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产动物饲料添加剂促进营养与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许友卿 丁兆坤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0-305,共6页
规模、集约化水产养殖迅猛发展,水环境日益恶化,水产动物免疫力下降,疾病频发。因此,研究水产动物对各种营养素生理需求的同时,积极探索增强动物自身免疫和抗病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水产动物饲料营养与免疫密切相关。
关键词 添加剂 增效 营养 免疫 水产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斑、泥鳅和瓦氏黄颡鱼的含肉率及营养价值比较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黄钧 杨淞 +2 位作者 覃志彪 魏文燕 冯健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90-997,共8页
研究了3种人工养殖的小型经济鱼类云斑(Ictalurus ncbulosus)、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含肉率和肌肉的熟肉率、生化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种类组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 研究了3种人工养殖的小型经济鱼类云斑(Ictalurus ncbulosus)、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含肉率和肌肉的熟肉率、生化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种类组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定。结果表明:云斑和瓦氏黄颡鱼含肉率分别为(74.48±2.01)%和(73.63±3.27)%,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显著高于泥鳅(65.95±1.27)%。泥鳅熟肉率最高为(69.36±2.35)%。泥鳅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6.24±0.56)%,明显高于云斑的(15.34±0.44)%和瓦氏黄颡鱼的(14.45±0.24)%。瓦氏黄颡鱼肌肉中脂肪含量最高为(2.4±0.17)%,与云斑(1.22±0.33)%和泥鳅(1.26±0.60)%有显著性差异。云斑、泥鳅和瓦氏黄颡鱼肌肉中,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为(40.06±0.63)%、(39.79±0.57)%和(40.36±0.52)%。3种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F值均在4.90-5.06之间。4种鲜味氨基酸总含量均高于29%,泥鳅和瓦氏黄颡鱼鲜味氨基酸大多明显高于云斑。3种鱼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饱和脂肪酸,泥鳅和瓦氏黄颡鱼高于云斑。云斑肌肉中廿碳五烯酸(C20:5)为(2.52±0.30)%,显著高于泥鳅(0.16±0.05)%和瓦氏黄颡鱼(0.12±0.04)%(P<0.05),廿二碳六烯酸(C22:6)含量泥鳅最高为(4.62±0.30)%,其次为瓦氏黄颡鱼(2.86±0.32)%,云斑最低为(1.84±0.27)%,三者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泥鳅和瓦氏黄颡鱼具有独特风味,3种小型经济鱼类均为有较高营养价值的人类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肉质 含肉率 生化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对太平洋鲑生长、机体组成及血浆相关生化指标变化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罗波 冯健 +3 位作者 蒋步国 潘燕云 庞卫 赵华林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1-546,共6页
实验研究了太平洋鲑鱼(Oncorhynchus spp.)经8—32d饥饿后对其生长、体组成与血浆生化指标变化的影响。90尾初始重约为217g的太平洋鲑鱼放养于0.25m3的水族箱中0—32d,水温为(17.0±2.9)℃。实验分5组,分别为对照组(饥饿0d)、实验1... 实验研究了太平洋鲑鱼(Oncorhynchus spp.)经8—32d饥饿后对其生长、体组成与血浆生化指标变化的影响。90尾初始重约为217g的太平洋鲑鱼放养于0.25m3的水族箱中0—32d,水温为(17.0±2.9)℃。实验分5组,分别为对照组(饥饿0d)、实验1组(饥饿8d)、实验2组(饥饿16d)、实验3组(饥饿24d)、实验4组(饥饿32d)。每组3个平行,每箱6尾鱼。结果表明:饥饿期间,太平洋鲑鱼存活率均为100%,相对体重损失率与饥饿时间直线回归方程为y=0.0086x(R2=0.9177),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肠系膜脂肪是太平洋鲑鱼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与饥饿时间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其直线回归方程y=-0.0719x±4.11(R2=0.9732);饥饿初期太平洋鲑鱼主要消耗肝脏糖原和脂肪、部分肠系膜脂肪和少许肌肉中脂肪维持生命活动,能耗较低;饥饿后期主要以消耗肠系膜脂肪、部分肌肉脂肪和少量蛋白质维持生命活动,能耗较高;血浆中脂肪分解酶和白蛋白无显著变化(P<0.05),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低密度脂蛋白有显著波动(P<0.05),表明脂肪代谢活跃,免疫功能未受明显影响。研究表明太平洋鲑鱼能够有效地利用体内储存的脂肪,对饥饿的耐受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鲑鱼 生理 生化 饥饿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巴马拟缨鱼肌肉营养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庞卫 潘艳云 +3 位作者 覃志彪 冯健 蒋步国 罗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85-889,共5页
