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某猪场一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1
作者 李逸楠 张佳妮 +7 位作者 纪宛彤 吴钰兴 麻润雯 张凌源 李茂宁 韦懿仙 王晓晔 李珣 《广西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17-21,共5页
为探究2023年11月广西南宁西乡塘区某规模化养猪场内仔猪全身皮炎的感染病因,确定导致该病的病原菌并探究其病原学特性,为广西地区该疾病临床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无菌采集患病仔猪皮炎样本,分离培养病原菌,并通过细菌分离鉴... 为探究2023年11月广西南宁西乡塘区某规模化养猪场内仔猪全身皮炎的感染病因,确定导致该病的病原菌并探究其病原学特性,为广西地区该疾病临床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无菌采集患病仔猪皮炎样本,分离培养病原菌,并通过细菌分离鉴定、耐药基因的扩增、细菌全基因的测序、药物敏感性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试验方法,从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耐药性以及临床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致病菌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菌在TSA平板上长出金黄色凸起菌落,革兰氏染色可见革兰氏阳性葡萄串状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提示该致病菌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等药物敏感,对庆大霉素、泰乐霉素等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药物呈耐药,对多西环素表现为中介。通过动物回归试验,将该菌株接种到健康猪的皮肤上能造成严重且典型的皮炎症状。本研究顺利分离到一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对其进行全基因分析和致病性分析,本研究结果能够为该病的预防及用药提供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皮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药物敏感性试验 动物回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因组重测序的广西地方猪种遗传多样性和选择信号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黎旺长 刘玮玮 +1 位作者 龙佳佳 杨小淦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15-2422,共8页
【目的】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研究分析广西地方猪种与西方商业猪种的遗传结构,挖掘出广西地方猪种的选择基因,为我国地方猪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打下基础。【方法】对广西地方猪种(巴马香猪、东山猪和陆川猪)和西方商业猪种(杜洛克猪、... 【目的】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研究分析广西地方猪种与西方商业猪种的遗传结构,挖掘出广西地方猪种的选择基因,为我国地方猪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打下基础。【方法】对广西地方猪种(巴马香猪、东山猪和陆川猪)和西方商业猪种(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共60头猪个体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分析,经质控后分别进行猪种亲缘关系、主成分层次、连锁不平衡衰减、群体遗传结构、系统发育进化树及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等分析。【结果】西方商业猪种与广西地方猪种间的群体遗传关系较远,西方商业猪种群体聚集在一起,而广西地方猪种群体较分散;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6个猪种聚类成3个分支,其中,东山猪单独聚为一支,巴马香猪和陆川猪聚为一支,而杜洛克猪、大白猪和长白猪聚类在另一分支上。广西地方猪种组均被选择的位点共有641个受选择区域,最终定位注释到108个基因,其中Cenpp基因的受选择区域高达25个。这些基因显著注释到自然杀伤细胞分化正向调控、翻译抑制因子活性、mRNA调控元件结合、肽激素加工、正调控细胞迁移参与新生血管生成、电压门控离子通道活性及离子跨膜转运调控等GO功能条目;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显著富集于内吞作用、cGMP-PKG信号、胆汁分泌、肌醇磷酸盐代谢和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等通路上。【结论】广西地方猪种与西方商业猪种间存在明显差异,但广西地方猪种内部存在较高的近交现象,部分猪种可能受到西方商业猪种的影响,而导致其血统不纯。广西地方猪种共有641个受选择信号区域,定位注释到的108个基因主要参与离子跨膜转运、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正调控细胞迁移及新生血管生成等通路,其中Mrps27基因可能与广西地方猪种独特的生长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方猪种 西方商业猪种 遗传多样性 选择信号 基因组重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PROX1/SIRT1信号通路调控山羊肌纤维类型转化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吴少强 刘雨帆 +2 位作者 韦义荣 黄艳娜 蒋钦杨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12,共12页
