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路径式教学模式提高脊柱骨病外科教学质量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曾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192-195,共4页
观察脊柱骨病外科应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脊柱骨病外科20例实习生作为常规组,均于2019.2-2020.2期间在我院进行实习工作,另选择我院脊柱骨病外科20例实习生作为教学组,均于2020.3-2021.3期间在我院... 观察脊柱骨病外科应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脊柱骨病外科20例实习生作为常规组,均于2019.2-2020.2期间在我院进行实习工作,另选择我院脊柱骨病外科20例实习生作为教学组,均于2020.3-2021.3期间在我院进行实习工作,常规组采取常规教学模式,教学组采取临床路径式教学模式,对其教学质量、评判性思维能力、学习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常规组及教学组教学质量发现,教学前两组健康教育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临床管理能力、临床教学能力及应急配合能力评分无差异,P>0.05;教学后教学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教学组学习内容、过程、方法、效果及总分均较常规组更高,P<0.05;常规组评判性思维能力较常规组更好,P<0.05。结论 临床路径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在脊柱骨病外科教学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建立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脊柱骨病外科 临床路径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导航系统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晓明 陈源 +1 位作者 陈前芬 肖增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514-516,共3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高精密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越来越成熟,其在医学领域(尤其是在外科领域)的应用进展迅速,近年来诞生了一门新兴的医学生物工程学科——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技术(Computer Assisted Orthopedics Surgery,CAOS),主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高精密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越来越成熟,其在医学领域(尤其是在外科领域)的应用进展迅速,近年来诞生了一门新兴的医学生物工程学科——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技术(Computer Assisted Orthopedics Surgery,CAOS),主要包括计算机导航(Computer Assisted Navigation System,CANS)、远程手术系统和手术机器人系统等.利用CANS,手术医生能在三维图像的实时引导下进行高精确度的手术操作,显著提高手术准确性和安全性,预示了外科手术技术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导航系统 脊柱外科手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与LBL整合教学法在脊柱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江华 詹新立 肖增明 《微创医学》 2017年第5期670-671,共2页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和PBL与LBL整合教学法在脊柱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80名广西医科大学2012级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为PBL教学组和整合教学组,每组40人。通过学习考试及问卷调查,评价两组学生在脊柱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和PBL与LBL整合教学法在脊柱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80名广西医科大学2012级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为PBL教学组和整合教学组,每组40人。通过学习考试及问卷调查,评价两组学生在脊柱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结果整合教学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均显著高于PBL教学组(P<0.05)。结论 PBL与LBL整合教学法在脊柱外科临床教学中较单纯PBL教学法有着明显的优势,该教学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 LBL教学 脊柱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课”建设理念下脊柱骨病科临床见习教学评价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昊 李剑 +4 位作者 李波香 黄能干 谢天裕 陈子儒 李崇 《西部素质教育》 2021年第11期137-138,共2页
为了探讨“金课”建设理念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脊柱骨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文章以100名在脊柱骨病科进行临床见习的2016级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金课”理念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对照组... 为了探讨“金课”建设理念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脊柱骨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文章以100名在脊柱骨病科进行临床见习的2016级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金课”理念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并在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及技能考核,对教学效果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且教学效果反馈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见习教学 脊柱骨病科 “金课”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导航引导下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准确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晓明 肖增明 +1 位作者 宗少晖 陈前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119-2124,共6页
背景: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是治疗脊柱各种病变及稳定脊柱的重要手段,计算机导航技术可以完整、直观、真实地再现各种组织形态及其相对位置,使术者实时获得三维图像信息,最大限度地避开手术危险区,直接引导内固定螺钉准确置入... 背景: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是治疗脊柱各种病变及稳定脊柱的重要手段,计算机导航技术可以完整、直观、真实地再现各种组织形态及其相对位置,使术者实时获得三维图像信息,最大限度地避开手术危险区,直接引导内固定螺钉准确置入椎体。目的:评估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4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307例脊柱病变患者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行脊柱后路椎弓根钉置入及椎板切除减压。术中行C臂透视检查螺钉位置的精确性,记录每枚螺钉的平均置钉时间、射线暴露时间,术后3 d复查X射线和置钉节段的三维CT,根据Andrew椎弓根螺钉CT位置分级标准对置钉位置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共置入螺钉1 820枚,1 778枚为Ⅰ级螺钉(准确率97.69%)。其中颈椎置入螺钉92枚,Ⅰ级螺钉90枚(准确率97.82%),胸椎置入螺钉502枚,Ⅰ级螺钉492枚,准确率98%,腰椎置入螺钉1 226枚,Ⅰ级螺钉1 196,准确率97.2%。每枚螺钉的平均置钉时间(7.0±1.5)min。21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2±6)个月,无内固定物移位、断裂等并发症以及神经血管损伤发生。