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5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科学与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思考与实践——现代生物技术背景下的挑战和转变 被引量:3
1
作者 杜丽琴 韦宇拓 冯家勋 《大学教育》 2014年第6期86-87,150,共3页
生物技术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对生命科学与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提出新的挑战。本文结合生物技术专业的发展趋势,对生命科学与技术领域专业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围绕着生命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英文教学设计... 生物技术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对生命科学与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提出新的挑战。本文结合生物技术专业的发展趋势,对生命科学与技术领域专业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围绕着生命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英文教学设计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形式,从浅和深两个层次上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达到使学生能融会贯通地阅读各类专业说明书,并且具有一定的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以达到解决学生运用英语开展专业工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英语教学 多元化 “深入浅出” 思考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地方优势资源创建地方综合性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卢洁 冯家勋 白先放 《高等理科教育》 2011年第2期40-46,共7页
探索有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教育创新推动创新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热点。本文以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为例,提出了地方综合性大学要结合地方优势资源创建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地方优势资源在设计培养目标、优化培养内容... 探索有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教育创新推动创新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热点。本文以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为例,提出了地方综合性大学要结合地方优势资源创建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地方优势资源在设计培养目标、优化培养内容、探索培养途径等方面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层价值。创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坚持地方支持、学科支撑、学生主体三个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优势资源 地方综合性大学 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选育耐高温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株及其代谢机制解析
3
作者 张名帆 张立飞 +2 位作者 马婷 李树波 庞宗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0-97,共8页
为达到同步糖化发酵(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SSF)中菌株高温耐受能力提升的目的,该文以实验室保藏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GX-UN120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 为达到同步糖化发酵(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SSF)中菌株高温耐受能力提升的目的,该文以实验室保藏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GX-UN120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技术,结合高温胁迫筛选获得1株具有较好耐高温能力和产乙醇能力的菌株GX-UN127。结果表明,诱变菌株GX-UN127在48℃培养72 h,OD_(600)可达到1.27(原始菌株无法生长)。同时,当以100 g/L麸皮为原料,45℃SSF 12 h,诱变菌株GX-UN127发酵乙醇的产量可达7.6 g/L,较出发菌株提升15.2%。在此基础上,结合生理指标和代谢组学进一步探究诱变菌株耐受高温的生理机制,研究表明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等代谢途径与诱变菌株GX-UN127的更强高温耐受性密切相关。此诱变选育耐高温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株的方案可行,为该类菌株进行SSF生产燃料乙醇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 高温胁迫 代谢组学 同步糖化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1榨季广西甘蔗生产冻害调查及防御对策 被引量:46
4
作者 李杨瑞 方锋学 +14 位作者 吴建明 李翔 张荣华 刘昔辉 何红 杨荣仲 杨丽涛 陈赶林 苏树权 谢金兰 刘晓燕 黄伟华 段维兴 何为中 汪淼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了解2010年12月16日至2011年元月上中旬严重霜冻和长期低温对甘蔗生产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处广西桂中的来宾、柳州和桂西北的河池3个市的蔗区甘蔗受冻害、寒害情况进行系统... 【目的】了解2010年12月16日至2011年元月上中旬严重霜冻和长期低温对甘蔗生产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处广西桂中的来宾、柳州和桂西北的河池3个市的蔗区甘蔗受冻害、寒害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1个县甘蔗总受灾面积为203.25kha,占总植蔗面积(289.65kha)的70.2%,其中重灾区面积达97.43kha,占总种植面积的33.6%,主要集中在柳城、融安、融水、罗城、兴宾区、武宣和象州等地。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及台优受害最为严重,蔗叶明显干枯、卷曲、生长点及蔗芽坏死、蔗茎水煮状并带有酸酒味、蔗糖分下降;而在同一蔗区,桂糖21号、桂糖28号、桂糖29号、桂糖30号、桂辐98-296、桂糖97-69、桂糖02-208、桂糖02-901、桂糖02-467等甘蔗品种受害程度远低于新台糖22号,表现出较强的抗寒能力。【结论】应因地制宜加快耐寒高产高糖甘蔗品种的推广应用,尽快在桂中和桂西北蔗区种植耐寒甘蔗品种,取代抗寒性最差的新台糖22号;采用地膜、蔗叶覆盖、增施暖性有机肥和糖蜜酒精发酵液等措施防寒保温;及时集中抢收压榨受冻害甘蔗,尽量减少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霜冻 冷害 抗寒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银杉林主要树种种群生态位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何忠伟 胡仁传 +1 位作者 黄日波 谢强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1-766,共6页
