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23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分子遗传病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史敏 刘斐 +7 位作者 胥亮 刘闽 唐凤珠 梁建平 陆秋天 瞿申红 黄静 陈睿春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7-283,共7页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23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耳聋基因的突变特点,了解广西地区该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广西地区23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中的患者及其血缘家属共66例(家系组),另取散发NSHL患者及血缘亲属共167例作为对照...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23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耳聋基因的突变特点,了解广西地区该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广西地区23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中的患者及其血缘家属共66例(家系组),另取散发NSHL患者及血缘亲属共167例作为对照组,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联合DNA测序方法检测及分析家系组先证者、耳聋者、正常听力者的常见耳聋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广西地区可能的多发位点及罕见位点。结果:家系组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率(31.82%)高于对照组(11.38%),其中GJB2突变21.21%,SLC26A4突变9.09%均高于对照组(GJB2 5.99%、SLC26A4 3.59%)。耳聋家系的先证者、耳聋患者、听力正常的亲属耳聋基因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均<0.05)。进行常见耳聋基因全序列分析的家系中检测到SLC26A4IVS11+47T﹥C、1548insC和GJB2 235delC/109A>G 3个罕见的突变位点。结论:GJB2和SLC26A4是广西地区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最常见的突变基因,家系分析有助于判断突变与疾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基因突变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
原文传递
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PCIA对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胡彦艳 秦丹丹 +4 位作者 叶凤青 黄中华 黄爱兰 马利 蓝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62-964,共3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PCIA对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40例,年龄65-72岁,随机均分为两组: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组(SF组):舒芬太尼75μg+氟比洛芬酯200mg;舒芬太尼组(S组)...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PCIA对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40例,年龄65-72岁,随机均分为两组: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组(SF组):舒芬太尼75μg+氟比洛芬酯200mg;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150μg。两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0ml,镇痛泵参数设置:持续输注量4.0ml/h、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术后6、12、24、48h的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血压下降、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分别于术前、术后1、7d测定外周静脉血CD3+、CD4+、CD8+、CD4+/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VAS、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d的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术后7d的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SF组术后1d的CD3+、CD4+、CD4+/CD8+水平,术后1、7d的NK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PCIA可提高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舒芬太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免疫 舒芬太尼 氟比洛芬酯 患者静脉自控镇痛 肺癌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9例非小细胞肺癌中CCR9的表达及其预后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志维 雷珍牛 +3 位作者 林辉 李柏钧 钟永泷 蓝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64-768,共5页
目的:探讨 CC 族趋化因子受体9( C-C chemokine receptor 9, CCR9)在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的表达及其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检测119例NSCLC及相应癌旁正常肺组织中CCR9蛋... 目的:探讨 CC 族趋化因子受体9( C-C chemokine receptor 9, CCR9)在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的表达及其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检测119例NSCLC及相应癌旁正常肺组织中CCR9蛋白的表达,并分析CCR9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CCR9在NSCLC中的阳性率(54.6%)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10.1%)( P 〈0.05);CCR9表达与 NSCLC 病理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p-TNM 分期有关( P 〈0.05)。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肺癌中CCR9蛋白表达与患者术后总生存率呈负相关(Log-rank=9.917,P=0.002)。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CCR9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术后总生存率有关( 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CCR9是NSCLC患者术后总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RR=0.447,95%CI:0.201~0.993,P〈0.05)。结论 CCR9阳性患者预后较差,其可作为NSCLC患者预后判断的新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趋化因子受体 CCR9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硬膜外超前镇痛对妇科手术患者T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胡彦艳 秦丹丹 +2 位作者 马利 梁力 蓝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183-2184,共2页
