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在恶性胶质瘤患者中的治疗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卢志平 程金建 +2 位作者 宠强 陈甲信 莫颖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48-1249,1251,共3页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应用于行恶性胶质瘤切除手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该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间收治的52例行恶性胶质瘤切除手术后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观察组26例,替莫唑胺化疗联合精确放疗;对照组26例,单纯采用精确放疗...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应用于行恶性胶质瘤切除手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该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间收治的52例行恶性胶质瘤切除手术后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观察组26例,替莫唑胺化疗联合精确放疗;对照组26例,单纯采用精确放疗。比较采用两种治疗方法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数据经统计学处理,两组CR、PR、SD、PD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3年生存率、中位复发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级呕吐、白细胞1级减少、白细胞2级减少、2级头痛、癫痫发作、2级智力下降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应用于恶性胶质瘤切除手术之后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长期的生存率,无严重不良反应,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放疗 恶性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形放疗联合奈达铂每周治疗晚期鼻咽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卢志平 程金建 +1 位作者 蒿艳蓉 陈甲信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651-653,共3页
目的分析奈达铂每周用药同步放疗对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及治疗期间的毒副作用。方法选取该院治疗的48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适形放疗,观察组给予适形放疗联... 目的分析奈达铂每周用药同步放疗对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及治疗期间的毒副作用。方法选取该院治疗的48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适形放疗,观察组给予适形放疗联合奈达铂每周一次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差异不明显,随访19~47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1年生存率差异不明显(P>0.05),但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因放疗引起的皮肤、黏膜损伤差异不明显,以Ⅱ级更为多见;观察组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血小板降低及粒细胞减少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每周小剂量奈达铂同步放疗效果肯定,可延长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仅少数病例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放疗 奈达铂 周化疗 鼻咽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放疗的作用(附5例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政 陶仲强 +3 位作者 司勇锋 陆合明 陆锦龙 周日晶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941-941,共1页
目的 :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术前放射治疗 ,鼻咽部放疗总剂量 4 0 Gy。结果 :通过放疗鼻咽纤维血管瘤均有明显缩小 ,从而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减少术中出血量。结论 :术前放疗是鼻咽纤维血管瘤有效的治疗... 目的 :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术前放射治疗 ,鼻咽部放疗总剂量 4 0 Gy。结果 :通过放疗鼻咽纤维血管瘤均有明显缩小 ,从而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减少术中出血量。结论 :术前放疗是鼻咽纤维血管瘤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纤维血管瘤 术前放射治疗 手术治疗 术中出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授法健康教育对老年宫颈癌患者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曾玉婷 龙先凤 +4 位作者 曾红萍 李丽蓉 莫颖 陈钊宏 方红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4期181-184,196,共5页
目的分析回授法健康教育对老年宫颈癌患者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2019年9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放疗科32例老年宫颈癌行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患者为实验组,2017年6月—2018年7月同科室32例老年宫... 目的分析回授法健康教育对老年宫颈癌患者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2019年9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放疗科32例老年宫颈癌行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患者为实验组,2017年6月—2018年7月同科室32例老年宫颈癌行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回授法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反应发生率、预防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反应依从性。结果后装结束后4周判定,实验组放射性阴道黏膜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预防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反应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授法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老年宫颈癌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患者对阴道的管理,降低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预防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反应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授法健康教育 老年宫颈癌 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 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CNE2与放疗抗拒株CNE2R细胞的放化疗敏感性及其CUEDC2表达量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许玲玉 程金建 +1 位作者 朱玲 杨华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376-381,共6页