以广西银杉林不同生境的样地作为不同资源的综合体(资源位),以各物种的重要值作为资源位上的状态指标,定量分析银杉林各主要树种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1)银杉、变色杜鹃、华南五针松、五列木、绣... 以广西银杉林不同生境的样地作为不同资源的综合体(资源位),以各物种的重要值作为资源位上的状态指标,定量分析银杉林各主要树种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1)银杉、变色杜鹃、华南五针松、五列木、绣球茜草具有较大的重要值和较宽的生态位宽度值,占据群落中的重要资源,在所调查的生境中具有更强适应能力,在银杉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含笑、大头茶、小花桤叶树等种群数量相对较少,分布范围较窄,生态位宽度较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比较弱。2)银杉林中各种物种之间的相似性比例值多数较大,多数物种间的生态学特性较相似或他们利用资源的相似性程度较大。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和其他物种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大,生态位宽度小的物种与其他物种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较小。3)银杉林中各主要树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低,各主要树种之间的相互竞争不高。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具有较大生态位重叠值,与其他物种利用或占有同一资源的概率大;生态位宽度小的物种具有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小,与其他物种的占有或利用同一资源的概率小。4)银杉在各个样方中都占据较大重要值,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值,是银杉林的优势种和群落的建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杉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相似性 生态位重叠 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6
作者 黎海彬 王邕 +1 位作者 李俊芳 李小梅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5年第3期148-150,共3页
与天然产物的传统提取方法比较,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具有方便、省时、能耗少等优点,受到广大研究人员的注意。本文综述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天然产物 微波辅助提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野生稻抗稻褐飞虱鉴定与利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秦学毅 朱汝财 +4 位作者 韦素美 武波 黄凤宽 李道远 唐建淮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3-576,共4页
从 198份药用野生稻资源中筛选出一批广谱高抗褐飞虱抗源 (其中 3份为免疫级 )并对这些抗源进行了抗性遗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其抗性是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通过离体幼胚培养获得绿苗 ,经过多代回交和自交 ,成功地将抗性基因转移到栽... 从 198份药用野生稻资源中筛选出一批广谱高抗褐飞虱抗源 (其中 3份为免疫级 )并对这些抗源进行了抗性遗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其抗性是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通过离体幼胚培养获得绿苗 ,经过多代回交和自交 ,成功地将抗性基因转移到栽培稻中 ,获得了高世代 (B4 F5)株系。同时利用外源DNA花粉管导入法对药用野生稻广谱高抗褐飞虱基因导入栽培稻进行了研究 ,获得了具有某些性状的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野生稻 稻褐飞虱 抗虫鉴定 利用 远缘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王岭和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苏云金芽孢杆菌收集与鉴定 被引量:9
8
作者 谢柳 张文飞 +4 位作者 全嘉新 刘卓明 叶大维 李有志 方宣钧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2-68,共7页
从广西大王岭和大明山两个自然保护区共采集到土样264份,共分离出597株芽孢杆菌,通过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检观察,16株分离株观察到伴胞晶体蛋白,初步确定为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出菌率为6.06%。在16株Bt分离株中... 从广西大王岭和大明山两个自然保护区共采集到土样264份,共分离出597株芽孢杆菌,通过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检观察,16株分离株观察到伴胞晶体蛋白,初步确定为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出菌率为6.06%。在16株Bt分离株中,有4株在芽孢形成过程中能产菱形晶体蛋白,其余12株能产圆形和其他形状的晶体蛋白。利用PCR-RFLP方法和SDS-PAGE方法对16株Bt分离菌进行了蛋白和基因型的鉴定,结果表明,16株分离株中含有4株cry1Ac基因,表达约130kD的晶体蛋白,其中含有cry30基因和cry40基因的菌株分别1株和3株,表达大约75kD的晶体蛋白;另外8株Bt菌株表达蛋白大小不一,其基因型尚不能确定,有待进一步分析。生物测定表明,产菱形晶体含有cry1Ac基因的4株Bt分离株对鳞翅目小菜夜蛾幼虫有很强的毒杀活性,而其它分离株对小菜夜蛾没有毒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Bt分离株 杀虫晶体蛋白 SDS-PAGE PCR-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小RNA深度测序鉴定广西冬种马铃薯病毒 被引量:10
9
作者 宋静静 蒙姣荣 +3 位作者 邹承武 李璞 王志强 陈保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075-4081,共7页
【目的】对广西冬种马铃薯病毒进行鉴定,为无病毒种薯选择和大田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在马铃薯主要产区采集具有明显病毒病症状的样品,在血清学ELISA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小RNA深度测序对按症状分类的样品进行混合样本的病毒... 【目的】对广西冬种马铃薯病毒进行鉴定,为无病毒种薯选择和大田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在马铃薯主要产区采集具有明显病毒病症状的样品,在血清学ELISA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小RNA深度测序对按症状分类的样品进行混合样本的病毒种类鉴定,再用RT-PCR方法对分组混合样本进行验证。【结果】在109个样本中检测到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PLRV)、马铃薯A病毒(Potato virus A,PVA)、马铃薯H病毒(Potato virus H,PVH)、马铃薯M病毒(Potato virus M,PVM)、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和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同时发现PVS有丰富的株系分化。【结论】近年广西冬种马铃薯病毒种类增多,病症多样,亟需加强种薯管理,培育无毒健康种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RNA高通量测序 广西 冬种马铃薯 病毒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三萜皂苷的提取分离技术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黎海彬 张敏 +2 位作者 王邕 李小梅 郭宝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1-203,206,共4页
