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铁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冯翠 张华 +2 位作者 陶晓明 李虎生 宾燕成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5期584-585,共2页
目的探讨淋巴瘤患者化疗前铁蛋白(SF)水平与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及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60例初治淋巴瘤患者(治疗组)治疗前后和30例非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对照组)的SF水平。结果初发及复发的恶性淋巴瘤患者SF水... 目的探讨淋巴瘤患者化疗前铁蛋白(SF)水平与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及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60例初治淋巴瘤患者(治疗组)治疗前后和30例非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对照组)的SF水平。结果初发及复发的恶性淋巴瘤患者S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完全缓解者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淋巴瘤晚期(Ⅲ~Ⅳ期)患者SF检测水平高于淋巴瘤早期(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与NHL的S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可作为恶性淋巴瘤的辅助诊断、疗效的评定及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铁蛋白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6例恶性淋巴瘤骨髓涂片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虎生 张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21期2379-2380,共2页
目的了解恶性淋巴瘤首次骨髓穿刺时骨髓侵犯的发生率。方法对396例恶性淋巴瘤骨髓涂片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以骨髓涂片细胞分类中淋巴瘤细胞大于或等于5.0%诊断为骨髓侵犯,≥20.0%诊断为淋巴瘤细胞白血病。在396例恶性淋巴瘤中,正常... 目的了解恶性淋巴瘤首次骨髓穿刺时骨髓侵犯的发生率。方法对396例恶性淋巴瘤骨髓涂片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以骨髓涂片细胞分类中淋巴瘤细胞大于或等于5.0%诊断为骨髓侵犯,≥20.0%诊断为淋巴瘤细胞白血病。在396例恶性淋巴瘤中,正常骨髓象292例,占73.7%(292/396),淋巴瘤骨髓侵犯(LBMI)104例,占26.3%(104/396),其中淋巴瘤细胞白血病61例,占15.5%(61/396)。104例LBMI患者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占85.6%(89/104),霍奇金淋巴瘤占14.4%(15/104)。104例LBMI患者中Ⅲ~Ⅳ期患者占89.4%(93/104),Ⅱ期患者占10.6%(11/104)。儿童LBMI患者占34.4%(21/61),其中淋巴瘤细胞白血病13例,占21.3%(13/61)。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侵犯骨髓较常见,明显高于霍奇金淋巴瘤,Ⅲ~Ⅳ期患者明显高于Ⅱ期患者;儿童LBMI患者也有较高的发生率。当明确诊断为恶性淋巴瘤时应常规做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骨髓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骨髓检查 骨髓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顺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4期1817-1818,共2页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具有移植相关病死率低,远期并发症少、总费用低、移植技术成熟、基层医院便于实施[1],且无需供者、移植后造血重建快等优点。本院采用APBSCT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具有移植相关病死率低,远期并发症少、总费用低、移植技术成熟、基层医院便于实施[1],且无需供者、移植后造血重建快等优点。本院采用APBSCT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0例,配合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4
作者 张华 陶晓明 +1 位作者 李虎生 冯翠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7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用A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3例,恶性淋巴瘤5例,恶性淋巴瘤采用环磷酰胺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3例白血病患者化疗缓解后,予5-9个疗程的...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用A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3例,恶性淋巴瘤5例,恶性淋巴瘤采用环磷酰胺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3例白血病患者化疗缓解后,予5-9个疗程的化疗巩固治疗,再给予化疗加G-CSF动员。5例恶性淋巴瘤预处理方案为CBV,急性白血病预处理方案为MAC。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随访时间4-12个月,全部病例无病生存,无移植相关死亡。结论APBSCT是治疗急性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改善其预后的主要手段之一,APBSCT后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序贯化疗和免疫治疗,对难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应进行补救治疗及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自体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淋巴瘤
原文传递
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5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陶晓明 张华 +2 位作者 李虎生 冯翠 宾燕成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8年第5期387-388,共2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MM患者,给予沙利度胺100mg/d,同时联合MP或VAD方案化疗。在化疗疗程结束后继续给予沙利度胺100mg/d维持治疗6个月以上。结果部分缓解13例,进步7例,无效... 目的观察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MM患者,给予沙利度胺100mg/d,同时联合MP或VAD方案化疗。在化疗疗程结束后继续给予沙利度胺100mg/d维持治疗6个月以上。结果部分缓解13例,进步7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52%,不良反应轻,均可耐受。结论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MM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原文传递
