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气象部门财会监督工作探析
1
作者 张玲玲 何金妹 +1 位作者 韦庆玲 赵丽萍 《财务管理研究》 2025年第1期190-193,共4页
财会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财经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以新时代气象部门财会监督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财会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剖析其原因,提出贯彻财会监督管理理念、推进财会监督制... 财会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财经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以新时代气象部门财会监督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财会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剖析其原因,提出贯彻财会监督管理理念、推进财会监督制度建设、健全财会监督考核管理机制、加快财会监督信息化建设、加强财会监督人才队伍建设5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推动财会监督工作顺利开展,助力新时代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其他行政事业单位财会监督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财会监督 气象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19年广西新型自动气象站设备故障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蔡悦幸 黄剑钊 +1 位作者 韩宇龙 韦庆玲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0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利用2018-2019年广西在各台站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广西区)中上报的故障信息,统计分析广西新型自动气象站设备运行情况。结果显示,2018-2019年广西新型站故障主要发生在汛期,而冬季故障率较低。2018-2019年共发生故障188次,主要故... 利用2018-2019年广西在各台站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广西区)中上报的故障信息,统计分析广西新型自动气象站设备运行情况。结果显示,2018-2019年广西新型站故障主要发生在汛期,而冬季故障率较低。2018-2019年共发生故障188次,主要故障部件为传感器和采集器,雷击或雷电对采集器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自动气象站 故障统计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通信方式的海洋浮标站海洋气象灾害预警系统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4
3
作者 庞茗文 罗晶晶 +3 位作者 黄圣 张婷 黄燕波 蔡敏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为了进一步加强海洋气象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建设,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种通信方式的海洋浮标站海洋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系统由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发布5部分组成。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部分主要负责收集和传输各类气象数据和信息,包... 为了进一步加强海洋气象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建设,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种通信方式的海洋浮标站海洋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系统由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发布5部分组成。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部分主要负责收集和传输各类气象数据和信息,包括浮标和探测器实时数据、各类气象站点数据等,同时保障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确保数据源可靠;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部分主要负责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校正、整合、挖掘和模型建立等,形成各类气象灾害预测模型和预警指标,有效监测海洋气象灾害的发生并及时决策部署,为决策者和公众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浮标 灾害防御 预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一次持续性强降水的机理特征分析
4
作者 李华实 黄菲 +2 位作者 朱鹏程 罗小莉 梁永强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4年第2期24-27,共4页
文章利用2019年7月中国地面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ECMWF ERA5再分析资料及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的SRTM 250 m地形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一次低涡(切变)引起的持续性强降水进行了成因和机理特征探究。结果表明:... 文章利用2019年7月中国地面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ECMWF ERA5再分析资料及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的SRTM 250 m地形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一次低涡(切变)引起的持续性强降水进行了成因和机理特征探究。结果表明:该过程是冷空气南下受桂北地形阻挡并与暖湿空气交绥引起锋生和旺盛对流,水汽源源不断向桂北输送和辐合,较强锋生起始高度较高且不深厚,但在中低层存在一定的干冷空气侵入,增强了大气的不稳定度,进一步激发强锋生和对流;随着地面冷空气的补充,强锋生高度更低、强度更强,表征更高效率的暖云降水,指示极端日降水的发生。锋生结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指示降水强度变化,能为强降水预报提供有意义的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强降水 地形 水汽辐合 锋生结构 暖云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崇左市宽皮柑橘种植气候区划 被引量:8
5
作者 蒋亚平 张玲玲 +2 位作者 詹莹玉 李华实 农明哲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9年第6期56-59,共4页
