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顽固性胸壁切口窦道的外科修复 被引量:4
1
作者 袁天柱 王奇 +1 位作者 贾育红 寿化山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7-207,共1页
2004年2月至2008年12月对17例顽固性胸壁切口窦道患者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共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31~78岁,病程3~47个月。原发疾病为风湿性心脏病、食管癌、肺癌、支气管扩张症及... 2004年2月至2008年12月对17例顽固性胸壁切口窦道患者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共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31~78岁,病程3~47个月。原发疾病为风湿性心脏病、食管癌、肺癌、支气管扩张症及胸壁结核等。单个窦道11例,两个或多个窦道6例。单纯窦道3例,窦道伴肋软骨炎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窦道 胸壁结核 外科修复 顽固性 风湿性心脏病 支气管扩张症 手术治疗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奇 韦武利 +2 位作者 何兆忠 陈卫民 向敏峰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38-938,共1页
关键词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 婴幼儿心脏外科 心脏直视手术 外科手术治疗 体外循环 生理特点 病理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附26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卫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744-745,共2页
关键词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外科治疗 胸腺组织 神经肌肉接头 回顾分析 乙酰胆碱受体 合并 基本方法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心理干预对剖胸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覃鸿雁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缓解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心理压力。术后易发生抑郁和焦虑,而不能很好的配合有效咳痰,害怕术后适当活动,对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护理有抵触情绪,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胸腔积液等并发症。方法随机选择60例剖胸术后...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缓解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心理压力。术后易发生抑郁和焦虑,而不能很好的配合有效咳痰,害怕术后适当活动,对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护理有抵触情绪,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胸腔积液等并发症。方法随机选择60例剖胸术后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心理干预组效果显著,术后心理指标及PH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对术者行早期心理干预可缓解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 疼痛 心理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scle-Sparing开胸气道和(或)血管重建治疗中心型NSCLC
5
作者 袁天柱 寿化山 +2 位作者 杨鲲鹏 廖文勇 向敏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8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Muscle-Sparing thoracotomy,MST)气道和(或)血管重建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组共27例,其中,鳞癌14例,腺鳞癌5例,腺癌7例,黏液表皮样癌... 目的:探讨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Muscle-Sparing thoracotomy,MST)气道和(或)血管重建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组共27例,其中,鳞癌14例,腺鳞癌5例,腺癌7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ⅡB期9例,ⅢA期12例,ⅢB期6例。均采用左或右胸前外侧MST,长9~15cm。主要手术方式包括:右上叶袖状切除7例,其中3例同时行肺动脉袖状切除;右下叶袖状切除2例;左上叶袖状切除9例,其中,4例同时行肺动脉袖状切除术,2例同时行肺动脉楔形切除术;左下叶袖状切除3例;右肺中上叶袖状切除2例;右肺中下叶袖状切除2例;隆凸切除成形2例。结果:MST能充分暴露术野,全部病例没有输血。26例患者为完全性切除(R0),1例为不完全性切除(R1)。术后发生胸腔积液1例,心律失常2例,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术后住院天数为9~14d。结论:采用MST对局部晚期NSCLC行气道和(或)血管重建,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术中需要采用单手及加长器械操作,必要时采用头灯或冷光源协助照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 非小细胞肺癌:肺切除术 气道重建 血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气道重建治疗中心型NSCLC
6
作者 袁天柱 杨鲲鹏 +3 位作者 寿化山 韦武利 陈卫民 王奇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3期54-55,57,共3页
目的探讨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气道重建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16例患者采用左或右胸侧胸壁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切口长约9~15cm。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左或右胸标准后外侧剖胸切口,长约25~35cm,并剪断一根... 目的探讨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气道重建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16例患者采用左或右胸侧胸壁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切口长约9~15cm。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左或右胸标准后外侧剖胸切口,长约25~35cm,并剪断一根后肋。比较两组开胸时间、关胸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开胸时间、关胸时间、术后住院日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对局部晚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行气道重建,能提供充分的手术暴露,不损伤肌肉,并发症少、恢复快,同时兼顾美观。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采用单手及加长器械操作并利用冷光源协助照明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 非小细胞肺癌 肺切除术 气道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例肺孤立性结节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5
