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肛直肠拖出吻合术后吻合口漏剖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梁君林 高枫 +2 位作者 陈利生 唐宗江 张志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668-669,共2页
目的 :探讨经肛直肠拖出吻合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 114例直肠癌经肛直肠拖出吻合术后 11例吻合口漏 ,对相关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吻合口漏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术后低白蛋白血症、贫血和手术操作是重要的原... 目的 :探讨经肛直肠拖出吻合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 114例直肠癌经肛直肠拖出吻合术后 11例吻合口漏 ,对相关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吻合口漏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术后低白蛋白血症、贫血和手术操作是重要的原因。结论 :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吻合口漏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吻合口漏 手术后并发症 病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直肠拖出吻合术后吻合口漏剖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梁君林 高枫 +2 位作者 陈利生 唐宗江 张志勇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0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肛直肠拖出吻合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14例直肠癌经肛直肠拖出吻合术后11例吻合口漏,对相关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吻合口漏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术后低白蛋白血症、贫血和手术操作是重要的... 目的:探讨经肛直肠拖出吻合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14例直肠癌经肛直肠拖出吻合术后11例吻合口漏,对相关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吻合口漏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术后低白蛋白血症、贫血和手术操作是重要的原因。结论: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吻合口漏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吻合口漏 手术后 预防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肠癌P53基因突变
3
作者 李卫 李辰生 高枫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3年第1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广西 大肠癌 P53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癌康复汤对大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李华山 李华宏 +4 位作者 唐宗江 张森 高枫 李国栋 王彩秀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80-582,共3页
目的 :探讨肠癌康复汤对大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4 8例Dukes′B、C期的大肠癌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 16例、化疗组 17例、中药加化疗组 (以下简称中化组 ) 15例 ,分别予服肠癌康复汤与 5 氟脲嘧啶 (5 FU)、丝裂霉素 ... 目的 :探讨肠癌康复汤对大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4 8例Dukes′B、C期的大肠癌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 16例、化疗组 17例、中药加化疗组 (以下简称中化组 ) 15例 ,分别予服肠癌康复汤与 5 氟脲嘧啶 (5 FU)、丝裂霉素 (MMC)化疗 ,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的动态变化并与健康人组作对比研究。结果 :手术前各组大肠癌患者的CD3+ 、CD4 + 及CD4 + /CD8+ 均明显下降 ,而CD8+ 明显增加 ,NK细胞活性亦明显低于健康人 (P <0 0 1) ,说明大肠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处于抑制状态。手术后 1周进一步下降 ,尤其是CD3+ 下降最为明显。而手术后 1个月 ,CD3+ 、CD4 + 及NK细胞活性在中药组首先恢复正常 ,术后 2个月中化组亦逐渐恢复正常 ,且这两组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化疗组恢复较为缓慢。在体液免疫方面亦取得了相类似的结果。结论 :肠癌康复汤可显著提高大肠癌手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康复汤 大肠癌 中医药疗法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对二甲肼诱导的结肠癌大鼠CD44V6、VEGF、survivin、Caspase-3和Caspase-7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鸿飞 唐卫中 +2 位作者 黄庆录 黄客增 蔡尚坤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0-563,共4页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对结肠癌大鼠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2只SD大鼠均颈背部皮下注射二甲肼,每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5周。随机抽取2只大鼠切取直肠进行HE染色,病理学观察,确定结肠癌大鼠模型建立。将40只结肠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奥沙利...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对结肠癌大鼠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2只SD大鼠均颈背部皮下注射二甲肼,每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5周。随机抽取2只大鼠切取直肠进行HE染色,病理学观察,确定结肠癌大鼠模型建立。将40只结肠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奥沙利铂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另设正常组SD大鼠10只。奥沙利铂高剂量组(27.2 mg/kg)、中剂量组(13.6 mg/kg)、低剂量组(6.8 mg/kg),给予1 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尾静脉注射给药,每3周给药一次,连续给药12周。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1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代替。末次给药48 h后,通过颈脱位法处死大鼠。显微镜观察结肠组织中异变腺窝病灶(ACF)的个数。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结肠癌大鼠血清中CD44V6和VEGF的含量变化。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和Caspase-7的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奥沙利铂给药组结肠组织中ACF的数量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CD44V6和VEGF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奥沙利铂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血清中CD44V6和VEGF的含量下降。其中奥沙利铂高剂量的效果最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奥沙利铂给药组结肠癌组织中的survivin、Caspase-3和Caspase-7的蛋白水平均上升。与模型组相比,奥沙利铂给药组结肠癌组织中的survivin的蛋白水平降低;Caspase-3和Caspase-7的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通过调控CD44V6、VEGF、survivin、Caspase-3和Caspase-7的水平,减少肿瘤血管的生成与转移、调节结肠癌组织中的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结肠癌 CD44V6 VEGF SURVIVIN Cas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垫的研究进展对痔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46
6
作者 高枫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64-166,共3页
肛门和直肠下端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 ,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目前在国内肛肠外科 ,特别是各级中医院的肛肠科手术中 ,肛门及直肠下端疾病占 90 %以上。而自从 1994年由Heald首先提倡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 (totalmesorec... 肛门和直肠下端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 ,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目前在国内肛肠外科 ,特别是各级中医院的肛肠科手术中 ,肛门及直肠下端疾病占 90 %以上。而自从 1994年由Heald首先提倡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 (totalmesorectalexcision ,TME)治疗直肠癌以来 ,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本期专家论坛综合了与痔有关的现代观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 治疗 肛垫 直肠癌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痔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7
7
作者 陈利生 高枫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2年第3期133-135,共3页
关键词 外科治疗 诊断 非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癌康复汤对大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华山 唐宗江 张志勇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1999年第2期21-25,共5页
将48例Dukes'B、C期的大肠癌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化疗组与中化组,分别予服肠癌康复汤、5-Fu和MMC化疗,以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的动态变化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肠癌康复汤可显著提高大肠癌手术后患者的免疫... 将48例Dukes'B、C期的大肠癌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化疗组与中化组,分别予服肠癌康复汤、5-Fu和MMC化疗,以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的动态变化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肠癌康复汤可显著提高大肠癌手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康复汤 大肠癌 免疫功能 手术后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9
作者 韦瑞丽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0年第2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直肠癌 根治术 手术后 吻合口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4例
10
作者 李华山 良宗江 《中国肛肠病杂志》 1998年第12期5-7,共3页
报告4列肠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简称肠型恶组),以发热、穿孔、出血、脾肿大、血细胞进行性降低为主要临床表现,人武部被误诊为结直肠肿瘤。4例均行手术治疗,3例术后继续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例失访。发热、穿孔、出血是肠型恶... 报告4列肠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简称肠型恶组),以发热、穿孔、出血、脾肿大、血细胞进行性降低为主要临床表现,人武部被误诊为结直肠肿瘤。4例均行手术治疗,3例术后继续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例失访。发热、穿孔、出血是肠型恶组的临床特征。对诊为结直肠肿瘤患者,如术后继续发热,反复抗炎治疗无效,血细胞进行性低下时,应考虑本病。免疫组化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组织细胞增生 发热 穿孔 出血 肠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