提示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脊柱椎弓根钉置入,能立体、多视角实时显示骨性解剖结构,保证了脊柱椎弓根钉置入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明显减少放射线的暴露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计算机导航 脊柱 三维重建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准确率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CT导航辅助椎弓根螺钉植入加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57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晓明 廖军 +1 位作者 刘云 陈前芬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CT导航辅助椎弓根螺钉植入加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5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科进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57例,在三维CT导航辅助下行后路半椎体... 目的:探讨三维CT导航辅助椎弓根螺钉植入加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5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科进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57例,在三维CT导航辅助下行后路半椎体切除及钉棒系统矫形术。术中行C臂透视检查螺钉位置准确性,记录手术时间、每枚螺钉平均置钉时间,测量手术前后Cobb’s角,术后3d行置钉节段三维CT扫描评估置钉准确率。结果:共植入椎弓根螺钉408枚,其中375枚为Ⅰ级螺钉(准确率92%)。平均手术时间为190min(150~210min),平均每枚螺钉置钉时间4.8min(3.2~9min)。术中平均总出血量550mL(350~1 200mL)。术后Cobb’s角平均矫正角度38.2°(15.2~47°),矫正率平均为67.6%(40%~72%)。4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18.5个月(12~60个月),无内固定物移位、断裂等并发症以及神经血管损伤发生。结论:三维CT导航技术能为先天性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提供立体实时解剖信息,以便制定最优手术计划,使置钉更加准确安全,从而提高矫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弯 半椎体 三维CT 导航 椎弓根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椎管内肿瘤全椎板切除术后脊柱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高太行 宗少晖 +4 位作者 李兵 张冉 李书振 杨渊 杨昆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49-951,共3页
目的:经全椎板入路手术对脊柱骨性结构破坏大,影响其稳定性。文中探讨不同节段的椎板切除对腰椎椎管内肿瘤术后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目的:经全椎板入路手术对脊柱骨性结构破坏大,影响其稳定性。文中探讨不同节段的椎板切除对腰椎椎管内肿瘤术后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广西区骨伤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等6家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43例腰椎椎管内肿瘤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全椎板切除肿瘤摘除术,且术中无内固定器械的使用。近期临床疗效采用JOA括约肌评分,远期临床疗效采用ASIA分级评估。比较术前和最后1次随访病例腰椎的稳定性。结果近期临床疗效观察,JOA括约肌评分从(1.12±0.65)分提升到(1.97±0.71)分。远期临床疗效观察,ASIAⅠ级4例,Ⅱ级6例,Ⅲ级14例,Ⅳ级53例,Ⅴ级66例。随访12~30个月,无失访病例。末次随访1个节段的全椎板切除45例,有2例病例出现脊柱失稳;2个节段的全椎板切除57例,有9例失稳;3个节段的全椎板切除27例,有5例失稳;4个节段的全椎板切除14例,有2例失稳。比较脊柱术后稳定性和推板切除节段数,1个阶段的推板切除术后脊柱稳定性明显高于多节段的稳定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2个节段椎板切除与≥3个节段椎板切除稳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5),≤3个节段椎板切除与≥4个节段椎板切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单一节段的腰椎椎管内肿瘤全椎板切除术后稳定性良好,≥2个节段的椎管内肿瘤单纯行全椎板切除肿瘤摘除术,术后脊柱失稳的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内肿瘤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因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30
8
作者 崔明星 詹新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326-328,共3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是指根据初诊年龄划分的10岁以上未成年患者,脊柱有侧弯及旋转畸形,而无任何先天性脊柱异常或并有神经肌肉或骨骼疾病,占特发性脊柱侧弯的80%左右,国内外发病率为2%~...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是指根据初诊年龄划分的10岁以上未成年患者,脊柱有侧弯及旋转畸形,而无任何先天性脊柱异常或并有神经肌肉或骨骼疾病,占特发性脊柱侧弯的80%左右,国内外发病率为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弯 青少年 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脊柱转移灶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刚 劳山 陈前芬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9-350,共2页
黑色素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发生骨转移。文献报道骨转移率为6.9%-9.5%。但临床以骨转移灶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黑色素瘤罕见.Stewart等报道其占骨转移性黑色素瘤的0.3%。我们收治以脊柱转移灶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恶性黑色素瘤1例... 黑色素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发生骨转移。文献报道骨转移率为6.9%-9.5%。但临床以骨转移灶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黑色素瘤罕见.Stewart等报道其占骨转移性黑色素瘤的0.3%。我们收治以脊柱转移灶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首发症状 骨转移灶 脊柱 转移性黑色素瘤 恶性肿瘤 转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呕吐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燕芳 余宁先 +2 位作者 方菊飞 曾伟萍 杨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9期850-851,共2页
恶心呕吐是全麻术后常见的病发症,严重者可导致返流及误吸,造成急性呼吸道梗阻、Mendel-son(吸人性肺酸综合征)、吸人性肺炎等口^[1]。因此,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及护理在国内已得到广泛重视,并有很多相关报道,而对于脊柱侧弯... 恶心呕吐是全麻术后常见的病发症,严重者可导致返流及误吸,造成急性呼吸道梗阻、Mendel-son(吸人性肺酸综合征)、吸人性肺炎等口^[1]。因此,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及护理在国内已得到广泛重视,并有很多相关报道,而对于脊柱侧弯矫形术后呕吐,国内的相关报道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术后呕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手术围手术期血糖管理路径在脊柱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梅 黄秋鸿 +3 位作者 梁伟凤 卢春秀 曾伟萍 刘燕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546-1548,F0003,共4页