旨在解析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介导PROX1基因调控山羊骨骼肌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分子机制。体内试验部分,试验选取12只180日龄去势努比亚山羊((28.25±0.26)kg)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以补饲0、150 mg·kg^(-1) RES组山... 旨在解析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介导PROX1基因调控山羊骨骼肌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分子机制。体内试验部分,试验选取12只180日龄去势努比亚山羊((28.25±0.26)kg)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以补饲0、150 mg·kg^(-1) RES组山羊背最长肌组织为试验样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ROX1基因的表达量;体外试验,基于课题组前期试验所筛选出的20μmol·L^(-1) RES是细胞培养最佳浓度,通过转染PROX1干扰片段及干扰片段与20μmol·L^(-1) RES共处理山羊骨骼肌成肌细胞,检测CaN/NFAT通路关键基因与肌纤维四型标志基因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同时,利用蛋白-蛋白对接技术检测SIRT1与PROX1蛋白是否互作,并通过SIRT1抑制剂EX-527和RES共处理山羊成肌细胞,验证SIRT1与CaN/NFAT通路的调控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150 mg·kg^(-1) RES处理山羊成肌细胞可使SIRT1基因及CaN/NFAT通路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01),使MYH7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MYH4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干扰PROX1基因后,CaN/NFAT通路关键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MYH7、MYH4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蛋白表达水平的表达情况都与上述相反,该情况则在干扰片段与RES共处理成肌细胞后发生改变。蛋白-蛋白对接结果表明,SIRT1蛋白与PROX1蛋白可以互作。SIRT1抑制剂处理成肌细胞后,CaN/NFAT通路关键基因(NFATc1、TNNC1、TNNI1、MYOZ2、SLN)的mRNA表达量较CON组显著下调(P<0.01),再经过RES干预后,TNNC1、TNNI1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本研究初步揭示了RES通过SIRT1/PROX1/CaN/NFAT途径调控肌纤维类型转化的机制,为后续畜禽肉品质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RES) CaN/NFAT信号通路 山羊成肌细胞 肌纤维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血藤醇提取物对玉米赤霉烯酮导致KK-1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
4
作者 何扬 刘惠心 +1 位作者 谢宗固 司红彬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4,共7页
研究旨在探讨鸡血藤醇提取物对玉米赤霉烯酮(ZEA)诱导的小鼠卵巢颗粒细胞(KK-1)的影响。选用KK-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ZEA处理,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ELISA检测孕酮(PG)和雌二醇(E2)含量,分析细胞凋亡情况;使用半定量RT-qPCR在安... 研究旨在探讨鸡血藤醇提取物对玉米赤霉烯酮(ZEA)诱导的小鼠卵巢颗粒细胞(KK-1)的影响。选用KK-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ZEA处理,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ELISA检测孕酮(PG)和雌二醇(E2)含量,分析细胞凋亡情况;使用半定量RT-qPCR在安全浓度范围下检测鸡血藤醇提取物对ZEA诱导的KK-1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ZEA在20μmol/L 24 h和10μmol/L 48 h条件下导致KK-1细胞50%死亡。添加20、10μg鸡血藤醇提取物使ZEA诱导的KK-1细胞增殖和凋亡水平改善,同时使E2和PG的分泌功能得以恢复;此外,鸡血藤醇提取物还影响ERα和ERβmRNA水平。综上所述,鸡血藤醇提取物能够促进KK-1细胞的生长和PG、E2激素的分泌功能,增强细胞抗凋亡能力,并且调节ERα和ERβmRNA水平,进而对ZEA诱导的KK-1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血藤醇提取物 玉米赤霉烯酮 小鼠卵巢颗粒细胞 细胞增殖和凋亡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鸡禽杆菌分离鉴定及饮水免疫攻菌保护研究
5
作者 王志龙 董飞 +8 位作者 尚川川 吴晓倩 张爽 陈建波 祝建林 周利娟 陆华娟 虞伟祥 司红彬 《中国禽业导刊》 2025年第1期57-59,共3页
为研究能针对性保护鸡群,且使用方便的鸡传染性鼻炎疫苗,本研究从江苏某养殖集团发病鸡群中分离得到一株致病力较强的副鸡禽杆菌,命名为HS株。对HS株进行了16s RNA的测序鉴定,并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确定最小致病力剂量。根据测序鉴定结果。
关键词 鸡传染性鼻炎 饮水免疫 副鸡禽杆菌 致病力 动物回归试验 分离鉴定 疫苗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黄芩桑叶粗提物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庄齐兴 韦晓芳 +4 位作者 张文辉 李修宇 李泓漫 崔庆含 司红彬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4-39,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金银花黄芩桑叶粗提物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4320只生产性能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670日龄大午金凤蛋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6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正常饮水,试... 试验旨在探究金银花黄芩桑叶粗提物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4320只生产性能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670日龄大午金凤蛋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6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正常饮水,试验组在饮水中添加0.3%的金银花黄芩桑叶粗提物。