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宾小昌 莫子韶 黄鑫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3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商品名:云克)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二... 目的探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商品名:云克)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阿法骨化醇片治疗,观察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云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效果、骨密度、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两组晨僵时间短于治疗前,关节肿胀、关节压痛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晨僵时间(22.15±0.16)min短于对照组的(26.69±0.19)min,关节肿胀评分(1.21±0.22)分、关节压痛评分(1.21±0.21)分低于对照组的(1.59±0.26)、(2.34±0.25)分(P<0.05)。治疗后,两组髋部Ward三角区、L2~4的骨密度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髋部Ward三角区骨密度(0.69±0.11)g/cm^(2)、L2~42骨密度(0.76±0.11)g/cm高于对照组的(0.62±0.13)、(0.70±0.13)g/cm^(2)(P<0.05)。治疗后,两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B型钠尿肽(BNP)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AST(39.05±1.65)U/L、LDH(354.54±10.21)U/L、BNP(100.65±8.65)pg/ml低于对照组的(41.05±1.06)U/L、(379.48±10.16)U/L、(104.58±8.49)pg/ml(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云克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能更好的调控机体骨代谢状态,改善骨密度,并对心功能有保护作用,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心功能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 骨密度 骨代谢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甲状腺药物系统治疗Graves病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24
2
作者 陆新虹 胡欣 +1 位作者 莫子韶 郝丽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72-1274,共3页
目的比较在Graves病治疗中使用丙基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确诊Graves病患者,分为丙基硫氧嘧啶组和甲巯咪唑组,以滴定法治疗,起始剂量分别为丙基硫氧嘧啶300 mg/d,甲巯咪唑30 mg/d。随诊观察2年。观察指标为... 目的比较在Graves病治疗中使用丙基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确诊Graves病患者,分为丙基硫氧嘧啶组和甲巯咪唑组,以滴定法治疗,起始剂量分别为丙基硫氧嘧啶300 mg/d,甲巯咪唑30 mg/d。随诊观察2年。观察指标为甲状腺功能(FT3、FT4、TSH)、甲状腺抗体(TRAb、TpoAb)、肝功能(AST、ALT、TBIL)、血常规。结果甲巯咪唑组较丙基硫氧嘧啶组症状控制所需的时间短[(6.6±3.8)周vs(9.4±3.5)周],TSH恢复正常快[(7.2±4.3)个月vs(10.7±5.2)个月],依从性好,但两组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vs 17%)。两组治疗前后TRAb都有显著下降,但两组间比较TRAb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9±7.5)U/L vs(14.6±6.1)U/L]。治疗中肝功能比较,丙基硫氧嘧啶组ALT(68±10.2)U/L、AST(64±9.5)U/L,均高于甲巯咪唑组的ALT(36±7.5)U/L、AST(32±6.8)U/L,甲巯咪唑组TBIL较丙基硫氧嘧啶组升高,但尚无临床意义。结论甲巯咪唑控制Graves病症状快,依从性好,维持稳定,肝脏不良反应较小,可以作为非特殊情况下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首选。但甲巯咪唑和丙基硫氧嘧啶治疗Graves病的缓解率类似,对TRAb的调节效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巯咪唑 丙基硫氧嘧啶 GRAVES病 TR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剂量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前瞻性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陆新虹 胡欣 +1 位作者 莫子韶 郝丽莉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11期1222-1224,共3页
目的比较使用中等剂量和大剂量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确诊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甲巯咪唑中剂量组(n=40,起始剂量为15~20mg/d)和大剂量治疗组(n=40,起始剂量为30mg/d.分3次口服),随诊观察3个... 目的比较使用中等剂量和大剂量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确诊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甲巯咪唑中剂量组(n=40,起始剂量为15~20mg/d)和大剂量治疗组(n=40,起始剂量为30mg/d.分3次口服),随诊观察3个月。观察指标:达症状控制时间、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缓解率。结果两组均可有效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治疗3个月时,两组FT3、FT4、TRAb、TpoAb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两组治疗后FT3、FT4、TRA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剂量组达症状控制时间较长(9.3±3.5)周vs(6.5±4.3)周(P〈0.01),缓解率两组类似(92.5%vs94.3%,P〉0.05)。中剂量组药物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较大别量组小(10.0%vs27.5%,P〈0.05)。结论甲巯咪唑15~20mg/d可以有效的控制Graves病,阻滞TRAb、TpoAb,虽然达症状控制时间稍长,但治疗3个月时效果与30mg/d类似,且白细胞减少、肝损害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自身免疫 甲巯咪唑 治疗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雷贝拉唑对2型糖尿病患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欢 胡欣 +1 位作者 温玉洁 郝丽莉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904-2906,共3页
目的评估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雷贝拉唑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胃泌素及脂联素、瘦素等脂肪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64例符合条件的T2DM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的雷贝拉唑或安慰剂治疗,每组32例。在治疗前和治疗24周时分别测量糖化... 目的评估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雷贝拉唑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胃泌素及脂联素、瘦素等脂肪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64例符合条件的T2DM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的雷贝拉唑或安慰剂治疗,每组32例。在治疗前和治疗24周时分别测量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胃泌素、脂联素及瘦素的变化。结果 (1)24周雷贝拉唑治疗后显著增加血浆胃泌素、FINS水平和改善β细胞功能(均P<0.05),并且Hb A1C显著降低(7.5±0.9及6.9±1.1,P<0.001),但脂联素及瘦素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b A1C的降低与FINS、胃泌素的升高具有相关性(r=0.76,P=0.009;r=0.68,P=0.012)。结论雷贝拉唑治疗可以增加血浆胃泌素和FINS水平,从而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但对脂联素及瘦素等脂肪细胞因子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质子泵抑制剂 胃泌素 脂肪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疾病不同功能状态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胡欣 宾曼晖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1701-1702,共2页