7
作者 向敏峰 王奇 +2 位作者 陈卫民 韦武利 何兆忠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573-574,共2页
目的探讨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1月至2005年10月手术治疗的36例肺孤立性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病理证实36例中恶性病变14例,良性病变22例,手术前后良恶性诊断不符合率仅27.8%。结论肺孤立性结节是一... 目的探讨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1月至2005年10月手术治疗的36例肺孤立性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病理证实36例中恶性病变14例,良性病变22例,手术前后良恶性诊断不符合率仅27.8%。结论肺孤立性结节是一组病因复杂的疾病,对诊断不明的肺孤立性结节,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胸腔镜辅助下手术可获得准确、最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的微创外科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孤立性结节 诊断 治疗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剖胸治疗食管平滑肌瘤32例 被引量:3
8
作者 袁天柱 韦武利 +5 位作者 杨鲲鹏 寿化山 廖文勇 何兆忠 向敏峰 王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79-1980,共2页
目的探讨经胸微创小切口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切口长10~15cm,经左胸后外侧小切口14例,经右胸后外侧小切口18例。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2min;无一例死亡,无术后并发症... 目的探讨经胸微创小切口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切口长10~15cm,经左胸后外侧小切口14例,经右胸后外侧小切口18例。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2min;无一例死亡,无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至8年,未见复发及食管胃反流等消化道症状。结论经胸微创小切口治疗食管平滑肌瘤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良性肿瘤 食管平滑肌瘤 外科手术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横断微创小切口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 被引量:3
9
作者 袁天柱 张清勇 +3 位作者 杨鲲鹏 黄壮士 向敏峰 廖文勇 《微创医学》 2009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第二肋间胸骨横断微创伤小切口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5例行第二肋间胸骨横断微创小切口胸腺完整切除治疗的M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0.4... 目的探讨经第二肋间胸骨横断微创伤小切口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5例行第二肋间胸骨横断微创小切口胸腺完整切除治疗的M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0.4±18.6)min;术中出血平均(50.6±19.4)mL;术后多功能监护24~72 h;术后引流量平均(90.9±32.6)mL;无术后活动性出血需2次手术者,引流管均在术后48 h内拔出;未因疼痛而用镇痛药者;伤口Ⅰ/甲级愈合;术后发生危象21例,危象发生率为4.3%(21/485),其中18例治愈,2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全组失访6例,其余病例随访6~82个月,无胸骨畸形愈合,完全缓解率46.8%(227/485)、部分缓解率40.9%(198/485),本组总有效率为87.6%(425/485)。结论充分术前准备后经第二肋间横断胸骨微创伤小切口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胸外科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微创小切口改良Heller术加膈肌瓣翻转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天柱 杨鲲鹏 +3 位作者 寿化山 韦武利 陈卫民 向敏峰 《微创医学》 2008年第5期470-471,共2页
目的探讨经胸微创小切口改良Heller氏手术加膈肌瓣翻转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7例患者均采用左胸外侧微创小切口,长约6~15cm,行改良Heller氏手术,并采用膈肌瓣翻转覆盖抗反流措施。结果手术时间75~102min,平均98min。... 目的探讨经胸微创小切口改良Heller氏手术加膈肌瓣翻转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7例患者均采用左胸外侧微创小切口,长约6~15cm,行改良Heller氏手术,并采用膈肌瓣翻转覆盖抗反流措施。结果手术时间75~102min,平均98min。胸壁切口出血10~20mL,平均15mL。术后胸腔闭式置管引流时间24~36h,引流液80~220mL,平均120mL。全部患者术后1~2d可下床活动,肩关节活动自如,胸部伤口疼痛轻微。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48个月,吞咽困难症状消失,无食管胃反流症状。结论经胸微创小切口改良Heller手术加膈肌瓣翻转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HELLER手术 微创 胸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胸骨骨折19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韦武利 王奇 +2 位作者 陈卫民 何兆忠 向敏峰 《医学文选》 2006年第1期68-68,共1页