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正常蛋数量、产蛋总数、正常蛋总重量、正常蛋均重、产蛋率、小黄色卵泡数量显著升高(P<0.05);异常蛋比例、平均斑点蛋数、平均钙盐沉积蛋数、平均波纹蛋数、斑点蛋比、钙盐沉积蛋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胸肌pH值、腿肌pH值、腿肌系水力、腿肌红度(a*)值和黄度(b*)值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胸肌亮度(L*)值和腿肌L*值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产蛋后期蛋鸡饮水中添加金银花黄芩桑叶粗提物可有效提高产蛋性能,改善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黄芩桑叶粗提物 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肉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RSV非结构蛋白NSP4及其3个主要结构域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7
作者 李子镛 任金瑞 +6 位作者 吴香菊 丛晓燕 李均同 齐静 王晓晔 胡悦 杜以军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4-80,共7页
旨在构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SP4蛋白及其3个主要结构域的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包装慢病毒并检测4种慢病毒在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和猪肺泡巨噬细胞PAM中的表达。试验以质粒pXJ41-HA-NSP4为模板,分别扩增NSP4全长及其3个... 旨在构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SP4蛋白及其3个主要结构域的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包装慢病毒并检测4种慢病毒在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和猪肺泡巨噬细胞PAM中的表达。试验以质粒pXJ41-HA-NSP4为模板,分别扩增NSP4全长及其3个结构域NSP4-DⅠ、NSP4-DⅡ、NSP4-DⅢ片段,连接到pCD513B慢病毒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CD513B-NSP4、pCD513B-NSP4-DⅠ、pCD513B-NSP4-DⅡ、pCD513B-NSP4-DⅢ;将慢病毒重组质粒与包装质粒pLP1、pLP2、pLP/VSVG共转染HEK-293T细胞,包装获得4种重组慢病毒rLV-NSP4、rLV-NSP4-DⅠ、rLV-NSP4-DⅡ、rLV-NSP4-DⅢ,并感染HEK-293T细胞测定病毒滴度;分别将4种重组慢病毒感染THP-1细胞、PAM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目的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目的基因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感染时间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4种慢病毒rLV-NSP4、rLV-NSP4-DⅠ、rLV-NSP4-DⅡ、rLV-NSP4-DⅢ感染HEK-293T细胞的病毒滴度分别为2.2×10^(6)、2.8×10^(6)、2.5×10^(6)和2.5×10^(6) TU/mL;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4种慢病毒感染THP-1细胞和PAM细胞后阳性细胞数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多;qPCR结果表明目的基因转录水平在慢病毒感染后60 h内随着感染时间增加而升高;Western blot表明4种慢病毒能够成功感染THP-1细胞和PAM细胞并稳定表达相应的目的蛋白,且蛋白表达水平随着感染时间增加而升高。综上,本研究成功包装PRRSV NSP4及其3个主要结构域重组过表达慢病毒,为进一步研究PRRSV NSP4及其3个结构域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NSP4 慢病毒载体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A过表达对水牛卵巢颗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刘青云 程佳瑞 +4 位作者 秦慧婷 程隽如 赵子文 石德顺 邓彦飞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3-218,共6页
本试验旨在探索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lpha,TGF-α)的编码基因TGFA对水牛卵巢颗粒细胞(BGCs)增殖、凋亡和类固醇激素分泌能力的影响,为进一步探明TGFA在调控水牛卵泡发育中的作用提供理论支持。构建TGFA过表达载... 本试验旨在探索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lpha,TGF-α)的编码基因TGFA对水牛卵巢颗粒细胞(BGCs)增殖、凋亡和类固醇激素分泌能力的影响,为进一步探明TGFA在调控水牛卵泡发育中的作用提供理论支持。构建TGFA过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将其转染至BGCs,CCK-8、EdU、流式细胞术、ELISA等技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增殖、凋亡和类固醇激素分泌情况,同时运用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TGFA过表达后BGCs活力显著提高,EdU阳性细胞率显著升高,增殖相关基因PCNA和CyclinD1的表达量显著上调。同时,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促凋亡基因CASPASE 3、BAX和P53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促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量显著下调;雌激素(Estradiol,E2)和孕酮(Progesterone,也称黄体酮,缩写:PROG)的分泌量显著降低,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3-βHSD和CYP19A1的表达量显著下调,其蛋白表达量也显著降低。综上,TGFA过表达促进BGCs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和类固醇激素分泌,从而调节水牛卵泡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A 水牛卵巢颗粒细胞 细胞增殖 凋亡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llerRed介导消除鸡原始生殖细胞的研究
