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截石位与侧卧位经尿道输尿管上段结石钬激光碎石手术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万国锦 吕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0期00017-00017,共1页
探讨截石位与半截石侧卧位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进行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2018 年1 月~2019年6月本院行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的15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碎石时选用的体位方式分为两组,观... 探讨截石位与半截石侧卧位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进行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2018 年1 月~2019年6月本院行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的15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碎石时选用的体位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半截石侧卧位,对照组采用截石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明显,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显著,P<0.05。结论 半截石侧卧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切实可行、操作简单、疗效满意,可作为输尿管上段结石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石位 侧卧位 输尿管 钬激光 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效果
2
作者 杨新彪 张小平 +2 位作者 肖茂林 刘士贵 韦良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54-57,共4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0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24小时禁止服用抗凝药物)和对照组(术前24小... 本研究旨在评估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0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24小时禁止服用抗凝药物)和对照组(术前24小时继续服用抗凝药物)。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腺体切除量和前列腺切除质量。结果 在手术时间方面,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38.6±3.6分钟)明显短于观察组(45.2±3.2分钟)(P < 0.05)。然而,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86.4±6.4ml)显著低于观察组(105.8±5.9ml)(P < 0.05)。腺体切除量和前列腺切除质量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 > 0.05)。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是治疗BPH的有效方法。术前24小时继续服用抗凝药物增加术中出血量,从而延长手术时间。因此,对于使用抗凝药物的BPH患者,医生应在手术前权衡利弊,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前列腺切除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在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杨新彪 梁浩文 +1 位作者 张永利 刘权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95-97,共3页
评价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经皮肾镜碎石组和经输尿管镜碎石组,每组7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排出率、术后并发... 评价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经皮肾镜碎石组和经输尿管镜碎石组,每组7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排出率、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与经皮肾镜组相比,经输尿管镜组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单次结石排出率高(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8.67%。结论 相较经皮肾镜碎石术,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具有碎石彻底、排石快速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肖茂林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7期62-64,共3页
目的为了提高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对比和分析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LRC)与开放性膀胱癌根治术(ORC)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差异。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从2010年1月~2017年1月来本院治疗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挑选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 目的为了提高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对比和分析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LRC)与开放性膀胱癌根治术(ORC)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差异。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从2010年1月~2017年1月来本院治疗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挑选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组,其中接受开放性膀胱癌根治术治疗的设为对照组,接受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治疗的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术式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都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17.02±1.60)d、血红蛋白下降(25.36±7.80)g/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83±0.65)d、引流管拔除时间(6.34±0.75)d;对照组住院时间(22.12±1.06)d、血红蛋白下降(44.68±9.38)g/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6.01±0.66)d、引流管拔除时间(8.77±1.35)d,试验组相比对照组明显占据优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术后出现排尿困难、3例肾积水以及1例输尿管感染,并发症概率为16%;试验组中有1例术后肾积水,并发症概率为4%,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取LRC与ORC两种手术方式都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术中创伤轻、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特点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膀胱癌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LRC) 开放性膀胱癌根治术(ORC)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