该文主要基于GIS技术对崇左市宽皮柑橘种植做出了适宜性的气候区划,结果表明:①气候条件对于宽皮柑橘的生长发育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最重要是温度和光照,宽皮柑橘最适合种植在温度适宜,光照充足的地方。②区划结果发现,崇左市大部分地... 该文主要基于GIS技术对崇左市宽皮柑橘种植做出了适宜性的气候区划,结果表明:①气候条件对于宽皮柑橘的生长发育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最重要是温度和光照,宽皮柑橘最适合种植在温度适宜,光照充足的地方。②区划结果发现,崇左市大部分地区均为宽皮柑橘较适宜种植区,最适宜种植区分布在崇左市北部的天等、大新和南部的宁明南部等地。③通过GIS技术对崇左市宽皮柑橘种植作出气候区划,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崇左市种植宽皮柑橘的优厚条件,可为崇左市宽皮柑橘品种种植布局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对促进崇左市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皮柑橘 GIS 气候区划 崇左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左市旱涝变化特征及减灾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品建 覃瑞丹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285-285,共1页
通过分析1953—2010年崇左市的降水数据,总结了崇左市近58年的年降水量变化特征以及旱涝灾害的变化,以2009—2010年为例,分析了崇左市极度干旱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减灾对策。
关键词 旱灾 涝灾 变化特征 影响 减灾对策 广西崇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7—2017年崇左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毛家燊 黄纤婷 严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9期194-195,197,共3页
利用崇左国家气象观测站1957—2017年共61年的逐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崇左市年平均气温以及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崇左市年平均气温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15 7℃/a,并在1990年发生向暖突变。春... 利用崇左国家气象观测站1957—2017年共61年的逐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崇左市年平均气温以及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崇左市年平均气温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15 7℃/a,并在1990年发生向暖突变。春季增温速率最缓慢,秋季增温速率最快;夏、秋季的季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显著,对全年平均气温增加趋势的贡献大。近61年来,崇左市年均气温以5年以下的振荡周期为主,20世纪70—90年代呈现出8年及14年左右的周期变化,且以8年左右的周期变化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变化特征 广西崇左 1957-2017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左市短临预报预警平台设计与实现
8
作者 陈少斌 苏彦 +2 位作者 卓健 周冬静 郭彬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第5期148-148,共1页
为了减少预报员对雷达、自动站等观测资料的使用经验和能力的差异,针对不同地域特点,开发一套本地化的基于WebGIS多层次可视化的短临预报预警平台系统,实现数据产品实时更新及历史查看,并模拟发布预警预报信息,旨在提高短临预报预警准... 为了减少预报员对雷达、自动站等观测资料的使用经验和能力的差异,针对不同地域特点,开发一套本地化的基于WebGIS多层次可视化的短临预报预警平台系统,实现数据产品实时更新及历史查看,并模拟发布预警预报信息,旨在提高短临预报预警准确率和提前量,且提供自主研发的数据及产品,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自动站 短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化鸡矢藤总环烯醚萜苷的提取工艺
9
作者 陈冉 雷雨彩 +2 位作者 赵柳双 黄锁义 孙科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4期49-52,共4页
为研究鸡矢藤叶中总环烯醚萜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总环烯醚萜苷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总环烯醚萜苷的最佳提取条件为:8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 为研究鸡矢藤叶中总环烯醚萜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总环烯醚萜苷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总环烯醚萜苷的最佳提取条件为:8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2 min、料液比1∶90 g/mL、提取温度45℃、提取次数6次,在此条件下总环烯醚萜苷的提取率达到46.59 mg/g。本文研究的提取方法高效、稳定、合理,可为鸡矢藤叶中总环烯醚萜苷的研究奠定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矢藤 总环烯醚萜苷 正交实验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及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艳琳 农镜民 《低碳世界》 2024年第2期25-27,共3页
大气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进行准确、全面的大气污染环境影响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围绕大气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展开讨论,从大气污染问题的形成原因入手,分析大气污染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大气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进行准确、全面的大气污染环境影响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围绕大气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展开讨论,从大气污染问题的形成原因入手,分析大气污染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环境影响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国情怀映内审 初心如磐绽芳华
11