目的:制订并评价脊柱手术围手术期血糖管理路径在脊柱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脊柱病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 目的:制订并评价脊柱手术围手术期血糖管理路径在脊柱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脊柱病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脊柱手术围手术期血糖管理路径的服务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糖变化、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切口延迟愈合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围手术期高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脊柱手术围手术期血糖管理路径能及早发现血糖异常患者,有助于及时干预,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围术期 血糖管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DIE经典个案分析在整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博杰 黎伯培 +2 位作者 黄丹 严玉勇 刘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2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讨在整形外科教学中,实施基于ADDIE教学模型的经典个案分析方法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40名学生为实验组,另一个班40名学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取基于ADDIE... 目的 探讨在整形外科教学中,实施基于ADDIE教学模型的经典个案分析方法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40名学生为实验组,另一个班40名学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取基于ADDIE教学模型的经典个案分析教学模式,对两组教学后考核成绩及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实验组学生教学完成后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 的总满意率(P<0.05).结论 将基于ADDIE教学模型的经典个案分析用于整形外科教学中,可提高学生的理论及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DIE教学模型 经典个案分析 整形外科教学 理论 实践操作 满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结核术后内固定失稳原因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蓝常贡 肖增明 +1 位作者 唐毓金 陆敏安 《脊柱外科杂志》 2009年第2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术后内固定失稳的原因并研究相应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007年在两院行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加内固定的462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2例患者中,内固定失稳19例,失稳率为4.11%(19/462),其中6个月内出现失...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术后内固定失稳的原因并研究相应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007年在两院行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加内固定的462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2例患者中,内固定失稳19例,失稳率为4.11%(19/462),其中6个月内出现失稳15例,占3.25%(15/462)。抗结核治疗时间≤6个月内固定失稳率比抗结核治疗时间>6个月者显著增高(P<0.01)。佩戴支具时间≤6个月内固定失稳率比佩戴支具时间>6个月者显著增高(P<0.01)。术后卧床时间≤3个月内固定失稳率比术后卧床时间>3个月者显著增高(P<0.01)。术者为中级职称者术后内固定失稳率比术者为高级职称者显著增高(P<0.05)。术后负重重量≥50kg者内固定失稳率比负重重量<50kg者显著增高(P<0.05)。结论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加内固定术术后内固定失稳的危险因素有抗结核时间不足疗程、佩戴支具时间过短、术后卧床时间不充分、术后过度负重、术者为中低职称者。术后规则抗结核治疗、佩戴支具时间足够长、卧床时间充分、避免过度负重和提高术者技术水平可降低脊柱结核术后内固定失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内固定器 设备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人群8q24.21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性:800例资料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洋 杨庆华 +2 位作者 关业文 王嘉琦 江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980-2985,共6页
背景:基于北欧人群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发现8q24.21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腰椎间盘突出存在相关性,但由于存在种族差异性,其研究结果在其他人群尚未验证。目的:探讨在广西壮族人群中8q24.21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腰椎退行性疾病是否... 背景:基于北欧人群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发现8q24.21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腰椎间盘突出存在相关性,但由于存在种族差异性,其研究结果在其他人群尚未验证。目的:探讨在广西壮族人群中8q24.21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腰椎退行性疾病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病例组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壮族患者400例,对照组为年龄匹配的正常壮族成年人400名。试验获得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均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MRI影像学特征,将病例组分为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3个亚组。提取受试者基因组DNA,运用TaqMan探针技术对8q24.21区域rs7816342、rs4130415位点进行PCR荧光分型;并比较各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结果与结论:①rs7816342、rs4130415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基因型:rs7816342;P=0.370,rs4130415,P=0.668),但上述2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腰椎管狭窄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基因型:rs7816342,P=0.008;rs4130415,P=0.006);②结果提示8q24.21区域rs7816342、rs4130415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腰椎管狭窄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q24.21区域 腰椎退行性疾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等位基因 基因型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外科治疗现状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翔 肖增明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20期2452-2455,共4页
近年来颈椎病患者日益增多,多节段脊髓性颈椎病是其最严重的类型,手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性颈椎病最有效的方法,但目前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尚有争议,本文就多节段脊髓性颈椎病的相关外科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外科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人群8号染色体rs665125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洋 关业文 +2 位作者 杨庆华 王嘉琦 江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776-778,共3页