9
作者 张嘉乐 黄振文 +7 位作者 贾肖轩 彭煜琳 温静儿 季娜 许惠艳 刘兴廷 冉明霞 陆阳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36-3146,共11页
【目的】构建特异性表达KillerRed(KR)的鸡原始生殖细胞系(PGCs),为制备生殖细胞可消除的受体鸡胚和提高外源PGCs在嵌合体中的基因传递效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hyPBase转座酶将KR整合到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基因组中,建立稳定... 【目的】构建特异性表达KillerRed(KR)的鸡原始生殖细胞系(PGCs),为制备生殖细胞可消除的受体鸡胚和提高外源PGCs在嵌合体中的基因传递效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hyPBase转座酶将KR整合到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基因组中,建立稳定表达CAG-KR-EGFP的DF-1细胞系(KR-DF-1)。利用绿光照射细胞,台盼蓝染色检测DF-1的消除效率。采用CRISP/Cas9系统将KR定点敲入到鸡生殖细胞水平的PGCs中DAZL基因的第11号外显子中,建立生殖细胞特异表达DAZL-KR-EGFP的PGCs细胞系(KR-PGCs)。利用绿光照射细胞,台盼蓝染色检测PGCs消除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生殖细胞特异性表达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微注射KR-PGCs到受体鸡胚,孵化产生嵌合体后代,PCR检测嵌合体后代精液中是否含有KR。【结果】成功构建KR-DF-1,与野生型DF-1相比,细胞增殖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绿光照射后,KR-DF-1死亡率极显著升高(P<0.01,下同);成功构建KR-PGCs,绿光照射后,KR-PGCs死亡率极显著升高,细胞核呈破碎状;绿光照射12h,KR-PGCs中SOD2和CAS3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细胞计数结果显示,KR-PGCs在绿光照射后出现负增长;KR-PGCs的特异性基因DAZL、DDX4、Pou5f3、NANOG和DNA1正常表达,仍具有迁移定植到性腺的能力,且性成熟嵌合体公鸡精液能产生含KR的精液。【结论】成功构建了在DAZL基因位点特异性表达KR的KR-GCs细胞系,且绿光照射后可特异性消除KR-PGCs。通过显微注射成功获得了含有KR-PGCs且能产生含KR精液的嵌合体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生殖细胞 KillerRed 特异性消除 嵌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 rRNA测序分析高低饲料转化率猪粪便微生物的组成差异
10
作者 张帅 陈奎蓉 +10 位作者 许迪 江山 王梦影 张坤 徐玉培 雷国凤 张志程 郭猛 赵云翔 兰干球 梁晶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5-1614,共10页
提高猪饲料转化率是目前猪育种工作的重点,本研究对384头三元杂交母猪的FCR值进行排序,从中选取两端高饲料转化率(HFCR组)和低饲料转化率(LFCR组)猪各10头,采集粪便进行微生物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结果表明,LFCR组的Richness指数、Ch... 提高猪饲料转化率是目前猪育种工作的重点,本研究对384头三元杂交母猪的FCR值进行排序,从中选取两端高饲料转化率(HFCR组)和低饲料转化率(LFCR组)猪各10头,采集粪便进行微生物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结果表明,LFCR组的Richness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均极显著高于HFCR组(P<0.01)。通过LEfSe分析,在属水平上筛选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的微生物,其中,在LFCR组筛选LDA>3的微生物主要是Prevotella_1、Treponema_2、Prevotellaceae_NK3B31_group、Eubacterium_coprostanoligenes_group、p-1088-a5_gut_group、Prevotella_9、阿克曼菌属、Prevotellaceae_UCG_009、Ruminococcaceae_UCG-014、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在HFCR组LDA>3的微生物主要是巨球藻属、小类杆菌属、链型杆菌属、假丁酸弧菌属、柯林斯氏菌、Solobacterium、罕见小球菌属、链球菌属。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FCR显著负相关的微生物大多与短链脂肪酸的产生有关,而与FCR显著正相关的微生物多数为潜在的致病性细菌。本研究通过筛选高、低饲料转化率猪粪便中的差异微生物,并对差异微生物丰度与饲料转化率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筛选到与饲料转化率显著关联的粪便微生物,为猪饲料转化率性状的肠道微生物育种标记筛选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转化率 16S rRNA 粪便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脱氧核酶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奶牛血清铜离子的研究
11
作者 孙超群 王辉 +4 位作者 贺越 余志雪 梁兴伟 熊本海 唐湘方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4-359,共6页