巴马油鱼,曾用名巴马穗唇鲃(Crossocheilus bamaen-sis,Fang),学名为巴马拟缨鱼(Pseudocrossocheilus bamaensis(Fang)),鲤形目(Cyprinformes),鲤科(Cyprini-dae),
关键词 巴马拟缨鱼 生化组成 氨基酸 脂肪酸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重口裂腹鱼[Schizothorax(Racoma) davidi(Sauvage)]的性腺发育观察与人工繁殖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彭淇 吴彬 +1 位作者 陈斌 冯健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1-655,共5页
对野生重口裂腹鱼[Schizothorax(Racoma) davidi(Sauvage)]的性腺发育观察与人工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口裂腹鱼雄鱼3龄达到性成熟,而雌鱼5龄以上方达到性成熟,其性腺指数随着年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5);雌鱼性腺指数、绝对... 对野生重口裂腹鱼[Schizothorax(Racoma) davidi(Sauvage)]的性腺发育观察与人工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口裂腹鱼雄鱼3龄达到性成熟,而雌鱼5龄以上方达到性成熟,其性腺指数随着年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5);雌鱼性腺指数、绝对怀卵量和卵径随着年龄和体重增加明显上升(P<0.05orP<0.01)。对24尾5、6龄雌、雄重口裂腹鱼采用二针注射法进行人工催产实验,平均采卵数为1.33万粒和2.02万粒,采精量为25.4ml和34.8ml。其平均卵子受精率和受精卵出膜时间分别为74.2%和77.1%、203h和227h[水温(16.2±0.9)℃],6龄雌鱼受精卵的卵径、卵重均明显高于5龄雌鱼,6龄雌鱼的受精卵孵化率为41.9%,明显高于5龄雌鱼的30.6%(P<0.05orP<0.01),选用年龄较大的雌鱼作为亲鱼,是保证人工繁殖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口裂腹鱼 性腺 繁殖 人工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吻鮠幼鱼日粮中常量营养物质适宜需求量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斌 彭淇 +3 位作者 梁文 梁品恒 刘飞龙 冯健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9-184,共6页
按照Cornell法设计常量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日粮中的不同水平配比,以研究初始体质量为(2.0±0.1)g的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c Gunther幼鱼日粮中常量营养物质的适宜需求量。日粮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 按照Cornell法设计常量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日粮中的不同水平配比,以研究初始体质量为(2.0±0.1)g的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c Gunther幼鱼日粮中常量营养物质的适宜需求量。日粮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水平分别设置为33%~51%、3%~18%和24%~33%(干质量,质量分数)。将1 920尾试验长吻鮠幼鱼养殖于室内水泥池中的64个网箱内,每个网箱随机放30尾鱼。试验共设计21种试验日粮,其中20种日粮(每种日粮设3个平行)分别随机投喂60个网箱中的试验鱼;1种中心组日粮设4个平行,投喂4个网箱中的试验鱼,试验共进行60 d。结果表明:除日粮蛋白质水平为33%的组长吻鮠幼鱼的成活率明显下降外(P<0.05),其余日粮中3种常量营养物质的含量对幼鱼的成活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日粮蛋白质水平≤48%时,幼鱼的特定生长率随日粮蛋白质水平的上升而明显增加,当日粮蛋白质水平为33%~36%时,幼鱼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P<0.05);除日粮脂肪水平为6%的组外,日粮脂肪水平为9%的组幼鱼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日粮脂肪水平组(P<0.05),但当日粮脂肪水平≥15%后,鱼体和肝脏的脂肪含量显著上升(P<0.05);日粮中不同的碳水化合物水平对长吻鮠幼鱼的特定生长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当日粮碳水化合物水平为33%时,鱼体碳水化合物含量和肝脏糖原含量显著增加(P<0.05)。本研究表明,长吻鮠幼鱼日粮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3种常量营养物质的适宜需求量分别为45%、9%和≤30%,日粮总能为20.0 MJ/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吻鮠 常量营养物质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日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鱼类的影响及其预防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许友卿 曹占旺 +1 位作者 丁兆坤 甘西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35-242,共8页
关键词 高温 热污染 热休克 耐高温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贝类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8
作者 许友卿 吴卫君 +1 位作者 蒋伟明 丁兆坤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6-180,共5页