超前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是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中枢或外周神经敏感化.减少或消除伤害引起的疼痛。本研究拟通过妇科手术患者应用舒芬太尼硬膜外超前镇痛,探讨其对T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 超前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是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中枢或外周神经敏感化.减少或消除伤害引起的疼痛。本研究拟通过妇科手术患者应用舒芬太尼硬膜外超前镇痛,探讨其对T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观察术后镇痛和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的效果,评价舒芬太尼超前镇痛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超前镇痛 T细胞亚群 舒芬太尼 CD4+ 妇科手术 CD8+ 患者 临床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肝干细胞分泌表达的Endostatin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钟晓刚 殷舞 +3 位作者 黄顺荣 刘斐 麦威 秦千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1203-1206,共4页
目的观察携带内皮抑素基因的载体肝干细胞分泌表达的内皮抑素蛋白(Endostatin,ES)对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扩增培养本室构建的携带内皮抑素基因的载体肝干细胞WB-ES,收集含有分泌型Endostatin的上清液。将人脐静... 目的观察携带内皮抑素基因的载体肝干细胞分泌表达的内皮抑素蛋白(Endostatin,ES)对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扩增培养本室构建的携带内皮抑素基因的载体肝干细胞WB-ES,收集含有分泌型Endostatin的上清液。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体外增殖培养,加入不同浓度的含倍比稀释Endostatin的上清液,在不同的作用时间(24、48、72 h),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分析载体肝干细胞WB-ES分泌表达的Endostatin对ECV304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载体肝干细胞胞外表达的Endostatin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48 h作用达到高峰,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Endostatin作用的实验组,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数下降,抑制细胞生长的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对细胞增殖的影响(P<0.05);实验组细胞存在细胞凋亡增加现象,但与对照组比较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携带内皮抑素基因的载体肝干细胞WB-ES胞外表达的Endostatin在体外可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载体肝干细胞WB-ES有望成为靶向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肝癌基因治疗载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内皮抑素类 内皮 血管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抗体筛查对体检人群早期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卫 黄定贵 +4 位作者 瞿申红 何祺 张伶 赖丽平 刘斐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8期2404-2408,共5页
目的探讨3种EB病毒抗体[R反式激活因子(Rta)-IgG、早期抗原(EA)-IgA和病毒衣壳抗原(VCA)-IgA]筛查对体检人群早期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联用Rta-IgG、EA-IgA和VCA-IgA对22651例体检人群进行筛查,有一项及以上指标阳性者判定为EB病毒血... 目的探讨3种EB病毒抗体[R反式激活因子(Rta)-IgG、早期抗原(EA)-IgA和病毒衣壳抗原(VCA)-IgA]筛查对体检人群早期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联用Rta-IgG、EA-IgA和VCA-IgA对22651例体检人群进行筛查,有一项及以上指标阳性者判定为EB病毒血清学阳性。随访观察EB病毒血清学阳性者的临床表现,对有可疑病灶者进行病理活检及影像学检查以确诊早期鼻咽癌。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体检者的Rta-IgG、VCA-IgA和EA-IgA阳性检出率,以及EB病毒血清学阳性者Rta-IgG、VCA-IgA和EA-IgA三联检的阳性分布情况。根据EB病毒抗体情况对体检人群EB病毒血清学阳性者进行分层评估:Rta-IgG、EA-IgA和VCA-IgA 3项检测指标均阳性为高危组,其中2项指标阳性为中危组,仅1项指标阳性为低危组。结果22651例体检者中共筛查出EB病毒阳性1631例,总阳性率为7.20%,其中女性阳性率(8.04%)高于男性(6.62%)(P<0.05)。不同年龄组体检者Rta-IgG、EA-IgA和VCA-IgA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后以上3种血清学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升高。在单项指标阳性中,VCA-IgA的阳性检出率较高(56.65%),且30~40岁、51~60岁和61~70岁年龄组女性的VCA-IgA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在不同组合指标阳性中,Rta-IgG+VCA-IgA的阳性检出率较高(7.91%)。鼻咽癌低、中、高危组分别有1399例、220例、12例,分别追踪到0例、15例、11例鼻咽癌,其中Rta-IgG+VCA-IgA双阳性筛检出12例,3种抗体均阳性筛检出11例。结论联合检测Rta-IgG、EA-IgA和VCA-IgA可从体检者中有效筛查出EB病毒阳性人群,其中具有双阳性或三阳性人群的患癌风险较高,重点随访该类人群,有助于提高鼻咽癌早诊早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抗体 R反式激活因子-IgG 早期抗原-IgA 病毒衣壳抗原-IgA 筛查 早期诊断 广西 体检人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植入体外培养扩增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心肌梗死区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虹 林英忠 +3 位作者 林丽萍 陆红梅 秦丹丹 刘斐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943-947,共5页
