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传统民居杆栏建筑文化内涵的剖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彦才 《南方建筑》 2000年第3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广西传统民居 杆栏建筑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夏建筑符号与建筑创作借鉴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彦才 刘舸 《南方建筑》 2005年第1期5-9,共5页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科学无国界,但建筑绝不会没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华夏建筑有自己的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它出自地域、气象、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伦理等天时地利人和,植根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是一整体,依托于天地人和汇...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科学无国界,但建筑绝不会没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华夏建筑有自己的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它出自地域、气象、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伦理等天时地利人和,植根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是一整体,依托于天地人和汇成统一生态环境。阴阳结合为太极,是生命之源,华夏建筑是因功能、时空、环境而创意,与自然环境、乡土文化而巧妙地融合,再现自然,富含人情伦理。学习华夏建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高效利用自然资源、节能、节水、净化空气、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生态人居环境,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的现代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符号 建筑创作 现代建筑 生态人居 净化空气 乡土文化 民族风格 世界经济 借鉴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筑空间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罗汉军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3-27,共5页
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包括自然空间意识、实用空间意识、艺术空间意识)在东亚大陆地理环境、宗法血缘社会、实用理性文化不断演变发展的背景下,具有长于整体把握、拙于造型艺术的基本特点,建筑构成明快、通透、疏漏,建筑语言平易、... 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包括自然空间意识、实用空间意识、艺术空间意识)在东亚大陆地理环境、宗法血缘社会、实用理性文化不断演变发展的背景下,具有长于整体把握、拙于造型艺术的基本特点,建筑构成明快、通透、疏漏,建筑语言平易、通俗、形象,建筑图式规范、对称、灵动,建筑文脉辩证、自然、兼容;原始建筑空间反映氏族文化的意向,宫室建筑空间主要受儒家文化规范,园林建筑空间反映道家文化特点,寺庙建筑空间着重表现佛教文化观念,民居建筑空间突出平民文化精神,公共建筑空间显示科学文化价值,推动了以空间意识为核心的建筑语言、构成、图式与文脉的演变与发展,期待于现代空间意识的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空间 造型艺术 建筑构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技术与建筑物理教学 被引量:2
4
作者 黄险峰 《南方建筑》 2001年第4期77-79,共3页
本文从建筑物理学的发展和建构主义理论出发,阐述了建筑物理教学的特点,探讨了建筑物理网络教学的模式及其对教育改革的意义。
关键词 网络 建筑物理 建构主义 认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筑史教学杂谈
5
作者 马洪川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S2期165-166,共2页
建筑史教学是对建筑史研究成果的口头化表述 ,其目的是通过教师的个性化讲解 ,让学生掌握古代建筑相关知识。教师应认识到建筑史教学目的的多重性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组织教材 ;在授课中应敢于表达个人的史观取向以激发学生深究历史的勇气。
关键词 建筑史研究与建筑史教学 个性化讲解 人文素质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建筑的三个阶段与三部名著
6
作者 罗汉军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8-19,共2页
现代建筑的三个阶段与三部名著罗汉军不少现代建筑的历史与理论研究,低估赖特(WrightFL)的现代建筑首创意义,否定后现代主义等非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多元发展的贡献,甚至把现代主义对现代建筑的解释当作不容更改的... 现代建筑的三个阶段与三部名著罗汉军不少现代建筑的历史与理论研究,低估赖特(WrightFL)的现代建筑首创意义,否定后现代主义等非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多元发展的贡献,甚至把现代主义对现代建筑的解释当作不容更改的现代建筑宪章。因此,不能正确评价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建筑 建筑史 建筑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城共生的建筑永恒之道——埃里克·冈纳·阿斯普隆德与皇家总理府方案解读