贝类养殖在水产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贝类病害日益严重,频发大规模死亡事件,造成了重大损失。Malham等报道,欧洲一些地方如爱尔兰养殖的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在夏季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并归咎于... 贝类养殖在水产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贝类病害日益严重,频发大规模死亡事件,造成了重大损失。Malham等报道,欧洲一些地方如爱尔兰养殖的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在夏季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并归咎于环境、传染性病原体、牡蛎本身生理或遗传因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养殖 免疫系统 太平洋牡蛎 机理 温度 水产养殖 养殖规模 死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LHRHa对泥鳅血清性类固醇激素变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覃志彪 冯健 +3 位作者 孙挺 何志 罗波 庞卫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68-1174,共7页
研究了注射促黄体激素类似物(LHRHa)后,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血清性类固醇激素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在泥鳅繁殖季节时,孕酮(P)、睾酮(T)和雌二醇(E2)对性腺发育的作用及调节机制。实验共分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只注射生... 研究了注射促黄体激素类似物(LHRHa)后,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血清性类固醇激素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在泥鳅繁殖季节时,孕酮(P)、睾酮(T)和雌二醇(E2)对性腺发育的作用及调节机制。实验共分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只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注射LHRHa,雌鱼0.2μg/g,雄鱼减半。注射前尾静脉采血,作为血液样本分析基础水平(0h),注射药物后分别在7、24、48、72和96h尾静脉采血。测定雌鱼睾酮、雌二醇和孕酮,雄鱼孕酮和睾酮血清浓度。实验结果表明:注射LHRHa,雌鱼血清睾酮和雌二醇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雄鱼血清睾酮和孕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4h浓度较高,雌鱼孕酮、睾酮和雌二醇分别为(0.710±0.082)ng/mL、(9.00±0.57)ng/mL和(696.4±26.2)pg/mL,雄鱼孕酮和睾酮分别为(0.527±0.121)ng/mL和(9.62±0.62)ng/mL。实验组雌鱼孕酮变化基本规律为,基础水平(0—7h)-逐渐升至最高(7—24h)-逐渐降至基础水平(24—48h)-维持基础水平(48—96h)。实验组雌鱼睾酮和雌二醇与雄鱼孕酮和睾酮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其规律为,逐渐上升至最高(0—24h)-逐渐降至基础水平(24—72h)-维持基础水(72—96h)。24h对照组雌鱼睾酮和雌二醇显著升高,浓度分别为:睾酮(2.20±0.18)ng/mL,雌二醇(269.1±36.6)pg/mL。对照组雄鱼血清孕酮和睾酮浓度实验期间均无显著变化。研究认为:LHRHa能够刺激泥鳅性类固醇激素分泌,特别是睾酮的分泌,显著提高雌鱼性腺指数(GSI)。但刺激P的分泌调控能力有限,实验期间处于较低水平,诱导排卵效果差,泥鳅的性类固醇激素可能有特殊的调节机制。雌二醇和睾酮对性腺成熟有重要作用,孕酮对介导卵细胞最终成熟和排卵可能起重要作用,而雌二醇和睾酮无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促黄体激素类似物 睾酮 孕酮 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应激对水生动物代谢的影响及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许友卿 郑一民 丁兆坤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9-1159,共11页
冷应激严重影响水生动物的生理生化过程,致其代谢紊乱,乃至死亡。本文主要从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核酸代谢4个方面,综述冷应激对水生动物尤其是鱼类代谢的影响、机理、预防及调控研究进展,旨在深入研究冷应激对水生动物的影... 冷应激严重影响水生动物的生理生化过程,致其代谢紊乱,乃至死亡。本文主要从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核酸代谢4个方面,综述冷应激对水生动物尤其是鱼类代谢的影响、机理、预防及调控研究进展,旨在深入研究冷应激对水生动物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其机理、预防和调控方法,抵御冷应激效应,减少低温特别是急剧降温对水生动物尤是鱼类的损害。未来应该从基因、分子、细胞、器官和整体水平,多层次全面深入地研究冷应激对水生动物代谢及其他方面的影响,特别应从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其机理,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如改善养殖环境条件,培育耐寒品种,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鱼的耐寒遗传特性,在饲料中添加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提高鱼类的抗冷应激能力,降低养殖风险,发展可持续渔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应激 鱼类代谢 生理调控 水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及海水珍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1