作者 张玲玲 《中国内部审计》 2024年第12期88-89,共2页
在岁月的长河中,爱国之情如奔腾不息的洪流,始终激荡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而对于投身内审事业的我们来说,热爱祖国与热爱内审事业,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共同铸就我们的人生价值。热爱祖国,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深情。我... 在岁月的长河中,爱国之情如奔腾不息的洪流,始终激荡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而对于投身内审事业的我们来说,热爱祖国与热爱内审事业,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共同铸就我们的人生价值。热爱祖国,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深情。我们的祖国,有着广袤的大地,从雄伟的青藏高原到广袤的华北平原,从秀丽的江南水乡到辽阔的塞北草原,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民族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审 热爱祖国 家国情怀 奔腾不息 江南水乡 人生价值 爱国之情 相辅相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气候资料站网均匀化订正的一种方案及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盘兴 罗小莉 +2 位作者 李丽平 周国华 谢瑶瑶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3,共6页
定义了中国160站站网不均匀性的两个度量参数—站域面积和站网密度。在给定球冠区面积S0=50×104km2下求得了它们的值,并论证了其合理性。用它们构造了第一类权重函数,将该权重函数应用于中国160站站网1、4、7、10月气温的全国气候... 定义了中国160站站网不均匀性的两个度量参数—站域面积和站网密度。在给定球冠区面积S0=50×104km2下求得了它们的值,并论证了其合理性。用它们构造了第一类权重函数,将该权重函数应用于中国160站站网1、4、7、10月气温的全国气候平均值及均方差值的计算,得到了合理的结果。同时,构造了第二类权重函数,并应用于气温距平场时间序列的订正,对订正前、后的距平场序列进行EOF(empiricalorthogonalfunctions)分析,论证了订正后的结果优于订正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网不均匀性 站网密度 站域面积 站网均匀化订正 全国平均值计算 EOF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0站资料的我国表面气温异常特征 被引量:15
13
作者 周国华 王盘兴 +1 位作者 罗小莉 谢瑶瑶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3-291,共9页
利用我国160站站域面积和近60年月平均表面气温资料,求得1951—2008年我国年、季节全国平均气温序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表面气温异常的基本特征:四季表面气温异常中冬季异常方差最强,它对四季总异常的方差贡献为47.7%,远高于春、秋... 利用我国160站站域面积和近60年月平均表面气温资料,求得1951—2008年我国年、季节全国平均气温序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表面气温异常的基本特征:四季表面气温异常中冬季异常方差最强,它对四季总异常的方差贡献为47.7%,远高于春、秋季(23.4%,17.2%)和夏季(11.7%)。线性增温在年、季序列中均显著,年序列最强,夏季最弱;全国平均表面气温线性增温的年值为1.4℃/58 a,冬季(2.3℃/58 a)明显高于夏季(0.6℃/58a)。年代际变化在年和冬、夏季序列中的方差贡献显著,年值(59.3%)明显高于冬、夏季值;年和冬季全国平均表面气温年代际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维持为正,夏季从90年代中期起维持为正。该文提供的年、季节全国平均表面气温序列合理,具有一定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站网均匀化订正方案 表面气温异常 方差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网均匀化订正对中国夏季气温EOF分析的改进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小莉 李丽平 +2 位作者 王盘兴 周国华 谢瑶瑶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0-630,共11页
本文对中国160站站网上1960~2010年夏季(6~8月)气温距平场序列进行了站网均匀化订正,对订正前、后的气温距平场序列作了EOF分析。结果表明:(1)订正后的前3个典型场高绝对值区均衡分布在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和长江中... 本文对中国160站站网上1960~2010年夏季(6~8月)气温距平场序列进行了站网均匀化订正,对订正前、后的气温距平场序列作了EOF分析。结果表明:(1)订正后的前3个典型场高绝对值区均衡分布在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夏季气温均方差场高值区位置基本一致;订正前的前3个特征向量高绝对值区主要位于95°E以东区域,与均方差场的高值区差异大;故订正后气温距平场序列EOF分析的空间特征更为合理。(2)订正前后资料的第一时间系数存在显著相关,但订正后前2个时间系数的线性分量、年代际分量方差贡献明显增大;故订正使有价值的异常信息集中于最主要的模态。(3)订正后资料EOF分析前2个典型场和时间系数中的线性分量可以给出中国最近51年夏季主要强增暖区、降温区的分布;其年代际分量与分析期间中国强年代际变化分布区域的一致性也优于订正前的EOF分析结果。上述结果证明,站网均匀化订正明显改进了中国夏季气温异常的EOF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160站站网 站网均匀化订正 夏季气温异常场序列 EOF分析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奇异值分解方法及其效果验证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瑶瑶 王盘兴 +2 位作者 李丽平 周国华 罗小莉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6-471,共6页
改进的奇异值分解(advance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ASVD)方法,是对经过空间均匀化订正的格、站点网资料的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方法。根据奇异向量与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 改进的奇异值分解(advance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ASVD)方法,是对经过空间均匀化订正的格、站点网资料的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方法。根据奇异向量与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的关系,给出了格、站点网资料SVD方法中均匀化订正的方法,进而得到了改进的奇异值分解(ASVD)方法。将ASVD方法、SVD方法用于中国60a(1951—2010年)160站冬季气温、降水同期相关系数矩阵C的分析,结果表明:ASVD方法的前4个主要模态的模方拟合率和累积模方拟合率均明显高于SVD方法;ASVD方法前两个奇异向量典型场图上高绝对值区与C模方图上高值区的关系明显较SVD方法合理。由此论证了SVD方法中资料均匀化订正的必要性,验证了实际分析中ASVD方法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化订正 改进的奇异值分解方法 效果验证 冬季气温与降水的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西南部一次极端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16
