 +2 位作者 张慧 邱晔 张建全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12期1920-1923,共4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2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促2年,加重1周”于2019年4月3日入住我科。患者于2017年5月劳累后出现咳嗽、咳白色粘痰,无发热,以感冒治疗,症状未见好转。2个月后自觉体力下降,伴活动后气喘,上楼时明显。当地肺功能示提示... 病例资料患者女,2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促2年,加重1周”于2019年4月3日入住我科。患者于2017年5月劳累后出现咳嗽、咳白色粘痰,无发热,以感冒治疗,症状未见好转。2个月后自觉体力下降,伴活动后气喘,上楼时明显。当地肺功能示提示极重度混合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弥散量重度下降、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胸部CT示两肺散在磨玻璃影(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舒张试验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磨玻璃影 胸部CT 病例资料 弥散量 咳痰 脓肿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新西兰兔脓胸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真强 李金垄 +7 位作者 韦球 廖金玲 覃雅婷 邓鸿媚 梁斌 张士卿 孔晋亮 王可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年第7期1-4,共4页
目的探究铜绿假单胞菌构建新西兰兔脓胸模型的条件,为进一步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在胸腔环境中的生长特性、耐药机制及其相应的诊疗策略提供基础.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只,实验组16只;通过胸腔穿刺置管术于新西... 目的探究铜绿假单胞菌构建新西兰兔脓胸模型的条件,为进一步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在胸腔环境中的生长特性、耐药机制及其相应的诊疗策略提供基础.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只,实验组16只;通过胸腔穿刺置管术于新西兰兔右侧第六肋间隙将引流管置入胸腔,实验组向胸腔内注入2ml/kg的10^5~10^6CFU/ml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PAO1菌液;对照组向胸腔内注入等量LB肉汤;将引流管埋入胸腔内,在清洁级环境下正常饲养.于术后第4天解剖新西兰兔,取胸膜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胸膜增厚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并取胸腔积液/脓絮状物进行革兰染色观察铜绿假单胞菌;取引流管进行细菌培养及活菌计数以证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致的脓胸模型是否建立成功.结果共有22只新西兰兔完成实验,实验组新西兰兔患侧胸腔中形成不等量的胸腔积液/脓絮状物,广泛存在组织粘连.胸膜组织HE染色显示实验组的新西兰兔胸膜明显增厚,并伴随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实验组新西兰兔的胸腔积液/脓絮状物革兰染色可见革兰阴性杆菌.实验组留置的引流管中可培养出大量铜绿假单胞菌.结论用LB肉汤作为铜绿假单胞菌悬液的溶剂,将细菌注入胸腔可成功建立新西兰兔铜绿假单胞菌脓胸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胸 铜绿假单胞菌 引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在香烟烟雾暴露所致肺气肿小鼠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婷 郑桂贤 +4 位作者 霍增榆 韦鑫燕 黄颜冰 陈小丽 白晶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747-751,共5页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HDAC9)在香烟烟雾暴露所致肺气肿小鼠中的作用。方法:HDAC9^(-/-)C57BL/6与野生型小鼠各20只,随机等分为4组,即:HDAC9^(-/-)对照组、HDAC9^(-/-)烟熏组与野生型对照组、野生型烟熏组;烟熏组小鼠香烟烟熏24...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HDAC9)在香烟烟雾暴露所致肺气肿小鼠中的作用。方法:HDAC9^(-/-)C57BL/6与野生型小鼠各20只,随机等分为4组,即:HDAC9^(-/-)对照组、HDAC9^(-/-)烟熏组与野生型对照组、野生型烟熏组;烟熏组小鼠香烟烟熏24周建立肺气肿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磁珠分选CD4^(+)CD25^(+)Treg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Treg细胞中HDAC9 mRNA相对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内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xp3)蛋白表达量,RT-qPCR法检测肺组织白介素-1β(IL-1β)mRNA表达水平。结果:野生型对照组与HDAC9^(-/-)对照组肺泡结构正常,无炎症细胞浸润;野生型烟熏组气道壁和肺泡间隔可见炎细胞增多,肺泡壁断裂明显,肺泡腔扩大;HDAC9^(-/-)烟熏组肺泡间隔部分断裂,但较野生型烟熏组减轻,未见明显炎细胞浸润。与野生型对照组比较,野生型烟熏组Treg细胞中HDAC9 mRNA表达增多(P<0.01)。与野生型对照组比较,野生型烟熏组肺组织中Foxp3表达减少,HDAC9^(-/-)对照组Foxp3表达增多(P<0.01);与HDAC9^(-/-)对照组比较,HDAC9^(-/-)烟熏组Foxp3表达减少(P<0.01);与野生型烟熏组比较,HDAC9^(-/-)烟熏组Foxp3表达增多(P<0.01)。与野生型对照组比较,野生型烟熏组肺组织中IL-1βmRNA的表达量增高(P<0.01);与野生型烟熏组比较,HDAC9^(-/-)烟熏组肺组织中IL-1βmRNA的表达量降低(P<0.01)。结论:香烟烟雾暴露下,HDAC9基因缺失小鼠肺内Foxp3表达增多、IL-1β炎症介质表达减少,提示HDAC9^(-/-)小鼠体内Treg细胞功能增强,可能与肺气肿病情减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 调节性T细胞 肺气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鉴定与验证