目的探讨经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植入体外培养扩增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急性心肌梗死区的影响。方法体外扩增培养巴马香猪MSCs。用球囊扩张封堵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巴马香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成模1个月后,经冠状动脉前降支植入体... 目的探讨经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植入体外培养扩增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急性心肌梗死区的影响。方法体外扩增培养巴马香猪MSCs。用球囊扩张封堵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巴马香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成模1个月后,经冠状动脉前降支植入体外扩增培养的自体MSCs至急性心肌梗死区,观察其对心肌梗死区的影响。结果梯度离心法分离结合贴壁筛选法体外扩增培养的巴马香猪MSCs第3代细胞表面标记物CD71阳性率为95%,CD34的阳性率为0.0%。传代培养4代后,细胞开始衰老。经冠脉病变血管球囊导管法植入体外培养扩增的自体MSCs后4周,MSCs组梗死区可见BrdU阳性植入的MSCs,对照组梗死区未见BrdU表达阳性细胞;MSCs组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显著改善(P<0.05),梗死面积显著减少(P<0.05),新生血管数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横纹结构。结论 经冠状动脉病变血管导管法植入体外培养扩增的自体MSCs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有希望的新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巴马香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从外周血筛选直肠癌术前放化疗敏感标志物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钟晓刚 殷舞 +5 位作者 黄顺荣 麦威 陆合明 王晓通 农涛 莫明铮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053-1057,共5页
目的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初步筛选直肠癌术前放化疗敏感的分子标志物。方法接受术前放化疗并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30例,根据放化疗后原发肿瘤降期情况,分为敏感组(第1组)7例、中度敏感组(第2组)15例、耐受组(... 目的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初步筛选直肠癌术前放化疗敏感的分子标志物。方法接受术前放化疗并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30例,根据放化疗后原发肿瘤降期情况,分为敏感组(第1组)7例、中度敏感组(第2组)15例、耐受组(第3组)8例。采用基因表达谱PCR芯片,应用实时荧光PCR同时对6条经典的肿瘤信息通道标志基因进行表达分析,检测放化疗前(A1、A2、A3亚组)、放化疗后(B1、B2、B3组)外周血游离RNA中肿瘤信号通路的关键基因情况,分析外周血中与放化疗敏感性相关的标记物。结果放化疗前存在29个基因差异,随着放化疗敏感性增加,表达逐渐增加的是DKK1、CD24、CDKN1A、ENC1、FOS、IER3、IFI6、PLEK、PPP2R2D、RCAN1、VDR、ZFP36;放化疗后存在20个基因差异,随着放化疗敏感性增加,表达逐渐增加的是:CEBPB、ARF1、CXCL9、CCND1、DNAJB9、ESR1、IER3、IFI6、IRSI、SEMA3C、TXNIP、TM4SF1。随着放化疗敏感性增加,放化疗前后差异基因在3组中均呈递增表达的基因为IER3、IFI6、PPP2R2D,其中IER3、PPP2R2D在放化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放化疗敏感性增加,放化疗前呈递减基因为GADD45B、SOCS3(P<0.05),但放化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ER3、PPP2R2D、SOCS3在敏感组与耐受组间基因表达差异在4倍以上。结论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外周血游离RNA,可初步为直肠癌术前放化疗敏感性提供预测指标,其中IER3、PPP2R2D、SOCS3基因有可能成为理想的预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基因芯片 放疗 化疗 敏感性 外周血 分子标志物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单核细胞CD36、CD54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周礼圆 蓝娇 +3 位作者 李燕华 庞刚 李吕力 林慧琼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368-137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清脂联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及单...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清脂联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及单核细胞CD36、CD54表达的特点,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ACI患者(ACI组)3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7例,检测血脂,ELISA方法测定血清脂联素、PPARγ、ox-LDL浓度,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静脉血单核细胞CD36、CD54表达。结果 ACI组血清脂联素、PPARγ、HDL-C低于对照组,ox-LDL、CD36、CD54、TG、LDL-C高于对照组(均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PPARγ、ox-LDL呈正相关(r=0.939、0.934,P<0.01),PPARγ与ox-LDL呈正相关(r=0.945,P<0.01),CD36与CD54呈正相关(r=0.760,P<0.01)。结论 ACI患者血清脂联素、PPARγ降低,ox-LDL、CD36、CD54升高,血脂异常,其相互网络调控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在ACI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脂联素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病人USP24基因外显子39~68突变筛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莫晓云 迟静薇 +9 位作者 李小平 鹿丽娜 郭辉 李薇 凌捷 许小娟 谭洁琼 胡正茂 唐北沙 夏昆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384-386,389,共4页