7
作者 李欣 解惠婷 +2 位作者 刘启明 童乔慧 樊芷茜 《建筑师》 CSSCI 2023年第4期54-63,共10页
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回顾了20世纪初瑞典建筑师埃里克·冈纳·阿斯普隆德对建筑环境整体性的持续思考,重点解析了他的未建成的作品——皇家总理府国际竞赛方案,着重从“肌理织补”“空间渗透”“与城共生”三个方面,分析了基于城... 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回顾了20世纪初瑞典建筑师埃里克·冈纳·阿斯普隆德对建筑环境整体性的持续思考,重点解析了他的未建成的作品——皇家总理府国际竞赛方案,着重从“肌理织补”“空间渗透”“与城共生”三个方面,分析了基于城市织补思想的设计探索。通过对传统城市肌理的延续和转化,创造了一个由新旧建筑实体所共同定义的城市空间系统,丰富了建筑的历史内涵,再现了城市的空间记忆,其设计思想充分体现了从抽象空间到具体场所的转变,完美诠释了与城共生的建筑永恒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斯普隆德 皇家总理府 城市文脉 城市建筑学 共生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特和他的《建筑设计图集》
8
作者 V.斯卡里 罗汉军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41-143,共3页
这部《赖特建筑设计图集》(StudiesandExcutedBuildingsbyFrankLloydWright)是德国教授K·弗兰克(K·Francke)向韦斯姆斯(ErnstWasmuth)提出建议,经... 这部《赖特建筑设计图集》(StudiesandExcutedBuildingsbyFrankLloydWright)是德国教授K·弗兰克(K·Francke)向韦斯姆斯(ErnstWasmuth)提出建议,经赖特同意出版的。它与勒·柯布西埃192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师 建筑设计图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转型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覃盟琳 黎航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54-157,共4页
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将处于城镇化发展的"新常态",表现出城镇化发展速度从"高速"到"中高速"的转变,城镇规划从"简单增量"到"优化存量"的转变,城镇建设从"生存空间"... 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将处于城镇化发展的"新常态",表现出城镇化发展速度从"高速"到"中高速"的转变,城镇规划从"简单增量"到"优化存量"的转变,城镇建设从"生存空间"到"复合空间"的转变。由此城乡规划专业也要主动积极对接和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对城乡规划学科发展方向和规划人才培养的影响,在课程体系、教育目标、学科体系中实现教育、教学的及时转型,使城乡规划教育更好地为新常态下各项城乡规划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城乡规划 教育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规划:引导社区发展的技术手段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洪川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2-104,共3页
 针对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创建文明社区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强调了一个综合的、代表绝大多数社区居民意愿的社区规划对社区发展的重要性,对社区规划的内容进行了初步探索,并结合公众参与、社区资源分配等焦点问题阐述了个人...  针对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创建文明社区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强调了一个综合的、代表绝大多数社区居民意愿的社区规划对社区发展的重要性,对社区规划的内容进行了初步探索,并结合公众参与、社区资源分配等焦点问题阐述了个人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发展 社区规划 公众参与 社区资源分配 社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历史交汇点——上海江湾城市副中心(北块)详细规划
11
作者 马洪川 《规划师》 2002年第7期28-30,共3页
20世纪初江湾曾被作为上海新的市政中心进行规划建设,而今在“多心开敞”的21世纪上海城市构架中,江湾又成为承担多个中心功能的城市副中心。作者从“功能-结构”关系入手,分析了江湾城市副中心北块的功能定住和发展优势,并从规划结构... 20世纪初江湾曾被作为上海新的市政中心进行规划建设,而今在“多心开敞”的21世纪上海城市构架中,江湾又成为承担多个中心功能的城市副中心。作者从“功能-结构”关系入手,分析了江湾城市副中心北块的功能定住和发展优势,并从规划结构、空间布局、交通组织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副中心 上海 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城市生态服务消费需求与外围生态服务供给最优化关系模式研究
12
作者 赵静 覃盟琳 +1 位作者 黄中胜 牙婧 《广西城镇建设》 2015年第12期100-104,共5页