目的比较鼻咽癌CNE2细胞与其放疗抗拒株CNE2R细胞的放化疗敏感性及两者CUE结构域2(CUEDC2)蛋白表达量的差异。方法裸鼠成瘤法比较CNE2与CNE2R细胞的体内生长情况;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NE2及CNE2R细胞对顺铂、多西紫杉醇的敏感性;... 目的比较鼻咽癌CNE2细胞与其放疗抗拒株CNE2R细胞的放化疗敏感性及两者CUE结构域2(CUEDC2)蛋白表达量的差异。方法裸鼠成瘤法比较CNE2与CNE2R细胞的体内生长情况;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NE2及CNE2R细胞对顺铂、多西紫杉醇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UEDC2的相对mRNA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CUEDC2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CNE2生长速度快于CNE2R,对多西紫杉醇更敏感(P<0.05)。0 Gy、4 Gy、8 Gy照射剂量下,CNE2R的G2/M期阻滞较CNE2明显,但12 Gy照射剂量下,CNE2R的G2/M期阻滞不如CNE2明显(均P<0.05)。在8 Gy、12 Gy照射剂量下,CNE2的凋亡率高于CNE2R(P<0.05)。CNE2R细胞CUEDC2蛋白相对mRNA扩增水平和蛋白表达量均高于CNE2(P<0.05)。结论放疗抗拒株细胞CNE2R的放化疗敏感性较其亲代细胞CNE2低,CUEDC2蛋白的表达量较CNE2的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化疗敏感性 CUE结构域2蛋白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朱州 钟晓刚 秦俭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机体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n=54)和加速康复组(n=52)。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机体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n=54)和加速康复组(n=52)。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和拔除导尿管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腹腔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拔除尿管时间、疼痛评分,常规组较对照组长(P<0.05)。而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和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应用EARS理念行腹腔镜手术,可更有效地缓解术后的炎性反应,减轻分解代谢,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对患者术后的加速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化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阮展鸿 麦启宣 杜瑞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2-63,共2页
我院自1979年6月至1981年10月,对57例鼻咽癌病人放疗结束后2个月至半年内,给予辅助化疗。对照组55例鼻咽癌病人采用单纯放疗。全部病例均已随访5年以上。随访率100%。现总结分析如下: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5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卢志平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653-655,共3页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步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治疗的90例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采...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步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治疗的90例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CR+P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年内局部区域控制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2年局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年和2年的远处转移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4级的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和血液系统反应较对照组更为多见,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受损以及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降低等(P<0.05);两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RT同步长春瑞滨化疗可显著提高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局部控制率及降低远期转移率,治疗期间有轻、中度的胃肠道及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但均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同步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听觉功能损伤与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甲信 秦岭 +3 位作者 卢晓宁 张丽香 王铁建 韩敏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3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 研究鼻咽癌(NPC)患者放疗后听觉功能的损伤与修复。方法 利用电测听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48例初次接受放疗的NPC患者的听觉通路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电测听结果显示听力以高频受损为主,放疗后6个月内以传导性耳聋为主,放疗后1... 目的 研究鼻咽癌(NPC)患者放疗后听觉功能的损伤与修复。方法 利用电测听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48例初次接受放疗的NPC患者的听觉通路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电测听结果显示听力以高频受损为主,放疗后6个月内以传导性耳聋为主,放疗后12个月以混合性耳聋为主。与放疗前相比,放疗中BAEP之V波的PL显著延长(P<0.05),放疗结束6个月BAEP之Ⅰ、Ⅲ、Ⅴ波的PL和Ⅰ~Ⅲ、Ⅲ~Ⅴ、Ⅰ~Ⅴ之IPL显著延长(P<0.01)。BAEP在放疗中出现8例异常,至放疗后12个月增加至23例。在追踪检测中发现一些电测听和BAEP异常病例好转,放疗后3~6个月好转率最高。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听觉通路损伤可能包括整个听通路。放疗后6个月内是损伤与修复并存的最活跃时期,应是治疗听觉损伤的最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听觉功能损伤 修复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计划在宫颈癌调强放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超龙 秦俭 吴丹玲 《微创医学》 2017年第4期455-458,482,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宫颈癌调强中自动计划(AP)方式与手工计划(MP)在计划靶区(PTV)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差异,探讨宫颈癌自动计划方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接受术前调强放射治疗的1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用Pinnac... 目的通过对比宫颈癌调强中自动计划(AP)方式与手工计划(MP)在计划靶区(PTV)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差异,探讨宫颈癌自动计划方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接受术前调强放射治疗的1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用Pinnacle39.10治疗计划系统(TPS)对每一组CT图像同时设计AP与MP。