目的了解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方法根据FT3、FT4、TSH结果将283例患者分为甲亢组、甲低组、复诊组三组,用化学发光法测TPOAb。结果甲低组、甲亢组、复诊组TPOAb水平依次降低,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了解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方法根据FT3、FT4、TSH结果将283例患者分为甲亢组、甲低组、复诊组三组,用化学发光法测TPOAb。结果甲低组、甲亢组、复诊组TPOAb水平依次降低,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POAb是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AITD)临床诊断、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病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化学发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与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陆新虹 温玉洁 +1 位作者 胡欣 马小燕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年第6期532-535,共4页
目的研究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内脂素在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中的改变。方法收集体重指数(BMI)<28 kg/m2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按照尿AC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0例(T2DM组,尿A... 目的研究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内脂素在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中的改变。方法收集体重指数(BMI)<28 kg/m2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按照尿AC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0例(T2DM组,尿ACR<30μg/mg),微量蛋白尿组30例(DN1组,尿ACR30~300μg/mg),大量蛋白尿组30例(DN2组,尿ACR>300μg/mg),健康体检人员组(对照组)30例,测定血清内脂素及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组血清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肾病患者组血清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1),其中大量蛋白尿组血清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微量蛋白尿组(P<0.01)。血清内脂素与尿ACR水平呈正相关(r=0.558,P<0.01)。结论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升高,与尿ACR密切相关,随着糖尿病肾病加重,内脂素也逐渐升高。内脂素有希望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脂素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非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脂联素、瘦素、白介素-18的变化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徐欢 胡欣 +2 位作者 温玉洁 郝丽莉 董昀 《华夏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45-48,共4页
目的:研究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PN)、瘦素(LP)、白介素-18(IL-18)的变化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检测并比较正常体重(A组,10例)及超重(B组,10例)非糖尿病自愿者,正常体重(C组,32例)及超重(D组,3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 目的:研究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PN)、瘦素(LP)、白介素-18(IL-18)的变化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检测并比较正常体重(A组,10例)及超重(B组,10例)非糖尿病自愿者,正常体重(C组,32例)及超重(D组,3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APN、IL-18及LP。结果:B组及D组LP、IL-18高于A组及C组(P<0.05),且C组IL-18高于B组(P<0.05),APN在A、B、C、D 4组中逐渐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8与BMI、HOMA-IR正相关,与APN负相关(P<0.05);APN与BMI、LP、HOMA-IR负相关(P<0.05);LP与BMI正相关(P<0.05)。结论:低APN和高IL-18血症可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其代谢紊乱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而LP可能只与肥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脂联素 瘦素 白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银离子敷料慷舒灵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陆新虹 温玉洁 胡欣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6Z期1810-1811,共2页
目的:探讨含银离子敷料慷舒灵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糖尿病足患者29例,随机分为慷舒灵治疗组和对照组。依据Wagner分级下降及创面愈合所需时间来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24例,显效9例(37.5%),有效14例(58.3%),无效1例(4.2%)。总有效率... 目的:探讨含银离子敷料慷舒灵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糖尿病足患者29例,随机分为慷舒灵治疗组和对照组。依据Wagner分级下降及创面愈合所需时间来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24例,显效9例(37.5%),有效14例(58.3%),无效1例(4.2%)。总有效率95.8%。创面愈合所需时间32.2±12.5天。对照组14例,显效3例(21.4%),有效8例(57.1%),无效3例(21.4%)。总有效率78.5%。创面愈合所需时间45.5±15.7天。慷舒灵治疗组总有效率高,创面愈合时间短,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慷舒灵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有效率较高,治疗周期缩短,伤口愈合较快,病人痛苦小,依从性好,医护人员换药次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银离子敷料 糖尿病足 慷舒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细胞黏附分子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温玉洁 胡欣 姜友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651-653,共3页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 1(s ICAM- 1)和可溶性 E-选择素 (s E- selectin)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ASA)测定 12 7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2 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 s ICAM- 1和 s E- select...