妊娠合并急性白血病六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冯翠 张华 +2 位作者 李虎生 陶晓明 宾燕成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2年第10期624-625,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例妊娠合并急性白血病的孕期处理方法。结果孕早期发病2例,其中终止妊娠后化疗1例达完全缓解,1例未缓解;孕中期发病3例,其中1例入院确诊后放弃治疗,2例经化疗缓解后行药...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例妊娠合并急性白血病的孕期处理方法。结果孕早期发病2例,其中终止妊娠后化疗1例达完全缓解,1例未缓解;孕中期发病3例,其中1例入院确诊后放弃治疗,2例经化疗缓解后行药物引产,产时、产后无大出血及感染;孕晚期发病1例,行化疗取得完全缓解后经阴道分娩1男婴,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放弃治疗,儿童随访3年正常。结论因妊娠合并急性白血病时凝血功能异常,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严重危害,孕早期合并白血病患者,因化疗药物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应终止妊娠后积极治疗白血病,孕中晚期患者可先化疗,争取短时间达到缓解,适时分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白血病
原文传递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15例
7
作者 陶晓明 张华 +2 位作者 李虎生 冯翠 宾燕成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9年第7期424-425,共2页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ML)的疗效。方法对15例中、高度ML[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3例,霍奇金淋巴瘤(HL)2例]在首次完全缓解(CR)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采用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ML)的疗效。方法对15例中、高度ML[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3例,霍奇金淋巴瘤(HL)2例]在首次完全缓解(CR)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采用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在干细胞采集结束后,予CBV方案行预处理,预处理结束48—72h后回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结果全部病例获造血重建。随访6—36个月,15例患者中13例持续CR(86.7%),2例患者分别于+120天和+185天复发,复发后经局部放疗加白细胞介素-2治疗,再次获缓解,至今无复发倾向。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治疗ML安全有效的方法,是延长ML无瘤生存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瘤 移植 自体
原文传递
原发性骨淋巴瘤23例
8
作者 陶晓明 冯翠 +2 位作者 李虎生 宾燕成 张华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1年第10期620-621,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淋巴瘤(PBL)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3例PBL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中,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18例,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1例,套细胞淋巴瘤1例,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2例,间变大细胞性淋巴瘤1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淋巴瘤(PBL)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3例PBL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中,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18例,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1例,套细胞淋巴瘤1例,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2例,间变大细胞性淋巴瘤1例,I Ea期9例,I Eb期2例,Ⅱ Ea期6例,Ⅱ Eb期3例,Ⅲ Ea期1例,Ⅲ Eb期2例。治疗总体反应率91.3%(21/23),完全缓解(CR)率为65.2%(15/23)。3年总体生存率为783%(18/23),5年生存率为56.5%(13/23)。结论PBL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早期诊断、综合治疗有潜在治愈的可能。IPI评分有可能是其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骨肿瘤 治疗
原文传递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9
作者 陶晓明 张华 +1 位作者 李虎生 冯翠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6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sVEGF)的水平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4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sVEGF水平,并对治疗前及缓解后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46例AML患者血清VEGF含量...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sVEGF)的水平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4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sVEGF水平,并对治疗前及缓解后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46例AML患者血清VEGF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经化疗后处于完全缓解期的33例AML患者sVEGF含量低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存在血管新生,VEGF在其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sVEGF水平对AML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