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眠症患者心理防御特征与个性缺陷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玲 潘润德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2期2212-2214,共3页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心理防御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心理防御方式问卷(DSQ)、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失眠症患者和正常健康者各50例进行评定。结果:患者组不成熟型、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等的因子分...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心理防御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心理防御方式问卷(DSQ)、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失眠症患者和正常健康者各50例进行评定。结果:患者组不成熟型、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等的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3.851,2.639,3.031,P=0.001,0.010,0.003),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低于正常对照组(t=-2.300,P=0.024)。患者组神经质标准分(N)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6.771,P=0.000),内外向标准分(E)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5.011,P=0.000)。患者组社会支持总分、对支持利用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3.450,-6.064,P均=0.000),主观支持分低于正常对照组(t=-2.421,P=0.017)。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不成熟防御机制与EPQ的E,SSRS的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对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r=-0.333,-0.309,-0.304,-0.305),与N呈正相关(r=0.305);中间型防御机制与SSRS的主观支持呈负相关(r=-0.291);掩饰因子与EPQ的E呈显著负相关(r=-0.443),与L呈正相关(r=0.317)。结论:失眠症患者过多使用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过多采用掩饰态度,并与其个性缺陷和社会支持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心理防御 个性缺陷 社会支持 相关性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人员睡眠质量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玲 潘朝锌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的睡眠质量。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对 10 0例医务人员进行睡眠状况调查。结果 有 2 8.0 0 %的医务人员有睡眠质量问题 ,性别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3 5岁、中专或高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者睡眠质量...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的睡眠质量。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对 10 0例医务人员进行睡眠状况调查。结果 有 2 8.0 0 %的医务人员有睡眠质量问题 ,性别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3 5岁、中专或高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者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高 ,PSQI严重程度重 (P <0 .0 5~ 0 .0 1) ,相关分析显示 ,性别与PSQI的总评分及各成分分无显著相关关系 ;年龄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及总分呈正相关或高度正相关 (P <0 .0 5~ 0 .0 1) ;文化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应用、日间功能及总分呈负相关或高度负相关 (P <0 .0 5~0 .0 1)。结论 重视心理卫生知识的宣教 ,减少影响因素 ,以达到改善睡眠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医院 睡眠障碍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玲 潘朝锌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536-537,共2页
目的 了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患者术前心理状况 ,为心理干预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用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共调查了 3 8例PTCA术前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 PTCA术前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 目的 了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患者术前心理状况 ,为心理干预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用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共调查了 3 8例PTCA术前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 PTCA术前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调查分析 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 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P PTCA 焦虑 适应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乐欣治疗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张玲 《柳州医学》 2005年第3期148-149,共2页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且常继发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而服用催眠药物,对情绪障碍的作用不明显,产生诸多副作用,且对认知功能有一定损害。有文献记载抗抑郁药能治疗失眠,博乐欣能影响睡眠...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且常继发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而服用催眠药物,对情绪障碍的作用不明显,产生诸多副作用,且对认知功能有一定损害。有文献记载抗抑郁药能治疗失眠,博乐欣能影响睡眠,国内用博乐欣治疗失眠症的报道很少,本研究用博乐欣治疗失眠症,观察该药的起效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告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观察 失眠症 博乐欣 治疗 睡眠障碍 情绪障碍 生活质量 社会功能 催眠药物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