目的对帕金森病(PD)病人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4(USP24)基因的外显子(exon)39~68进行突变筛查,以进一步了解USP24基因是否为PD的致病基因。方法对中国湖南省92例散发PD病人USP24基因的exon39~68通过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进行突变筛查。结果... 目的对帕金森病(PD)病人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4(USP24)基因的外显子(exon)39~68进行突变筛查,以进一步了解USP24基因是否为PD的致病基因。方法对中国湖南省92例散发PD病人USP24基因的exon39~68通过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进行突变筛查。结果在exon39~68中未见任何碱基变异,在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检测出11种变异,其中3种为已知多态(rs6588545、rs12031876和rs10493176),位于exon59的c.7078+22a>g变异仅在1例以强直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早发男性PD病人中存在,在95例正常人中不存在此变异。结论在湖南地区的中国人群中,USP24基因位于exon39~68的基因突变可能在PD的发病机制中不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USP24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靠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分离及培养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国 黄俊娟 +3 位作者 张法灿 刘斐 陈兴洲 梁列新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年第12期1157-1160,共4页
目的 探讨一种高效、经济、稳定的肝星状细胞的分离方法,为肝纤维化研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 应用链霉蛋白酶、胶原酶灌流,以Nycodenz为分离介质,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的肝星状细胞.结果 肝星状细胞的获得率为(3.2±0.67)... 目的 探讨一种高效、经济、稳定的肝星状细胞的分离方法,为肝纤维化研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 应用链霉蛋白酶、胶原酶灌流,以Nycodenz为分离介质,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的肝星状细胞.结果 肝星状细胞的获得率为(3.2±0.67)×107/只、存活率为90%以上.结论 该法是一种较理想的分离肝星状细胞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细胞分离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Pokemon基因shRNA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在CNE2细胞的筛选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斐 焦伟 +1 位作者 蓝娇 肖瑞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994-997,共4页
目的:构建3个靶向Pokemon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在鼻咽癌细胞株CNE2中筛选出干扰效果最佳的载体。方法:依据shRNA设计原则,针对Pokemon mRNA序列设计并化学合成3对RNA干扰序列,经酶切、连接和转化,插入pRNAT-U6.1/Neo质粒... 目的:构建3个靶向Pokemon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在鼻咽癌细胞株CNE2中筛选出干扰效果最佳的载体。方法:依据shRNA设计原则,针对Pokemon mRNA序列设计并化学合成3对RNA干扰序列,经酶切、连接和转化,插入pRNAT-U6.1/Neo质粒,经DNA测序验证。脂质体介导shRNA重组质粒及空白质粒转染CNE2细胞,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okemon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转染空白质粒的CNE2作为阴性对照,未加处理的CNE2作为空白对照。结果:DNA测序结果显示shRNA片段与设计序列一致;转染各重组质粒后的CNE2细胞,与阴性对照相比,Pokemon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下调表达,其中以shRNA2重组质粒干扰Pokemon表达的作用最显著。结论:筛选出高效干扰Pokemon表达的重组质粒shRNA2,为研究Pokemon基因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有效的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KEMON SHRNA 构建 筛选 CN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p21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谭晓虹 徐恒 +3 位作者 韦长元 曹骥 崔凌飞 刘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27-831,共5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p21基因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及恶性表型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载体将p21小干扰RNA片段稳定转染入SMMC-7721细胞,通过RT-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p21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7721-p21RNAi组...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p21基因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及恶性表型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载体将p21小干扰RNA片段稳定转染入SMMC-7721细胞,通过RT-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p21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7721-p21RNAi组(感染p21siRNA慢病毒载体组)、7721-NC组(感染阴性对照慢病毒载体组)、7721组(未转染组)细胞生长周期,MTT法检测转染后SMMC-7721细胞生长情况,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单细胞锚定依赖性成克隆能力.结果:慢病毒载体可有效介导p21小干扰RNA片段进入SMMC-7721细胞,经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p21小干扰RNA可以明显降低SMMC-7721细胞p21mRNA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发现,各组G0/G1期比例分别为32.82%±3.27%、61.25%±0.76%、57.77%±4.08%,S期比例分别为42.56%±5.62%,22.91%±1.53%,25.13%±5.11%.经统计学分析,7721-p21RNAi组G0/G1期比例较其余两组下降(P<0.05),S期比例较其余两组升高(P<0.05),而7721-NC组与7721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MTT法检测细胞生长速度发现,与7721-NC和7721组细胞相比,7721-p21RNAi组细胞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的活细胞数目均多于另外两种细胞系(P<0.05).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发现7721-p21RNAi组、7721-NC组及7721组克隆形成数分别为81.24±1.5、51.67±2.08、52.73±1.53个.7721-p21RNAi组克隆形成数明显多于7721-NC组、7721组(P<0.05),7721-NC组克隆形成数与7721组无明显差异.表明p21表达下降可加速SMMC-7721细胞从G1期进入S期,细胞生长速度加快,单细胞锚定依赖性成克隆能力增强.