城市生态服务消费主要存在于城市内部,是指人类对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价值的占有和消耗;外围生态服务供给则是指城市外围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维持过程中产出的产品、资源和环境。城市生态服务消费需求与外围生态服... 城市生态服务消费主要存在于城市内部,是指人类对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价值的占有和消耗;外围生态服务供给则是指城市外围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维持过程中产出的产品、资源和环境。城市生态服务消费需求与外围生态服务供给关系模式为供求平衡型、农业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一般分别存在与小型城市、中型至大型城市、特大至超大城市中。城市生态服务供需模式,其实质是城市内部消耗与外部空间承载力的关系,根据不同的供需模式,不同规模的城市可以分别向平衡、低碳、安全三种不同价值导向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 消费需求 供给 关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餐饮业的空间集聚效应及其规划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亘欢 覃盟琳 覃硕 《广西城镇建设》 2015年第1期115-122,共8页
商业网点规划更多是从空间结构方面去考虑,而现实中的城市餐饮业自发形成的时空结构、业态组合却与规划方案难以契合。为了调和这一矛盾,本文通过实例研究,提出城市餐饮业的九种基础集聚模式,并对其集聚动力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对... 商业网点规划更多是从空间结构方面去考虑,而现实中的城市餐饮业自发形成的时空结构、业态组合却与规划方案难以契合。为了调和这一矛盾,本文通过实例研究,提出城市餐饮业的九种基础集聚模式,并对其集聚动力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城市餐饮业的空间结构、业态组合提出规划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业 空间集聚 规划优化 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干栏民居的汉化演变研究
14
作者 熊伟 李尤 《广西城镇建设》 2021年第12期137-143,共7页
干栏民居在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布广泛,在长期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中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总体呈现"汉化"的演变趋势。本文对广西少数民族的干栏民居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其后通过大量实例,从楼梯位置、平面布局、建筑围合形态和... 干栏民居在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布广泛,在长期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中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总体呈现"汉化"的演变趋势。本文对广西少数民族的干栏民居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其后通过大量实例,从楼梯位置、平面布局、建筑围合形态和干栏的地面化等四个方面对这一"汉化"演变具体现象予以分析研究,在当代地域主义特色建筑创作与民族特色文化建设方面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少数民族 干栏民居 汉化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分钟社区生活圈视角下的武汉市主城区绿色空间公平性评价
15
作者 任亚鹏 刘启明 +1 位作者 刘馨 李欣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4-102,共9页
【目的】全球城市化的加速不断带来各种城市病,城市自然环境被认为是改善居民福祉的重要因素,而多数城市中存在城市绿色空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将城市绿色空间分布与其他建成环境因素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全面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 【目的】全球城市化的加速不断带来各种城市病,城市自然环境被认为是改善居民福祉的重要因素,而多数城市中存在城市绿色空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将城市绿色空间分布与其他建成环境因素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全面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有助于城市规划师和风景园林师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方法】使用基于高斯方程和网络生活圈阈值改进后的两步移动搜索(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2SFCA)法,对武汉市城市绿色空间资源配比情况进行评价,并结合社区建筑建成年限数据使用K-means聚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武汉市城市绿色空间资源分布存在显著失衡并呈现明显的空间效应,绿地与水景可达性分别呈现全局由中心向周边递增、局部团状聚集的特征。2)由聚类分析得到“供需匮乏—建筑老化”“供需匮乏—建筑较新”“供需充足—建筑老化”“供需充足—建筑较新”4种分类结果,发现社区建筑建成年限与城市绿色空间可达性整体呈现空间相关性,在局部地区呈现空间错位。3)政府主导的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增强居民交通能力的政策可以缓解城市绿色空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结论】验证了构建全面系统的可达性分析方法对于提升城市绿地空间公平性方面的重要性,并在老旧社区更新改造和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规划方面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生态 城市绿色空间 两步移动搜索 供需关系 可达性 环境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边缘区碳源碳汇用地空间扩张模式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覃盟琳 赵静 +1 位作者 黎航 牙婧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41-947,共7页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碳源碳汇平衡的核心载体之一,是碳汇碳源用地转换的集中地。