目的:探讨在广西壮族人群8号染色体rs665125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入院治疗的LDD患者285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年龄匹配的正常成年人... 目的:探讨在广西壮族人群8号染色体rs665125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入院治疗的LDD患者285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年龄匹配的正常成年人287例作为对照组。提取基因组DNA,用TaqMan探针技术对8号染色体rs6651256位点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并分析两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结果:两组rs6651256位点的各等位基因(G、A)、各基因型(GG、GA、AA)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广西壮族人群中8号染色体rs665125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LDD的发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等位基因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在脊柱肿瘤临床教学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江华 詹新立 肖增明 《微创医学》 2017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的观察PBL教学模式在脊柱肿瘤临床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实习生的脊柱肿瘤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掌握基础知识向培养临床思辨能力的提升。结果 PBL教学模式可促进教学相长,提高... 目的观察PBL教学模式在脊柱肿瘤临床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实习生的脊柱肿瘤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掌握基础知识向培养临床思辨能力的提升。结果 PBL教学模式可促进教学相长,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增强同学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训练其临床逻辑思维能力。结论 PBL教学模式在脊柱肿瘤临床教学中是可行的,并受到医学生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 脊柱肿瘤 本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结核术后复发因素COX回归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少健 肖增明 +2 位作者 罗红艳 宗少晖 贺茂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年第9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及相对风险度。尽可能避免术后复发的发生,提高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治愈率。方法:将2000—01~2008—08收治的257例脊柱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复发时间与患者的年龄...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及相对风险度。尽可能避免术后复发的发生,提高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治愈率。方法:将2000—01~2008—08收治的257例脊柱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复发时间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自身营养状况、合并脊柱外结核情况、病灶部位、手术清除病灶是否彻底、手术前及手术后是否正规化疗、手术方式(病灶清除或/和植骨术和前路清除植骨内固定术)九个因素的相关性和风险度。结果: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术后抗结核治疗时间(RR=0.086,P=0.016).病灶清除不彻底(RR=24.121,P=0.003)和手术方式(RR=0.074,P=0.037)三个因素与脊柱结核术后复发有相著相关性,复发患者都在术后1—2年,总的复发率为7%。结论:术后正规抗结核治疗,术中彻底清除病灶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能够减少脊柱结核术后复发。术后1~2年内是复发的常发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术后复发 COX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结合Sandwich教学法在脊柱侧弯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冲 任亮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3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情景教学结合Sandwich教学法在脊柱外科规范化培训医师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共60例为教学试验对象,随机分为3D打印情景教... 目的探讨3D打印情景教学结合Sandwich教学法在脊柱外科规范化培训医师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共60例为教学试验对象,随机分为3D打印情景教学+Sandwich教学法组31例和传统教学法组29例。对比观察两组规培医师临床实践、自我评价及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规培医师在临床实践成绩、自我评价及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3D打印情景教学病例结合Sandwich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利用3D打印情景教学模式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加速临床技能学习进度,提升临床医师专科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情景教学 Sandwich教学法 脊柱侧弯 矫形策略 规培医师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C7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生物学功能
20
作者 陈培钧 满雨楠 +2 位作者 何明为 梁步敏 贺茂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6-64,共9页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7(CDC7)在骨肉瘤(OS)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对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的mRNA芯片数据分析CDC7在OS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7(CDC7)在骨肉瘤(OS)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对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的mRNA芯片数据分析CDC7在OS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人成骨细胞(hFOB1.19)和OS细胞(HOS、U-2 OS、MG63)中CDC7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39例OS组织及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DC7蛋白的表达。利用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评价CDC7在OS中的诊断效能。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DC7表达对OS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OS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使用小干扰RNA(si-CDC7)转染HOS细胞,通过CCK-8、EdU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多个GEO数据集表明,CDC7在OS中的表达上调(P<0.05)。与hFOB1.19细胞比较,HOS、U-2 OS、MG63细胞中CDC7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正常组织比较,CDC7蛋白在OS组织中表达上调(P<0.001)。CDC7对OS具有良好的诊断潜力(AUC=0.73,95%CI:0.69~0.77)。CDC7高表达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P=0.028),CDC7高表达是OS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471,95%CI:1.056~5.781,P=0.037)。沉默CDC7可显著抑制H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结论:CDC7在OS中的表达上调,可促进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有望作为OS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7 分子标志物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