作者 蒋亚平 覃皓 +3 位作者 黄妮 邓媛元 曾顺威 黎福仁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5年第1期113-121,共9页
利用多源气象观测资料和NECP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5月17日发生在广西西南部一次极端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极端暴雨是在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和锋面等大尺度系统共同影响下产生,前期地面暖低压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不稳定能量条件... 利用多源气象观测资料和NECP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5月17日发生在广西西南部一次极端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极端暴雨是在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和锋面等大尺度系统共同影响下产生,前期地面暖低压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不稳定能量条件,西南季风的加强将孟加拉湾和南海北部的水汽源源不断输送到广西;地面辐合线是此次极端暴雨过程的重要触发和维持机制,而桂西南特殊地形对于辐合线的形成和移动具有重要作用;对流回波具有明显的后向传播特征,并在移动过程中形成“列车效应”,同时此次降水回波质心较低且暖云层深厚,具有非常高的降水效率,是产生极端降水的直接原因;低涡切变线与夜间边界层急流加强均有利于强降水的发展,使边界层始终维持强的水汽辐合和抬升条件,同时低层暖湿平流的输送也有利于对流不稳定的维持,为极端暴雨的形成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雨 地形 边界层急流 列车效应 湿位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路PT100温度传感器读取仪的研发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宇龙 韦庆玲 +3 位作者 谭龙 李艳萍 苏禹宾 晏敏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9年第3期109-112,共4页
为了减轻地市级气象部门仪器校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地市级气象部门的校准能力,利用C51单片机技术研发了一款集成CAWS100型自动气象站主采集器的仪器。该仪器能够实现CAWS100型自动气象站采集器与8支PT100温度传感器之间通道的通断,从... 为了减轻地市级气象部门仪器校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地市级气象部门的校准能力,利用C51单片机技术研发了一款集成CAWS100型自动气象站主采集器的仪器。该仪器能够实现CAWS100型自动气象站采集器与8支PT100温度传感器之间通道的通断,从而达到依次读取8支PT100温度传感器温度值的目的;并通过LCD240128液晶显示屏将读取到的8支PT100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进行显示;同时通过AC/DC及降压稳压技术可以直接使用220V交流电供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100 温度传感器 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B210气压传感器参数配置软件的研发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宇龙 韦庆玲 巫乔 《广东气象》 2021年第4期72-75,共4页
为简化各级气象部门对PTB210气压传感器进行检测、维修、使用和校准的流程,节约人力物力和成本,使得PTB210气压传感器检测、维修、使用和校准更为便捷。利用Visual Basic开发一款能够便捷地对PTB210气压传感器参数进行配置的软件。该软... 为简化各级气象部门对PTB210气压传感器进行检测、维修、使用和校准的流程,节约人力物力和成本,使得PTB210气压传感器检测、维修、使用和校准更为便捷。利用Visual Basic开发一款能够便捷地对PTB210气压传感器参数进行配置的软件。该软件能够通过计算机串口与PTB210气压传感器进行通信,从而达到读取PTB210气压传感器的串口通信参数及对PTB210气压传感器各项参数进行配置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探测与仪器 PTB210气压传感器 参数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4月桂西南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亚平 张玲玲 +2 位作者 奉意杰 苏彦 卓健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1年第1期40-47,共8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4月14日下午—15日凌晨左右发生在桂西南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小时雨强较大、前期以降雹为主...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4月14日下午—15日凌晨左右发生在桂西南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小时雨强较大、前期以降雹为主、后期以短历时强降水为主的特点;近地层锋面和辐合线是此次强对流天气发生的重要触发机制;200 hPa高空辐散流场有利于底层辐合上升运动的加强,可以弥补500 hPa弱槽槽前动力抬升机制的不足;对流层中层具有干冷空气的侵入是预报强对流天气的关键因子,而地面强对流天气容易发生在干空气侵入700 hPa层之后数小时内;强对流天气容易发生在θse大值区或者舌区;对流层正涡度从中层下传到底层对于预报强对流天气的出现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雷达产品分析表明回波具有明显的悬垂回波、弱回波区、辐合区、中气旋、三体散射长钉和旁瓣回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冰雹 短时强降水 桂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droid的雷达维护辅助工具的开发
20
作者 韩宇龙 韦庆玲 +2 位作者 苏禹宾 王玮 黎勋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9年第3期78-80,共3页
该文开发了一款Android应用程序,是一款将雷达台站人员日常业务中经常使用的计算公式及常用信息整合在一起的辅助工具,可简化雷达台站人员定标及日常维护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ANDROID 雷达 辅助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