结论:本研究通过RNA干扰技术反向验证了p21具有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进程的作用,为下一步深入研究p21抑制细胞增殖的机制及在肝癌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P21基因 肝细胞癌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患者牙周干预后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韦艺 周嫣 +4 位作者 刘红燕 刘斐 陈燕 欧晓丽 卢其芳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4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患者牙周干预后临床指标的变化和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的检出量变化,初步探讨龈下微生物的检出量与牙周干预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伴有牙周病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患者牙周干预后临床指标的变化和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的检出量变化,初步探讨龈下微生物的检出量与牙周干预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伴有牙周病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记录牙周指数。实验组进行牙周干预并取龈下菌斑检测,对照组仅取龈下菌斑进行检测。6个月后复查。观察临床指标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量的变化。结果基线时两组的临床指标和Pg检出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6个月时,实验组临床指标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Pg检出量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牙周干预治疗后,实验组出血指数(SBI)和附着丧失(AL)值均减小,SBI和AL值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基线和6个月的临床指标值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Pg的PCR定量检测结果在基线和6个月时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干预治疗对改善牙周指数有良好效果,但是难以彻底清除牙周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牙周病 牙龈卟啉单胞菌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CD54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礼圆 蓝娇 +3 位作者 李吕力 庞刚 李燕华 林慧琼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595-1597,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ICH)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CD54表达的变化及外周血血常规的特点。方法选择急性ICH患者(ICH组)31例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7例,检测血常规,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CD54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CH...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ICH)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CD54表达的变化及外周血血常规的特点。方法选择急性ICH患者(ICH组)31例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7例,检测血常规,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CD54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CH组CD54表达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P<0.01)。发病72 h ICH组CD36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周后外周血单核细胞CD54表达率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CH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54表达上调,可能与白细胞计数升高共同参与ICH发生、发展,可作为ICH预后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单核细胞 CD36 CD5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血清学指标筛查鼻咽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卫(综述) 刘斐(审校)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年第4期409-415,共7页
鼻咽癌在我国华南地区高发,早诊早治可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因此提高该地区人群早期鼻咽癌检出率十分关键。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鼻咽上皮细胞是导致鼻咽癌发生的重要因素,EBV多种基因分别表达R反式激活因子(R transac... 鼻咽癌在我国华南地区高发,早诊早治可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因此提高该地区人群早期鼻咽癌检出率十分关键。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鼻咽上皮细胞是导致鼻咽癌发生的重要因素,EBV多种基因分别表达R反式激活因子(R transactivator,Rta)、Z反式激活因子(Z transactivator,Zta)、早期抗原(early antigen,EA)和病毒衣壳抗原(viral capsid antigen,VCA)以及EB病毒核抗原1(EBV nuclear antigen 1,EBNA1)等多种蛋白,由此在人体血清中产生以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和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为主的抗体,其中Rta-IgG、Zta-IgG/IgA、EA-IgA、VCA-IgA、EBNA1-IgA/IgG为鼻咽癌的特异标志物。该文综述相关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应用这些血清学标志物筛查鼻咽癌高发区人群的诊断价值,为开展早期筛查鼻咽癌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 血清学指标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X3和Syncytin-1 mRNA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胎盘钙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邬华 方香 +3 位作者 李静 蓝娇 吴昊旻 梁旭霞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2年第4期348-352,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胎盘钙化组织中同源盒转录因子3(DLX3)和Syncytin-1 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GDM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孕产妇30名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胎盘钙化组织中同源盒转录因子3(DLX3)和Syncytin-1 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GDM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孕产妇3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胎盘钙化组织中DLX3和Syncytin-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探讨GDM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孕期体重增加量为(11.15±4.03)kg,对照组为(13.23±2.98)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9,P=0.044)。