铜离子作为奶牛生长发育阶段的必需金属元素发挥着极为重要作用,其缺乏或过量都会影响奶牛生理健康及养殖场经济效益,因此实时快速检测铜离子对于调节饲料中含铜添加剂具有重要意义。荧光生物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实时监测、... 铜离子作为奶牛生长发育阶段的必需金属元素发挥着极为重要作用,其缺乏或过量都会影响奶牛生理健康及养殖场经济效益,因此实时快速检测铜离子对于调节饲料中含铜添加剂具有重要意义。荧光生物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实时监测、易操作、低成本、大规模生产等优点,非常适合奶牛养殖场现场快速检测。本试验旨在将对铜离子选择性和灵敏性高的脱氧核酶作为生物敏感材料,设计在脱氧核酶的5'端和特异性底物链的3'端分别标记标荧光染料Cy5和猝灭剂BHQ3,制备荧光生物传感器,对生物敏感材料浓度与pH环境进行优化,并对钙、镁、锌等金属离子进行特异性检测。当铜离子存在时,铜离子与脱氧核酶特异性结合,进而切割特异性底物链的rA位点,导致Cy5重新暴露,荧光信号增强。通过试验表明,该方法构建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可以在pH 6.0~6.5对1~1000 nmol/L的铜离子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0.67 nmol/L,该方法可快速检测奶牛血清铜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铜 脱氧核酶 分子信标 荧光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规模RNA-seq数据绘制猪RNA编辑图谱的研究
12
作者 龙佳佳 刘玮玮 +3 位作者 范新浩 黎旺长 杨小淦 唐中林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8-295,共8页
【目的】A-to-I RNA编辑是一种由ADAR酶家族介导的共转录/转录后修饰,系统绘制猪的RNA编辑图谱,为猪的分子育种提供候选靶标。【方法】收集16种猪组织的3461个RNA-seq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检测猪RNA编辑位点。【结果】共检测到130989... 【目的】A-to-I RNA编辑是一种由ADAR酶家族介导的共转录/转录后修饰,系统绘制猪的RNA编辑图谱,为猪的分子育种提供候选靶标。【方法】收集16种猪组织的3461个RNA-seq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检测猪RNA编辑位点。【结果】共检测到130989个RNA编辑位点,其中,A-to-I RNA编辑位点有124208个。A-to-I RNA编辑位点特征分析表明,98.2%的位点位于重复区域,且主要位于猪特异性的SINE反转录转座子区域的PRE-1/Pre0_SS元件内。只有12.3%的A-to-I RNA编辑位点具有编码意功能。最后,本研究分析了7种组织(脂肪、大脑、大肠、小肠、骨骼肌、肝和肺)的特异性A-to-I RNA编辑位点,脂肪组织特异性位点宿主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表明,这些基因在与细胞脂质代谢过程、脂质代谢过程、硫酯代谢过程等相关的信号通路中富集。在这些通路中,与脂肪沉积相关的基因有PDK1、ACSL1和PDE3B等。【结论】绘制了猪的RNA编辑位点图谱,为猪的分子育种提供了候选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I RNA编辑 脂肪沉积 组织 组织特异性RNA编辑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猪METTL3基因克隆及其在卵母细胞中的表达规律
13
作者 李思佳 郑彦梓 +6 位作者 王燕新 贾茹茹 王云 李政达 甘露 石德顺 陆凤花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4-369,共6页
甲基转移酶样3(METTL3)是一种重要的甲基化酶,在调控细胞功能和命运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试验旨在探究长白猪METTL3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前后和早期胚胎发育各时期的表达模式。试验采用PCR方法扩增、克隆... 甲基转移酶样3(METTL3)是一种重要的甲基化酶,在调控细胞功能和命运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试验旨在探究长白猪METTL3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前后和早期胚胎发育各时期的表达模式。试验采用PCR方法扩增、克隆长白猪METTL3基因的目的片段,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长白猪METTL3基因CDS序列全长为1 743 bp,共编码580个氨基酸。长白猪METTL3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家犬、牛、斑马鱼、人、山羊、绵羊等11个物种进行同源性比对,与绵羊的同源性最高(95.59%),与斑马鱼的同源性最低(68%)。长白猪METTL3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33.45%)、无规则卷曲(50.34%)、延伸链(12.41%)和β-转角(3.79%)构成,存在59个磷酸化位点,并且无信号肽结构。RT-qPCR结果表明,METTL3在长白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前后和孤雌激活后的胚胎发育各时期均有表达,其中在囊胚时期的表达量最高,在生发泡期(GV)表达量最低。本研究克隆得到了长白猪METTL3基因,并揭示了其在长白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前后和早期胚胎发育各时期的表达模式,为阐明METTL3在长白猪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猪 METTL3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单体组合物的筛选优化及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
14
作者 杨蒙 莫家豪 +6 位作者 张丽芳 张志丹 杨云乔 张歌音 程于梦 黎江 司红彬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20,共9页