三萜皂苷类植物在自然界分布极其广泛,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三萜皂苷的提取分离是目前研究的难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三萜皂苷类物质提取分离所采用的方法,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三萜皂苷类物质的研究工作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 三萜皂苷 提取分离 生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巴马小型猪克隆胚的构建及胚胎移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卢晟盛 吕培茹 +5 位作者 刘红波 何若钢 潘天彪 罗龙兴 黄敏瑞 卢克焕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7-153,共7页
通过胚胎移植验证构建的广西巴马小型猪克隆胚是否可以发育到期。利用刺入式手术胚胎移植法,将0.5~1.5日龄巴马小型猪克隆胚移植到2头巴马小型猪和2头陆川猪的输卵管壶腹部。其中2头巴马小型猪和1头陆川猪返情,另外一头陆川猪于2007年1... 通过胚胎移植验证构建的广西巴马小型猪克隆胚是否可以发育到期。利用刺入式手术胚胎移植法,将0.5~1.5日龄巴马小型猪克隆胚移植到2头巴马小型猪和2头陆川猪的输卵管壶腹部。其中2头巴马小型猪和1头陆川猪返情,另外一头陆川猪于2007年10月13日产下1头克隆雄性巴马小型猪。说明巴马小型猪克隆胚能够在受体猪体内发育到期并产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巴马小型猪 体细胞核移植 睾丸成纤维细胞 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普通野生稻白叶枯病广谱抗源的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覃宝祥 刘驰 +8 位作者 焦晓真 黄大辉 张月雄 马增凤 冯家勋 岑贞陆 刘芳 邱永福 李容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27-1531,共5页
[目的]鉴定与评价1498份广西普通野生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为培育广谱持久的白叶枯病抗性水稻品种提供材料.[方法]利用华南籼稻区优势菌株(Ⅳ型),对1498份广西普通野生稻进行抗性初筛鉴定;并根据初筛获得的部分抗性稳定材料进行多菌系... [目的]鉴定与评价1498份广西普通野生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为培育广谱持久的白叶枯病抗性水稻品种提供材料.[方法]利用华南籼稻区优势菌株(Ⅳ型),对1498份广西普通野生稻进行抗性初筛鉴定;并根据初筛获得的部分抗性稳定材料进行多菌系重复鉴定;对广西普通野生稻的居群抗病性与遗传多样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经抗性初筛,获得70份对白叶枯病抗性稳定的材料;利用7个广西优势菌株(广西Ⅰ~Ⅶ型菌株)对其中60份材料进行广谱抗性筛选鉴定,结果发现在60份材料中,对Ⅰ~Ⅶ菌株抗性表现中抗以上的材料分别为43、50、45、58、52、46和46份.两份材料(RB11和RB19)对7个供试菌株均表现为抗水平;3份材料(RB5、RB7和RB31)分别对Ⅶ、Ⅴ、Ⅴ型菌株表现高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普通野生稻抗性材料出现的频率与居群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关性不显著,但与居群地理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鉴定获得一批广谱抗源和高抗野生稻材料,可作为今后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育种的重要抗源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白叶枯病 抗性资源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RFLP技术分析沼气池厌氧活性污泥细菌的多样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蒋建林 周权能 +2 位作者 车志群 邓珍琴 武波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72-377,共6页
应用PCR-RFLP和rRNA分析法研究了户用沼气池厌氧活性污泥细菌的多样性。采用直接提取法提取了户用沼气池微生物宏基因组DNA,构建了细菌的16S rDNA克隆文库。随机挑取了144个准确含有16S rDNA的阳性克隆进行PCR-RFLP分析,聚类得到46个O... 应用PCR-RFLP和rRNA分析法研究了户用沼气池厌氧活性污泥细菌的多样性。采用直接提取法提取了户用沼气池微生物宏基因组DNA,构建了细菌的16S rDNA克隆文库。随机挑取了144个准确含有16S rDNA的阳性克隆进行PCR-RFLP分析,聚类得到46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其中3个OTUs是优势类群,分别占14%,10%和9%,21个OTUs只含有单个克隆。随机挑取了26个克隆进行测序,并构建了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农村户用沼气池中细菌种类较为丰富,占优势的类群分别为Firmicutes(28%)、Delta-proteobacteria(18%)和Bacteroidetes(17%),大多数16S rDNA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未培养细菌相似性最高(91%~99%),为进一步研究、利用沼气池能源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池 16S RDNA PCR-RFLP 细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生产实习教学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秋庭 杨洋 +3 位作者 韦保耀 韦小英 阎欲晓 宁恩创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13-15,共3页
生产实习是高等教育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
关键词 生产实习 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南宁巨峰葡萄果实溢糖性霉斑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玮 陈国品 +4 位作者 谢蜀豫 黄秋凤 丁苏 白先进 曹慕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5-500,共6页