在PTV的95%体积达到处方剂量的前提下,比较两种调强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分析靶区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OAR受照剂量以及计划时间。结果 AP与MP计划相比,在肿瘤区计划靶区(PGTV)的平均剂量Dmean稍有优势、在临床计划靶区(PCTV)的适形度上稍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计划所有OAR的剂量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优化时间上AP明显优于M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在保证了计划一致性的同时节省了优化时间,能够提高计划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放疗 自动计划 手动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鼻咽癌放化疗与化放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昆世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297-299,共3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鼻咽癌放疗后加定期化疗的远期疗效。方法:184例中晚期鼻咽癌病人中,91例放疗后定期化疗(放化组),93例放疗前先化疗(化放组),放疗:用60Co加深部X线照射鼻咽、颅底和颈部三个区域,鼻咽剂量70~... 目的:探讨中晚期鼻咽癌放疗后加定期化疗的远期疗效。方法:184例中晚期鼻咽癌病人中,91例放疗后定期化疗(放化组),93例放疗前先化疗(化放组),放疗:用60Co加深部X线照射鼻咽、颅底和颈部三个区域,鼻咽剂量70~76Gy,颈部根治量65~70Gy,残留病灶追加10Gy。化疗:放化组放疗后用顺铂(DDP)加5-氟脲嘧啶(5-Fu)方案(PF方案)化疗2~6疗程;化放组放疗前先用PF方案化疗1~2疗程。结果:5年生存率放化组59.3%,化放组40.9%。鼻咽肿瘤局控率放化组82.4%,化放组65.6%。颈淋巴结局控率放化组78%,化放组59.1%。远处转移率放化组9%,化放组38.7%,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晚期鼻咽癌放疗后用DDP加5-Fu定期化疗,可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手术加放疗后骨转移再行病灶放疗疗效观察(附8例报告)
12
作者 谭祥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134-134,共1页
关键词 乳腺癌 外科手术 放射治疗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远处转移的治疗
13
作者 阮展鸿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5期911-911,共1页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肿瘤远处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自适应放疗中应用RegGAN模型将锥形束CT图像转换为伪CT图像的可行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培 朱超华 +2 位作者 孔令轲 廖超龙 陆合明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20期2397-2400,2405,共5页
目的探究在鼻咽癌自适应放疗中,应用基于配准对抗神经网络的RegGAN模型将锥形束CT(CBCT)图像转换为伪CT图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60例鼻咽癌患者第1次用于图像引导放疗的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其中47例作为训练集,13例作为测试集。建立基... 目的探究在鼻咽癌自适应放疗中,应用基于配准对抗神经网络的RegGAN模型将锥形束CT(CBCT)图像转换为伪CT图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60例鼻咽癌患者第1次用于图像引导放疗的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其中47例作为训练集,13例作为测试集。建立基于配准对抗神经网络的RegGAN模型,将CBCT图像转换为伪CT图像。选用Pix2Pix模型和Cycle-consistency模型作为参考模型,在相同训练集上进行模型训练后使用测试集进行图像转换。比较利用3种模型转换的伪CT图像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SSIM)。结果在测试集上应用RegGAN模型转换的伪CT图像具有更多的纹理信息。与Pix2Pix模型和Cycle-consistency模型相比,应用RegGAN模型转换的伪CT图像的MAE最小,PSNR和SSIM最大(均P<0.05)。结论采用RegGAN模型从CBCT图像转换而来的伪CT图像具有较高的图像质量,可以作为鼻咽癌自适应放疗的参考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准对抗神经网络 RegGAN模型 锥形束CT 伪CT 图像转换 图像质量 深度学习 鼻咽癌 自适应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调强放疗流程中的质量管理及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超华 陆合明 +2 位作者 廖超龙 刘绪 蒋海兰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7期1729-1732,1758,共5页
在以调强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多学科综合诊治模式下,初诊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已经普遍超过了80%。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确保放射治疗效果的重要基础,治疗流程质量管理,是放射治疗质量控制的一个方面。鼻咽癌的调强放疗流程包括靶区勾画... 在以调强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多学科综合诊治模式下,初诊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已经普遍超过了80%。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确保放射治疗效果的重要基础,治疗流程质量管理,是放射治疗质量控制的一个方面。鼻咽癌的调强放疗流程包括靶区勾画、放疗计划设计、分次治疗实施等,需要医师、物理师、技术员的配合才能完成治疗。目前,各类学术团体依据临床实践,对调强放射治疗建立了完整的质控标准和指南,并在随着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发展。本文就鼻咽癌调强流程中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特点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调强放疗 放疗流程 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剂量检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善观 《广西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1138-1138,共1页
关键词 靶区剂量 放疗设备 体会 摆位技术 处方剂量 投照 医生
全文增补中
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探索患者来源类器官-胰腺癌原发性肿瘤来源免疫细胞的作用机制
17
作者 徐应翠 陆合明 曹婷婷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12期1398-1405,共8页