旨在研究由不同单体组成的中药单体组合物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C)、分级抑菌指数(FICI)、中药单体组合物的筛选、中药单体组合物的剂量配比优化等试验,获得一种由绿原酸、黄芩苷、厚朴酚按照质量比为2∶4... 旨在研究由不同单体组成的中药单体组合物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C)、分级抑菌指数(FICI)、中药单体组合物的筛选、中药单体组合物的剂量配比优化等试验,获得一种由绿原酸、黄芩苷、厚朴酚按照质量比为2∶4∶1的中药单体组合物。通过测定中药单体组合物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相对电导率、核酸和蛋白渗漏、胞外碱性磷酸酶(AKP)含量、胞内DNA含量变化的影响,初步探究中药单体组合物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绿原酸、黄芩苷、厚朴酚、硫酸小檗碱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6.25、6.25、6.25和1.25 mg/mL,不同组分之间存在协同或相加作用,其中绿原酸和厚朴酚联用的FICI为0.5。中药单体组合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破坏大肠杆菌细胞的完整性,引起细胞内容物渗漏使菌液的电导率显著升高(P<0.05),菌液OD_(260 nm)、OD_(280 nm)值显著升高(P<0.05),AKP含量显著升高(P<0.05),DNA含量变化明显。本研究表明中药单体组合物主要通过破坏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细胞膜、细胞壁的结构完整性从而实现抑菌作用,为中药复方治疗或预防细菌性疾病的药物筛选和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单体组合物 配比优化 多重耐药大肠杆菌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厚朴复方水提物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疗效试验
15
作者 莫家豪 杨蒙 +6 位作者 向俊 张志丹 张丽芳 张歌音 杨金琳 黎江 司红彬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3,共6页
为了增强药物的疗效以及更好提升病鸡的生长性能,本研究配伍黄连厚朴为核心的连朴水提物,以探究其抗球虫效果。黄连厚朴复方水提物的抗球虫指数(ACI)为169.48,达到良好抗球虫效果,能有效减少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造成的... 为了增强药物的疗效以及更好提升病鸡的生长性能,本研究配伍黄连厚朴为核心的连朴水提物,以探究其抗球虫效果。黄连厚朴复方水提物的抗球虫指数(ACI)为169.48,达到良好抗球虫效果,能有效减少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造成的盲肠损伤、卵囊的排出数量以及血便的数量,恢复其生长性能;外周血清中的细胞因子结果表明,黄连厚朴复方水提物可以降低促炎因子在血清中的含量,提升白细胞介素10的含量,从而达到降低炎症的发生;黄连厚朴复方水提物可以提高抗氧化酶在感染期间的含量,减少过氧化物丙二醛和一氧化氮的含量,具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研究表明,黄连厚朴复方水提物可能是治疗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的一种有效替代抗生素等化学合成药物的天然中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复方 黄连厚朴 柔嫩艾美耳球虫 抗氧化应激 抗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巴马香猪和杜洛克猪骨骼肌差异lncRNA分析
16
作者 胡梦灵 范新浩 +5 位作者 姚一龙 闫超 谢炳坤 兰干球 梁晶 唐中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0-659,共10页
【目的】通过对巴马香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鉴定差异表达lncRNA,筛选与骨骼肌发育形成相关的候选基因,为明确lncRNA对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12月龄的巴马香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组织进... 【目的】通过对巴马香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鉴定差异表达lncRNA,筛选与骨骼肌发育形成相关的候选基因,为明确lncRNA对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12月龄的巴马香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以错误发现率(FDR)<0.05且|log2Fold Change|>1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差异表达lncRNA,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预测差异表达lncRNA靶基因并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选取表达差异最大的lncRNA构建其与靶基因互作网络。【结果】在巴马香猪和杜洛克猪背肌间共鉴定出6316个DEGs和675个差异表达lncRNA;GO功能注释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lncRNA靶基因主要涉及代谢过程、肌肉组织发育及骨骼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等生物过程;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lncRNA靶基因在Hippo和Wnt信号通路显著富集(P<0.05),说明差异表达lncRNA与骨骼肌细胞的增殖、自噬和分化相关;对表达差异最大的lncRNA-MSTRG.16703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发现其在巴马香猪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杜洛克猪(P<0.01),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lncRNA-MSTRG.16703与靶基因互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上调靶基因包括QKI、MBNL1和YBX2,QKI和MBNL1在均与可变剪接相关。【结论】在巴马香猪和杜洛克猪间发现的差异表达lncRNA是调控骨骼肌发育的候选基因,其靶基因主要富集在Hippo和Wnt等骨骼肌发育相关信号通路。lncRNA-MSTRG.16703的表达差异最大且在巴马香猪中上调,其靶基因在骨骼肌细胞增殖分化和肌纤维形成中有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香猪 杜洛克猪 背最长肌 转录组测序 lnc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甜苷Ⅲ延缓猪卵母细胞体外老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磊 曾筱乔 +5 位作者 高祖维 吴诗瑶 彭珂 严煜钧 万润田 梁兴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49-1960,共12页