【目的】分离、鉴定广西南宁葡萄园中引发巨峰葡萄果实溢糖性霉斑的病原菌,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5点采样法在发病葡萄园区进行溢糖性霉斑发病情况调查和症状观察;随机选择100个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单一霉斑,挑取病原... 【目的】分离、鉴定广西南宁葡萄园中引发巨峰葡萄果实溢糖性霉斑的病原菌,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5点采样法在发病葡萄园区进行溢糖性霉斑发病情况调查和症状观察;随机选择100个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单一霉斑,挑取病原菌孢子进行菌株分离和纯化培养,根据柯赫氏法则分别验证其形成霉斑的致病力,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被调查葡萄园中,2015年冬季果、2016年夏季和冬季果的葡萄果实溢糖性霉斑发病率分别达86.00%、87.32%和89.33%,发病指数分别为52.80、62.40和58.27。从100个霉斑样本中分离获得的优势菌株均具有相似的菌落形态,随机选取其中8株菌株进行验证,结果发现8株菌株均具有形成霉斑的致病力。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确认分离所得的病原菌为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结论】橘青霉(P.citrinum)是引起广西南宁巨峰葡萄果实溢糖性霉斑的病原菌之一,当前应从栽培技术入手做好综合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果实溢糖性霉斑 橘青霉 真菌病害 广西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9
16
作者 冯家勋 白先放 +4 位作者 何勇强 韦宇拓 金健 梁静娟 卢春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1期222-225,共4页
针对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现状,提出全方位的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改革主线,构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所、校内外实习基地&q... 针对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现状,提出全方位的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改革主线,构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所、校内外实习基地"三大平台,推行"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研讨式教学方法、本科教学的高水平创新教学团队、启蒙科学思维创新意识的教授博士论坛、以生物驿站为核心营造本科生主体的学术氛围"五大举措,实施"实验教学创新体系、结合科研的毕业论文、大学生创新项目、省部国家级学科竞赛"四大工程,促进本科教学与科研实践的深度融合,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为全面提升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 创新能力 生物技术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生物技术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敏 王邕 +1 位作者 梁锦添 李俊芳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z2期77-78,共2页
结合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从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开放实验室,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吸收学生参与教师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等方面对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实验教学 动手能力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与检测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卢洁 施向东 +1 位作者 莫祺红 李小梅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3951-3953,共3页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简称GMF)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后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出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转基因食品中所转入的外源基因并非亲本所特有,而是来自于任何其他生物,甚至来源于人工合成...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简称GMF)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后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出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转基因食品中所转入的外源基因并非亲本所特有,而是来自于任何其他生物,甚至来源于人工合成物.由于目前科学技术水平尚无法预测外源基因在受体染色体中的插入位点,因而转基因食品中会存在一些未知的不可舆论的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食品安全 安全评定 食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活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提高豆鼓纤溶酶菌产酶量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灿明 黄时海 +5 位作者 张云开 黄珊 齐辉连 陈桂光 覃拥林 梁智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0-142,共3页
以豆豉纤溶酶产生菌株蜡状芽孢杆菌UV-101和MW-101作为亲本菌株,首先对亲本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灭活,然后用PEG(6000)作为融合剂对灭活双亲进行原生质体融合。通过对再生平板上长出的融合子进行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最终获得一株高产菌株PF-... 以豆豉纤溶酶产生菌株蜡状芽孢杆菌UV-101和MW-101作为亲本菌株,首先对亲本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灭活,然后用PEG(6000)作为融合剂对灭活双亲进行原生质体融合。通过对再生平板上长出的融合子进行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最终获得一株高产菌株PF-101,其酶活比亲本菌株分别提高了74·47%和86·36%,并且该菌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质体 灭活 融合 纤溶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独立设课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11
20
作者 卢春花 陆坚 +2 位作者 姜伟 卢洁 何勇强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4年第1期66-68,107,共4页
通过《生物技术综合实验》课程的独立设课实践,探讨了基于独立设课的教学实验基地建设,以及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考核措施的教学改革。文章认为,该课程的独立设课教学方式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本科生提高实验技能以及创新能力... 通过《生物技术综合实验》课程的独立设课实践,探讨了基于独立设课的教学实验基地建设,以及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考核措施的教学改革。文章认为,该课程的独立设课教学方式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本科生提高实验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 独立设课 教学实践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