观察组出现巨大儿3例(10.00%),对照组1例(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8,P=0.605)。观察组DLX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Syncytin-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DLX3 mRNA表达水平是促进GDM发生的危险因素(OR=8.142,P=0.004)。结论DLX3是促进GDM发生的危险因素,其可能参与了GDM及胎盘钙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盒转录因子3 Syncytin-1 妊娠期糖尿病 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短串联重复序列相关技术及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焦伟 刘斐 谭毅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1年第11期1087-1091,共5页
由于短串联重复片段(STR)在人类基因中具有广泛性和多态性的特征,已成为了主要的遗传标记,随着其检测技术不断进步,已广泛应用于法医学领域的研究中。该文主要介绍STR特征、相关技术及其在法医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STR 检测技术 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造血干细胞转化为肝样干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亚民 殷舞 +3 位作者 莫明峥 李雷 蓝梅 钟晓刚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年第10期961-965,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在体外转化为肝样干细胞的诱导条件。方法选取自愿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符合入选标准患者,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化疗药物动员... 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在体外转化为肝样干细胞的诱导条件。方法选取自愿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符合入选标准患者,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化疗药物动员后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及免疫磁珠法筛选出CD34+的单个核细胞。将CD34+的单个核细胞分为对照组、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ic growth factor,HGF)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4)组、FGF4+HGF组、HGF+FGF4+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组。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15 d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Oct4、ALB、AFP、c-Kit、CK19及CD34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HGF+FGF4+MCSF组:见大量类圆形细胞,贴壁生长,核仁明显,核质比例大,部分细胞串珠样生长; FGF4+HGF组:见少量类圆形细胞,余细胞形变明显;对照组、HGF组、FGF4组:仅个别细胞呈类圆形,大部分死亡。HGF+FGF4+MCSF组:Oct4、c-Kit、CK19、CD34阳性表达,AFP弱阳性,ALB阴性; FGF4+HGF组:细胞AFP、ALB阳性表达,CK19、CD34弱阳性表达,Oct4、c-Kit阴性;对照组、HGF组、FGF4组:检测指标均无表达。结论经HGF、FGF4及MCSF联合诱导后的外周血CD34+单个核细胞更易转化为肝样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 肝样干细胞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修复基因XRCC1 Arg194Trp Arg280His和Arg-399Gln多态性与前列腺癌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斐 张海峰 +3 位作者 焦伟 蓝娇 肖瑞平 刘刚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8期757-762,共6页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X线修复交叉互补因子1(XRCC1)主要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在MEDLINE、EMBASE和OVID数据库上检索文献,收集及提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以XRCC1密码子194、280、399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为内容的病例...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X线修复交叉互补因子1(XRCC1)主要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在MEDLINE、EMBASE和OVID数据库上检索文献,收集及提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以XRCC1密码子194、280、399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为内容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应用Stata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值比(ORs)及其95%可信区间(95%CI)评价关联强度;应用SPSS软件分析吸烟与前列腺癌关系,OR?评价其相对危险度。结果 XRCC1 399 Gln/Gln和XRCC1 280 Arg/His与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有关(Gln/Gln vs Arg/Arg:OR?=1.27,95%CI=1.02~1.59;Arg/His vs Arg/Arg:OR?=1.66,95%CI=1.09~2.52),尤其在亚组分析中亚洲人的Gln/Gln明显增加了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OR?=1.52,95%CI=1.18~1.96);Arg194Trp与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无明显关联。吸烟是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χ2=13.974,P=0.000,OR?=1.22)。结论 XRCC1 399 Gln/Gln和280 Arg/His可能与前列腺癌的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X线修复交叉互补因子1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