【目的】验证罗汉果甜苷Ⅲ是否具有延缓猪卵母细胞体外老化进程的功效,为采用植物提取物延缓卵母细胞体外老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体外培养44 h获得的猪卵母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孤雌激活筛选出罗汉果甜苷Ⅲ对猪卵母细胞的有效作用... 【目的】验证罗汉果甜苷Ⅲ是否具有延缓猪卵母细胞体外老化进程的功效,为采用植物提取物延缓卵母细胞体外老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体外培养44 h获得的猪卵母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孤雌激活筛选出罗汉果甜苷Ⅲ对猪卵母细胞的有效作用浓度;然后设新鲜卵母细胞(Fresh)、老化卵母细胞(Aging)及老化卵母细胞添加罗汉果甜苷Ⅲ(MogⅢ)3个处理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分别检测猪卵母细胞的线粒体数量和分布、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含量、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ROS)水平、DNA损伤、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及早期凋亡水平等指标。【结果】老化导致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的胚胎分裂率及囊胚发育率极显著下降(P<0.01,下同),而添加罗汉果甜苷Ⅲ能有效提高老化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的胚胎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尤其以添加25.0µmol/L罗汉果甜苷Ⅲ的效果最优,故确定25.0µmol/L为罗汉果甜苷Ⅲ的有效作用浓度。与Fresh组猪卵母细胞相比,Aging组猪卵母细胞线粒体荧光强度显著下降(P<0.05,下同)、ATP含量极显著下降、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抗氧化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而ROS水平、γ-H2AX荧光强度和Annexin-V阳性率均极显著上升;但添加25.0µmol/L罗汉果甜苷Ⅲ后上述问题均得到有效改善,即罗汉果甜苷Ⅲ能有效缓解猪卵母细胞的老化进程。【结论】罗汉果甜苷Ⅲ通过改善老化猪卵母细胞线粒体数量和ATP含量的异常、恢复ROS平衡、上调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以及缓解猪卵母细胞老化引起的DNA损伤和早期凋亡,而有效延缓猪卵母细胞的老化进程,进而提高猪卵母细胞的体外发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老化 罗汉果甜苷Ⅲ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硒酸钠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其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
18
作者 张冰 杨燕燕 +4 位作者 冯前会 施雯 方肄臻 黄佳宝 石德顺 《中国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482-3493,共12页
【目的】探究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SS)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其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分析,为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cumulus oocyte complexes,COCs)随机放... 【目的】探究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SS)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其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分析,为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cumulus oocyte complexes,COCs)随机放在不同浓度亚硒酸钠(0、20、40、60、80 nmol·L^(-1))的成熟培养液中成熟培养44 h后,分别观察卵丘细胞扩展及卵母细胞第一极体(first polar body,PB1)排出情况,收集卵丘细胞并提取其RNA,同时对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parthenogenetic activation,PA)处理并进一步对孤雌胚胎进行体外培养,分别于48、168 h统计卵裂率及囊胚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观察法对卵丘细胞扩展指数(CEI)、卵丘扩展相关基因(Has2、Ptgs2)表达、卵母细胞第一极体(PB1)排出率和孤雌胚胎的卵裂率及囊胚率进行检测,以探究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卵母细胞成熟、早期胚胎发育及卵丘细胞扩展的影响,并据此确定亚硒酸钠的最适添加浓度;通过光吸收法及RT-q PCR检测COCs的总抗氧化能力、卵母细胞中谷胱甘肽(GSH)含量和丙二醛(MDA)水平及抗氧化基因(CAT、PRDX2)表达,探讨体外成熟液中添加亚硒酸钠对卵母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合免疫荧光技术对囊胚内细胞总数和囊胚多能性基因(Nanog,Sox2)表达进行检测,探究亚硒酸钠对孤雌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结果】QRT-PCR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添加均可显著促进PTGS2基因的表达(P<0.05),且40 nmol·L^(-1)浓度下HAS2基因的表达、CEI、卵母细胞PB1、早期胚胎的囊胚率都得到显著促进(P<0.05);40、60、80、nmol·L^(-1)浓度下亚硒酸钠添加都可促进卵母细胞的卵裂,但40 nmol·L^(-1)浓度下卵裂促进效果显著(P<0.05),据此确定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液中亚硒酸钠添加浓度为40 nmol·L^(-1);由抗氧化能力检测结果显示亚硒酸钠可显著提高COCs的总抗氧化能力、卵母细胞的GSH水平、抗氧化基因CAT、PRDX2的表达、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免疫荧光及PCR结果显示,亚硒酸钠组中囊胚的内细胞团数量升高、Nanog表达升高(P<0.05)。