本文提出了碳源碳汇用地概念,总结了城市边缘区碳源碳汇用地空间结构扩张的六种基本模式,探讨了边缘区碳源碳汇用地空间结构变化规律。选取南宁市为研究对...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碳源碳汇平衡的核心载体之一,是碳汇碳源用地转换的集中地。本文提出了碳源碳汇用地概念,总结了城市边缘区碳源碳汇用地空间结构扩张的六种基本模式,探讨了边缘区碳源碳汇用地空间结构变化规律。选取南宁市为研究对象,对南宁市遥感影像进行了监督分类,利用 ArcGIS 人机交互目视判读的方法,提取南宁市四个时间点边缘区的范围及其碳源碳汇用地构成。1990~2000年,南宁市边缘区碳源碳汇用地空间结构扩张模式以蔓延为主、指状为辅;2000~2006年,以指状型及独立型为主;2006~2013年,扩张模式为连片型。城市边缘区形态按“破碎-规则-发散-规则”方向变化,不同阶段具有的不同扩张模式对边缘区碳汇用地影响不同。边缘区碳汇用地主要以耕地与园地构成,保护耕地与园地成为增加碳汇用地的核心任务。城市边缘区的扩张方向受到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明显指引,其扩张方向体现了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区 碳源碳汇用地 空间结构 扩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城市水安全概念辨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筠婷 徐建刚 许有鹏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3-450,共8页
城市水安全研究正从水治理向水安全管理方向发展,研究视角也从自然科学领域转向社会人文领域。然而国内外对城市水安全的研究还处于实践探索和经验分享的阶段,尚未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概念和理论体系。为此试图将城市水安全研究纳入非... 城市水安全研究正从水治理向水安全管理方向发展,研究视角也从自然科学领域转向社会人文领域。然而国内外对城市水安全的研究还处于实践探索和经验分享的阶段,尚未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概念和理论体系。为此试图将城市水安全研究纳入非传统安全范畴来构建其理论体系,首先从安全的原义出发探讨城市水安全的学科归属,从主体间性来理解城市水安全的主体关系,从安全的物质和社会建构角度来剖析城市水安全化的动态过程,从非传统安全理论构建的一般框架来解构城市水安全的指涉对象及其安全价值,进而总结城市水安全的概念,为城市水安全乃至其他资源安全研究提供一种兼顾自然和人文的新思维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安全 非传统安全 主体间性 安全建构 概念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健康视角下的城市边缘区空间发展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覃盟琳 卢一沙 +1 位作者 赵静 牙婧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2-126,共5页
通过规划促进城市宜居环境建设,从而促进城市的公共健康成为当前城乡规划的研究热点。文章在探讨城市边缘区空间发展与城市公共健康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边缘区从提供生态服务、抵御生态风险及维护生态公平三方面对城市的公共健... 通过规划促进城市宜居环境建设,从而促进城市的公共健康成为当前城乡规划的研究热点。文章在探讨城市边缘区空间发展与城市公共健康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边缘区从提供生态服务、抵御生态风险及维护生态公平三方面对城市的公共健康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以促进公共健康为目标,提出城市边缘区空间发展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健康 城市边缘区 空间发展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象无形·意在笔先——中国风景园林美学的哲学精神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滨谊 廖宇航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9,共5页
中国哲学为传统风景园林提供了泛文化基础,两者在意象上是异质同构、合而为一的,谓之同象。在西方知识论的语境下,中国传统园林难以解读,但回到中国传统形而上的"道"上去释义,传统园林却是可读的,谓之同意。当前,对中国风景... 中国哲学为传统风景园林提供了泛文化基础,两者在意象上是异质同构、合而为一的,谓之同象。在西方知识论的语境下,中国传统园林难以解读,但回到中国传统形而上的"道"上去释义,传统园林却是可读的,谓之同意。当前,对中国风景园林在精神性、本土性上的反思使传统哲学的园林重返成为必需,通过对"大象无形"与"意在笔先"的探索,希望能够回溯中国传统风景园林的哲学基础和由形入神的建构方式,从而可为当代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提供本土的、原生的和在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形而上学 超道德价值 同构 知识论 审美连续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侗族风雨桥的环境特色 被引量:8
20
作者 韦玉姣 韦立林 《华中建筑》 2002年第3期97-99,共3页
该文从侗族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出发,就侗族风雨桥的结构构造特点、选址、景观的营造、样式的选择等方面分析侗族风雨桥的环境特色。
关键词 侗族 风雨桥 少数民族建筑 环境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