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 1(s ICAM- 1)和可溶性 E-选择素 (s E- selectin)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ASA)测定 12 7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2 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 s ICAM- 1和 s E- selectin,并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BU N、Cr、Ccr及 U AER。结果 :1所有糖尿病患者 (包括 3组 )血清 s ICAM- 1和 s E- selectin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2有肾病组 (微量白蛋白尿组及临床白蛋白尿组 ) s ICAM- 1及 s E- selectin水平又高于无肾病组 (正常白蛋白尿组 )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5或 P <0 .0 1) ;3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s ICAM- 1与 s E- selectin呈正相关(r =0 .6 4 ,P <0 .0 1) ;4 s ICAM- 1的水平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 (r =0 .4 4 ,P <0 .0 5 ) ;5 s E- selectin水平与 Hb A1c呈正相关(r=0 .4 5 ,P <0 .0 5 )。结论 :血清 s ICAM- 1及 s E- selectin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病过程 ,是糖尿病病情变化尤其是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指标之一。糖尿病患者中可溶性黏附分子尤其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可溶性E-选择素 SICAM-1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23例诊断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新虹 温玉洁 《广西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893-894,共2页
关键词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希恩综合征 垂体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合并白细胞减少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郝丽莉 胡欣 温玉洁 《华夏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542-543,共2页
关键词 GRAVES 白细胞减少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与代谢综合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欢 温玉洁 《华夏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158-161,共4页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基础,伴有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多种代谢相关疾病,脂联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胰岛素敏感性脂肪细胞因子,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抗胰岛素抵抗的生物学效应,其表达...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基础,伴有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多种代谢相关疾病,脂联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胰岛素敏感性脂肪细胞因子,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抗胰岛素抵抗的生物学效应,其表达和分泌水平的变化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血清脂联素变化有可能成为胰岛素抵抗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指标,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增效剂可增加脂联素的表达及其在血浆中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代谢综合征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在糖尿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陆新虹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9期2997-2999,共3页
既往研究表明,胱抑素C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可以反应肾小球受损。新近研究发现,胱抑素C可能受到年龄、性别的影响。它可能预测早期糖尿病的发生,是比肌酐更为敏感的评价肾功能损害的指标。此外还参与炎症过程,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既往研究表明,胱抑素C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可以反应肾小球受损。新近研究发现,胱抑素C可能受到年龄、性别的影响。它可能预测早期糖尿病的发生,是比肌酐更为敏感的评价肾功能损害的指标。此外还参与炎症过程,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与冠状动脉、外周动脉病变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预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如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和预后,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广度及心力衰竭的风险,在糖尿病领域有广泛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糖尿病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外周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实习带教中的问题和建议 被引量:4
14
作者 陆新虹 《内科》 2007年第2期284-285,共2页
关键词 医学生 临床实习 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和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
15
作者 温玉洁 冼苏 +1 位作者 秦艳玲 姜友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875-877,共3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 (DN)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前后细胞黏附分子水平的变化及对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的 DN患者 90例 ,随机分为 2个不同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及 2个对照组 ,治疗前后测定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 (DN)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前后细胞黏附分子水平的变化及对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的 DN患者 90例 ,随机分为 2个不同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及 2个对照组 ,治疗前后测定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 - 1(s ICAM- 1)、可溶性 E-选择素 (s E- selectin)、UAER等。结果 :1低分子肝素钙 5 0 0 0 U治疗组治疗后 s ICAM- 1、s E- silectin水平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低分子肝素治疗后 U AER下降 ,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 P <0 .0 1) ;3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期间仅 1例出现注射部位微小出血点 ,停药后恢复正常 ;4治疗中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等均未见异常。结论 :1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明显减少 DN患者 U AER,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 ,并有剂量依从性 ;2低分子肝素能够使 s ICAM- 1表达减少 ;3低分子肝素治疗 DN有效、使用方便、安全 ,出血危险性小 ,无需特别监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低分子肝素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可溶性E-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血管病变与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关系