作者 曹占旺 王大鹏 甘西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1618-1622,共5页
马氏珠母贝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人工培育海水珍珠的最常用贝类,目前已在养殖生态、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文章综述了我国马氏珠母贝的育种、人工育苗、养殖容量、术前处理、药用和食用价值开发,及其所育海水珍... 马氏珠母贝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人工培育海水珍珠的最常用贝类,目前已在养殖生态、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文章综述了我国马氏珠母贝的育种、人工育苗、养殖容量、术前处理、药用和食用价值开发,及其所育海水珍珠的成分分析、育珠技术、价值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海水珍珠产业发展概况,最后指出今后关注和研究的主要方向,以加深对马氏珠母贝及海水珍珠产业的整体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海水珍珠 育种 药用价值 珍珠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协同抗氧化作用及对水产动物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许友卿 易波 丁兆坤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59-62,共4页
蛋白质氧化、脂质过氧化以及各种应激反应会损害水产动物的健康,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维生素C(vitamin C,VC)和维生素E(vitamin E,VE)不仅是人和动物包括水产动物的必需微量营养素,而且能协同抗氧化作用,防止或减少蛋白质氧化、脂质... 蛋白质氧化、脂质过氧化以及各种应激反应会损害水产动物的健康,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维生素C(vitamin C,VC)和维生素E(vitamin E,VE)不仅是人和动物包括水产动物的必需微量营养素,而且能协同抗氧化作用,防止或减少蛋白质氧化、脂质过氧化及各种应激反应,发挥保护作用。文章重点综述VE和VC协同抗氧化作用、机理、对水产动物生长、繁殖、免疫、酶活性等方面的影响,旨在更好地了解、研究、有效利用和调控VE和VC在水产动物上的协同抗氧化作用,提高健康水平,促进生长发育,发展水产养殖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维生素C 协同抗氧化作用 水产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ornell方法对重口裂腹鱼[Schizothorax(Racoma)davidi]幼鱼适宜常量营养物质需求量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宁毅 冯健 +2 位作者 何姝珍 孙晓峰 陈斌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8-755,共8页
采用Cornell方法研究了初始重为(2.0±0.1)g的重口裂腹鱼幼鱼日粮中常量营养物质的适宜需求量。日粮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梯度变化范围分别为33%—51%、3%—18%和24%—33%,试验周期为60d。试验结果表明,除日粮蛋白质33%组鱼... 采用Cornell方法研究了初始重为(2.0±0.1)g的重口裂腹鱼幼鱼日粮中常量营养物质的适宜需求量。日粮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梯度变化范围分别为33%—51%、3%—18%和24%—33%,试验周期为60d。试验结果表明,除日粮蛋白质33%组鱼成活率明显下降外(P<0.05),其它试验日粮中3种常量营养物质含量对重口裂腹鱼幼鱼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日粮蛋白质水平≤45%时,其特定生长率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上升而明显增加;当日粮蛋白质水平在33%—36%时,重口裂腹鱼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P<0.05)。除12%日粮脂肪组试验鱼外,9%日粮脂肪组试验鱼的特定生长率显著性高于其它脂肪水平日粮组(P<0.05),但当日粮中脂肪含量≥15%后,重口裂腹鱼鱼体脂肪含量显著上升(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日粮中不同的碳水化合物水平对重口裂腹鱼特定生长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当日粮中碳水化合物为33%时,鱼体糖原含量显著增加(P<0.05)。试验表明,重口裂腹鱼幼鱼日粮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3种常量营养物质的适宜需求量分别为45%、9%和≤30%。日粮总能为19.0MJ/kg,蛋白质能量比(P/E)为23mg/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口裂腹鱼 常量营养物质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研究的综述 被引量:15
14