5
作者 梁彩霞 周广 +2 位作者 周舟 钟小宁 梁毅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14-220,共7页
目的:研究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表达,探讨脂质代谢关键基因在COPD中的可能机制。方法:从GEO和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取数据,通过GO富集和PPI网络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脂质代谢基因。香烟暴露24W建立肺气肿小鼠模... 目的:研究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表达,探讨脂质代谢关键基因在COPD中的可能机制。方法:从GEO和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取数据,通过GO富集和PPI网络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脂质代谢基因。香烟暴露24W建立肺气肿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脂质代谢关键基因的m RNA相对表达水平;用香烟烟雾提取物干预正常人来源的肺上皮细胞系BEAS-2B,通过细胞增殖实验(CCK-8)法测定香烟烟雾提取物干预浓度,RT-qPCR测定BEAS-2B细胞中脂质代谢关键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基于GEO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5个脂质代谢关键基因(PIK3CA、PRKAG2、GNB3、PLCB2、GLA),发现PIK3CA和PRKAG2基因在吸烟相关COPD中的小气道上皮细胞中高表达,而GNB3、PLCB2和GLA基因的表达下调。成功构建的肺气肿小鼠模型,与野生型对照组比较,小鼠肺组织中PIK3CA和PRKAG2基因的mRNA表达增加(P<0.001),而GNB3、PLCB2和GLA基因的mRNA表达下调(P<0.001),与香烟烟雾提取物干预的BEAS-2B细胞中基因表达情况一致。结论:脂质代谢关键基因PIK3CA、PRKAG2、GNB3、PLCB2、GLA参与了COPD的发生发展,可能是识别吸烟相关COPD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脂质代谢相关基因 香烟烟雾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气道平滑肌原代细胞不同提取方法对比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兰芳 黄青华 +2 位作者 李梦泽 侯长春 闫萍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对比人气道平滑肌原代细胞不同提取的方法,探讨各个方法的利弊,为后续细胞实验提供基础。方法收集我院胸外科2019年3~10月行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的正常肺叶、段支气管标本15例,采用酶解离法和组织块贴壁法提取气道平滑肌细胞,倒置相... 目的对比人气道平滑肌原代细胞不同提取的方法,探讨各个方法的利弊,为后续细胞实验提供基础。方法收集我院胸外科2019年3~10月行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的正常肺叶、段支气管标本15例,采用酶解离法和组织块贴壁法提取气道平滑肌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生长情况,用免疫荧光法检验平滑肌中特异性α-actin的表达。结果使用组织块贴壁法和酶解离法分别进行细胞原代培养,15例均成功,成功率100%,污染率为0。组织块贴壁法平均5~7天可见细胞贴壁生长,15~20天出现融合;酶解离法平均7~10天可见细胞增多融合。传代后细胞呈“峰-谷”生长。免疫荧光法鉴定气道平滑肌细胞纯度达到95%。结论两种方法都能提取人气道平滑肌原代细胞并进行后续培养,组织块贴壁法对细胞活力影响小,且经济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气道平滑肌细胞 组织块贴壁法 酶解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绿原酸联合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烟曲霉混合生物被膜的体外协同抑菌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更森 涂荣祖 +1 位作者 洪训宇 孔晋亮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63-767,共5页
目的研究金银花活性成分异绿原酸及联合伏立康唑+头孢他啶对早期铜绿假单胞菌-烟曲霉菌混合生物被膜的体外协同抑菌作用。方法体外构建早期24 h静止铜绿假单胞菌-烟曲霉混合生物被膜模型并建立不同浓度(250、500、1000μg/ml)的异绿原... 目的研究金银花活性成分异绿原酸及联合伏立康唑+头孢他啶对早期铜绿假单胞菌-烟曲霉菌混合生物被膜的体外协同抑菌作用。方法体外构建早期24 h静止铜绿假单胞菌-烟曲霉混合生物被膜模型并建立不同浓度(250、500、1000μg/ml)的异绿原酸组及联合抗生素组(1μg/ml伏立康唑+16μg/ml头孢他啶)分别作用24 h,扫描电镜(SEM)观察生物被膜形态学改变;结晶紫染色法定量生物被膜;XTT减低法测混合生物被膜内烟曲霉及铜绿假单胞菌的总代谢活性。结果电镜观察证实异绿原酸可破坏早期混合生物被膜结构使胞外基质减少;且异绿原酸联合抗生素组较单纯抗生素联合组对混合菌体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使载体上生物被膜的量明显降低。结晶紫染色法提示:250、500、1000μg/ml异绿原酸组总被膜定量与250、500、1000μg/ml异绿原酸联合伏立康唑+头孢他啶组、伏立康唑+头孢他啶组、空白对照组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XTT比色法提示:对于早期混合生物被膜,异绿原酸联合抗生素组与空白组、异绿原酸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的代谢活性明显减低(抑制率达50%)。结论异绿原酸在体外不能杀死铜绿假单胞菌-烟曲霉混合生物被膜内菌体,但对早期铜绿假单胞菌-烟曲霉混合生物被膜具有破坏作用,使得异绿原酸联合伏立康唑+头孢他啶对早期混合生物被膜的破坏作用明显强于伏立康唑联合头孢他啶组,且均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烟曲霉 混合生物被膜 异绿原酸 伏立康唑 头孢他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