16
作者 温玉洁 姜友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 1(s ICAM- 1)和可溶性 E-选择素 (s E- selectin)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6 7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2 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 1(s ICAM- 1)和...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 1(s ICAM- 1)和可溶性 E-选择素 (s E- selectin)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6 7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2 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 1(s ICAM- 1)和可溶性 E-选择素 (s E- selectin)以及甘油三酯 (TG)水平。结果 :1血清 s ICAM- 1和 s E- selectin水平 :2型糖尿病患者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2型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又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 (P <0 .0 5 ) ,有大血管病变组也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P <0 .0 5 ) ;2血清 s ICAM- 1水平 :2型糖尿病的高甘油三酯血症组 (A组 )、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高血压组 (B组 )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 (C组 )和甘油三酯、血压正常组 (D组 ) (P均 <0 .0 5 ) ;3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s ICAM- 1和 s E- selectin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r =0 .9985 ,P <0 .0 1)。结论 :1血清 s ICAM- 1和 s E- selectin参与了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病变的发病过程 ,并可作为糖尿病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 ;2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s IC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可溶性E-选择素 酶联免疫吸附法 甘油三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与sICAM-1表达的关系探讨
17
作者 温玉洁 胡欣 姜友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503-505,共3页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 12 7例 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组 )和 2 0例健康对照者 (正常对照组 )血清sICAM -1水平 ,并测定空腹血糖、...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 12 7例 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组 )和 2 0例健康对照者 (正常对照组 )血清sICAM -1水平 ,并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BUN、Cr、Ccr及UAE水平。据尿白蛋白量多少又分为有肾损害组 (微量和大量蛋白尿组 )和无肾损害组 (尿蛋白在正常范围 )。结果 ① 2型糖尿病组血清sICAM -1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②有肾病组 (微量蛋白尿组及大量蛋白尿组 )其sICAM -1水平又高于无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5~ 0 .0 1)。③sICAM -1的水平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 (r=0 .44 ,P <0 .0 5 )。结论 血清sICAM -1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病过程 ,是糖尿病病情变化尤其是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AM-1 表达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诊断 细胞粘着分子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法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对2型糖尿病脂代谢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18
作者 胡欣 张弘 +1 位作者 陆新虹 郝丽莉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对2型糖尿病(T2DM)脂代谢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35例T2DM患者每日静脉滴注SF0.3g2周,治疗前后查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sCRP)、内皮素(ET)及血清抗氧化酶。结果:SF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对2型糖尿病(T2DM)脂代谢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35例T2DM患者每日静脉滴注SF0.3g2周,治疗前后查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sCRP)、内皮素(ET)及血清抗氧化酶。结果:SF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ET、sCRP的浓度(P<0.01,P<0.05),能明显提高血液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1,P<0.05)。结论:SF能改善T2DM患者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SCRP及血脂水平,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具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糖尿病 血脂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与糖尿病治疗
19
作者 郝丽莉 温玉洁 《内科》 2008年第2期283-285,共3页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肽-1 胰岛Β细胞 糖尿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20
作者 莫子韶 陆新虹 《华夏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并发症组56例,对照组50例。检测其血清胱抑素C、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结果:并发症组胱抑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并发症组56例,对照组50例。检测其血清胱抑素C、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结果:并发症组胱抑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sC可能预测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糖尿病 大血管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