作者 丁兆坤 张海柱 许友卿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07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二十二碳六烯酸(decosahexaenoic acid,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是人、动物包括鱼体内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质和必需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s),在其繁殖、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研... 二十二碳六烯酸(decosahexaenoic acid,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是人、动物包括鱼体内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质和必需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s),在其繁殖、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本文综述了EPA和DHA研究特别是代谢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以促进应用和更好地把这些科学成果用于对鱼类与其他动物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二十碳五烯酸(EPA) 功能 吸收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的代谢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许友卿 张海柱 丁兆坤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80-583,共4页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 二十碳五烯酸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_3对鱼类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许友卿 刘永强 +1 位作者 刘阳 丁兆坤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6-30,共5页
研究发现,维生素D(VD)除调节钙、磷平衡外,可能还发挥更多其他重要生理功能。文章主要综述维生素D3(VD3)对鱼类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旨在更好地理解、研究、利用和调控VD3,以发挥其最佳功能,促进养殖鱼类健康、生长和发育,提高成活率... 研究发现,维生素D(VD)除调节钙、磷平衡外,可能还发挥更多其他重要生理功能。文章主要综述维生素D3(VD3)对鱼类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旨在更好地理解、研究、利用和调控VD3,以发挥其最佳功能,促进养殖鱼类健康、生长和发育,提高成活率;同时提高所养鱼类VD3含量和质量,促进渔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3 功能 机理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芳烃对水生动物抗氧化酶的影响、机理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友卿 王培培 丁兆坤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3-186,共4页
多环芳烃是由两个或更多苯环稠合的烃类。多环芳烃污染海水严重,例如其典型代表——菲在水生生物的安全质量浓度应小于4.6μg/L,而伊朗阿曼海海水的菲含量高达13.4μg/L。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抗氧化酶 生物标志物 影响 水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和维生素E对鱼类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许友卿 黄金华 +1 位作者 姜洁 丁兆坤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32期94-99,共6页
柠檬酸(Citric Acid,CA)和维生素E(Vitamin E,VE)能够分别和协同对鱼的生理功能发挥重要影响。当两者同时使用时,可互相补充、协同增效。本研究综述CA和VE对鱼类的影响及机理,特别是CA和VE协同抗氧化作用及机理,旨在更好地理解、研究、... 柠檬酸(Citric Acid,CA)和维生素E(Vitamin E,VE)能够分别和协同对鱼的生理功能发挥重要影响。当两者同时使用时,可互相补充、协同增效。本研究综述CA和VE对鱼类的影响及机理,特别是CA和VE协同抗氧化作用及机理,旨在更好地理解、研究、调控和利用VE、CA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鱼的健康水平、增加存活率、促进生长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柠檬酸 抗氧化 免疫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碳四烯酸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丁兆坤 刘亮 许友卿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84-688,共5页
关键词 二十碳四烯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素对水生动物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许友卿 郑一民 丁兆坤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共7页
营养素是人和动物包括鱼类进行新陈代谢的基础,对机体影响很大。文章综述了营养素对水生动物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影响和机理研究的进展,旨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营养素调控水生动物,提高它们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营养素是人和动物包括鱼类进行新陈代谢的基础,对机体影响很大。文章综述了营养素对水生动物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影响和机理研究的进展,旨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营养素调控水生动物,提高它们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促进养殖渔业的健康生态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素 生长 发育 基因表达 水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