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伸训练及家属同步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覃华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年第8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病房康复延伸训练及家属同步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影响。方法收取2017年9月~10月本科室6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病房康复延伸训练及家属同步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影响。方法收取2017年9月~10月本科室6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病房康复延伸训练指导及家属同步教育,于2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1个月通过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评估,比较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同时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康复锻炼依从性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在入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一个月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优于入院时(P<0.01),入院后一个月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病房康复延伸训练指导及家属同步教育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伸训练 脑卒中 康复锻炼 家属同步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耳穴贴压和艾灸疗法在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赵金线 覃华 +3 位作者 何琳 唐红志 周丹 欧雯雯 《内科》 2024年第5期557-561,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耳穴贴压和艾灸疗法对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2例腰背部MP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研究组(n=46)。对照组接受腰背部针刺联合肌肉牵张训练和冰敷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耳穴贴压...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耳穴贴压和艾灸疗法对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2例腰背部MP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研究组(n=46)。对照组接受腰背部针刺联合肌肉牵张训练和冰敷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耳穴贴压和艾灸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 d后、治疗3 d后和治疗7 d后的疼痛程度,以及治疗前和治疗7 d后腰部功能障碍程度和焦虑状态。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 d后,两组疼痛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3 d、7 d后,研究组疼痛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7 d后,两组ODI和HAMA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刺联合耳穴贴压和艾灸疗法治疗腰背部MPS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腰背部疼痛,减轻其腰部功能障碍,缓解焦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腰痛 针刺 耳穴贴压 艾灸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的效果 被引量:10
3
作者 龙佳佳 庄小强 +1 位作者 谭树生 言丽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7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2月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75例,采用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组(治疗组)38例及传统针刺组(... 目的探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2月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75例,采用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组(治疗组)38例及传统针刺组(对照组)37例。两组治疗前,治疗1、2个疗程后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偏瘫肢体痉挛程度、总体痉挛状态综合疗效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判定。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改善Fugl-Meyer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改良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Fugl-Meyer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改良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及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优于对照组(75.68%)(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触发点 缺血性脑卒中 痉挛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综合治疗颈性眩晕 被引量:4
4
作者 谭树生 庄小强 黄强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08-909,共2页
目的观察利用肌筋膜触发点疼痛诊断原则和其针刺方法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和针刺技术,针刺后结合局部肌肉推拿、牵引和静脉滴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照组仅以... 目的观察利用肌筋膜触发点疼痛诊断原则和其针刺方法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和针刺技术,针刺后结合局部肌肉推拿、牵引和静脉滴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照组仅以局部肌肉推拿、牵引、静脉滴注灯盏细辛注射液;并按《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30例治疗前后平均评分为4.93±1.86和13.33±1.54,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平均评分为4.87±2.61和11.97±2.17,两组治疗前后平均改善指数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的优评分例数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安全合理,但需要明确诊断定位引起颈性眩晕的骨骼肌触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针刺治疗 推拿 牵引 肌筋膜触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下腰痛急性发作病因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谭树生 龙佳佳 +1 位作者 钟健 韦江林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了解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下腰痛急性发作的病因,为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46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下腰痛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调查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女性、体力活动不足、活动与睡眠不足、负性情... 目的了解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下腰痛急性发作的病因,为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46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下腰痛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调查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女性、体力活动不足、活动与睡眠不足、负性情绪、家族史等因素可能是导致老年性骨质疏松下腰痛急性发作的病因。结论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很多,预防下腰痛急性发作,需经常进行健康教育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下腰痛急性发作 病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穴位联合针刺腰背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老年患者下背痛急性发作
6
