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治疗在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任超 周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95-1899,共5页
近年来,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利用转基因技术增强骨组织工程的方法,通过局部基因治疗促进新骨形成和修复骨缺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在基因治疗过程中,选择高效、安全的载体是使外源靶基因顺利进入靶细胞并... 近年来,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利用转基因技术增强骨组织工程的方法,通过局部基因治疗促进新骨形成和修复骨缺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在基因治疗过程中,选择高效、安全的载体是使外源靶基因顺利进入靶细胞并有效表达的前提。用于基因治疗的载体有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两种类型。病毒载体有腺病毒、逆转录病毒、慢病毒等,具有转染效率高的优点,但由于其较高的免疫原性、DNA携带能力有限与致癌性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虽然非病毒载体整体转染效率低,但具有生物安全性高、免疫原性低、价格低廉、制备简单、易于大量生产的优点,使其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非病毒载体投递系统也一直在不断被优化,本文旨在回顾非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治疗在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非病毒载体 骨缺损 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处理全解剖式氧化锆全瓷冠磨耗性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黎敏斯 周丽琰 苏晓晖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591-594,共4页
目的:评价抛光、上釉、喷砂3种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全解剖式氧化锆全瓷冠磨耗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CAD/CAM系统制作15个全解剖式氧化锆全瓷冠,按抛光、上釉、喷砂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平均分为3组,在人工唾液环境中与天然牙对磨,实验频率为0... 目的:评价抛光、上釉、喷砂3种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全解剖式氧化锆全瓷冠磨耗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CAD/CAM系统制作15个全解剖式氧化锆全瓷冠,按抛光、上釉、喷砂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平均分为3组,在人工唾液环境中与天然牙对磨,实验频率为0. 2 Hz,加载力10 N,实验时长为1 h。对比分析每个样本磨耗实验后的体量损失、动态摩擦系数平均值及观察动态摩擦系数变化。结果:三组不同表面处理全解剖式氧化锆全瓷冠磨耗实验后损失质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副配天然牙磨耗实验后损失质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抛光组与上釉组、喷砂组摩擦系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上釉组与喷砂组摩擦系数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表面抛光处理比上釉和喷砂处理更利于防止全解剖式氧化锆全瓷冠自身及对颌天然牙的过度磨耗,表面上釉可造成全锆修复体自身及对颌天然牙的过度磨耗,表面喷砂可造成对颌天然牙的过度磨耗。推荐抛光作为全解剖式氧化锆全瓷冠表面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光 上釉 喷砂 磨耗 全解剖式氧化锆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