目的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探索患者来源类器官(PDO)-胰腺癌原发性肿瘤来源免疫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获取胰腺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集,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185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相关数据。经... 目的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探索患者来源类器官(PDO)-胰腺癌原发性肿瘤来源免疫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获取胰腺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集,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185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相关数据。经质控、降维、聚类和细胞注释后,分析免疫细胞在胰腺癌原发性肿瘤和PDO上的构成和分布差异,筛选免疫细胞的显著差异基因(DEGs),CellChat分析免疫细胞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识别免疫细胞通讯模式。随后针对中性粒细胞DEGs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分析FFAR2、RASGEF1C基因表达水平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该研究成功识别了22个细胞群,并进一步将其分成11类细胞,其中包括中性粒细胞在内的4类免疫细胞。提取免疫细胞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得到30141个细胞,其中包括PDO模型来源的2282个细胞和原发性肿瘤来源的7319个细胞,在不同来源的样本中,免疫细胞构成和数量存在显著差异。通过CellChat软件分析免疫细胞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免疫细胞的通讯模式,识别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和中性粒细胞在胰腺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另外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可以同时激活TGF-β等多种信号模式和途径。中性粒细胞的DEGs主要参与了免疫反应调节、激活免疫反应运输、激活先天免疫应答等生物学过程,并富集于原发性免疫缺陷、哮喘等信号通路。选择中性粒细胞DEGs中研究较少的基因FFAR2、RASGEF1C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提示FFAR2、RASGEF1C高表达有助于改善胰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结论该研究确定了胰腺癌原发性肿瘤和PDO之间的免疫细胞差异性,为胰腺癌的类器官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胰腺癌 原发性肿瘤 患者来源类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滕家安 秦俭 +2 位作者 梁远 王仁生 汤春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结直肠癌发病和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52例和非肿瘤患者94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在性别、肿瘤部位、糖尿病病程和肝转移等方面的差异...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结直肠癌发病和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52例和非肿瘤患者94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在性别、肿瘤部位、糖尿病病程和肝转移等方面的差异,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T2DM患者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显著高于非T2DM患者,其OR值为2.466,男性T2DM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高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值2.775vs2.070,P=0.394)。患有左半结肠癌的患者发生T2DM的比例最高,但与患有右半结肠癌和直肠癌者无显著性差异。T2DM病程在10~20年组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最高,其0R值为4.696。T2DM合并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肝脏转移危险性高于非T2DM合并结直肠癌患者,其OR值为2.888。结论:T2DM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在T2DM病程小于20年以内这种危险性随着病程的增加而增加;T2DM合并结直肠癌患者更容易发生肝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结直肠癌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三黄汤冷冻液治疗鼻咽癌颈部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陆锦龙 张政 +7 位作者 翁敬锦 杨嘉珍 陈甲信 覃扬达 司勇锋 孙金杰 覃颖 李冰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S2期1-2,共2页
目的观察加味三黄汤冷冻液对鼻咽癌放射治疗野颈部皮肤损伤治疗效果。方法 63例鼻咽癌放射治疗野颈部皮肤损伤Ⅱ度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接受加味三黄汤冷冻液治疗,对照组32例,接受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和... 目的观察加味三黄汤冷冻液对鼻咽癌放射治疗野颈部皮肤损伤治疗效果。方法 63例鼻咽癌放射治疗野颈部皮肤损伤Ⅱ度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接受加味三黄汤冷冻液治疗,对照组32例,接受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重度疼痛发生率分别为61.29%和9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治疗组和对照组重度皮肤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5.48%和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77%比.93.75%,P=0.10)。结论加味三黄汤冷冻液对鼻咽癌放射治疗野颈部皮肤损伤具有一定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皮肤损伤 加味三黄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从外周血筛选直肠癌术前放化疗敏感标志物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钟晓刚 殷舞 +5 位作者 黄顺荣 麦威 陆合明 王晓通 农涛 莫明铮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053-1057,共5页
目的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初步筛选直肠癌术前放化疗敏感的分子标志物。方法接受术前放化疗并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30例,根据放化疗后原发肿瘤降期情况,分为敏感组(第1组)7例、中度敏感组(第2组)15例、耐受组(... 目的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初步筛选直肠癌术前放化疗敏感的分子标志物。方法接受术前放化疗并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30例,根据放化疗后原发肿瘤降期情况,分为敏感组(第1组)7例、中度敏感组(第2组)15例、耐受组(第3组)8例。采用基因表达谱PCR芯片,应用实时荧光PCR同时对6条经典的肿瘤信息通道标志基因进行表达分析,检测放化疗前(A1、A2、A3亚组)、放化疗后(B1、B2、B3组)外周血游离RNA中肿瘤信号通路的关键基因情况,分析外周血中与放化疗敏感性相关的标记物。结果放化疗前存在29个基因差异,随着放化疗敏感性增加,表达逐渐增加的是DKK1、CD24、CDKN1A、ENC1、FOS、IER3、IFI6、PLEK、PPP2R2D、RCAN1、VDR、ZFP36;放化疗后存在20个基因差异,随着放化疗敏感性增加,表达逐渐增加的是:CEBPB、ARF1、CXCL9、CCND1、DNAJB9、ESR1、IER3、IFI6、IRSI、SEMA3C、TXNIP、TM4SF1。随着放化疗敏感性增加,放化疗前后差异基因在3组中均呈递增表达的基因为IER3、IFI6、PPP2R2D,其中IER3、PPP2R2D在放化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放化疗敏感性增加,放化疗前呈递减基因为GADD45B、SOCS3(P<0.05),但放化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ER3、PPP2R2D、SOCS3在敏感组与耐受组间基因表达差异在4倍以上。结论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外周血游离RNA,可初步为直肠癌术前放化疗敏感性提供预测指标,其中IER3、PPP2R2D、SOCS3基因有可能成为理想的预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基因芯片 放疗 化疗 敏感性 外周血 分子标志物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