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胸骨骨折19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外伤性胸骨骨折 手术治疗 心肌破裂 病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胸腹联合伤76例诊治体会
12
作者 王奇 覃鸿尚 +3 位作者 韦勇杰 陈卫民 韦武利 何兆忠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2期39-40,共2页
目的 探讨严重胸腹联合伤的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89年-2002年收治76例胸腹联合伤临床资料。本组开放性损伤45例,闭合性损伤31例,全部经急诊手术治疗,剖胸探查率为12%。结果 治愈73例,死亡3例,1例死于ARDS,2例死... 目的 探讨严重胸腹联合伤的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89年-2002年收治76例胸腹联合伤临床资料。本组开放性损伤45例,闭合性损伤31例,全部经急诊手术治疗,剖胸探查率为12%。结果 治愈73例,死亡3例,1例死于ARDS,2例死于失血性休克。结论 胸腹联合伤系胸腹多脏器复合损伤,伤情复杂,严重,特别要注意避免漏诊膈肌损伤。胸腹腔穿刺是最简便可靠而快捷的诊断方法,胸腔闭式引流和剖腹探查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指征应严胸宽腹。重视肺挫伤的治疗,可有效控制ARD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联合伤 胸腔穿刺 腹腔穿刺 胸腔闭式引流 剖腹探查术 肺挫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13
作者 廖桂红 欧松敬 《华夏医学》 2001年第5期572-573,共2页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监护措施。方法 :分析 4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 ,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 :18例术后近期和远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早期死亡 2例 ,1例死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 ,另 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 ,远期...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监护措施。方法 :分析 4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 ,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 :18例术后近期和远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早期死亡 2例 ,1例死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 ,另 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 ,远期死亡 1例 ,死于慢性心功能衰竭。结论 :对预见性并发症予以预防监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置换术 并发症 预防监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核性顽固性胸壁切口窦道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天柱 寿化山 +1 位作者 杨鲲鹏 韦武利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9年第9期905-906,共2页
目的:探讨非结核性顽固性胸壁切口窦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非结核性顽固性胸壁切口窦道患者11例,行胸壁窦道泛影葡胺造影及胸部CT检查,窦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全身麻醉后经窦道口注入亚甲蓝,采用窦道外口下方5cm以远的弧... 目的:探讨非结核性顽固性胸壁切口窦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非结核性顽固性胸壁切口窦道患者11例,行胸壁窦道泛影葡胺造影及胸部CT检查,窦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全身麻醉后经窦道口注入亚甲蓝,采用窦道外口下方5cm以远的弧形切口,充分游离皮瓣并彻底切除窦道,包括坏死软组织及坏死的胸骨、肋骨,双氧水、甲硝唑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野,切口下方放置引流,一期缝合切口并加压包扎。结果:11例患者均痊愈,切口愈合时间14~21d,随访3~60个月无复发。结论:充分术前准备、改进切口部位、彻底切除窦道、反复冲洗术野、局部加压包扎是治疗顽固性非结核性胸壁切口窦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治疗 胸壁 切口 顽固性 窦道
原文传递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防止非计划性拔除胃管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敏 覃鸿雁 韦佩沂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8年第B12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胃管拔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2例肺挫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16
作者 王奇 归奕飞 +2 位作者 韦武利 陈卫民 何兆忠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675-676,共2页
目的 探讨肺挫伤的早期诊断和改善预后的方法。方法 对 82例肺挫伤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 77例 ,死亡 5例 ,4例死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 ,病死率 6 1 %。结论 X线与CT检查在肺挫伤诊断方面... 目的 探讨肺挫伤的早期诊断和改善预后的方法。方法 对 82例肺挫伤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 77例 ,死亡 5例 ,4例死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 ,病死率 6 1 %。结论 X线与CT检查在肺挫伤诊断方面各有其优点 ,应追踪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 ,重视老年人肺挫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挫伤 早期诊断 手术治疗 预后 影像学检查 连枷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量胸血自体回输在治疗严重胸外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奇 韦武利 +2 位作者 陈卫民 何兆忠 刘季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5-205,共1页
关键词 胸血自体回输 胸外伤 适应证 抗凝剂 输血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