作者 谢青 谭树生 +3 位作者 龙佳佳 李建敏 韦江林 磨雪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758-1758,共1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下背痛急性发作患者治疗方法。方法:对138例老年人下背痛急性发作患者,在消炎止痛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针刺穴位治疗联合腰背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前后JOA、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目的探讨老年人下背痛急性发作患者治疗方法。方法:对138例老年人下背痛急性发作患者,在消炎止痛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针刺穴位治疗联合腰背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前后JOA、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穴位联合针刺腰背部肌肉的疼痛触发点能明显改善老年人下背痛急性发作患者的疼痛指数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下背痛急性发作 针刺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治近况 被引量:1
7
作者 谭树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077-1079,共3页
关键词 老年人 骨质疏松/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sler混沌模型的神经电刺激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郑金存 聂国朝 +3 位作者 刘永建 龙佳佳 张慧 伍春华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1期1142-1149,共8页
基于R?ssler混沌模型的神经电刺激系统的实现方法,介绍了设计原理、实现过程及测试方案。混沌信号的规则性保证了电刺激的舒适感,混沌信号的内随机性保持了电刺激的多样性,并通过变化混沌方程中的参数,获得了丰富的电刺激效果。为了探... 基于R?ssler混沌模型的神经电刺激系统的实现方法,介绍了设计原理、实现过程及测试方案。混沌信号的规则性保证了电刺激的舒适感,混沌信号的内随机性保持了电刺激的多样性,并通过变化混沌方程中的参数,获得了丰富的电刺激效果。为了探索混沌电刺激的应用优势,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非接触测量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混沌电刺激能使青蛙腿部保持较大的幅度持续抖动,具有潜在应用优势,而连续波与疏密波的持续刺激使青蛙腿部的抖动幅度衰减更快,这可能是由于混沌电刺激延缓了耐受的产生或者是降低了电刺激的疲劳程度。混沌模型使得电刺激的规则性与多样性得到统一,可改善当前市售电针仪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其统一的数学模型为规范当前电刺激仪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蛙 Rossler混沌模型 神经电刺激 混沌应用 电刺激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肩背部肌筋膜综合征患者针刺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小丹 郑耀珍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年第10期100-102,共3页
目的研究肌筋膜触发点行针刺治疗后伴发局部疼痛的护理模式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本科行针刺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综合征后伴发疼痛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n=40例),其中对照组在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 目的研究肌筋膜触发点行针刺治疗后伴发局部疼痛的护理模式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本科行针刺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综合征后伴发疼痛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n=40例),其中对照组在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治疗后对患者实施心理、运动、拉伸及冰敷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疼痛改善情况、疼痛控制满意度、心理状况等指标。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简化McGill量表各指标评分明显降低(P<0.05),疼痛状况显著好转,实验组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从止痛效果、疼痛处理、护理满意度以及再次治疗疼痛的发生率等指标比较,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有所好转,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筋膜触发点针刺后疼痛在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对出现针刺后局部疼痛的患者实施从心理、运动、拉伸及冷敷等各方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同时能够显著改善因疼痛导致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肌筋膜触发点 疼痛 护理干预 冰敷 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牵张与冷敷对颈部肌筋膜触发点针刺后疼痛的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琳 郑耀珍 +2 位作者 覃华 张红色 杨小丹 《中国临床护理》 2019年第4期346-347,共2页
目的探讨肌肉牵张与冷敷对颈部肌筋膜触发点针刺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行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后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比较2组疼痛评分及随访3个月内颈肌筋... 目的探讨肌肉牵张与冷敷对颈部肌筋膜触发点针刺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行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后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比较2组疼痛评分及随访3个月内颈肌筋膜疼痛复发情况。结果2组疼痛评分在时间效应及组间效应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23.703,P<0.001;F组间=29.395,P<0.001);3个月内实验组颈肌筋膜疼痛复发例数少于对照组(χ^2=26.593,P<0.001)。结论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后进行肌肉牵张加冷敷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降低颈部肌筋膜疼痛的复发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触发点 针刺治疗 疼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坊式延伸训练联合微课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覃华 黄金艳 +2 位作者 黄红红 张红色 郑翠平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1年第10期94-96,共3页
目的评价工作坊式延伸训练联合微课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经口进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经口进食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以吞咽功能和肺康复训练... 目的评价工作坊式延伸训练联合微课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经口进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经口进食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以吞咽功能和肺康复训练为主的工作坊延伸训练,并联合微课进行相关进食安全知识的指导,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估,比较两组入院时、入院后3周的吞咽功能情况,入院3周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及入院后1周经口进食执行正确率的差异。结果入院后三周,观察组的吞咽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入院后1周观察组经口进食执行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工作坊式延伸训练联合微课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经口进食执行正确率,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坊 微课 延伸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肯尼迪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12
作者 欧雯雯 何琳 郑耀珍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1年第3期164-165,共2页
肯尼迪病(Kennedy disease,KD)又称脊髓延髓型肌萎缩(spinal and bulbar muscular atrophy,SB-MA)或迟发性脊髓延髓型肌肉萎缩,是一种少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的神经元变性疾病,临床以缓慢进展的肌无力、肌萎缩、肌束震颤、延髓麻痹等下运... 肯尼迪病(Kennedy disease,KD)又称脊髓延髓型肌萎缩(spinal and bulbar muscular atrophy,SB-MA)或迟发性脊髓延髓型肌肉萎缩,是一种少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的神经元变性疾病,临床以缓慢进展的肌无力、肌萎缩、肌束震颤、延髓麻痹等下运动神经损害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神经受累及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等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迪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