【结论】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液中添加适宜浓度的亚硒酸钠可促进卵丘细胞扩展,提高卵母细胞的成熟率,改善卵母细胞成熟后的发育潜能。亚硒酸钠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这一有利影响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SS) 猪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IVM) 氧化应激 孤雌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芳藤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疲劳活性研究
19
作者 张苑 程玥 +1 位作者 谢宗固 司红彬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89-95,共7页
试验旨在优化扶芳藤黄酮提取工艺,研究其抗疲劳和抗氧化作用。试验以扶芳藤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对液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等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响应面优化设计,考察了扶芳藤的抗疲劳效果。将50只小鼠随... 试验旨在优化扶芳藤黄酮提取工艺,研究其抗疲劳和抗氧化作用。试验以扶芳藤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对液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等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响应面优化设计,考察了扶芳藤的抗疲劳效果。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复方扶芳藤合剂)、疲劳模型组以及扶芳藤黄酮提取物低、高(200 mg/kg和400 mg/kg)剂量组,每组10只,进行小鼠抗疲劳试验。结果显示,扶芳藤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55 mL/g、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73 min、超声功率175 W,在此条件下黄酮得率为5.94%,与预测值基本一致。扶芳藤黄酮能够有效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降低血清中乳酸(LD)和尿素氮(BUN)含量,增加小鼠体内肝糖原和肌糖原水平,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研究表明,扶芳藤黄酮的抗疲劳和抗氧化效果较好,可作为缓解动物疲劳和氧化应激的饲料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芳藤 黄酮 抗疲劳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救必应对葡聚糖硫酸钠联合大肠杆菌诱导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
20
作者 钱雅静 黄伊芹 +6 位作者 谭雨箫 邢帅 马明香 张笑笑 张歌音 徐百昌 司红彬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1-127,共7页
旨在探究复方救必应(CIRC)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联合大肠杆菌诱导肠道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将30只体重(20±2)g昆明雌鼠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组10只,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DE)和CIRC预防组(CDE)。CON组饮用纯净水,DE组和CDE组自... 旨在探究复方救必应(CIRC)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联合大肠杆菌诱导肠道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将30只体重(20±2)g昆明雌鼠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组10只,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DE)和CIRC预防组(CDE)。CON组饮用纯净水,DE组和CDE组自由饮水(含3%DSS溶液)5 d,第6天DE组和CDE组灌胃0.5 mL含菌量10^(8) CFU/mL的大肠杆菌O157:H7菌液,之后饮用纯净水;试验期间CDE组灌胃3.64 g/kg CIRC,CON组和DE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10 d。每天评估小鼠体重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AI);末次给药12 h后,收集小鼠血液、结肠、肝脏和肾脏,评估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脂多糖(LPS)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闭合蛋白(Occludin)基因表达量,平板计数检测大肠杆菌O157:H7感染后小鼠器官载菌量。结果显示:与DE组相比,CDE组小鼠体重显著增加(P<0.001),DAI显著降低(P<0.001),结肠长度缩短被显著抑制(P<0.001),血清中IL-1β、IL-6、TNF-α、MPO和LPS含量显著降低(P<0.01),ZO-1和Occludin的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并且显著抑制了大肠杆菌O157:H7从肠道转移至肝脏和肾脏(P<0.001)。结果表明:CIRC对DSS联合大肠杆菌诱导小鼠肠道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IRC维持肠道机械屏障,阻止大肠杆菌O157:H7的定殖和转移,进而抑制全身性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救必应 葡聚糖硫酸钠 大肠杆菌O157:H7 肠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